首页 旅遊日記 黃酒烏篷船,紹興醉江南,總要去一趟魯迅的家鄉。

黃酒烏篷船,紹興醉江南,總要去一趟魯迅的家鄉。

黃酒烏篷船,紹興醉江南。小橋流水、粉牆黛瓦、老街台門,它有2500年的歷史,名人輩出,卻低調從容,如同那水巷縱橫中的堤埠石一樣,千百年來,立在那裡,卻總讓人不斷地想回頭張望。提起紹興,總要說道魯迅先生,多少人來紹興,就是因為兒時讀過的魯迅先生的文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到祥林嫂,總要來看一眼先生的家鄉呀!紹興不只是魯迅故裡,它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2024年的第一次出省遊,就來紹興走一趟。

交通攻略:

外部交通:紹興沒有機場,但有高鐵直達,廈門過去大概6.5小時,二等座票價336元。注意紹興北站進出站從下車點到進站口大概要走1公里,請預留足夠時間。更方便快速的可以飛機到杭州,然後搭地鐵可以直達紹興城區。

內部交通:紹興古城內景點集中,建議騎乘共享單車或共享電動車,一天可逛完古城內主要景點。但安昌古鎮、柯橋古鎮、兜率天宮等較遠地方可以搭計程車出行,也有旅遊公車直達

行程安排:

D1:下午13:55 D2248廈門北→紹興北,入住飯店,隨便點個外帶

D2:早上8點抵達魯迅故裡-遊客中心,遊覽魯迅故裡、沈園,中午在咸亨酒店-中餐廳(魯迅中路店)用餐。下午前往八字橋歷史街區、紹興書聖故裡景區,晚餐在|同心大樓(解放北路店)

D3:早上8點抵達安昌古鎮,慢慢逛到12點出景區,前往動車站坐13:41 D3291紹興北→廈門北

整個行程實際1天半,走的比較寬裕,因為正值國慶假期,所以早上一定要趕早抵達景區,人會少一點。

關於烏篷船:魯迅故里三味書屋、沈園、八字橋、書聖故裡、東湖、安昌古鎮等都能乘坐,我們選擇的是安昌古鎮,人較少。一艘船都是最多坐3人,包括懷抱在手上的嬰兒,可自由拼船

關於門票預定: 魯迅故裡無需門票,但需要提前預約!尤其是假日!提前7天在小程式「阿Q旅行+」上預約,也可以購買景點套票沈園分白天場和夜場,白天40元/人,晚上98元/人(有表演) 安昌古鎮無需門票,假日需提前在小程式「安昌古鎮」取得入鎮碼(當天預約有效),六個景點聯票50元,可單獨購買

跟著課本遊紹興走進魯迅故裡,探訪文學巨匠故居,品味水鄉風情

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都對魯迅不陌生,當年初讀魯迅不明其意,而今再讀魯迅淚流滿面。當學生時,很討厭讀魯迅。如今步入社會後,非常喜歡讀的,卻是讀魯迅的文章。來到紹興,第一站必須打卡魯迅故裡了。

魯迅故裡包括有紹興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祖居、土谷祠、長慶寺、魯迅筆下風情園、紹興魯迅紀念館等一大批與魯迅有關的人文古蹟,是廣大遊客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情、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很良心的是,魯迅故裡是不收門票的哦,提前預約即可。

四個場館需出示預約碼入內,但只需預約一次,可以進入魯迅祖居、三味書屋、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百草園)。來了才知道,魯迅家真的很大,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只要2分鐘路程。相當於家就在學校對面,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了。

遊客中心設在魯迅祖居,即周家老台門,建於清乾隆年間(1711年—1799年),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坐北朝南,青瓦粉牆,磚木結構,由門廳、大廳、香火堂、座樓等組成,截至2017年1月是紹興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台門建築之一。 「德壽堂」系周家接待來訪賓客及舉行婚喪、祭祀等大型活動的場所。

三味書屋位於魯迅祖居的對面,過座小石橋便到。它是當時紹興城內一所私塾,魯迅12歲開始到這裡讀書,前後長達約五年的時間。如今館內陳設跟之前一樣,還可以看到魯迅當年坐的位置,書桌上刻有一個「早」字,以此勉勵自己不要遲到。

魯迅紀念館跟魯迅祖居在同一側,外部為紹興台門建築形式,主入口採用紹興傳統竹絲台門。 「魯迅生平事蹟陳列」採用編年史形式,以時間為序,在全面反映魯迅一生業績,以及思想發展軌蹟的基礎上,重點反映魯迅與故鄉紹興的淵源關係,具有鮮明的紹興地域特色。

魯迅故居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建築共分三進,由台門鬥、大廳、側廂及雜屋等組成。 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在這裡,百草園就在其中。魯迅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痕跡。百草園在往外走還有一個魚樂園,這裡也是魯迅筆下風情園的所在,水鄉社戲、迎神賽會等,再現了紹興獨特的風土人情。

