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紹興遊。

紹興遊。

比國慶日早了幾天,自己一個人逛了一天
紹興。一開始不知道要去哪逛,出來以前稍微了解了一下紹興的情況,只知道紹興是個歷史文化名城,知道有魯迅的故居,有百草原,有
三味書屋,有孔乙己的茴香豆。逛了半天,看到星巴克,有點酸酸的感覺,總覺得紹興是個小城市,為什麼連廈門都不願意設點的星巴克會在紹興開店呢。吃了玖百碗的大骨面,味道濃濃的,就是……大骨頭為什麼真的只是一根大骨頭呢,好歹多點肉嘛。吃完有點力氣了,走到了魯迅廣場,正在看紀念碑文時,一位三輪車師傅過來拉生意。猶豫再三,也的確是走的腳酸了還摸不到紹興的門道,於是坐上了他的車。這才正式開始了紹興的一日遊。

說好了遊水鄉古街一條線,30元,他又當導遊又當司機。一路上漸漸開始了解紹興了,紹興是古時的越國,境內水道縱橫,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景,石橋連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據說全市共有上萬座橋,因此美名萬橋鄉。我們從
倉橋直街開始遊起,這裡是一條保存的不錯的古街,一整條街兩邊都是都靠著那條古時的環城河,如果是自己來的話,是免費的。一路上導遊介紹了幾個主要的橋,說下我記得的。

首先是酒務橋,據說古時紹興只有水路,船為唯一的交通工具,每家每戶都有船,每家每戶靠水的門是大門。紹興老酒是紹興的著名特產,到南北朝時,紹興老酒就已成為貢品。五代吳越國時,酒稅已成為當時國家的重要稅收之一,當時的朝廷特設酒務司專管,酒務橋邊上便是以前的酒務署,專門負責檢查來往船上運輸的酒,橋也因此得名(好像也是海岩作品《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的拍攝背景)。站在酒務橋上前後一看,果然家家戶戶都臨河而建,現在還有人家在後門台階上洗東西,往遠望去,真的是十步一橋。酒務橋過街以後是當舖,據說是魯迅小時候家道中落後常來當東西的店鋪,導遊叫我進去看看,我下車探了一下頭,門口左右兩邊各貼著一張紙:本當舖非魯迅小時候的當舖,請勿到訪。在門口駐足一下便不再騷擾人家了。

接下來是一個小院子,類似北方的四合院,觀看了一下保持原貌的以前人家的生活。其實院子裡還住著人,不知道是不是習慣了每天被往來的遊客參觀。這裡也是陳道明的《冬至》的拍攝境地。然後是古越龍山黃酒集團,好像有現場製售酒,裡面放著一整套以前手工釀酒的酒具,還有近現代領導的參觀題詞。

快到廣場時有個橋叫光明橋,導遊說以前乾隆皇帝走過這橋時,風很大,人幾乎站不住,乾隆皇往上一看,天上居然有隻鳥在飛,正在詬異,鳥飛過乾隆皇頭上時,掉了個東西下來,正好在皇帝老兒手心,一看是一顆寶珠……所以該橋後來改名叫寶珠橋。橋邊是個古香古色的茶館,悠揚的古箏樂聲從裡面飄出。在橋上信步時,正好有對情侶在拍婚紗照,穿著古裝,滿頭大汗,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生活真美好。

廣場經過大善塔時,三輪車師傅又說了個有趣的典故。大善塔為梁武帝時期建的,原來邊有個大善寺,現在已經沒了。塔頂原來是一格碗狀的缽,雨季來臨時,裡面便積水,而一日,有人發現缽裡居然有魚,大覺奇怪,塔共7層,天上又不下魚。後來紹興人說是由於天上到處飛的鳥兒在吃魚時,吃到有卵的魚,後飛到塔頂喝水時,把魚卵掉落缽中,於是有了魚……聽起來挺有意思的,現在塔頂那個缽也已經沒有了。原來塔是開放讓人參觀的,在塔頂可以觀紹興的市景,不過聽說之前有個女子跑到塔頂去鬧自殺,該塔因此關閉,現在只能在外面看看了。

