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Cyh-水鄉江南之紹興、杭州。

Cyh-水鄉江南之紹興、杭州。

    

一、前言

     

我印像中的紹興,最早,源自三十年前喝過的花雕酒。

 

後來,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印像中的紹興,烏篷船、社戲、茴香豆、百草園,還有那江南味十足的水鄉~

  

至於杭州,這是我第三次遊玩。前兩次分別是07年和12年。

  

二、紹興

  

(一)倉橋直街

  

今天的紹興,城裡還保留著一河一街、一河兩路或有河無街的水城格局,而其中最有特色的當數倉橋直街歷史街區。

  

  

來到這裡,一定要坐艘烏篷船,悠悠蕩在水鄉之間。

  

  

青石板、濕苔蘚、烏篷船,構成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緻。

  

  

小橋伴流水,粉牆掩花窗,古街伴烏篷。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據說這家尋寶記的烤鴨、紹三鮮臘味雙拼很好吃。不過看門口,排隊的人不少,於是,我沒有進去。

  

  

特別提醒一下,這是網紅倉橋直街上的老奶奶臭豆腐,很有名。不過我不喜歡臭豆腐,所以沒有嘗試。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偶見一漢服女子在橋上彈古箏,應景,我拍了下來。

  

(二)城市廣場  

  

倉橋直街走到盡頭,就來到紹興城市廣場。大劇院還蠻有特色。從這裡,我準備步行到八字橋。

  

  

(三)八字橋直街

  

八字橋直街,因為有一座呈八字的石橋而得名。

 

  

  

八字橋直街週邊環境較為安靜,沿著河兩岸是老紹興的建築物。

這裡沒有商業開發,原汁原味展現了紹興人的生活氣息。

站在橋上,滿眼的小橋、流水、人家。

感覺恬淡、寧靜。

看著枕河人家的起居生活,古樸純淨。

水鄉的文化,本來就該如此。

  

天色逐漸暗淡了下來,依依不捨,不得已離開,趕往下一站,沈園之夜。

  

(四)沈園

     

來到沈園,首先就被排隊的人群嚇到了。因為五一假期,沈園之夜《釹頭鳳》越劇表演已經是加場,但還是滿足不了前來觀賞的遊客。這麼多人來沈園,只為了一段八百年前的愛情故事。

  

  

關於沈園這段淒慘的愛情故事,我查了一下資料,摘錄如下。內容比較長,有興趣的可以讀。故事發生在宋朝年間,

————

  

紹興十四年,西元1144年,陸遊和唐婉成婚。他們的婚姻是由兩家早早就決定的事情。陸遊和唐婉是表兄妹。

雖然時局兵荒馬亂,但這並不影響一起長大的唐婉和陸遊二人從小就情誼相投。他們兩人都能詩擅作,常常在一起吟詩頌對。青梅竹馬的兩人,年紀漸大後自然暗生情愫。

唐陸兩家也算門當戶對。

  

陸遊,其父為臨安知府,母親為北​​宋名臣唐介詞條的孫女,家世顯赫。而唐婉父親唐閔為六品鄭州通判,祖父唐翊是鴻臚少卿,亦出身名門。再加上兩家本就關係深厚,所有人都看好這樣一樁婚事,於是陸家便以一件精美異常的家傳鳳釵當做訂婚之物訂下婚姻。  

  

於是,唐婉和陸遊成婚了。那年唐婉十五歲,正是情意初知的歲月。面對這個年長她五歲的夫君,唐婉也許早早就做好了相守一生的準備。

成婚之後的唐婉和陸遊果然恩愛無比。他們互相唱和,過著舉案齊眉、神仙眷情侶般的生活。

  

唐婉是個不善言語但內心聰慧的女子,她喜談詩詞,懂得禮儀而且善解人意。若是日子只這樣平靜的繼續著,在宋朝的無數女子中,她本是不會顯出太多的不同。   

但生活不可能一路順遂人意,唐婉的婆婆是個嚴格的母親。因為陸遊在結婚前兩度參加科舉都驛羽而歸,所以陸母才決定為陸遊置辦下與唐婉的婚事。

她希望陸遊娶妻後能收斂玩心,靜心讀書。

  

