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柯橋驗客丨稽山鑑水品味柯橋,感受江南慰藉人心的美食美景。

柯橋驗客丨稽山鑑水品味柯橋,感受江南慰藉人心的美食美景。

紹興柯橋
讓人念念不忘的小城
有白牆黛瓦擼船搖曳的古鎮
有林木鬱鬱蔥蔥的寺廟
有或日常或非遺的各色美食

這個初冬,走進紹興柯橋
去感受魯迅筆下最真實的人間煙火
去聞桂花飄香,去逛水鄉古鎮,去品柯橋味道

在 安昌 古鎮,細賞白牆黛瓦搖櫓聲慢的溫柔水鄉

夜晚,到 柯橋 古鎮走走,駐足於橋頭,看燈影搖曳在水中

登上兜率天宮138級台階,仰望那莊嚴的穹頂,宛如佛國淨土

踏入暮色降臨的 平陽 寺,僧侶往來自修,祥和寧靜

到王壇舜王廟趕一場廟會,偶遇一對攜手而立的爺爺奶奶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那令人念念不忘的地地道道的 柯橋 美食,每一口都是 柯橋 味道。

路線安排

D1: 紹興高鐵北站- 安昌古鎮- 柯橋古鎮
中餐:律行慈舍,晚餐:尋寶記
住宿:鑑湖大飯店

D2:紹興喬波冰雪世界-大香林‧兜率天景區-雲門寺- 平陽寺
午餐:龍華寺素齋,晚餐:陸遊詩宴
住:平水相逢生態園

D3:王壇舜王廟-千年香榧林景區-回程
中餐:石蒼山·隱

柯橋十碗頭丨柯橋人記憶深處的味道

到達 安昌 古鎮已是中午,剛好是午餐時間。既然來到了 柯橋 ,十碗頭就一定不要錯過。

十碗頭,是在過去的逢年過節或做喜事時才能吃到的豐盛菜品。每家的十碗頭食材或許不一樣,但都是 柯橋 人味蕾深處最美好的回憶。


安昌 古鎮上有一家吃十碗頭的律行慈舍·塾茶宿物餐,位於 安昌 古鎮中心的臨河處,環境簡約優雅,這裡有著地道的本幫菜。

這個秘製條排一上桌,就把我們驚住了。一整塊帶有骨帶肉的條排,色澤紅亮油潤,肉香和醬香味兒相互融合,誘人無比。

做法也很講究,一整塊肉先用清水煮兩個小時,再加入秘製醬料燉煮。等上桌時,肉質早已入味酥爛,用筷子輕輕一夾便骨肉分離,吃到口中,肥而不膩、軟糯濃滑,若是再配上米飯,簡直是人間難得的美味!


江南 多水鄉,所以河鮮也很多,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河蝦。只簡簡單單的鹽水河蝦,能將河蝦鮮甜肥美展現的淋漓盡致。河蝦個頭不大,但是非常飽滿,緊緻鮮甜的蝦肉包裹在蝦殼裡,鮮紅誘人,一口一個讓人吃得很滿足。

白鮞扣雞,這是 紹興柯橋 的傳統菜餚,也是十碗頭中必有的一道菜。白鮞是用大黃魚加工製成的鹹乾品,下面則是有名的越雞,同蒸成料。味道鹹香鮮美,魚肉緊緻鹹香,雞肉嫩滑鮮美,雞有鮞香,鮞有雞鮮,兩種味道融合在一起,鹹鮮合一香醇可口。

飯摀茄子,這是一道 柯橋 人從小吃到到的家常美食。過去,人們為了方便烹飪,煮飯時把茄子放到米飯上,米飯熟了茄子便也熟了,然後調個簡單的醬汁拌一拌茄子,便是一道美味的菜餚。這道菜做法簡單,帶著米飯和茄子的清香,是每個 柯橋 人最家常最美好的菜餚。