漫步在魯迅故裡,還可以參觀紹興黃酒館,再吃一根經典的黃酒棒冰,感受這座文化之城獨特的美食。

千古一鈸頭鳳,沈園總多情

除了大家熟知的魯迅,陸遊,這位南宋著名的詞人,也出生成長於紹興這片熱土之上。一首《示兒》幾乎每個國人都會背誦。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個文則詩名滿天下、武則挺劍刺乳虎的英雄人物,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活成了整個時代一個悲情的註腳,令人不得不感慨。而在魯迅故裡邊上的這座沈園,則承載了陸遊一生的愛情羈絆。

沈園離魯迅故裡很近,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門票白天是40元/人,夜遊時間(沈園之夜)門票是98元/人,有越劇表演可以欣賞,可根據行程安排進行選擇。國慶旅遊旺季造訪,雖然人不少,但比起魯迅故裡,個人覺得這裡還算比較清幽些。

沈園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庭園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庭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園,宋時池台極盛。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觀。中國歷代文人墨客常來此遊覽,賦詩作畫。

沈園擁有古蹟區、東苑和南苑三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古蹟區內主要景點葫蘆池和小山是宋代原物遺存;東苑,位於古蹟區東側,又被稱為情侶園,是盡顯江南造園特色;南苑,位於古蹟區南首,主要由沈園之夜演藝劇場和陸遊紀念館組成。 所以遊沈園的時候 一定不能錯過了!沈園並不大,預留1-2小時便足夠。

陸遊曾在此與自己心上人唐婉相遇,奮筆題下《釷頭鳳》這首千古絕唱。這面牆,這兩首詞,一直在多情人的心裡呼風喚雨,淒淒戚!

拍照最好的場所當屬東苑,它又稱為“情侶園”,盡顯江南特色園林,綺麗而不失端莊,含蓄而更添情韻。東苑是個較大的山池院,這裡的山都是由太湖石堆成的。

古蹟區主要有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問梅門檻等,都集中在一塊,為沈園核心區域。陸遊因南宋朝廷昏庸,壯志難以實現,發出孤鶴的哀鳴,以孤鶴自喻。孤鶴亭內有「亭池」遺址,佇立在池畔的孤鶴軒賞景沉思,週邊青翠欲滴、人生恍若隔世。

六朝井亭是唐、五代、宋、明、清的亭閣,是沈園悠久歷史的實物見證。亭內有古井一口,井亭中間可以望到天空,亭頂中空,可以使井承天露;中空“承天光”,可解決雨水活性和採光。

南苑主要參觀陸遊紀念館,由陸遊史蹟陳列(安豐堂)、碑廊、務觀堂及雕塑等組成。館內展出大量手跡、照片、畫幅、善本、托拓片、實物模型等,反映了陸遊愛國憂民和作為一代文豪的輝煌成就。

在沈園門口,也可以搭乘烏篷船,順著蜿蜒的水道慢慢行駛,感受那份寧靜與安詳。

八字橋:中國古代“天橋”,古老石橋台門院落,人少景美免門票

國慶假期去了紹興,魯迅故裡可謂人山人海,直到我來了宋韻深深的八字橋歷史街區,這裡可謂「真江南」!

八字橋歷史文化街區,距離魯迅故里大概1.5公里,建議租用共享電動車前往。不得不說,紹興的共享單車和電動車真的超方便,古城的景點間距離都不遠,安排個1日遊正合適。街區內有南北向的稽山河和東西向的都泗河,兩條河道流經街區並相交成「T」字形。街區內的道路或臨河而建,或石板鋪路,或為深邃古樸的巷弄,凸現了古城獨特的街巷風貌。

整個街區就是圍繞著八字橋而建,八字橋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橋樑,建於宋嘉泰年前,也被稱為中國古代「天橋」。嘉泰《會稽志》記有:「八字橋在府城東南,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

站在橋上眺望,沿河兩側民居粉牆黛瓦,素淡雅緻,河面寬廣,水平如鏡,風光秀麗,一派勝景。在八字橋街區,也可以搭乘烏篷船哦,比起魯迅故裡的人山人海,這裡的排隊坐船人群明顯少了許多。

八字橋有多個入口,推薦從邊上的廣寧橋入口進入,這裡的人更少哦!廣寧橋是紹興現存最長的七折邊形石拱橋,橋拱下有纖道,是當時運河船在通行時纖夫拉纖的通道。橋於明、清兩代曾有修繕,但仍保存著宋代橋樑的風格。古老的廣寧橋與街景相配,美妙絕倫。

街區內多種宗教建築並存。有佛教的龍華寺,還有建於清末的天主教堂,整幢建築呈現拉丁風格。

漫步在八字橋歷史街區的小巷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和傳統文化的韻味,每個角落都瀰漫著濃厚的古韻和生活氣息。

古老石橋、蜿蜒碧水、石板街巷、枕河人家、台門院落、古蹟遺址,共同構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來紹興值得一來喔!


