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
這是我第二次來柯橋旅遊,第一次去了安昌古鎮,這次是自駕,去了包括安昌古鎮在內的很多地方,感覺享受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見識了比我想像中更美更加多元的柯橋。
柯橋區位於紹興市北部富庶的寧紹平原,素有「金柯橋」之美稱,極具「東方威尼斯」之特色。柯橋文化底蘊厚重,千禧年歷史,物競風流,古街、纖道、雨廊,勾勒出濃鬱的水鄉風情。擁有亞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可謂「赤橙黃綠紫五彩繽紛,東西南北中萬商雲集」。
與第一次來柯橋不同,這次的重點是美食尋味,事實上,短短的三天兩晚最終證明是不虛此行的,柯橋的美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行程:
D1:出發前往柯橋,下午遊覽安昌古鎮,夜晚遊玩柯橋古鎮,住鑑湖大飯店;
D2:喬波冰雪世界-大香林-雲門寺-平陽寺-平水相逢,晚上住平水相逢;
D3:王壇舜王廟-石蒼山隱-千年香榧林,返程。
臘肉飄香的安昌古鎮
這是我第二次來紹興柯橋安昌古鎮,它是紹興四大古鎮之一,也是江南遠近聞名的古鎮,自然古樸的江南水鄉風情很是迷人,不僅如此,安昌古鎮的美食小吃也是非常的出名,也因此,這裡變成了我們柯橋自駕美食尋味之旅的第一站。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在漫長的千年歲月裡,它經歷過商賈雲集、經濟輝煌,也遭遇過戰亂災禍、兵燹火毀。今天我們所見的安昌古鎮,雖是明清時期重建的,但其建築風格卻依舊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寧靜古樸。
安昌古鎮
去過安昌的朋友都知道安昌臘肉,漫步安昌古鎮,你會發現家家戶戶門口都掛滿了臘肉臘腸臘肉等等,一年四季如此,臘味飄香,而且這樣的臘味風情也是安昌獨有,在其他的江南水鄉古鎮很難看到這樣的風景。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
漫步安昌古鎮,除了臘肉飄香,紹興臭豆腐獨特的香氣也是無處不在的誘惑著我們的舌尖,這是紹興人特別鍾愛的味道,也是喜歡它的人才懂的味道。
安昌古鎮
雖然說江南水鄉的糕點大同小異,但是安昌印糕卻也獨樹一幟,它的口感非常軟糯,甜度適中,配上清茶極好。古街上的里弄糕團,都是現場製作,裡面放了豆沙餡,蒸熟剛出爐趁熱更好吃。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
現場烤製的纓雲小燒餅,色澤金黃誘人,小小的一口一個,好吃到停不下來。
安昌古鎮
南瓜花是安昌古鎮非常傳統又奇特的小吃,它的口感疏鬆綿軟,香甜適口。南瓜花跟南瓜並沒有關係,而是跟其製作模型有關,一次可製作14只,在爐子上進行烤製而成,這個現在已經很難見到,有興趣的可以去古街上的阿昌醬貨鋪,每一次烤製都是里三層外三層的遊客圍觀,剛出鍋就會被一搶而空。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
奶油小攀我是第一次見,據說是舶來的老紹興小吃,外形像一個圓圓的白色禮帽,上面像一座雪山覆蓋,很像蛋撻但口味更酥脆。
安昌古鎮
逛安昌古鎮,黃酒奶茶必備。
安昌古鎮
這款可不是普通的白面饅頭,它比白面饅頭要鬆軟好多倍,而且還有淡淡酒香,好吃到停不下來,饅頭還有玫瑰花味、乾菜筍肉餡等等,即便是吃了正餐都能吃好幾個。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
安昌古鎮
安昌的白糖在紹興最有盛名,全手工製作,拋、拉、甩、扯極有觀賞性,味道也是非常的香甜有韌性。古街上的陳氏扯白糖上過CCTV和舌尖上的中國,這一代的扯糖傳承人是個超帥的小哥哥,每次扯糖時都有無數遊客圍觀。
安昌古鎮
在紹興人的廚房裡,少不了安昌仁昌醬油的身影,而醬香濃鬱、色澤棕紅、體態澄清的古法醬油均產自安昌古鎮裡的「仁昌醬園」。醬油對外開放參觀,極有特色。
