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1mf3x12000bdoul2f6F6E_R_800_10000_Q90.jpg?proc=autoorient)
2023年4月28日。出發前計劃,紹興上虞。
上虞 朋友家
時光飛逝、一轉眼馬上就要步入五月淺夏,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肯定是一「人從眾」模式,看著無論是官媒還是民間預估,五一小長假期間只要是稍熱門些的景區,人擠、路堵、消費貴是肯定的了,看著相關預訂平台上漲的有點離譜的住宿費用,再也不想去湊這個熱鬧了,也徹底打消了遠行及去熱門景點的念頭。有從小就在一起玩、弟弟的發小,去 浙江 上虞 開廠發達了,蓋了一幢大別墅,裡面已裝飾一新,多次邀請我們去看看、住幾天,一想正好藉這個小長假去參觀一下,順便再去週邊的山中,找個人少些的地方,放鬆身心,享受寧靜的山林風光,在山清水秀的 浙江 這應該還是可行的。小長假前一週確定了出行計劃,下單定了感覺價格上漲的不算離譜的兩處民宿: 磐安 尖山鎮的山水雅客、 仙居 淡竹的葉宅客棧,至於路線及景點,一切到時候的根據實際情況定了。
怕等到小長假出行高速塞車,我們提前一天,不要高速免費的福利,4月28日下午就出發了,直奔發小位於 上虞 的別墅,參觀新居後在足足有八百平方的豪宅內入席主人準備好的家宴,喝酒聊天,回憶過去的時光,晚上就入住在主人家準備的客房了。
2023年4月29日,嵊州沈湖村、新昌倒脫靴、下岩貝、磐安皇城湖。
嵊州 三界沈湖村
嵊州 三界沈湖村
嵊州 三界沈湖村
嵊州 三界沈湖村
嵊州 三界沈湖村
嵊州 三界沈湖村
早晨吃過女主人準備的早餐後,在濛濛細雨中出發了,可能是打了個時間差,出行的大客流還沒到來,常台高速公路上一路暢通,用了四十多分鐘,我們在常台高速章鎮出口下,此刻雨也停了,雨後山中空氣清新,四周一片翠綠。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是 嵊州 三界鎮沈湖村,來這裡是專門來看一次偶然在手機上刷屏時看到的一棵長在茶園裡圓咕隆咚的樹。
進入沈湖村牌坊後向前幾百米,村口有棵巨大的古 樟樹 就是沈湖村村中了,但我們一直開到村的盡頭也沒有看到茶園及樹和相關標誌,只得掉頭回村中找人們問路了,原來進入村中走200公尺左右,左手邊有個豁口可以往上開,再往上個500公尺左右就能看到長在一片翠綠的茶園中這棵圓咕隆咚、美麗而孤獨的樹了。
因為我們是第一拔趕到此地的人,四周空空如也,在茶山邊上一高處平地上停好車,來到茶園前,眼前,青翠欲滴的綠色承包了春天的清新感,完全可以和各種奼紫嫣紅的春花媲美。而像龍貓裡那棵 大樹佇立在茶園裡,看它真的好美又好孤獨,同時又覺得那麼怡然自得,在並不擁擠的土地上它可以肆意舒展自己,長成了自己最美麗的樣子,同時它的存在也點綴了平淡的茶園,看多了萬紫千紅的各種花卉,這一片茶園,一棵綠樹,讓暮春里的綠色生機,治癒眼睛,治癒心靈。
當我們穿過茶園,圍著樹繞了一圈後準備離開時,發現一當地人正在路邊支起一簡易棚子,原來被攝影人稱之為「一棵樹」茶園現在儼然已經成了一個網紅打卡點,而這個老闆非常有情調,放著音樂做著咖啡,旁邊擺著幾個露營桌椅,常和朋友們坐在茶園邊聊天,「和喜歡的人在喜歡的地方做喜歡的事」說的就是他吧?這就是一幸福。可惜現在不是咖啡時間,我們還要趕路,否則在這寧靜的山林間,喝著咖啡,與眼前的孤獨與獨處,整個世界都變成你的了。
新昌 倒脫靴景區白岩村
新昌 倒脫靴景區
新昌 倒脫靴景區
新昌 倒脫靴景區
新昌 倒脫靴景區
新昌 倒脫靴景區
新昌 倒脫靴景區
新昌 倒脫靴景區石門坑村
新昌 倒脫靴景區石門坑村
新昌 倒脫靴景區石門坑村