書聖故裡:粉牆黛瓦映襯,老街深巷交錯相接!

國慶紹興之行,見到了人從眾的魯迅故裡,在書聖故裡發呆的兩個小時更令我回味。

書聖故裡是紹興市區歷史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是紹興名士「書聖」王羲之和「學界泰斗」蔡元培的故裡,也是劉宗週、黃宗羲等歷代名士的求學聖地。位於蕺山南麓大片古民居之中,東起中興路,西臨解放路,北至環城北路,南至勝利路。景區佈局為前街後河,有眾多名勝古蹟,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講寺、蕺山書院、題扇橋、探花台門、太平天國壁畫等鑲嵌在街弄間。

沒有刻意去打卡那些古蹟,沿著河邊慢慢走了一圈,舒服極了。四街六弄之間,老屋舊宅依偎成片。粉牆黛瓦映襯,老街深巷交錯相接。彷彿能聽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書房中揮毫潑墨的聲音,那流暢的筆觸、深邃的意境,都融入了這片土地的靈魂之中。

尋了一家奶茶店,坐在河邊,看著烏篷船慢慢劃過,品一杯黃酒奶茶,發發呆,舒服極了。

街上是青石板鋪就的小路,屋簷下掛著鏤空格紋的燈籠,夾河兩岸排滿了色調素淨的堂屋,猶如水墨畫一般。如果有時間,來書聖故走一走吧!

安昌古鎮:水枕的人家,詩意的日常,都濃縮在這裡

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

三里長的依河古街市,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

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粉牆黛瓦的台門民居,

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橋,

穿梭往來的烏篷小船,是夢中的江南啊!

第一次來紹興,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課本上的魯迅故裡,也不是書卷氣濃鬱的書聖故裡,而是這小橋流水的安昌古鎮。作為大運河畔的千禧年古鎮,安昌古鎮自明清開市以來,逐漸成為商貿重鎮,它也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以其獨特的江南風情吸引國內外遊客。

現存舊街開市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明清風格建築保存完好,傳統風俗綿延至今。老街全長1747米,是長三角江浙滬地區古鎮中最長的商業步行街。來安昌古鎮,建議預留半天的時間,慢慢走路慢慢逛逛。古鎮外面建有大型停車場,從市區搭計程車過來也不遠,大概20分鐘車程,也有旅遊公車直達,交通方便。

古鎮本身不收門票,有6個小景點可購買聯票50元,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時間單獨購買。若假日建議提前在官網預約“入鎮碼”,當天有效。國慶假期,趕在8點抵達古鎮,慢慢遊覽了一下,真的很舒服。

全長1747公尺的老街依河而建,河之南的民居與河之北的商市形成鮮明對比,卻又和諧共存。沿街的老店鱗次櫛比,每家店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特色。

你可以一路走一路吃,喝一杯黃酒奶茶、吃一個醬鵪鶉,還有木蓮豆腐、臭豆腐、扯白糖等等,你還可以找一家沿河的茶肆,慢慢品,看著那烏篷船從你面前緩緩搖過,可真是舒服吶。

比起魯迅故裡,這裡的烏篷船人更少些,平日65元/艘,假日80元/艘,一艘最多可以乘坐3人(抱在手上的嬰兒也算人頭哦),可以自由拼船。單程大概10分鐘,坐在船上的視角和行走的又不同。穿過一個個橋洞,是江南水鄉的韻味呀!

如果有緣,你還能偶遇上一場水上婚禮。時間充裕的話,也可以到各展館逛逛,了解這座江南古鎮背後更深刻的歷史底蘊。

有空,去安昌走走吧。水枕的人家,詩意的日常,你關於江南的所有想像,都在這裡~

吃在紹興

兩天紹興匆匆,美食上沒怎麼打卡,選了兩家最具代表性的商戶:咸亨酒店和同心樓,吃了黃酒棒冰,喝了黃酒奶茶,也算是滿足了。紹興整體物價不貴,是一座飄著酒香的城市哦。

咸亨酒店:魯迅筆下的130老店,舌尖上的紹興風情畫卷

“溫一碗醇香的黃酒,來一碟入味的茴香豆”,魯迅先生筆下的鹹亨酒店,終於來見到“實物”了,這或許是很多人對紹興滋味的第一印象。

鹹亨酒店創建於1894年,因魯迅先生在《孔乙己》等多部作品中的生動描述,而名揚海內外。 130年過去,咸亨酒店還在,除了提供住宿,更重要的是來品一品這記憶深處的紹興滋味。

