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頭
一直想來紹興,卻遲遲未能成行。 2019年國慶假期,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越國故都、會稽山陰、紹興府城,這座城市作為吳越文化的聖地,孕育了眾多的巨匠,也展現了煙雨江南不同尋常的煙火風情。
沈園
荷殘柳瘦又逢秋,故苑幾多愁。
驚鴻照影如夢,欲語竟還休。
樽裡酒,未經喉,淚先流。
錯將心緒,題作悲聲,鳳去釵頭。
——《訴衷情·沈園》
一曲《釷頭鳳》,陸遊-唐琬的愛情悲劇讓原本平凡的沈園馳名中外。身為愛國詞人和正直官吏,陸遊的言行節操無愧山陰陸氏百世名門的風骨;但身為丈夫,他顯然是不稱職的。設身處地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我們似乎不應過於苛責放翁屈從母命與唐琬分手的選擇。但當唐琬與趙士程的生活擺脫了之前的陰影,逐漸走上正軌的時候,陸遊的一懷愁緒卻掀起了萬丈波瀾:這首千古名作千不該萬不該題寫在壁,因為它勾起了唐琬內心深處最痛苦的記憶,讓一代才女佳人不堪回首憂思成疾,過早地香消玉殞。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悲劇的始作俑者,恰恰是後來悔恨無名的陸遊本人。清雅婉約的沈園,徜徉在歷代文人墨客詩篇中,不啻為一場文學修行。
沈園
沈園
沈園
沈園
沈園
沈園
沈園
沈園
沈園
及暢堂(秋瑾故居)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秋瑾《對酒》
記得電影《辛亥革命》開頭就是秋瑾就義的場景,無知的群眾與孤獨的身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瘦小女子,原本可以選擇相夫教子平安度日,為何隻身東渡求學,走上反清起義的道路?來到和暢堂,置身於秋瑾夢想開始的地方,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這個女人的偉大與堅強。她此生不負摯友,不負民族,臨終時唯獨對自己的兒女心懷愧疚。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徐渭故居
決勝千里兩勇將,運籌帷幄一狂生。
詩文書畫傳百代,板橋俯首拜青藤。
有明一代,才子輩出,唐伯虎等吳中四子進不了的前三甲,世人公推解繕、楊慎和徐渭,其中以徐渭徐文長的經歷最為坎坷傳奇。這位胡宗憲的幕僚以智慧幫助胡總督智擒徐海、王直兩大走私海商巨頭,更將戚繼光的治軍思想傾囊傳授給名將李如松,為萬歷抗倭援朝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石。今天,當我們回望歷史,緬懷那些義武奮揚誅倭寇的將士時,又有幾人還能記起這位孤獨狷狂的紹興師爺?
魯迅故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孿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自嘲》
少年不愛讀魯迅,總覺得這位先生一臉嚴肅,懟天懟地懟人無所不懟。隨著閱歷的增長,逐漸發現魯迅對文明的深刻認識和對中國社會的同情與思考,直到今天仍然擲地有聲。那些小說與雜文嬉笑怒罵鞭闢入裡,像極了阿長口中老和尚的飛蜈蚣,在聲色犬馬的消費主義時代,良藥苦口,有備無患。而走進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會發現魯迅心中最柔軟的一面,即使經歷了歲月的千淘萬漉,依舊真摯而從容。
紹興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
紹興魯迅故居
紹興魯迅故居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
百草園
百草園
蘭亭
蘭亭臨帖,行書如行雲流水-方文山
離開市區的喧囂,搭車來到蘭亭。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徜徉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間,看清流急湍映帶左右,觀賞歷代書畫名家的《蘭亭集序》摹本。思緒被這熟悉的文字和景象帶回1600多年前那場令王勃心馳神往的文化盛宴中。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對東晉朝廷而言實在不是個好年頭:北方的前燕慕容俊和前秦苻健均已於前一年稱帝,前燕名將慕容恪大敗冉閔的威名傳遍四海;朝廷上志大才疏的宰執殷浩和吞滅成漢的大將桓溫相互掣肘,北伐空有其表敗多勝少。在這個敏感的年份,流傳千古的蘭亭會開得十分微妙:這場上巳節聚會具備了後世神往的群賢畢至、流覲曲水和暢敘幽情等文藝沙龍要素,但內中頗有玄機:
1. 四十二名與會者涵蓋東晉執政的僑姓士族王謝庾桓四大領銜家族和高平郗氏等士族代表,可謂半個朝廷盡在蘭亭。
2. 參會人員中二十二人軍職在身,時局動盪,大量高級軍官們齊聚蘭亭,僅僅為了「修禊事也」?