陸家祖上為農,直至高祖時才取得功名,出任高官。而到了陸遊父親一代家勢則又有所衰頹,陸遊的母親深知功名的重要,一心想讓陸遊發奮。

她覺得陸遊過於沉湎婚後和唐婉郎情妾意的生活而忘了在功名上努力了。她曾經幾次訓斥唐婉讓她不要讓陸遊分心,但沉溺於愛情中的陸遊如何能為所動?唐婉只能承受這無端的指責,而無可奈何的陸母則一腔怒氣。

  

終於,隨著時間漸漸過去而唐婉仍未有孕,陸母終於發作了,她求神問卜得到的是:「唐婉與陸遊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

於是陸母幾次三番逼迫陸遊休妻,陸遊堅決不肯,直到最後陸母以死逼迫說:「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

在陸母的壓力下唐婉被陸遊含淚休棄了。

  

這段婚姻本來可以是十分美滿的,但最終在婆婆壓力下走向了分離。至於後來,陸遊依母親的心意,又另娶了王氏為妻,唐婉最後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

  

若故事到此,還不過讀來尋常,但在十年後,也就是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那年陸遊三十歲,就在沈園之中,唐婉和陸遊再次相見了。

  

攜夫出遊的唐婉遇見了在禮部會試失利的陸遊。

那種相見的苦楚複雜實在是旁人難以想見的,在徵得趙士程的同意後,唐婉捧起酒杯親手為陸遊敬了一杯酒,就以這杯酒,來慰往日的深情吧!

這杯酒,也許很苦吧。

  

而對於對面的陸遊來說,昔日的結發妻子已經當了他人婦,自己也已被迫另娶。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兩人其實已經錯過了。

唐婉已無心在沈園繼續遊玩了,趙士程殷切地詢問她是不是不舒服,輕聲安慰她。於是,唐婉緩緩離去了,只是走前仍忍不住回眸一看,他的身影已看不到了……  

  

回憶起當初的伉儷和諧,回憶起當初的夫唱婦隨,回憶起當初的情深意切,回憶起當初的詩詞唱和,如今卻已,不再有了,不會有了……

唐婉沒想到的是,陸遊當時並未離去,失落的他提筆在沈園的牆上寫下了一首《釷頭鳳》,權作數年情誼的緬懷。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曾經的伉儷相得、琴瑟和鳴詞條已經不再,哪怕是今天再次相見,錯過的到底也是錯過了。事情發展到今天,陸遊能說出的終究只有「山盟雖在,錦書難托」了。

題詞作罷,陸遊悵然離去。

可嘆的是,時間和現實都拉扯不斷心中感情的兩人,十年之前的最後還是分開了,只餘下之後的歲月中長久地錯過。  

  

翌年春天,當唐婉懷著某種情思從沈園重又走過,在粉壁之上她讀到了這首詞。一時間情難自禁,回想起舊事卻再也難回。

平心而論,如今的趙士程待她極佳。對她來說如今的生活並非不如意——不必再忍受婆婆的冷眼和刁難,住在奢華的王府中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趙士程才情雖不如陸遊但也可以稱得上能詩善作。

只是…

只是趙士程終究不是那個人!她從十五歲初嫁時便已付出了真心。

  

時隔一年,曾被休棄的唐婉竟決然的在同一塊粉壁上和下了另一首《釷頭鳳》。

她不是沒有想過--

趙家是皇家後裔,門庭顯赫,她以再嫁女子的身份嫁入趙家本來就被人看輕,若再傳出她與前夫藕斷絲連的幾句閒話來恐怕她將再難有立足之地。

如今題詞,她不會不知道她將要承受多大的非議,又會有多少的指責的目光和話語,但她決然提筆: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婉題下了這首字後離開了沈園,在同年秋天憂鬱而終。

有的人不相信愛情,而相信愛情的人則一腔孤勇,奮不顧身。

曾是驚鴻照影來。

  