雞毛菜清湯桂魚,只用清水煮,沒有加額外的調味料,最大程度保留了魚肉的鮮美和雞毛菜的鮮甜,做法簡單味道卻不簡單,湯鮮肉嫩菜美,原汁原味最誘人。




這裡還有濃鬱醬香味的梅菜扣肉的、微酸開胃的濃湯酸菜燴鱔段、鮮美無比的雪菜河鮮燴口 Hayes、鮮嫩爽口的小蔥拌豆腐……

家常的食材,或原始或創新的做法,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味道,每一口都能吃到柯橋人的滿滿誠意。來 柯橋 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哦。

安昌古鎮丨魯迅筆下的人間煙火

吃了午餐
記得在 安昌 古鎮逛逛
這裡有魯迅筆下老 紹興 最真實的人間煙火




安昌 古鎮是 紹興 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這次和朋友來這邊玩,徹底愛上了這裡!

安昌古鎮是2到3公里長的橢圓形,一條河從古鎮中心穿過,河兩邊是主街,散佈著江南特色民居,主街上有各種各樣的當地特產,很值得逛。古鎮是典型的 江南 水鄉風景,而且遊客不多,整個古鎮很安靜,每個人都是慢悠悠的~


小橋橫跨,樹影疏朗,碧水清蕩。慢慢遊走在古鎮的街道上,踏過一塊塊石板跨過一道道小橋,慢慢體會古鎮的人間煙火氣。



走累了可以找個板凳坐下來,或者在轉角處拍上一張照片,這裡有太多值得人細細觀賞的地方了,不必著急,慢慢逛慢慢看,細賞牆上斑駁的痕跡,感受水波晃動的微光,細細體會安昌古鎮的慢時光。



你也可以坐上輕輕晃悠的搖擼船,穿行在河面上,看著兩岸的房子在眼前劃過,感受著兩岸人聲熙熙攘攘的熱鬧,太愜意了。


除了玩,還有很重要的吃東西也別忘了呀。古鎮上很多特產和小吃,還有些是非遺,在這裡能吃到 柯橋 的傳統美食。

首先是各式各樣的臘味,沿街都是臘腸、臘鴨、臘肉…一排排的臘味掛在河邊的店鋪前,很是壯觀。走在老街上,飄來一陣陣臘味的醬香味兒,實在是太香了!而且在這邊買臘味也不貴,臘鵪鶉20塊8只,臘鴨100塊3隻,太實惠了!



南瓜花是 紹興柯橋 的名小吃, 來安 昌古鎮一定不要錯過!

製作南瓜花的模具重達實際公斤,師傅仍用得心應手,先在模具上刷上油,淋上一層麵糊,接著手持模具舉起來晃動,讓麵糊均勻鋪滿模具,等麵糊微熟凝固,包入豆沙餡和新一層麵糊,最後撒上一層白糖和芝麻。整個過程需要十分鐘左右,模具舉起來好幾次,才能製作出南瓜花。


最後,用小鏟子把連在一起南瓜花分開,模樣正如其名,宛如一朵朵正在盛開的南瓜花。新鮮出爐的南瓜花要趁熱吃,咬開最外面帶著香脆的表皮,裡面是香甜綿軟的內皮,再裡面是細膩香甜的豆沙餡料,一層層口感分明,但都一樣的香甜。



白糖是 柯橋紹興 的非遺美食,這也是幾代人記憶中最甜美的零食。被剪成大小均勻的糖剛好一口一顆,裡面既有白糖的香甜又溶入了清淡而有鮮味的飴糖,甜而不膩。



酒釀饅頭,這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喲,這家店在臨街的一個院子裡,店面不顯眼,但在當地問孝店王都是知道的。


饅頭口味很多種,有無餡和有餡的,第一次看見有餡料的饅頭,哈哈哈~新鮮出爐的酒釀饅頭胖嘟嘟的超可愛,非常鬆軟,還有淡淡的酒香味,味道很特別很好吃。




印糕, 安昌古鎮的一種特色糕點,糕點上印有不同的文字,口味也有幾種不同的,他們家都是現做現賣,記得趁熱吃喲,軟糯香甜,好吃不貴️。




古鎮上還有各種臭豆腐、蘿蔔絲餅、炸魚乾、香腸、黃酒奶茶……逛一圈下來,簡直是恨自己的胃口太小,吃不下那麼多好吃的!不過,也有很多可以打包帶走的特產,記得把 柯橋 味道打包帶回家喲!