十個菜裝在十個碗裡,這就是紹興有名的“十碗頭”,紹興老時每逢喜慶吉事,婚娶、老人做壽、小孩滿月、“得周”等,一般都會辦酒席宴請親朋以示慶賀,就叫吃「十碗頭」。我們在古街上的律行慈舍也吃了一頓“十碗頭”,扣雞、梅干菜扣肉、飯焐茄子、雪菜河蚌燴口 Hayes、濃湯酸菜燴鱔段等等,每一道都讓人印象深刻。
在安昌古鎮,除了水鄉古街和美食,還有原汁原味的千年風俗,像社戲、蓮花落、水鄉婚禮、水鄉壽宴等等,每一樣都透著醇厚的水鄉民俗味兒,讓人印象深刻。
夢幻柯橋夜
第一次來紹興柯橋古鎮,被這裡夢幻的水鄉夜色驚呆了,小橋流水,白牆青瓦,煙雨長廊,酒館茶室,還有各種美食小吃,這是很多人對於柯橋水鄉的印象,但如果是夜晚來到柯橋古鎮,你會發現它比你想像中的更美。
一眼越千年,一脈蘊柯橋,一水醉江南,一坊興百工,一曲流越韻,一河承古今,一心綴未來......在這裡,你會發現,這就是你一直氤氳夢繞的江南。
自古以來,有數不勝數的文人墨客曾到訪過柯橋並留下千古佳句,諸如大詩人陸遊,曾著《野人舍小飲》,梅市波光遠,柯橋柳色新;百年情分熟,數酌笑言親。沙上人爭渡,街頭婦人賣薪。冬冬隔林鼓,歲暮賽江神。
柯橋古鎮的網紅雪糕不能錯過,造型是柯橋古鎮的地標融光橋,有紫薯、香草、抹茶等多種口味,口感不是特別甜膩的那種,很美味,拍照也是很出片。
夜晚的柯橋古鎮更出片,水中倒影亦真亦幻,除了夢幻的燈光秀效果,還有水霧,在霓虹照射下變化千萬。
鎮上有薇拉甜點店超級nice,這裡的小熊布丁、綠椰蛋糕等不僅呆萌更美味,咖啡也非常不錯,有兩層,逛累了來這裡來個下午茶也是不錯。
據說這家店上過cctv的《回家吃飯》,路過柯橋的時候抱著好奇心來打卡,在古色古香的柯橋古鎮,門口的迎賓穿著越劇戲服,超有代入感,走進入感覺是走進了桃花盛開的江南水鄉,很有特色,這裡的紹興菜是特色,看著座無虛席就知道味道肯定很好。
在紹興的三天,每頓必有臭豆腐,怎麼吃都不厭,沾著調味非常的香。
香氣撲鼻的醉雞,這是紹興的一道傳統名菜,也是紹興的家常菜,屬於浙菜系,該菜由紹興獨有的越雞和花雕酒浸泡而成,食之可謂鮮嫩滑美、酒香怡人。
說起茴香豆,大家一定記得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因為多數人認識茴香豆是從魯迅先生《孔乙己》中所了解的。所以來紹興,茴香豆一定要品嚐一下。
紹興醉蝦也是當地人極喜歡的一道家常菜,據說當地人喜歡吃生的醉蝦,尋寶記的醉蝦生煮熟的,很嫩很香。
跟一般的糍粑不一樣,不建議沾糖吃,有些猶豫甜膩,沾花生碎感覺更好吃。
我們在柯橋入住的君瀾紹興鑑湖大酒店,距離柯橋古鎮很近,這裡的風景非常不錯,週邊有鏡湖、柯岩魯鎮以及喬波冰雪世界等景點,出遊非常方便。
喬波冰雪世界距離鑑湖大飯店,聽說這裡開了一家環境很有特色的戀雪時光·書咖,既是書店也是咖啡館,冰雪元素設計,給人一種非常純粹的感覺,很是喜歡。
書咖的環境很是喜歡,這裡有很多關於冰雪運動的書,很適合冰雪運動愛好者來打卡。這裡的咖啡很不錯,抹茶拿鐵、冰美式等都非常不錯,這裡的甜點非常喜歡,不是那邊油膩的那種,低糖低脂,很健康,即便是不來這裡滑雪,約上朋友專門來打卡個下午茶也是不錯。
桂花飄香的大香林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第一次來柯橋大香林,真的被這裡的絕美自然風光和濃鬱歷史人文風情驚呆了,這裡以「香」聞名,桂花飄香、煙火香、花果蘊香、民居古香,堪稱四絕,非常週末及小長假自駕出遊。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大香林位於柯橋區西南方6公里處,南毗書法聖地蘭亭,西臨省會城市杭州,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景區內風光秀麗,空氣清新,擁有種植於宋代的古桂花樹群落,莽莽蒼蒼,綿延裡許,被譽為「中國最大古桂群」。其中有一株桂花樹,據桂花專家向其柏先生考證,已有千年樹齡,被稱為「中國桂花王」。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大香林不僅山清水秀,景色優美,而且氣候怡人,四季花果不斷,這裡植被蔥鬱,特色鮮明,果林如海,無不展現引人之處;最為突出的要數聞名遐邇的千年古桂群,廣袤數裡,蔚為壯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此時正值大香林桂花盛開的時節,香被遠近,可聞十里,堪稱存世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古桂群。