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艮塔公園,因塔興建的公園-諸暨3日( 7)。

艮塔公園,因塔興建的公園-諸暨3日( 7)。

★旅遊地點:浙江紹興諸暨根塔公園

公園的大門微微下沉,三座拱形的門,兩側的拱門比中間的要小。門是全部打開的,其實這座公園本身是開放性的公園,出入口倒並不僅限於這裡。

兩側的石獅子倚門而立,看著頗有些斑駁的歷史感,應該是什麼時候的舊物,但並沒有介紹,大概年代也不是太久。

踏著石板路走進公園,就能看到被茂密的樹木圍擁的根塔。這座塔七層六面,其中三面有圓拱形的小門,底層邊長2.93公尺。各層以菱角牙子和板簷磚疊澀挑出腰簷,平座以磚疊砌,沒有鬥拱。底層南北兩面相對闢券門,上面的六層六面都有券窗。塔內有磚砌的樓梯,但現在不對遊客開放,因此不能登塔。

艮地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當時在西側不遠處有一座月山,建有智度寺。寺內不守清規的和尚常裝神弄鬼戲弄鄉民,縣令謝輿向風水先生討教後,在寺東建了一座塔。陽光照射到寶塔的時候,塔影就如利劍似的,投向那座智度寺。果然不久以後,智度寺就敗落了,如今還留了一間石柱木結構的殿宇,但是附近似乎並沒有看到這座建築,不知道具體位置在哪裡。

根是易經八卦之一,上面是一長橫,下面是兩短橫,在方位上對應的是東北方。艮塔初建時,位於當時諸暨縣東北,就是八卦中的艮位,因此而得名。

現在的這座塔於1993年進行了維修,由市文化局提供維修方案,市房房屋經營公司資助八萬元,市四建公司施工,維修總投資二十餘萬元。同時以艮塔為主景,建造公園。與江陰興國塔一樣,這也是一座因塔而建的公園。

大門左側有小溪,走過小巧的石拱橋,有一座石亭,六角單簷,簷角有飛龍雕像,雖然不大,但看著精緻玲瓏。柱子上有一副對聯:“園林依橋畔水流山靜,樓台映塔影日朗風清”,說的就是這座公園的景色了。

因為急於看塔,所以我們一路直直地走進來,倒是錯過了路中央被放置在白色柱子上的陶器青銅器,當然都是複製品。

新石器時代的陶鼎於1999年出土於次塢鎮樓家橋遺址,春秋晚期的銅碳爐出土於1986年9月思安鄉上河村,思安鄉就是今天的次塢鎮,著名的次塢打麵就是鎮上的美食代表。

戰國時期的米字陶罐於1979年12月從民間徵集而得。青瓷盤口壺是東漢中晚期的成熟青瓷代表,1978年10月出土於璜山鎮燕窠村。

雖然說這些文物都是複製品,還沒有做舊,可能同比例放大,但也讓我們去博物館參觀的時候,可以多留一個心眼。能夠被當作代表文物放在這裡展示的,必然是博物館的館藏珍品,不容錯過。

再次沿著門口的通道抵達塔下,不遠處有一口井,井欄呈正方形,只是如今井欄內並看不到井,倒是鋪了一層落葉。井欄很考究,欄外和欄內四壁都雕刻著花紋,每一格的畫面都不同,圖案是花草樹木。

根塔右側有十二生肖的雕像,它們依序排列,中間有石板小徑可以通行。別說,有幾樣生肖雕刻得還真精緻。

艮塔以西有座盆景園,只是走進去除了地面上有兩件看起來疏於打理的盆景作品外,只空餘兩組盆景架。架子是水泥做的,不怕日曬雨淋,高低錯落,放盆景很適合。可惜的是現在架上一件盆景也無,倒是架子靠牆一溜的絡石開得香氣撲鼻。

公園不大,幾乎圍繞著艮塔而建,毗鄰居民小區。在盆景園可以看到居民時常出入。在許多不出名的公園中,我第一站就選擇了根地那根塔,大約是因為江陰也有一座因塔興建的公園興國園吧。

說到古塔,除了艮塔外,諸暨還有3座頗有歷史的塔:楓橋鎮紫薇山的東化城寺塔,建於宋元祐七年,磚木結構,原高七級,現存四級;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天元塔,俗稱楊家樓塔,六角七層,訂製青磚實砌;暨南街道許村琴山自然村的聚星塔,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磚木結構,六面五級。這些塔的分佈有些散,我們計劃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看天元塔,後來也沒安排上。至於其他兩座古塔,我對於東化城寺塔頗感興趣,但路途遙遠,也就作罷了。

過橋步行前往公車站的時候,意外發現這座橋雖說景色一般,但是橋上的獅子雕得實在好看,橋欄的每一根柱頭上都有獅子不說,橋頭也各有一只趴著的獅子。

 

自由行:浙江紹興諸暨根塔公園

5月初夏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