當陸遊七十五歲時重回沈園,距其時已過了四十四年,再回到這個地方的他悵然良久,久久不能言語。這麼多年了,回憶時竟仍記得清楚。

暮年的他再次路過沈園,心緒起伏,寫下了《沈園懷舊》: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曾是驚鴻照影來」讀來何其動容!唐婉和陸遊的故事其實是念念不忘的錯過。

讓人替唐婉感到幸運的是,八十五歲時陸遊仍對唐婉不肯忘懷,他為唐婉寫下的最後一首情詩是《春遊》:

  

沈家園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詞條。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唐婉和陸遊的故事再也避不開沈園這兩個字,他們紹興二十五年於沈園中的那場再次相遇是場錯過,陸遊寫下的那首詞是場錯過,唐婉在沈園為陸遊和的那首詞讓這錯過更令人心痛。

  

唐婉是讓人為之心疼和欽佩的一個人。當世人只知道陸遊對唐婉念念不忘、癡心不改時,那個一腔孤勇的女子在沈園毅然決然地寫下了本不該寫、不宜寫、不能寫的回應來成全陸遊的感情。

  

當陸遊痴心不改時,唐婉深情不悔。

世人都會替他們記著:

  

紹興二十一年,唐婉寫下這首字的那年秋天在滿天的蕭瑟裡抑鬱而終。

四十五年後,西元1210年,也就是寫下最後一首情詩《春遊》的第二年,陸遊病逝。

  

  

或許對陸遊來說,最心愛的女人不在了,春天即使是再美,那也無心欣賞。

  

  

  

願世間有情人能成眷屬,請珍惜!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五)魯迅故裡

  

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

百草園、三味書屋......這就是魯迅筆下的風情園。

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鹹亨酒店早已經隨著孔乙己那落魄書生的形像一起,深深地印在學生時代的記憶裡。

雖然鹹亨酒店只是魯迅先生筆下創作出來的虛構,但我還是按照課本裡體驗了一碗黃酒,一碟茴香豆。

我有個哥們,幾年前在這裡,付帳時候,居然用的是鐵幣,還學著孔乙己,一個一個排開。入戲很深哈哈。

  

  

  

德壽堂,是魯迅先生家中接待來訪賓客,舉行婚喪、祭祀活動的地方。 

  

  

這是魯迅先生的臥室。據說,先生的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就是在這裡寫就的。

  

  

這是小堂前,魯迅先生常在此接待來訪的親友和學生。

    

  

課本里大名鼎鼎的三味書屋了。

  

魯迅先生在書屋裡的座位,當年先生的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

    

  

這就是國中課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的百草園了。魯迅兒時和他的小夥伴們常玩耍的地方。

  

  

水戲台,想起了魯迅先生文章裡的社戲。

  

  

  

(六)86版西遊記裡的女兒國子母河取景地-東湖

  

紹興東湖,原為一座青石山,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駐駕飲馬。

不過我遊玩東湖,純粹奔著西遊記而來。

  

  

遊玩東湖,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坐船往返,一條是爬山而過,然後乘船返回。我選擇的是爬山,這條路比較陡峭,如下圖。

  

  

  

爬到山頂,有一片寬闊,看起來像是茶林。

  

  

再往前走,就進入一片竹林。

  

  

過了竹林,要下山時,可以俯瞰整個東湖。我個人覺得遊玩東湖,還是爬山這條路比較好玩。但回程時,我不建議坐烏篷船,適逢五一假期,為了坐船,我排了一小時多的隊哈哈。其實,坐烏篷船,在倉橋直街那裡體驗,最好。

  

  

我坐的這條小橋,就是唐僧師徒撐船而過的地方。

  

  

坐著烏篷船觀東湖,最奇妙的是仙桃洞,仙桃洞入口處僅容一艘小舟通行,進入洞內之後卻是另有洞天,在洞底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觀天的意境悠然在眼前。

  

  

人群上的石橋,就是電視劇裡八戒在子母河勺水的片段。

  

    

唐僧師徒從東湖進的女兒國,我沒有見到女兒國什麼樣子,傍晚趕往下一站,杭州。

三、杭州

  

從紹興搭計程車過來杭州,到達時已是傍晚,五一傍晚的斷橋,人山人海,夜晚的斷橋也很美。

  

  