歷史上文人名士多會於此,留下諸多文章,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遊就在多篇詩作當中描寫過過這裡的桂花。其他諸如賀知章、張岱等名家也都留有墨跡。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大香林的桂花糕一定不要錯過,我們在大香林的時候碰巧看到當地的阿姨在桂花樹下做桂花糕,香氣撲鼻,咬一口更是淡淡的的清香,迷人心脾。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大香林景區分三個部分,大香林、龍華寺和兜率天宮,每個部分都很大,建議留一整天的時候遊玩這裡,龍華寺和兜率天宮在山頂,景區有接駁車往返三個景點之間。不過據說許多當地人喜歡從山腳沿著山道徒步上山到龍華寺和天宮,一路風景如畫空氣清新很是享受。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龍華寺位於浙江紹興的會稽山脈,景區由原東晉高僧支遁創建的彌勒庵和寶林峰組成,寺廟在寶林山峰頂;南毗書法聖地蘭亭,東與海天佛國普陀山遙相呼應,西山臨杭州市區,景色非常秀麗,煙火薰香,讓人透心舒暢。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龍華寺的素齋宴簡直絕了,每一道都是藝術,食材全部是素食,但是吃起來卻是超越素食的味道,健康養生不油膩,很是喜歡。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讓人味蕾大開的素食宴,竹蓀蓴菜盅、燒汁豆腐、百香果煎口樂、木瓜燉竹燕,山藥煎烹羊肚菌等等,每一道都讓人回味無窮。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兜率天宮也被視為兜率淨土,它是一生補處菩薩的住處,也是彌勒菩薩的處所,是彌勒信仰者的歸依處,每天都有會很多信徒來此膜拜祈願。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進入內部參觀一定要穿鞋套,不能大聲喧嘩,拍照不能開閃光燈。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兜率天宮在山頂高處,站在這裡的風景視野極佳,可以遠眺柯橋城區和連綿不斷的山巒黛色。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會稽山兜率天景區
舌尖上的陸遊詩宴
在柯橋的平水相逢生態園品嚐了超乎舌尖享受的陸遊詩宴。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陸遊,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作為一個“本地人”,陸遊愛好美食,對“紹興菜”很有研究,是真正的美食家。
平水陸遊詩宴的每一道菜靈感都是來自陸遊的詩詞,生菜入盤隨冷餅,童兒沖雨收漁網,菰正堪烹調蟹正肥,筍蕨隨宜亦滿盤,品味舌尖美味的同時,也是極有詩情。
生菜入盤隨冷餅,來自陸遊的《小雨雲門溪上》。
臨澗見魚躍,來自陸遊的《憶雲門諸寺》。
泰然不肉肥,來自《雲門過何山》。
喔喔失旦雞,出自《歸老》。
菰正堪烹蟹正肥,來自《若耶溪上》。
綠葉風中翻,出自《村舍雜書》。
柯橋平水相逢生態園是集住宿、餐飲、休閒觀光、戶外拓展等等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區,利用天然的山、水、田、園、林等優美生態環境加以改造建設,親子農耕園、野外露營區、自助烤肉、農家樂、彩虹滑道、民宿等超多項目。
我們在平水相逢生態園入住的民宿,有小院子,非常的清幽雅緻,很舒適。
平水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現存約1500首古詩與平水有關,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作為一個“本地人”,愛好美食,經常來平水的雲門寺、若耶溪等地小住,在平水中留下了近百首詩篇。