鹹亨飯店離魯迅故裡不遠,也是當年周家的產業之一,不得不感慨,真是大戶人家啊!早上參觀完魯迅故裡,便將中餐安排在這裡了。走進店內,就有一種古樸的味道撲面而來。

開放式檔口可以看到整個操作流程,點餐直接掃碼即可。茴香豆是一定要來一碟的,重溫兒時課本裡的味道。

梅干菜扣肉,這大抵是我吃到最好吃的了,扣肉真的做到了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紹三鮮的食材匯集了越州稽山、鑑水及田野之精華,因此得名“紹三鮮”,傳承八百多年的“紹三鮮”,被稱之為“紹興菜頭牌」。有魚圓、肉圓,還有山筍、河蝦、火腿等,真是一口鮮。

古越糟雞,在黃酒之鄉紹興,歷來有以酒糟為原料製成的美食,統稱「糟貨」。糟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流傳千年。越雞與酒糟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生出了這道美食。明黃油亮的色澤,品相上乘,湊近一聞,糟香撲鼻,再細嚐一口,肉質鮮嫩,鹹鮮中透著酒意。據說魯迅也是糟雞的頭號粉絲喔!

太雕奶茶,在紹興,黃酒奶茶不稀奇,但太雕奶茶我只在鹹亨酒店喝上了。比起外面的黃酒奶茶,這裡的酒香味會更濃鬱一些。當奶茶遇上太雕酒,鮮活奶香里,隱約透著酒香,甜而不膩,沒有人能對它說不。

還有小籠包、醉蝦等經典紹興菜都能吃上。當然在門頭打卡也是每個來紹興的遊客不可或缺的行程哦。

“溫一碗醇香的黃酒,來一碟入味的茴香豆”,記憶深處的紹興滋味,承載著無數人對“咸亨酒店”的最初印象,來紹興,要來咸亨酒店吃一頓哦!

每天賣出10000隻生煎包,74年老字號同心樓,紹興味道在此延續

來了紹興,總要吃一回老字號「同心樓」呀。來之前就聽說解放路上的這家同心樓是“排隊王”,特意避開飯點來打卡。果然是人氣王呀!

同心樓的點菜方式比較奇特,煎包和肉包直接在一樓點餐補貼,其他小吃需要先在一樓買餐票,再到二樓三樓取餐用餐。

每天能賣10000隻的生煎包可以說是同心樓的招牌特色,香氣誘人、底脆微焦黃、餡足味鮮、攜帶方便,一個生煎1.3元。同心樓的生煎是髮面生煎,面皮蓬鬆柔軟,師傅們用香噴噴的菜籽油,將底下煎的微焦黃酥脆,中間的豬肉肉餡飽滿。外焦裡嫩,回味無窮。快出鍋前,只見阿姨嫻熟地在胖乎乎的生煎上抹上一層金黃的菜籽油,並撒上一層蔥花,引得食客垂涎欲滴。

生爆牛肉拌麵,火焰翻騰之間,濃鬱的醬汁與嫩滑的牛肉完美結合。如果吃麵有很多種打開方式,這碗哪裡都有的爆拌川會給你留下「同心樓」出品的特殊符號。

湯麵、小籠包、餛飩等,這裡都能吃上。從1950到現在,同心大樓走過了74年的風雨歷程,如今還是人氣爆滿,是品質的保證,也是紹興味道的延續。來了紹興一定要試試同心樓哦!

浙座古城主打微醺風

在道地的老紹興眼裡,「飯可以不吃,黃酒一定要喝」。紹興好水釀好酒,好酒香飄萬裡,古時文人雅士對其推崇備至,百姓人家也愛其醇厚口感。而這悠長的滋味,更是滋生許多與黃酒有關的美食,主打一個「微醺風」!

黃酒棒冰,作為城市美食扛把子,來紹興一定要吃的!大街小巷都有賣,一支5元,糯米、黃酒做成,一口咬下冰爽帶著淡淡的酒香!我是在三味書屋邊隨便找了一家。

太雕奶茶,鹹亨酒店-中餐廳出品。這裡加入的是太雕酒,酒香更濃一些,喝完真的有點上頭

黃酒奶茶,據說發源於書聖故裡的貓的騎士主義咖啡書吧(蕺山店),誤打誤撞也找到了原創地。但現在更有創意的是帶著黃酒瓶的奶茶杯子,在魯迅故里和安昌古鎮都有賣!酒香和奶香、茶香交相輝映,令人回味!

後記

遊一遍紹興水鄉,便宛若是在欣賞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小橋流水,煙雨朦朧,黛船緩緩,搖櫓吱吱。這便是心目中江南的模樣吧?即使人流如梭的國慶假期,也無法抵擋這座小城特有的魅力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