新昌 倒脫靴景區石門坑村
離開 嵊州 沈湖村重返常台高速,我們繼續前行,在 新昌 縣城下高速後我們駛入縣道,我們下一站目的地是位於 新昌 東茗鄉的倒脫景區,這是昨天女主人在發小家入住時告訴我們的當地健行愛好者去的地方,行駛在霧氣瀰漫、時雨時霧、空曠的山間公路,一路難得見一車,周圍負離子也是爆表,因我們不是徒步愛好者,又攜老挈幼,聽從了女主人的建議,先前往倒脫靴景區的最高處白岩村,然後從這裡往下走到石門坎村,這樣比較省力。去白岩村最後有五、六公里的盤山公路需要一定的車技,路況不是很好,很多地方還在鋪路,當來到號稱是星空小村的白岩村時,除了村口一停車場上停了幾輛車外,這裡被我們承包了。從白岩村往下走,一路青山對峙,綠樹滴翠,一步一景,茶園成片,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當深入至兩旁聳立著陡崖峭壁谷內,四周怪石崢嶸,流泉飛濺,竹徑通幽,抬頭奇峰遮天,腳下清流潺潺,怪石臥波。一路上峰相連的丹霞地貌,山奇,水秀,怪石嶙峋,遠遠望去,巨峰沖天而起,活脫脫似一隻倒置的長統靴,靴底朝天,活靈活現,靴頂楓松古柏形狀獨特,我們坐在「倒脫靴」邊的岩石上小憩,仰望茂林秀竹,俯看碧潭清泉,此刻盡情享受野外的樂趣。往石門坑村方向都是下山,全是台階,除了對膝蓋壓力大整體還是輕鬆的。因事先聽過女主人的建議,到此地我先選擇返回,去白岩村拿車後把車開至石門坑村等步行至處的人。知道下山的時候有多精緻,上山的時候就有多狼狽。這從倒脫靴下返回白岩村爬升強度還是挺大的,對我們這些不是健行愛好者來說還是相當累人的。
拿好車,我趕緊開車來到石門坑村,等了一會,老少六人也走到了。因為是登山步道的入口,石門坑村是個開發過的村莊,不過不知什麼原因,今天村口的石門味道餐館沒開,我們進村找了家能做吃的小店,炒幾個菜,下幾碗麵,趁這個功夫,再帶上老弟返回白岩村把另一輛車也開回來,等把車開過來,菜和麵也上桌了,運動過後吃什麼都香,幾樣簡單的炒菜加麵條吃了個精光。
石門坑村四周有很多茶園,空氣中能聞到茶葉的清香,往前走就是摩岩石刻,再過去就是韓妃江了,據說兩邊的丹霞風貌很壯觀,不過都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路了,走一圈還要花不少時間,我們就到此作罷了。
新昌 東茗下岩貝村
新昌 東茗下岩貝村遠眺穿岩十九峰
新昌 東茗下岩貝村
沒徒步去看韓妃江邊的丹崖地貌,我們開車到下岩貝村遠眺穿岩十九峰。 浙江 山水一直讓人羨慕,說到 新昌 的風景,大家可能都知道這裡有一個國家4A級風景區-穿岩十九峰。穿岩十九峰是美麗的丹霞地形風景區之一,風景優美。前幾年曾去過,不過這幾天估計穿岩十九峰肯定是個人滿為患的地方,因此不在我們這次出行的計劃裡。但有村落,不僅可以俯瞰這個景區,而且門票分文不收,不僅有雲海奇觀,還有美麗的茶山梯田,風光美不勝收,被人稱為人間仙境,現已成為 新昌 縣 新興 的旅遊勝地。這裡就是我們要去的 新昌 縣東茗鄉下岩貝村,因村下是岩山,村居山背之上,故名下岩背,後來諧音寫成了下岩貝。來這裡也是昨天女主人推茬的。
下岩貝村村口有停車區,進村就開始計算收費,但停車價格很低,不滿一小時免費。我們開車直往村中,村屋主要沿著山脊一字排開修建,並將山脊線作為交通幹道,大部分村屋都改造成餐飲或民宿,村中還有不少施工現場,還在 大興 土木,看來這裡正被越來越多人知道。來到村中觀景台,台下就是停車場,非常幸運,兩輛車都找到了停車位。