隨手拍下假期傍晚的斷橋,人山人海啊~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避開假期人潮,早起是唯一的選擇。於是,我選擇住宿在西湖斷橋邊的飯店,隔天早晨,五點半就出發來玩。

  

  

這是早晨五點半的斷橋,哈哈,我居然不是第一個到的。西湖十景之斷橋殘雪,可惜五月沒有雪。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步行經過亭子的地方,是西湖十景之平潭秋月。

  

站在堤上望著眼前美景,高唱一曲新白娘子傳奇的渡情,最是愜意。 「有緣千里來相會...」

  

  

這條小橋,是西泠湖畔,湖畔邊上,是南齊時名妓蘇小小的墓地。

  

  

下圖是西湖十景之曲院風荷。

  

  

沿著斷橋一直走的路,叫白堤,出了白堤,對面馬路是著名的岳王廟。

  

  

國中一年級時,我練字,抄寫得最多的,就是岳飛的《滿江紅》,也常常臨摹「還我河山」四個大字。

  

岳飛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我是小學時,讀中華上下五千年,了解到岳飛的故事,慷慨激昂。身為中華民族英雄的代表,近年來,我又在百家講壇《兩宋風雲》及高天流雲《如果這是宋史》,再次讀了岳飛的故事。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岳飛死於臨安大理寺內風波亭。

岳飛遇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背負岳飛遺體,越過城牆,草草地葬於九曲叢祠旁。

21年後,宋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用隆重的儀式遷葬於棲霞嶺下,就是岳墳的所在地。 1204年(嘉泰四年) 即岳飛死後63年,朝廷追封為鄂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飛的秦檧、王氏、張俊、萬俟卨四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⑿。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且岳飛《滿江紅》

  

  

從岳王廟出來,過了馬路,就進入蘇堤。

下圖是西湖十景之蘇堤春色。

  

  

遠眺雷峰塔。傳說中鎮壓白蛇的地方。

  

〈img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100p1f000001g5b1a7301_R_800_10000_Q90.jpg?proc=autoorient\" />

  

三潭印月。

  

遊了一天的西湖,非要用言語來形容,有點說不上來,我覺得,就逛西湖時,那份愜意、清爽、開懷的美妙感覺,那份依依不捨,只有親臨現場,才能體味。事實上,第二天上午,我又來到了西湖。原本的計劃,是隔天上午去看錢塘江,去看看杭州的新區,然後下午的飛機回程。可是,我仍忍不住再次去了西湖,又依依不捨地離去。用天數來計算,到目前為止,我總共五次遊玩西湖。哈哈,對我而言,西湖魅力無限。

  

  

西湖之畔,有座著名的塔,雷峰塔。在白蛇傳的故事裡,法海騙許仙到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來,青蛇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娘子獲救。

  

  

雷峰塔建於北宋年間,在民國年間倒了,現在的塔是後來重建的,在重建的塔底,有原塔的遺址。 

 站在雷峰塔上,可以俯瞰整個西湖。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去城市旅遊,我通常很喜歡去看看當地的大學,感受那份書香氣。這次,選的是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浙大之江校區,在解放前是之江大學,是中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一。

  

  

校園裡許多老建築都是紅磚風格,赭紅色和校園中古木森森的綠色,相映成趣。

  

   

傍晚了,來到杭州著名的河坊街,探尋小吃。據說,河坊街是最能體現杭州歷史文化風貌的街道之一。

  

  

在杭州,晚上,欣賞一出《最憶是杭州》,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老謀子一貫的,就是高大尚,其實看來看去的,我最喜歡的,還是梁祝曲子響起的那一段舞,影片拍了下來,但音效不夠。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四、後記

對於這次五一遊,本來紹興是主打,杭州是順帶,因杭州我以前已經去過兩次。只是沒想到,西湖對我而言,魅力還是這麼大。

  

西湖,最美的是關於白娘子許仙的傳說,站在西湖邊,曉風殘月楊柳岸。聽一曲何英的越劇-  

西湖山水還依舊,

憔悴難對滿眼秋,

山邊楓葉紅似染,

不堪回首憶舊遊......

也可以頌一詞柳永的望海潮-——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最憶是杭州!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