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2712000883fcsc6F40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紹興是歷史古城,據說建城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以前我曾經兩次來過紹興,遊覽了一些知名景點。如東湖、蘭亭、王羲之魯迅蔡元培故居,憑吊過古軒亭口。今年深秋的一個週末,與好友前往浙東的農家小聚,歸途中經過紹興,在魯迅故居前停留兩個半小時,準備小遊魯迅故居並在此解決午餐。
兩個半小時要把這偌大的景區看一遍是來不及的,況且現在處於疫情防範時期,進入景區要手機預約,要看健康碼等一系列繁瑣的操作。同行的驢友對魯迅生活的那年代的風土人情似乎興趣也不大,於是我們便不去百草園,三味書屋等景點,只是在景區的街面稍稍瀏覽了一下。
這裡是紹興城的中心地帶,現在這裡已經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我們沿著景區的大馬路緩緩而行,路上遊人不很多。道路兩旁是清代晚期風格的民居,粉牆黛瓦,磚木結構。看起來大都很新。這是景區刻意營造的清末民初的風貌。道路左側的三味書屋門口有不少遊客在掃碼登記。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提到過,塾師壽鏡吾先生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如今,三味書屋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上保持當年原面貌。
再往前是魯迅故居。魯迅到北京大學任教後就將老屋轉賣給朱姓人家。朱家購入後對房屋作了較大改建,好在魯迅的臥室沒有在改建之列。因而今天的魯迅臥室仍是原汁原味的老屋。老屋後面就是為魯迅童年帶來無限快樂的百草園。
道路兩旁不少店家販售紹興當地的特產:紹興黃酒,梅干菜,臭豆腐,茴香豆等等。看見茴香豆,馬上就使我想起魯迅在小說《孔乙己》中描寫的場景,在鹹亨酒店曲尺型的櫃檯外,孔乙己是穿長衫站著喝酒的唯一人。他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變得迂腐不堪、窮困潦倒。
景區的這條道路不長,約二三百米,走走蠻有意思。即使不進去參觀景點,只是隨便逛逛也回味無窮。
也許是大家上了點歲數體力不支走不動路了,也許是魯迅筆下那些紹興的風土人情實在不能喚起大家的興趣,又也許紹興街頭的酒菜香味激起大家味蕾的興奮點。不管是什麼,反正還未到飯點,我們一行人便早早在魯迅故居前的一處酒樓坐定,嚷嚷著要吃中飯了。我一看時間,距離集合時間還有將近兩個小時。於是我決定利用大家等待吃飯的時間去沈園看看。
之前雖然兩次來紹興,但都沒有光顧過沈園。現在有時間當不能再錯過。還好沈園並不大,離這裡也只有咫尺之遙,去一下應該不會太耽誤吃飯的。
沈園是一處古老的園林。南宋時為一沈姓富商的私人花園。花園不大,也不很精巧,但卻非常有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八百多年前在這裡曾經演繹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而愛情的主人又是中國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陸遊陸放翁。
步入沈園,但見這座花園的佈局基本上是江南園林傳統的自然式佈局。我們循園中小徑緩緩而行,只見得四周綠樹蔭蔭,芳草螢。一條蜿蜒曲直的小徑通往花園深處。園中的亭台軒榭大多是仿宋代的建築風格,明快,簡潔,通透。
經過八百多年的歷史變遷,陸遊當年遊歷的沈園已經面目全非了,據稱只有園中的池塘還是宋朝的原樣。葫蘆池是其中的一處。葫蘆池因其形狀兩頭大中間瘦、形似葫蘆而得名。其中間池腰上,跨有一小石板橋,據傳,這一帶是原沈園舊址,池橋及山後的古井是當年沈園舊物,為保護古井,已在井上築方亭一座,題曰「井亭」。附近還有一座造型很古樸的茅亭,使得這裡盡可能展現出宋代的風貌。
想當年,陸遊與前妻唐婉在此邂逅。陸遊的原配夫人唐琬是一位大家閨秀。他們夫妻倆是一對情投意和的恩愛夫妻。而陸遊的母親對媳婦卻不太滿意。起因是唯恐陸遊兒女情長而荒疏功業。於是乎長時常遷怒唐婉,並常對她責罵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鴛鴦,二人在陸遊母親的逼迫下被迫分離,唐婉改嫁趙士程,陸遊則另娶妻成家。他們彼此之間便斷了音訊。然而七年以後的一個春日,陸遊在沈園與偕夫同遊的唐婉邂逅相遇。就在這沈園,唐婉安排酒料,聊錶對陸遊的撫慰之情。陸遊見人感事,遂乘醉吟賦了那首膾炙人口的詞《釷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透。
桃花落,閒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遊找來筆墨把這首詞題於沈園的園壁之上。把對唐婉的思念,對離別的懊悔,對命運安排的無奈等複雜心情傾注在沈園。
今天那堵題寫陸遊詞的園牆早已崩塌不見蹤影。不過現在在宋代池塘不遠處建有一堵矮牆,牆上錒刻了陸遊的《釵鳳.紅酥手》詞和唐婉此後賀的另一首《釷頭鳳》詞。兩首字默默在向遊人述說著八百多年前這裡曾經發生的愛情往事。
《釵鳳紅酥手》字沒有因為歲月的流動而被人們淡忘,反而因為字所表達的真實情感被後人永久傳唱。它將永遠存在於中國人的共同記憶中,存在於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的血脈裡。
陸遊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下無數詩篇,至今仍留下9000多首。許多氣壯山河的詩句如:「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當年萬裡覓食封侯,匹馬戍涼州」為世人傳頌。詩中所表達的豪邁氣概和憂國憂民的情感至今為人津津樂道。陸遊的詩作大多是田園詩和慷慨激昂的愛國詩詞。描寫愛情的詩詞寥寥幾首,且都是關於唐婉的,都是與眼前這座花園有關。沈園讓人眷念。
正當我用心體會詩人當年的情感時,我的手機傳來訊息:我的好友告訴我那邊要開飯了。於是懷著不捨的心情悻悻離去。沈園雖不大,但內容很豐富,很值得細細品味。就衝著這點我想紹興我還會再來。它距離上海不算太遠,無論是自己開車還是坐火車都很方便。屆時再來好好感受這裡宋代遺韻。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