3. 魏晉名士聚會流行貴無談玄,謝安等人更是個中高手。但身為東道主的王羲之卻在《蘭亭集序》裡提出「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因此吳大新等研究者認為,蘭亭會是一場打著名士集會旗號的北伐溝通會,王羲之親自協調各派系,希望化解矛盾共克時艱。然而,書聖的一片赤誠並未能扭轉乾坤:就在當年,殷浩因貪功冒進被羌人姚襄擊敗;集會次年,桓溫又在關中先勝後敗被前秦擊退。遺民淚灑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蘭亭景區
紹興博物館
百世英雄越王劍,千年翠色山陰瓷。紹興博物館位於紹興古城西側的越王城遺址保護區內,精美的春秋戰國青銅兵器、會稽郡秦半兩錢、造型各異的銅鏡和瓷器,全面展示了紹興從吳越爭霸到文物阜盛的精彩歷史。燦爛的吳越文化在此地孕育生髮,發達的經濟為紹興的人文薈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
賀秘監祠
稽山雲霧鬱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採芰荷。
——賀知章《採蓮曲》
他是寫下「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詩人,他是李白進入翰林院的引路人,他是熱門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面李泌老師何執正的原型,他就是飲中八仙之一的賀知章。他親眼見證了開元年間麗正書院和集賢院的繁盛,也目睹了天寶年間的浮華。他從四明山中來,歸老鏡湖林泉畔。他是紹興的驕傲,也是中國文學的傳奇。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賀秘監祠
周恩來祖居
江東之豪,莫強週沈。近近現代中國歷史上,紹興週氏家族誕生了兩位偉人,一位是魯迅先生,另一位是周恩來總理。周恩來出身紹興週氏的分支淮安周氏家族,他以一生兢兢業業的革命與建設工作,回報了恩師嚴範孫、張伯苓的期許。毛澤東主席有句話可以充分概括總理的貢獻──諸葛一生為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周公永垂不朽。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
蔡元培故居
從紹興走出的蔡元培先生,在辛亥革命後積極投身教育文化革新,在他的鼎力支持下,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陣地,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優秀教師和羅家倫等優秀學生在開放包容的氛圍中脫穎而出,催生了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百花齊放的盛景,為南開大學等私立高校的誕生和西南聯大的教育奇蹟奠定了基石。除舊布新革命者,相容並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當之無愧。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
紹興東湖
打卡紹興東湖。這裡是82版西遊記女兒國取景處,短棹分波,輕橈泛浪,青山相對,運河斜陽。在烏篷船的搖曳中,迎著晚風,靜靜地暢想,愜意非常。
東湖
東湖
東湖
東湖
東湖
東湖
東湖
東湖
東湖
東湖
章學誠故居
身為乾嘉年間著名的歷史學家,祖籍紹興的章學誠堅持「六經皆史,述史以德」的原則,為我國地方史編修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寧謐的小院,典雅雋永;大師的風采,亙古流傳。
寫在結尾
身為北方人,對紹興的美食不置可否。個人比較喜歡冒著熱氣的生煎包、濃油赤醬的梅菜扣肉和油燜茭白,至於所謂紹三鮮,恐怕不是很適合我的口味。早上飯店附近的塔山公園空氣清新,是個晨練的好去處。最喜歡紹興的路名,和南京一樣,蘊含著優美的詩詞情致。我的紹興之旅就介紹到這裡,期待下次與某個城市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