柯橋古鎮丨如詩如畫的璀璨夜色

來到 柯橋 古鎮的時候已是夜幕降臨,本以為會錯過 柯橋 古鎮的美,沒想到卻被它的夜景驚艷了。




拱橋橫臥,水波微微,煙雨長廊,這一幕幕在燈光下更顯溫柔和多情。暖色系的燈光為古鎮鍍上了一層溫柔迷人的薄紗,小橋、流水、屋頂,甚至是每一個經過的行人,都披上了幽幽的暖光,更顯得溫柔多情,在夜幕之下,整個古鎮益發令人沉醉。


來到柯橋古鎮,以柯橋古鎮的地標融光橋為造型的雪糕一定要嚐一嘗,雪糕味道有原味、紫薯、抹茶等多種口味,清新的香甜,很不錯。吃雪糕之前,記得拍一張雪糕和拱橋的合照哦。


逛累了也可以找一家咖啡廳坐一坐,古鎮上有一家薇拉甜品臨河而立,環境乾淨優雅,坐在這邊吃個甜品喝杯咖啡,是很不錯的選擇。



他們家的甜點造型都好好看!小熊頭造型的布丁、趴在地上小熊造型的蛋糕、雲朵形狀的蛋糕……每一種都超級好看,差點捨不得吃掉它。



晚上可以選擇入住在古鎮旁柯岩風景區的鑑湖大酒店,酒店以 江南 傳統院落形式組合,依山傍水,粉牆黛瓦,鳥語花香,是一家獨具水鄉特色、越地風情的園林式酒店,清晨還可以到柯岩風景區散散步,可惜我們行程匆匆,一早就離開了。

尋寶記丨柯橋的美食名片

逛了逛 柯橋 古鎮古鎮,也到了晚餐時間,我們選擇在古鎮上的尋寶記吃晚餐。
尋寶記是一家 柯橋 人吃了17年的老館子,專注於做本幫菜。餐廳環境很不錯,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煙霧迷濛,很煙雨 江南 的韻味。

紹八珍,顧名思義,匯集了竹八種山間珍味與鑑湖鮮味,據傳,「紹八珍」由南宋紹籍禦廚所創,由紹興頭牌菜「紹三鮮”升級而成。整道菜由八種食材燴製,但每種食材都融合得很好,味道鮮美湯汁濃鬱,食之方知鮮滋味。


這裡的河蝦上桌是活蹦亂跳的鮮蝦,新鮮看得見!水開後入水煮幾分鐘即可,不用加特別的調味料,只有河蝦的鮮味兒,入口更是鮮美,富有彈性的鮮甜蝦肉要開,鮮汁流入口中,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紹興柯橋 盛產黃酒,所以以酒入味的菜也很多,所謂黃酒醉萬物,不同的食材,都能醉出別樣的風味, 紹興 醉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用酒配以自製料汁調和,再將蝦浸泡其中,一上桌便聞到了淡淡的酒香,吃入口中,蝦肉飽滿,酒香濃鬱,令人食指大動。


在柯橋,怎麼能不吃茴香豆呢,點一道孔乙己茴香豆,豆子清新爽口,帶著大料的辛香,此時,再來一壺米酒,一邊小酌米酒一邊品茴香豆,越品越有味,越喝越上癮。


臭豆腐、酒釀糍粑這些小吃也要安排上,油炸臭豆腐是千年名菜,外酥裡嫩,聞著臭吃著香;軟糯的糍粑滾上一身堅果碎再裹上紅糖汁,軟糯甜,Q彈可口。



店內的尋寶脆香骨、嫩菱燒茭白、鹹菜煮雜鮮也都很不錯喲,除了柯橋,尋寶記在紹興很多地方都有分店,想吃地道的本地菜,那一定要去尋寶記。

戀雪時光·書咖丨看書休憩的溫暖書咖

在 紹興 喬波冰雪世界,不但可以盡情滑雪,還可以在書咖裡看書休憩。戀雪時光·書咖,是一個位於喬波冰雪世界入口處的書咖,素雅的環境,溫暖的燈光,滿目的書籍,在這裡待一個下午都不會無聊。


