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phele.ctrip.com/target/1mf6612000b7enz323D42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到鹽幫古道十八渡所在的里家溪村交通很不方便。我在滴滴順風車上加價掛單了一整晚,隔天臨出發時才有司機接單。一路過去都是山,難怪少有人去。
當地司機也不熟悉,導航盤山公路轉了好久,終於到達這座山裡的村落。
村裡有公車正在啟動往城裡,說第二班要下午三點才有。
司機告訴我,到第十八渡赤岩村出村也沒有公車,要走5里路到赤坑村才有,也是一天僅一班二班的。我心裡雖然有點擔心,但想到,只要有公路,只要有農家,只要肯花錢,總有辦法解決出山的問題。
裡家溪村的村景
吸引我的是一條涉水古道,9點,開始起步!
從這裡開始要涉水走一段溪流。集中在短短幾公里長的溪流上,有十八個渡口,後人稱之為鹽幫十八渡。
鹽幫古道十八渡,今天屬於我一人!
幾公里的溪流上分佈著十八條碇步橋。時而溪左,時而溪右。一會兒涉水,一會兒走灘。
中腦蟲群山里,綿延向遠方。這是一條千禧年鹽道。千百年來,臨海方向的海鹽,經販夫走卒肩扛手提、人拉馬馱,運向杭紹內地。
漫遊過這條道,漫水濕了鞋子,也走完了全程。到達了赤岩村。
稍事休息,正好有當地遊客的小車出山。熱情的司機夫婦招呼我跟他們一起走。困擾我的出山的難題就這樣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