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縣域,但傍不著天姥的詩山名聲。沒見古代摩崖題詩,連民國的都沒有。也或許這段時間十九峰上的步道維修,我沒有走到看到。
順便提二句,這裡兼作影視基地,那天正讓一個什麼跑的節目佔用,閉門謝客,這很對不起計劃好時間慕名而來的遊客。而且,攝影的置景佔據峽谷的景點,之後並沒有拆除,影響欣賞。還有,景區離開公路有約兩公里路,社會公車不進入,計程車也難打,只有景點專線車,但班次極少。
或許謝公疏忽,李杜不知,霞客力有不逮捕……讓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只能成為一座默默無聞的野石頭山,連個詩意點的學名也沒有。現存的名字,估計是後人沿用當地老鄉的俗稱:穿岩十九峰。群峰底下的峽谷,就叫千丈幽谷。
綠,漫山遍野;峰,成林如壁;溝,流水淙淙。有些雅、幽、奇、險特點,但個人感覺,同鄰縣的神仙居相比,似還差距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