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0n120008sasmir3D76_R_800_10000_Q90.jpg?proc=autoorient)
迷戀江南水鄉探幽的人,一定去過紹興一萬次。
隨著歲月的增長,江南水鄉慢慢變成了心底的一抹情愫。古鎮,舊街,烏篷船,婉轉的河道,民居里的煙火,全都是她的風情的印記。青磚,黛瓦,老橋,石徑小巷,全都是記憶倉的庫存。
如果要在紹興待上三、五天,深度感受一下水鄉的獨特風韻,那麼倉橋直街一定是那個理想的「熱身」的地方。
倉橋直街,一個「迷你」的景點(如果可以稱她為景點的話),她並不是一個古鎮,連一個社區都算不上,她只是一條全長約1.5公里的直直小巷。在眾多一日遊打卡客的行程清單上,很難看到她的名字。
然而她身上江南水鄉的元素不會因此而有絲毫的縮減。
相較其它地方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鎮古蹟,倉橋直街稱不上一條「古」街,但絕對是一條實打實的歷史文化街道,曾於2003年榮獲「聯合國亞太地區遺產保護獎」。
倉橋直街位於紹興越城區,主要由街道、民居、河道三部分構成,其中的民居多為清末民初時期建築,也有一些後期新開發的仿古建築點綴其中。
據記載,小街上目前尚有各式台門43個,極富地方特色。
在紹興,凡是房屋比較「象樣一點」的,都可以稱作台門,台門往往聚族而居的地方。台門最初是對有一定身份和社會地位的人家住宅的尊稱,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只要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封閉獨立的住宅庭院,紹興當地人都稱之為台門。
沿著勝利西路一個小路口進去,不過幾十公尺距離,就已然跨過一個多世紀的時空。身後是繁華喧鬧的大街,眼前是幽然寧謐的小巷,倉橋直街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裡,似乎在等候與每一位無意中闖進來的遊人的不期而遇。
倉橋直街不長,走馬觀花,十分鐘可以逛完,細細漫遊,一個下午也不多。
漫步在直街,紹興古城的風貌氣息撲面而來,荏苒光陰,被一一揉進了青石木門和斑駁的馬頭牆。
舊時的民房,零零碎碎的“古物”,到處都是歲月的痕跡。百年前的煙火,百年後的人間,在小巷弄裡交會融合。
揖越樓。現為陳橋驛先生史料陳列館。陳橋驛原名陳慶均,紹興人,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酈學研究泰斗。
老錢家婦科。紹興的“錢氏婦科”,為浙江四大婦科流派之一。 「老錢家」是錢氏第二十二代後人所開的婦科診所,在紹興頗有名氣。
靜修庵。門口上方石刻“剛剛好,不二法”,滿滿的佛家處世哲學,不執,不惑。
震元堂。初創於清乾隆十七年,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紹興印糕。多用粳米或糯米製作,清甜不膩。糕諧音“高”,寓意步步高升。
尋寶記狀元樓。在紹興城裡,狀元大樓和鹹亨酒店是兩個有名的酒樓招牌。
破走廊老爺的臭豆腐。據說網路人氣很旺,很多人來這裡打卡。要找準地方,不要走到別的臭豆腐鋪去了。
藥聖軒。
狀元軒。
倉橋書院。
環山河。民居後的河道,是江南水鄉的靈魂。
水鄉的房子多依河而建,出門見水,幾乎每家門外都有一個小埠頭,主婦每天的洗衣、洗菜、淘米都在這裡完成,埠頭也是來往烏篷小船停泊的地方。當然,如今早已沒有主婦在河裡洗衣淘米了,但是小埠頭還是被保留著,見證曾經的年華。
如果沒有烏篷船,江南的「水」總是感覺少了些什麼。
安靜的橋。
所有的忙碌,在時光面前都是蒼白的存在。
在紹興的大街小巷,處處可見魯迅文章裡的場景。在“魯鎮”,在“故鄉”,魯迅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先生的字裡行間飽含著對他心靈故鄉的眷戀。
暖身過後,漸入紹興深處。
參考攻略。
詳細地址:浙江紹興市越城區
開放時間:全天24小時
消費:不用門票
交通:極度方便,距離紹興站2公里,共乘單車可到。
小撇步:下一段行程安排可考慮魯迅故裡,景區就在3公里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