強烈建議品嚐這裡冰雪主題的甜點,甜點糕點做成了各種冰雪模樣,好看到想把它們收藏起來!這裡還有這個咖啡和穀物飲品哦,在這裡享受午後時光,令人感到溫暖而美好。



這裡還有很多和冰雪運動的書籍,可以學習到很多冰雪運動相關的知識,既有趣又實用。無論是滑雪運動後來這裡小憩,還是專門享受下午茶時光,都很不錯。

龍華寺素齋丨養生佛系菜

中午來到大香林景區,景區由大香林、龍華寺和兜率天宮組成,整個景區很大,在遊覽之前,當然先要去吃這裡有名的素齋呀,吃飽了才有力氣遊覽,哈哈哈。

素食餐廳在龍華寺一側的二樓,各種常見的素食食材,在廚師們的巧思下做成了各種精美又可口的菜餚,上桌時精美的外形和擺盤就已令人驚喜,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吃到口中更是讓人驚艷。

冷碟上來的時候就被驚艷到了,這也太精緻了吧,簡直是個藝術品,味道也很贊,清新爽口,很是開胃。

之前在 廣州 便吃過竹笙莧菜盅,那時候就愛上了這道菜,這次在這裡吃到更正宗更好吃的,太開心了。蘿蔔綿軟、竹笙微脆、蓴菜嫩滑,湯底清香微甜,特別喜歡蓴菜的口感,宛如果凍一般,這是一道很清淡卻讓人回味無窮的菜。

這道百果香煎口佈太美了,一個個口樂煎得微黃,整齊擺放在藜麥上,好像一朵朵小花兒盛開在盤子裡,吃起來味道異常鮮美。

我不說你肯定以為這是鮑魚或是肉做的吧?其實這是金湯釀鮮香菇,南瓜金湯打底,蘑菇釀菜為上,蘑菇的鮮味兒配上南瓜湯的香甜,味道如想像中一樣好吃。

愛吃山藥的朋友不要錯過這道山藥煎烹調羊肚菌,山藥補脾胃虧損,羊肚菌富含氨基酸和維生素,這個時節食用做合適不過了。

來到這山水秀美的地方,怎麼能不吃這裡的山珍呢!山藥、菱角、玉米、地瓜、栗子、花生…都是尋常的食材,但跟平常吃到的又不一樣,有著別樣的鮮美,帶著大自然的氣息。





燒汁豆腐、杏片脆皮腐皮包、木瓜燉竹燕…太多好看又好吃的素菜了,大多以時鮮為主,清爽素淨,製作考究,富含營養,口感獨特,來這邊遊玩一定要嚐嚐。

大香林‧兜率天景區丨人間淨土,天上淨土


會稽山龍華寺,建築群依山起勢,紅色院牆金色屋頂的宏偉建築坐落在群山間,層層疊疊,清淨莊嚴,氣勢恢宏,這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皇家風格的佛教寺院,參觀需從最外層開始,穿過龍華寺的層層大殿,逐一瞻仰龍華寺的清淨莊嚴。



兜率天宮,天上淨土。兜率天宮,是佛教三界之內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是一生補處 菩薩 的住處,也是彌勒菩薩 的處所,更是 彌勒 信仰者的歸依處。



藍天下,潔白的漢白玉建築宏偉精美,宛如佛國淨土,在這裡,開啟一場淨心之旅吧,帶著赤忱之心,登上138級台階,仰望那莊嚴的穹頂。走在漢 白玉 的階梯上,看著雄偉的建築佇立在藍天下,讓人能充分感受到它的、瑰麗。




