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紹興一日遊-4月的一篇遊記。

紹興一日遊-4月的一篇遊記。

紹興一日遊攻略

出差到上海剛好逢週末,於是計畫到上海周邊的水鄉一遊。之前已經去過了烏鎮和周莊,這次選擇了紹興。

紹興是千年古城,大概有2600年的歷史,出過很多名人,古有越王勾踐、王羲之,近現代有魯迅和周恩來,當然還有很多,這裡不是介紹歷史,就不多說了。

先說出行準備。先是提前幾天規劃行程和時間,在網路上找紹興的介紹及網友們寫的旅遊攻略(攜程和百度裡的都不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線。

出發前先在攜程網上預定旅店,為了省錢,選的如家快捷,可惜只能保留到22:00。

上海到紹興的交通很方便,shuttle bus和火車班次都很多。 shuttle bus每半小時一班,票價74元。我選的是搭火車(本來以為火車很準時、沒塞車),計畫坐18:23上海站發車的K255/K258或19:37上海南站發車的T797。由於週五下午開會後已近18:00,趕不上K255/K258了,匆忙趕往上海南站買T797的票,車票很便宜38元,可惜沒有座位了。 T797本來只需兩個多小時,但路上前車發生了交通事故(與一輛汽車相撞),不知應該抱怨(耽擱了我的行程)還是應該慶幸(沒撞我們這輛車),整整耽擱了兩個小時,本來22:00之前就可到的,結果0點才到,預訂的賓館過了保留的時間。

好在留有備選方案。由於時間過晚,就搭計程車去了坐落在魯迅故居風景區中的老台門客棧,一家三星級飯店,離魯迅故居步行大概只需兩分鐘。紹興的出租司機極熱情,不僅對我問的路一一詳細解答(比如到倉橋直街怎麼走,打車到蘭亭要多長時間等),而且好心提醒我住店時要與店主講價,因為已經過了0點,根據慣例店家都會打折。

幸運的是老台門客棧還有標間,而且在我的要求下店主也給打了折、送了早餐,一晚只需150元。客棧是木質結構的老宅,很有古趣,房間名稱也很有詩意,我住的房間叫「晚清閣」。房間配置基本上屬於三星標準,不知是否因為太晚的原因,浴室沒有熱水,不過我也懶得計較,沖了個冷水澡就上床睡覺,準備第二天早起。木質老宅的最大缺點就是隔音不好,樓上的仁兄呼嚕打的還真是響,吵得我接近凌晨2點才進入淺眠。

鬧表定在了早晨6點,懶了會床,6:30時起來了。洗漱完畢,到院子裡的餐廳吃了早點(早點看起來很豐盛,有一根小油條、一個小饅頭、一個小雞蛋、一個小粽子、一碗米粥、一碟鹹菜,可惜都很袖珍,可能是因為是北部人的原因,飯量比南部人大,沒怎麼吃飽),不到7點就出門了。

魯迅故居的景點開放時間是早上8點。時間還早,於是迎著晨曦在景區內的街道上自己走了走。遇到三輪車夫推薦到老街一遊,覺得時間早,講好車費30元後坐上三輪車先去西邊的老街。三輪車是紹興的另一個旅遊特色,車夫邊走邊講解,可惜我選的這個車夫方言太重,很多話聽得不太明白。

一路走過恆記典當-石門橋-倉橋直街-寶珠橋(因乾隆掉了顆寶珠而得名)-社戲台-城市廣場-古軒亭口(秋瑾就義的地方),路上還有幾個橋和兩個老宅,遠遠的還望見了越王住過的山,名字不記得了,最後回到魯迅故居。

付了車資,魯迅故居已經開放,買了魯迅故裡-沈園-蘭亭的通票120元,售票員提醒票中包括到沈園的烏篷船費和到蘭亭的往返車費(省了很多路費啊)。

魯迅故裡似乎就是按照小中學課本建的(魯迅小說和散文裡的東西都有),參觀起來似乎並不陌生,怪不得紹興的旅遊口號是「拿著課本遊紹興」。這條線路的順序大概是:魯迅故居-百草園-魯迅祖居-魯迅紀念館-三味書屋。這時遊客已經多了起來,隨處有導遊,隨便跟個團聽聽導遊講解都很方便。原來魯迅家破敗是由於其爺爺參與了科場舞弊案(魯迅的爺爺花一萬兩銀子給魯迅父親買了個秀才),事發後赫赫翰林的家就因為作弊而敗落了。最大的感覺是魯迅家以前真有錢啊,房子真大。百草園原來就是菜園,三輪車夫說裡面的菜都是他們種的。可惜在三味書屋裡未看見魯迅先生刻的「早」字,被「保護」起來了(壓在了玻璃下)。 「三味」原來是指「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菜餚饌,諸子百家味如酰醢」。這條線路大概用時1個多小時。