古街出來是古越城牆;魯迅社戲中的戲台,戲台前一堆的烏篷船等著載客。一圈下來,第一條線結束了。在三輪車師傅的強烈推薦下,我又開始第2條的導覽。主要是
蔡元培故居、戒珠寺、提扇橋、躲婆弄、周恩來故居、賀秘監祠、
青藤書屋,
秋瑾故居。

幾個故居基本上是參觀一下當時幾位著名文人的住宅建築風格,了解他們的一生以及他們的成就。不知道還沒到國慶日的原因還是這幾個景點本來就遊客不多,我在參觀時基本上沒遇到什麼遊客。蔡元培是著名教育學家,北大校長。故居為一個大院子,前有走廊,耳房,東西西北廂房若干,帶走廊,挺有特色,因為手上拎東西,頭上帽子沒摘下來,在院子逛了一會,覺得對先人不敬,心裡毛毛的,找個地方整理一下,這才安心參觀起來:P。周恩來是我很敬重的一個人,他的人格就不用說了,瞻望了他老人家的遺像半天,深深的一鞠躬,想起了爺爺,鼻子便酸酸的。秋瑾故居後來沒去,導遊說秋瑾故居其實是他婆婆家,沒什麼好看的…

王羲之的這些典故倒是挺有趣的。提扇橋,說是古時,有個老阿婆在橋邊賣扇子,賣了半天沒人買,王羲之當時任右軍將軍,路過時拿了個扇子在上面題了幾個字,阿婆面有慍色,王羲之便告訴她,你跟人家說這個扇子是王右軍題字的扇子。阿婆照著他說的做,果然王羲之題過的扇子非常好賣。於是阿婆便每天纏著王羲之,叫他題字。王右軍出門只好躲開阿婆,於是就有了躲婆弄。躲婆弄附近又有筆飛弄。因為王羲之墨寶從不肯輕易予人,而求書者不絕於門,那位阿婆更是糾纏不絕,王羲之不勝其煩,將筆向空中一擲,飛到了附近的一條弄內,以後此弄便叫筆飛弄。戒珠寺也是與王羲之有關的景點。戒珠寺前面有個池子,以前說是王羲之養鵝的地方,現在已是死水。戒珠寺原為王羲之任右軍將軍時住宅,一日,附近一關係很好的老和尚來訪,進王羲之書房時,後面一隻鵝也跟了進來,2人都沒注意。王羲之看到好友來訪,把正在把玩的一顆寶珠放桌上去泡茶,回頭時發現自己非常喜愛的寶珠不見了,懷疑是這個老和尚偷了,但當時沒做聲張。老和尚後來得知自己被懷疑後,也不作任何解釋,只是鬱悶不樂,最後含憤而死。而事後,侍從在殺鵝時才發現,寶珠原來在鵝的肚子裡。王追悔莫及,舍宅為寺以紀念老和尚,並親題「戒珠講寺」匾額,表示戒絕玩珠之癖的決心。

賀秘監祠是古文人賀知章的祠堂。他累官至正授書監,稱自己是“秘書外監”,所以這裡叫賀秘監祠。雖然和周恩來故居只有幾步之遙,門票和周恩來故居是捆綁賣的。但是似乎來的人很少,偶不小心還纏了一堆蜘蛛絲:(. 他是李白杜甫的好朋友,生活比較瀟灑狂放,自號“四明狂客”,所以以邀遊里巷為樂,醉後揮舞筆墨,公頃刻間寫成好文章,我背的出來的也只有那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了。