純粹的藍色和白色交映下,拍照很好看,無論是俯在欄桿上,還是走在階梯上,或是隨意走在廣場中,隨手一拍都非常好看。不過在註意,在這邊參觀拍照盡量小聲一點,不要喧鬧哦。

大香林‧兜率天景區丨香飄十里的古桂花樹群

大香林·兜率天景區分出三個部分,大香林、龍華寺和兜率天宮,景區有接駁車往返三個景點之間,而大香林位於山腳處。


景觀區內環境非常好,綠樹蔥鬱,空氣清新,初冬溫暖的陽光透過樹蔭照射在地上,溫暖和煦。漫步其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傾聽著悅耳的鳥語,看著彩色油紙傘懸掛在綠樹陽光間,心情不由飛揚喜悅。


這裡擁有種植於宋代的古桂花樹群落,莽莽蒼蒼,鬱鬱蔥蔥,其中有一株桂花樹,已有千年樹齡,被稱為“ 中國 桂花王”。由眾多千年古桂組成的古桂花樹群,延綿數裡,蔚為壯觀。樹蔭下更是成為了廣大市民遊客的娛樂天地,老人組隊跳舞歌唱,小朋友結伴秋遊,和古桂花樹共同組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



現下恰逢是桂花盛開的時節,層層疊疊的桂花簇擁在綠葉間,或淡黃或金黃,桂花的香味香被遠近,可聞十里,人從桂花樹下走過,還可能落了一身細小可愛的桂花。



秋天來大香林,不僅可以坐在千年桂花樹下喝茶聊天、奔跑嬉戲,還可能看見奶奶們在桂花樹下製作桂花糕。開水燙面、撒入桂花和白糖,再用模具一口,一個個印著桂花花紋的桂花糕便在奶奶們的巧手下誕生了。

這裡的桂花糕非常有名,軟糯香甜,帶著桂花的清香,來這裡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哦。

雲門寺丨隱藏於山谷間的千禧年古剎

在 紹興柯橋 的山谷裡,藏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雲門寺。雲門寺建於東晉年間(西元407),是我國歷史最久的寺廟之一。



雲門寺歷任住持者皆係當時著名僧人,它也是古代眾多詩人遊歷創作的古剎,杜甫便曾在為雲門寺寫下「若耶溪、雲門寺,吾獨何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的詩句,此外,宋之問、孫邈、孟浩然等詩人都曾為雲門寺留下詩句。


雲門寺旁邊便是王獻之故居,當年王獻之隱居於此,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翩然而至。

平陽寺丨暮色中僧人往來的禪意

平陽 寺又稱“傳燈寺”, 位於若耶溪源頭化鹿山下。

我們與 平陽 寺的相遇充滿了驚喜,到達 平陽 寺時候已是落日時分,天空之中晚霞映襯著金黃的院牆,格外美。

但是寺門已關閉,我們以為無法進入寺內遊覽的時候,同行朋友發現了平陽寺後門可以進去,我們從後門進去時候,撞見了平陽寺僧人們往來自修的祥和場景,這,或許就是我們與平陽寺的緣分。



這裡殿宇巍峨,樓閣獨特,林木蒼翠,亭角屋簷的琉璃飛簷雕藝精湛,銅殿角簷下掛滿銅製風鈴,微風吹來,鈴聲清幽,暮色中,搖曳的風鈴充滿了禪意。




此時正是寺內忙碌的時候,義工阿姨們在忙著齋食,僧人們往來匆忙,莊嚴恢弘的大殿前、廣場上,著各色僧衣的僧人們往來匆匆,和那靜靜佇立的廟宇形成對比,別有一番禪意。寺內還有一隻叫「蓮池」的狗狗,它跟在僧人後面慢慢走著,很是溫馴可愛。

陸遊詩宴丨來自陸遊的詩意

柯橋 平水鎮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作為一個“本地人”,在平水留下了近百首詩篇。來到平水,不得不嚐嚐“陸遊詩宴”,一道菜就是一首詩,每一道菜名背後,都有一句絲絲入扣的詩句,吃的不僅僅是菜,還有古人在平水留下的氣韻。