雲門寺距離平水相逢生態園區不遠,如果有時間建議不要錯過。
平陽寺和雲門寺距離很近,也是一座名揚天下的寺院。這裡,不僅是越國的萌發之地,也是道教久負盛名的洞天福地之一,李白、白居易、元稹、孟浩然、王安石、朱熹、陸遊、劉基(伯溫)等不少名人都曾在這裡留下訪幽探勝的身影。
舜王廟的人間煙火
紹興舜王廟,又稱大舜廟,位於紹興柯橋小舜江北的舜王山巔,越中三舜廟之一舜王山,原名烏龜山,舜王廟建後才改名。舜王廟為紀念和祭祀傳說中的部落聯盟領袖虞舜而修建,規模不大,殿宇不但廟內雕刻精美,對研究民俗學、建築學及雕刻藝術都有重要價值。柯橋舜王廟,坐西北朝東南,小舜江縈迴如帶,後臨平疇曠野。
舜王廟的香水非常旺盛,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此燒香祈願,由此也可見這裡的民風非常的純樸。
舜王廟廟內石雕、木雕和磚雕很負盛名,除上面的龍鳳柱外,還有山門旁山牆花花窗整塊石板雕鏤而成,在佈局勻稱的花格中,4位老翁展圖細視,笑容可掬.形態之美,表情之真,令人稱讚。而山門樑木刻遊魚、飛禽、走獸,大小不過數寸,栩栩如生,堪稱石雕傑作。戲台兩廂門窗和楣梁,雕刻著《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人物故事,構圖巧妙,姿態各異,情趣盎然。
在舜王廟的門口趕上了當地的文藝匯演,當地村民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可見當地人對於越劇的喜愛。
碰巧趕上了當地的市集,道路兩側各種攤位熱鬧非凡,讓我想起來小時候農村過年的市集,很久違的畫面,感覺自己的童年又回來了。
尋味石蒼山隱
柯橋非常喜歡的一家農家樂餐廳,石蒼山隱,在當地非常有名,這家店紹興地方菜做的極好,口碑也是遠近聞名,加上這裡的環境非常好,我們去的時候趕上了很多客人在田裡挖地瓜烤地瓜,體驗感也非常有趣,感覺童年又回來了。
真的是超愛,在紹興三天,每天每頓都必點,油炸的口感真的超香。
非常誘人的肥腸,光是看著都非常誘人。
據說蒸雙臭被譽為是紹興臭豆腐的“媽媽”,紹興有三臭:臭莧菜梗(黴莧菜梗)、臭豆腐、臭冬瓜,其中臭莧菜梗的氣味是最重的。蒸雙臭是紹興的家常菜,以臭豆腐墊底,將臭莧菜梗鋪在臭豆腐上面,可以加一點辣椒,再淋上油後一起蒸熟即可。當然,至今,這個蒸雙臭我是沒有勇氣挑戰的。
農家土雞燉煮的湯就是鮮美,好喝到停不下來。
千年香榧林
柯橋之旅的最後一站是千年香榧林,事實上這也是我第一次見香榧樹,據說香榧樹的栽培歷史已有1500餘年,而這裡擁有香榧古樹群113片,其中百年以上香榧樹2.3萬餘株,尤其是公園核心區內香榧王,距今已有1500多年,被稱為「千年活化石」。
東溪鄉會稽山脈,古木參天,民風淳樸,山清水秀,地靈人傑。 2009年12月15日,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諸暨香榧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古榧奇姿、林茂樹古、重岩瀑布、人文點綴\"為主要特色,是集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休養健身、科學考察、修習教育、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於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香榧樹屬於紅豆杉科,分雌雄樹。雄樹開花,雌樹結果。生長週期18個月,兩代同堂。當第一代果實成熟時,第二代仍在成長中,採摘果實就更為小心。香榧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已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香榧樹的果子是可以食用的,我們在香榧林看到很多當地人在沿路售賣採摘的果子,跟堅果的味道很像,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