出了三味書屋,來到坐烏篷船的碼頭,坐上嚮往很久的烏篷船,順著狹窄的河道,穿過低矮的石拱橋,悠悠然行到了沈園(全程只有5分鐘)。沈園因陸遊與唐婉的釹頭鳳詞和他們淒婉的愛情故事而聞名,今天已經很少人知道它原先的主人及來歷了。沈園中的主要建築是孤鶴軒和兩塊刻有陸遊與唐婉的釵鳳詞的古石碑,我站在釷鳳詞前唏噓了一陣,便離開了這承載千年愛情絕唱的美麗花園(我是一個不堪悲傷的人,所以選擇快速逃離了)。在沈園大概停留了40分鐘。

離開沈園,門口又遇到了熱情的三輪車夫,於是又坐上三輪車前往八字橋。路上不堪三輪車夫的熱情講解與介紹,於是又選擇了東線遊(30元)。途經週恩來紀念館-八字橋(據說有1500多年的歷史,號稱是古代的立交橋)-題扇橋(因王羲之為賣扇老婦題字而聞名)-戒珠寺(本來是王羲之的宅子)-蔡元培故居,最後回到魯迅故居。路上也經過一些其他名人故居,幾條老街,很有古城水鄉的意境。這個車夫的普通話好的多,基本上可以交流了。車夫很健談,也知道很多歷史,他很是推崇蔡元培對歷史做的貢獻,在談到蘇州時,他說那是吳國的都城,而紹興是越國的都城(呵呵,沒想到兩千年後還有人對於那段恩怨耿耿於懷)。說到紹興的河流,車夫很是感慨,紹興70%的河流已經被填平建了高樓,這個城市歷史的東西越來越少了。這條路線用時不到1小時,因要趕在中午12點前回客棧退房,所以匆匆回到了魯迅故居景區。

退了房,將行李寄存在客棧,打算去那個很有名的「咸亨酒店」吃很有名的紹興特色菜梅干菜扣肉和茴香豆,再來點黃酒。來到鹹亨飯店門口,發現人山人海,連孔乙己塑像的周圍都站滿了人在拍照,看來沒辦法進店吃飯了。加上天氣熱(居然有攝氏24度),我又不是很餓(剛剛在路上買了兩串臭豆腐和一塊菠蘿蘿),於是只是遠遠觀望了一會兒。咸亨酒店周圍正在大拆大建,據說現在這家咸亨酒店也要拆掉重新蓋,週邊環境不是很好,不知下次來時會是什麼樣子。買了瓶水,坐上去蘭亭的免費公車。因為車子要繞東湖和大禹陵,大約花了40分鐘。

蘭亭因王羲之和他的《蘭亭集序》而聞名天下。公園內有三塊有名的石碑:一塊是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同書的“鵝池”碑,一塊是康熙皇帝手書的“蘭亭”碑,第三塊是“祖孫碑”,正面是康熙帝親手書寫的《蘭亭序》全文(有人批評康熙的字寫的很差,「一」字長短粗細不一),背面為乾隆帝遊玩蘭亭時寫的七律《蘭亭即事》。

「曲水流螞」因王羲之邀41位友人坐在溪水旁飲酒作詩而聞名,也正是在這次詩酒會上,王羲之做出了《蘭亭集序》。沿著溪擺了一些蒲墊,供遊客坐下休息和體會當年40餘位詩人飲酒吟詩的盛況。

墨池,是相傳王羲之臨池學書,常在池中洗筆,日久池水變黑,故此得名。可惜,相機電池沒電了,乾隆帝的字和王獻之幼時書寫的「太」字沒有照下來,多少有些遺憾。

又搭免費公車回到魯迅故居,用時大約20分鐘,時間不過是下午14:30。去客棧拿了行李,搭計程車到火車站,可惜16:46回上海的火車T796又沒有搭票了,因為走了一天,有些累,所以又搭計程車去客運中心,坐車回上海。汽車很快,只花了2個半小時,就是票價有些貴82元。

這次沒有在紹興購物,本來想買點紹興花雕回去,後因晚上要坐飛機只好作罷。沒有吃到紹興的特色菜是最大的遺憾。

不到18:00回到了上海,有同學接站請吃飯,結束了愉快的紹興之旅。

2007年4月 於北京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