最後去的是青藤書屋,其實也是故居,是徐渭的故居。這裡似乎來的人更少,我去的時候居然沒電……運氣不好。徐渭字文長,說徐文長好像我印象更深刻一點。因為他號青藤居士,所以故居叫青藤書屋,此人據說剛正不阿,不喜結交權貴,遭遇坎坷不平,最後貧困潦倒而死。我在看介紹時有一段讓我很心寒:徐渭在詩文中熱情地歌頌了抗倭愛國的英雄,曾為胡宗憲草《獻白鹿錶》,得到明世宗的極大賞識。本以為能施展抱負,但後來胡宗憲被彈劾為嚴嵩同黨,被捕自殺,徐渭深受刺激,一度發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殺,竟然先後九次自殺,自殺方式聽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擊破頭顱,“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又曾“以利錐錐入兩耳,深入寸許,竟不得死”。還懷疑其繼室張氏不貞,居然殺死張氏,因之下獄,度過七年牢獄生活。徐渭出獄後開始拋開仕途,四處遊歷,據說也是屬於生活狂放類型,古代人真是瀟灑啊……書屋裡收藏著他的字畫書法,雖然看不是很懂,但是聽說齊白石在提到徐渭時曾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便肅然起敬起來,齊白石是爺爺和他的文人朋友喜歡和敬重的老人家哦。

期間好像還經過了
八字橋(長的象八字的橋,3條河的匯集處上方的橋),天主教堂(好像也是景點,不過三輪車師傅沒放我下去,也就算了),三輪車師傅最後送我到魯迅故裡,他的任務結束,總共似乎才花了2個多小時。對於魯迅故裡,我不是很感冒,就順著外面的街道溜達。走到魯迅故裡入口對面,一位漂亮的大姐倚在櫃檯,熱情的招呼,“進來看看哦,嚐一嘗哦,上過中央電視台的小吃點心哦,不吃也沒關係,進來看看吧” 。心一動,就進去了看來一下,覺得小吃看上去都很可口,可是一盤一盤吃肯定吃不下,商量了半天,大姐答應給我拼一盤有4種點心的,一會東西就上來了,其他幾個沒特別印象,就是那個叫酒心酥柳的點心,特別好吃,後悔沒多點,再點又吃不下,下次去一定吃它一大鍋!晃悠悠在店裡坐了半天。才4點多,於是沿路走去
沈園。

沈園人說是愛情園,我覺得叫失樂園比較恰當……陸遊與唐琬初婚後被迫離異。 7年之後,2個人已經各自組建家庭了,又在沈園邂逅。唐琬在徵得丈夫同意後,在沈園置酒菜相待陸遊。陸遊一時感慨萬端,在園壁題《釷頭鳳》詞一首雲:「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鮎透。碎的愛情故事),後來唐琬提筆和詞一首(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纈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悲劇…… 後來陸遊故地重遊,又題了一些詞,此園因此出名。我去的時候,園裡正在修建,門口和園裡亂亂的,不過還是要買門票;(,園中有蘆池、石板小橋、池邊假山、水井均為當年舊物。小橋流水,亭台曲徑,花謝長廊,處處有陸大文人的名作。正在忙碌的搭建舞台,荷葉飄香,烏篷搖擺,似乎在準備什麼節目,池子比較小,剛看過印象劉三姐,心裡犯嘀咕,該不是又是張藝謀的傑作?旅遊實景秀《夢回沈園》,又多了一個景色了。

沈園出來,紹興應該都逛完了。總結一下。去過週莊、同里,看多了水鄉的小橋流水,覺得還是紹興這個萬橋鄉比較有趣。要水有水,要橋有橋,要院子有院子,要園林有園林,又是文化古城,而且古樸中透著大氣,不似那些商業氣息濃厚的水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的標識太不清楚了。在三輪車帶我去青藤書屋前,我2次經過那個街道,愣是沒看到青藤書屋,後來才發現要在某個小巷道拐進去,走一小會,便能看到青藤書屋的牌子了,沒人帶或沒地圖簡直沒辦法走…

(累死了,怎麼一個小破遊記寫半天…)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