走上觀景台,眼前是穿岩十九峰和巍然台頭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村前山腳下是茶篩灣峽谷,蜿蜒而過的是左於江,也叫韓妃江,發源於 台州 市 天台 縣三州鄉黃潤坑一帶,上游有門溪水庫,下游在澄潭街道左於村與橫聯村之間匯入澄潭江,奔流向海,韓妃江在山腳蜿蜒流淌,形成了一個“大拐彎”,神似雅怒藏布江的“第一個拐點”,也被稱為“浙 東歐 米茄大拐彎”。而十九峰一字兒排開,像是門面,又如屏風,它們依序為香爐峰、纜船峰、馬鞍峰、新婦峰、棋盤峰、卓劍峰、覆鐘峰、望海峰、筆架峰、陽岫峰、泗洲峰、磬峰、蒸餅峰、幞頭峰、文殊峰、普賢峰、旗峰、 獅子 峰、鵝鼻峰等,因主景馬鞍峰頂端有一穿山巨洞,故被冠以穿岩之名,下岩貝村的最顯著特徵就是,隔谷相望,全景近在眼前。
我們在下岩貝村遠眺了穿岩十九峰後,因今天已預定了住宿地,在此沒過多停留就離開了,後來仔細看攻略發規著名的 新昌 安嵐酒店就在下岩貝村的下方,下岩貝村這裡除了遠眺穿岩十九峰,週邊山峰連綿,山谷縱橫,山坡上有大片的梯田,漫山遍野的茶樹讓這些梯田錦上添花。這些茶園高低有致,有時有 大樹 裝點,本身就是一抹美麗的風景,而且在這裡還能大概率看到日出雲海的畫面,雲海起時波瀾壯闊,就如仙境一般,美不勝收。
當我們開車前往 磐安 縣我們今天住宿處時,經過穿岩十九峰景區,果然這裡熱鬧非凡,景區週邊道路交通管制了,只出不進,我們屬出景區,因此是一路暢通。
從 新昌 前往 磐安 尖山鎮途中( 浙江 天路)。
從 新昌 前往 磐安 尖山鎮途中( 浙江 天路)。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山水雅客民宿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山水雅客民宿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山水雅客民宿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山水雅客民宿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山水雅客民宿週邊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山水雅客民宿晚餐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山水雅客民宿晚餐
我們今天入住的客棧位於 浙江 金華 磐安 尖山鎮湖上村(陳界),我們在穿岩十九峰附近上了S9蘇台高速,行駛至尖山/回山出口出高速,下高速後行駛的這一段公路非常漂亮,被稱作 浙江 的天路和掛壁公路,特別是在公路旁的觀景台看人造天路,就像一條巨龍盤踞在天地間,這氣勢是相當的宏偉。車過位於山中被稱為天空之城的尖山鎮,明顯感到海瀾高了,氣溫下降明顯,很快就來到位於一水庫邊湖上村的山水雅客民宿,我們面前的水庫叫皇城湖,又叫五丈岩水庫,位於尖山鎮西南方 ,是目前 磐安 縣境內最大的水庫。我們入住的這家山水雅客民宿在四周都是一片民宿群中應算是位置及裝飾都較出眾的一家。外觀主打磚混與仿古木相結合,增加了門樓,具有了古風的味道,內部裝修把每個房間都進行單獨設計,有新中式,日式, 北歐 風,泰式等等。讓客人每次入住不同房型都有新鮮感。
辦好入住後我們民宿外走走,村邊茶山綿延、綠樹成蔭,生態環境優美,空氣品質優異, 磐安 這裡山高、空氣好,夏天平均氣溫26℃,高山台地氣候特徵突出。因此針對城市居民,養生養老的新需求,大力推廣旅遊、康養產業。尖山鎮這裡針對 上海 中老年中高端療休養市場的巨大潛力,在湖上村打造「滬上人家」休閒養生療休養基地,看周邊還在 大興 土木建新的計畫。今年的天氣有點不正常,馬上就五月了,氣溫還是很低,特別是開始飄起了瀝瀝細雨後,這裡氣溫下降的更快,我們趕緊回到民宿,穿衣抵寒,一看,這裡的氣溫已經降到十度以下了,不想再出去找吃的,原本民宿是沒有正餐供應的,和老闆一商量讓老闆給我們準備一下晚餐,老闆還是挺好說話的,讓老闆娘在鎮上買點東西回來,老闆親自動手給我們準備了一些家常便飯,我們在溫暖的民宿中很溫馨的吃了一頓家庭晚餐。