「菰正堪烹煮蟹正肥」出自《若耶溪上》,這是一道會稽湖河鮮。現在正是蟹正肥的時候,這道菜的主要食材便是蟹,肥美的蟹帶著滿滿的蟹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饋贈。

耶溪魚雜燴,取名“童兒沖雨收漁網”,源自陸遊的《自雲門至陶山》,顧名思義,這是一道河蝦、雜魚、甲魚等眾多河鮮匯聚成一道菜,廚師把這道雜魚燴處理得很好,不聞腥味,只餘鮮味,河蝦清甜、雜魚鮮嫩、甲魚Q彈,每一口都是不一樣的鮮香和美味。

這道宋家店香芋取名“芋糝羹香擁地爐”,出自《正月二十八日大雪過若耶溪至雲門山中》,裡面除了香芋還有腐皮,香芋軟糯,吃在嘴中,彷彿看見了屋外大雪紛飛,陸遊在屋內倚踏烤火吃香芋的場景。

“喔喔失旦雞”,看到這個名字是忍不住一笑,彷彿看見一隻誤了報曉的雞懊悔踱步的場景,這道菜名出自《歸老》,用的是梅因竹林雞,整隻雞放在砂鍋中焗,色澤誘人香味四溢,整隻雞很軟蘭,用筷子輕輕一夾就開了,雞皮油潤噴香,雞肉緊緻細嫩,怎一個香字了得!

我可太喜歡這道「臨澗見魚躍」了,這取自《憶雲門諸寺》,這道小舜江大魚頭是將新鮮的魚頭配上當季新鮮的冬筍及其他佐料,放入鍋中蒸煮。整道菜完美詮釋了臨澗見魚躍的意境,各色配菜中,魚頭若隱若現,宛如江中偶然躍出的魚頭,生動活潑。魚湯的濃香混合著冬筍的清香,勾人味蕾,這就是平水的鮮氣呀!


“一身膏脂略瘦盡”,出自《思雲門》,選用各色橫路咸臘肉拼盤,臘肉、臘鴨、臘雞等,瘦而不柴,香而不膩,滿口咸香,一道菜吃盡柯橋的各色臘肉。

這道出自《雲門過何山》的“泰然不肉肥”,選用的是平江土豬肉,色澤紅亮誘人,肉質肥瘦相間,入口即化,香甜鬆軟,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菜。


日鑄茶香蝦取名為“旋篝新火試新茶”,源自《雲門道中》。炸過的河蝦更顯酥脆,配以茶葉炒製,鮮甜中帶著茶葉的清香,一口一個,連殼都不用吐,也可以試試茶葉,經過烹飪後,茶葉清香酥脆也別有一番滋味。



此外還有「筍蕨隨宜亦滿盤」、「村店地堆盤豆莢肥」、「但酌此泉勝酌酒」、「夜闌煎蜜湯」…平水相逢生態園出品的陸遊詩宴共19道大菜,每一道都別出心裁的對應一句陸遊詩情畫意的詩句,這些菜餚的食材大多來自平水本地,無不散發著濃濃​​的“平水味兒”以及古人在平水留下的詩情畫意。

平水相逢生態園丨田園山居的純靜



吃過詩意滿滿的晚餐,就地在平水相逢生態園住下了。
這裡的房間是一個個小庭院,小木門、木欄桿、彎曲小路,每一處都透著婉約秀美。房間內也是古樸素雅的風格,給人一種家一般的溫情。




平水相逢生態園利用這裡廢棄多年的養殖場房屋和天然的山、水、田、園、林等優美的自然環境,打造成為集「生態田園體驗、休閒旅遊觀光、度假康養宜居」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農業園區,整個園區給人一種田園山居的嫻靜之美。

〈img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2z1200094wkskk991A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