2023年4月30日,磐安懸崖村、青梅尖,仙居下葉村
尖山鎮湖上村
尖山鎮湖上村
尖山鎮湖上村
尖山鎮皇城湖
尖山鎮皇城湖
早起出門吸氧,並沿著皇城湖邊休閒長廊、親水平台閒逛,湖水清澈晶瑩,湖灣曲折幽深,湖周峰巒疊嶂,湖面碧波旖旎。尖山鎮這週邊還有水下孔,舞龍峽等景點、還有烏石村等,因估計這些熱門景點五一小長假人不會少,我們今天還是不走平常路、去小眾些、人少的地方。在民宿吃過早餐後,我們去事先計畫好的浙中318川藏線去挑戰一下,並穿越浙中318去懸崖村看看。
浙中318川藏線
浙中318川藏線
懸崖村
浙中318川藏線
懸崖村
懸崖村
雙峰 鄉午餐
雙峰 鄉午餐
浙中川藏線是 金華 磐安 ,並以高山風電開啟為基礎穿越旅遊路線,其核心路段在 磐安 縣海拔落差最大的方前鎮,環路總長約500公里。岩門村也就是懸崖村是浙中川藏線的終點,現成了許多自駕愛好者必打卡的一個網紅點。
我們在尖山鎮重返S9蘇台高速後一路往南,經過 天台 縣與 磐安 交界處、我們十多年前曾來過的寒山湖後繼續向前,在方前鎮進入這條浙中川藏線。山路千迴百轉,海拔攀升急速,而且路面既窄又險,很多路段一側是懸崖,一側是峭壁 (而且沒有護欄!),其中很多路段只容一車經過,不過山上不管是風景還是空氣是真的一級棒,有沙沙的竹林,潺潺的溪流,有嘩啦啦的小瀑布,當然還有青的發綠的水潭。而且雖然現在知道的人不少,但來的人不多,一路車很少,只要認真觀察,駕駛也沒問題,我們走的都是鋪裝路,因為攜老挈幼我們沒去挑戰一段據說有2公里長的非鋪裝路,整體一路開行體驗不錯。
途經上山頭村時趕緊停車,這上山頭村的觀景台位於懸崖村正對面,海拔900多米,可以一覽無餘的欣賞三面都是懸崖的懸崖村,這裡有觀賞懸崖村日出雲海最棒的視角。
浙中川藏線終點是岩門村(也叫懸崖村),海拔800多米的懸崖村,垂直海拔高差近600米,村莊三面均為高300多米的懸崖,這是一座”於雲端的村莊,白平紀多期火山爆發形成了懸崖村的特殊地形景觀,村子擁有有各類地質遺跡27處,組成的「平台一峽谷一平板溪」複合地形景觀,因山路崎嶇險峻,風光秀美多變,更因為懸崖村是小眾自駕路線「浙中川藏線」的終點站,近來逐漸火熱起來。因懸崖村不大,雖村中有不多的民宿,但假日明顯供不應求,村口及週邊稍有平整的場地處,到處搭了來露營人的帳蓬,有點開廟會的感覺,視覺不是最好。稍作休息後我們就下山了。
青梅尖
青梅尖
青梅尖
青梅尖
青梅尖
青梅尖
青梅尖
青梅尖
因為這次我們計畫盡量避開人多的景點,不走常規線路,去一些小眾景點,位於 金華 磐安 , 台州 仙居 , 麗水 緹雲 交界處被喻為一腳三界的青梅尖被列入我們的行程中。
離開懸崖村後,我們在途經的 雙峰 鄉吃過午餐後直奔青梅尖。上山的路可謂一路大迴轉,打方向可以打到手酸,過足了開車癮,這裡的路況明顯好於浙中川藏線,幾乎全水泥鋪裝雙向車道,不用擔心輪胎和底盤。除了盲彎較多,轉彎處注意車速並自覺靠右慢行並且鳴笛外沒什麼難度。來到山頂,幾處大風車下方又是一片帳蓬陣,有眾多搭夥安營扎寨的大小朋友,活動很豐富,唱歌燒烤打牌,一派熱鬧,由於我們以拍照和自娛自樂為主,選可停車的地方後,下車就在附近隨意逛逛。青梅尖又稱清明尖,因海拔1314米,又有一生一世的浪漫寓意,因而被賦予青梅竹馬、一生一世的浪漫,被稱之為“愛情山”,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94.1%,山勢雄峻、峰巒秀美,山頂有大型風力電廠,日出、雲海、風車、森林,這些唯美因素構成了觀賞自然風光的絕佳之處,更因野生廚房節目在這裡拍攝,這裡又成了網紅露營避暑勝地,在一覽眾山小的山頂,我們俯瞰 仙居 縣城,欣賞盛開的杜鵑,看雲卷雲舒,此刻心曠神怡之感油然而生,真希望生命裡能多一些這樣的時刻。
仙居 淡竹葉宅客棧
仙居 淡竹葉宅客棧
仙居 淡竹記憶餐館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仙居 淡竹記憶晚餐
從青梅尖下山後來到我們剛才在山頂處看到的 仙居 縣城附近。我們今晚入住的是淡竹鄉下葉村的葉宅客棧,2018年也是五一節我們曾來過淡竹鄉並去了淡竹原始森林。再以前也曾來過 仙居 ,去過景星岩,但排在 仙居 NO1的神 仙居 景區卻一直都沒進去過。因為這次出遊前面全部都是去了一些不收費的小眾景區,到行程最後脫不了俗,大家也想體驗一下熱門景點的感覺了。但做過預案、如景區人太多,我們就選擇不入神 仙居 景區而再在周圍找個人少的地方逛逛就算了。其實昨天就關注過神 仙居 景區公眾號,景區中午就停止了線上的門票預售。今天先來到客棧住下再做打算。客棧位置位於下葉村村頭第一家,看周圍風景視覺一流。入住時和客棧的老闆交流得知這幾天進景區遊客確實多,但讓我們明天早上6:30分景區一開門就去應該人不會多,因為大部分團隊客及住的遠的散客一般是9點以後才是入境高峰,而且我們入住的客棧離神 仙居 景區南入口才幾公里,車程只需七、八分鐘,很方便。聽了老闆的建議,明天就隨遇而安了。
晚餐我們就在民宿業、餐飲業都很發達的下葉村解決了,這家位於村中心的淡竹記憶貌似我們幾年前也吃過,這家是當地規模最大,也是生意最火的一家餐廳, 仙居 當地的農家菜味道都不錯,比較對我們的胃口,而且價格也良心,不會因為假日生意火爆而斬客。
2023年5月1日,仙居神仙居景區
淡竹鄉的早晨
淡竹鄉的早晨
淡竹鄉的早晨
淡竹鄉的早晨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如意橋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觀音峰
神 仙居 景區觀音峰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南天頂玻璃觀景台
神 仙居 景區如意橋
神 仙居 景區南天頂玻璃觀景台
神 仙居 景區南天橋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南天橋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蓮花台
神 仙居 景區蓮花台
神 仙居 景區南天頂玻璃觀景台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 玉門 關
神 仙居 景區
神 仙居 景區臥龍橋
神 仙居 景區一帆風順岩
味 仙居 餐廳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味 仙居 餐廳午餐
早起,並拉開窗簾,看到遠處的山頭被一層薄薄的輕霧籠罩著,飄飄欲仙,真的猶如有一股仙境的感覺,這神 仙居 看來確實有點仙氣。早早的在村中找到了買早點的地方,吃過早餐後,我們趕緊前往幾公里外的南門景區。和我們一樣趕早進去的人還不少,但七點之前我們已經坐上了纜車,出纜車站以後就可以看到兩節免費的扶梯,乘扶梯很快就來到了南天頂附近。
神 仙居 ,古名天姥山,其意為雲蒸霞蔚之 仙居 ,景色秀美,千崖滴翠。如若,雨後初霽,薄霧繚繞,恍若海市蜃樓,好一軸輕煙淡彩的水墨畫卷,空靈似夢...只有身臨其境,方能體會緣何名為「神 仙居 」!神仙居 ,遠山有勢,高低錯落的山峰,層巒疊嶂;近山見質,聳拔崎峋的峰石上佈滿草木鬱鬱蔥蔥,綠意流轉.....
我們登頂之後,往右邊去了南天頂雙層玻璃觀景平台,現在好多景區都建了玻璃橋、玻璃平台之類的收費景觀,有點濫太街的感覺,不過據說神 仙居的這個平台玻璃平台還是很有特色的,酷似巨輪船頭的玻璃觀景平台平台建在800多米高的懸崖上,懸挑45米,懸崖半空突出這麼一個平台,乍一看頗為突兀,恐高的人估計會心跳,這裡居然還有咖啡館,景色無敵,可此刻我們無心在此悠閒,還是觀景為先,遊南天頂雙層玻璃觀景平台每人99元,1.3米以下兒童可免費,其它沒有免費政策,玩過玻璃觀景平台繼續向左邊行進,穿過一片樹林,在南天樓中餐廳景區前有一峽谷,這裡有兩座橋可以到達對面,我們從南天橋處來到對面,神 仙居 景區山頂幾乎全是平坦的道路,所以遊玩起來非常輕鬆,完全不用擔心老人小孩體力不支。神 仙居 是火山流紋岩地貌,山峰之間搭建了許多橋樑,省去了遊客爬上爬下的煩惱,也創造出了極佳的觀景角度,在雲霧天氣的時候,這裡簡直就是人間仙境,難怪神仙也愛住於此。來到蓮花觀景台,這裡是除南天頂雙層玻璃觀景平台後又一最佳拍照打卡點,可以遠眺對面的觀音祈福,本身這蓮花觀景台造型也非常有創意,繼續在山間平坦的棧道漫步,放眼望去是 玉門 關和女媧宮,這邊有幾個比較大的觀景台,可以看到對面高聳的崖壁,恐高的人還真有點恐高。今天遊客不少,但沒想像的多,景區內井井有條,遊覽體驗感不錯,來到八卦台後,如果還要繼續往前,就得挑戰這幾乎垂直的青雲梯了,樓梯是分左右的,往下稍輕鬆些,如反向過來攀升的話有點挑戰體能,走下青雲梯就有一條很平坦的棧道,也叫天際長城,旁邊有著名的蝌蚪文,是 中國 八大未解古文之一,對考古感興趣的可以過去看看。繼續往前走,遠遠地能看到一造型奇特盤旋在空中的橋,這橋叫臥龍橋,這裡確實也是臥虎藏龍的好地方,景區在這舉辦過多次高空挑戰比賽,國內外不少高手受邀出戰,走扁擔、飛拉達,簡直如飛龍在天,步步驚心。過了臥龍橋又有一座橋等著我們,這座橋叫圓夢橋,中間搭在一個山峰上,所以被分成了兩截,當走到下一個驛站時,這裡是南北兩片區的分叉口,我們先往左去體驗剛才在南天頂時遠眺到的神 仙居 景區另一網紅如意橋,走在橋上對於恐高的人,這個橋確實有點慎人,橋上是藍天白雲,橋下是萬丈深淵,但這橋還是從遠處的高空俯瞰橋體更有看點,就像一個如意,在近處反而體驗不到這橋的奇異造型,看過如意橋我們的神 仙居 遊覽也到了尾聲,因為我們準備從北門下,從如意橋返回往右邊,走不遠就是北景區纜車站,要吐槽的是,從北門纜車站下山後,從纜車站至北門景區大門還有將近1.5公里,本來在山上已經走的夠累,這1.5公里走到最後實在有點吃不消,週邊也沒啥景可觀,只有憑豐富想像力想像出的山間石頭,當我們從北門坐擺渡公車回到南門景區入口停車場時,南門景區的道路已開始交通管制,車輛只出不進,因到了限流人數,顯示線上線下門票暫停出售。我們花了將近五個小時從南門進北門出,遊覽體驗神 仙居 ,山不算很高,除了山上有幾塊可以無限豐富想像力奇特造型的崖壁和山岩外,景區最有看點還是幾座造型奇特的網紅橋和幾處很有創意的網紅觀景平台,景區的管理也不錯,因此本身在山上遊覽也不累,老少皆宜。
離開 仙居 前,去縣城一家很火的味 仙居 餐廳吃午餐,一改原先印像中 仙居 只有農家菜的感覺。這家餐廳無論是環境和菜餚都很時尚、很有創意。吃過午飯,怕回程塞車,我們早旱地結束三天的五一小長假之旅。
這個小長假去不了詩和遠方,就在附近 浙江 山間看看風景,拍拍花草,享受寧靜的山林風光,挑戰一把盤山險路,只要有歡喜心,人生處處皆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