生態園區裡面還有真人CS基地、卡丁車、彩虹滑道、萌寵樂園、彈跳床滑梯等眾多遊玩設施,在這裡可以騎馬射箭、親子農耕、烤肉野炊、帳篷露營等等,玩法超級多,是個團體聚會、週末遊的好去處。

王壇舜王廟丨早起趕一場熱鬧的廟會

在 柯橋 的最後一天是農曆九月廿五,聽聞恰好是一年一度的舜王廟會,我們一大早便趕往王壇鎮,赴一場熱鬧的舜王廟會。


舜王廟前一條街都是熱鬧的廟會集市,村民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或騎著自行車或騎著摩托趕來,也不乏步行來參加廟會的人。老人背著籮籃、中年人牽小朋友、年輕人呼朋引伴,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東西都能在廟會市集上找到,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人,極其熱鬧。



廟會市集上,祭舜、遊玩、購物等一系列民間活動共同上演,眾多惠及民眾的生活用品出售,在這裡,你能看見席地而坐試鞋的老人、坐在奶奶三輪車後座牽著氣球的小朋友……每一幅畫面都生動地展現舜王廟會的風俗風情,每一個瞬間都是都是治癒人心的煙火氣。



在舜王廟廣場上還有戲曲專場哦, 紹興地方曲藝專場、越劇折子戲專場、歌曲舞蹈專場輪番上演,受到廣大遊客朋友和人民群眾的歡迎,台下坐滿了觀眾,時不時發出熱烈的掌聲。



相較於外面的熱鬧,舜王廟內就顯得格外清淨。邁入舜王廟內,庭院內綠植蔥翠幽靜,樑柱上木刻浮雕生動形象,格窗上透出外面樹影搖曳的倩影,整個廟內秀竹鬱,芳草青青,一派幽靜。


在一個轉角的門前,偶遇一對的爺爺奶奶,門外綠樹蔥鬱,門內冬陽溫暖,他們攜手而立站在門口,一派安然,那是時光流逝後剩下愈髮深厚的溫情。

石蒼山·隱丨神仙居裡的神仙菜


石蒼山·隱民宿,位於稽東鎮大橋村,它憑江而建、背靠山川,山水秀麗、環境雅緻,被人們稱為“神仙居”,不過,我們是為了“神仙居」的美食而來。


一天的疲憊都被這一道雞湯治癒了,準確來說它是雞煲,雞湯澄亮鮮美,雞肉緊緻鮮嫩,一碗雞湯下肚,從胃裡暖到了心裡,太滿足了。


來到 紹興柯橋 ,怎麼不嚐嚐 大名 鼎鼎的莧菜梗豆腐呢。黴莧菜梗作為歷史悠久的一道美食,和嫩豆腐一起烹飪,有人覺得臭,有人覺得是奇香,我倒覺得“臭”香嫩滑,鮮美無比,配白米飯最合適不過了。

桌上最誘人的就是燉豬爪了,那油亮的棕紅色,看著就很引人食慾,吃起來有微微的的甜香,豬肉軟爛豬皮軟糯,肥而不膩,美味至極。


紹興柯橋 這邊的河鮮實在是鮮美,這幾天吃了不少河蝦和魚,這不,又忍不住點了河蝦和魚頭。這次的是醬油河蝦,這樣的做法還是第一次吃,河蝦的鮮甜和醬油的醬香融合在一起,竟然有一種奇異的美味;魚頭則是雪菜做法,一如既往的鮮美。



餐廳裡的出品都很不錯,都是家常美食,但是色香味俱全,更是有一種家的味道,在這裡,能吃到 紹興柯橋 那慰藉人心的家常味。

千年香榧林景區丨被綠意包圍的幽靜


很久之前就吃過香榧,早就對這種珍稀樹種好奇無比,這次終於有機會目睹整片香榧林。千年香榧森林公園內包括佔嶴、陳村、石嶴等三個行政村,總面積3,368.7公頃,踏入內目之所及都是鬱鬱蔥蔥的連片香榧林。


公園內香榧栽培歷史已有1500餘年,擁有香榧古樹群113片,其中百年以上香榧樹2.3萬餘株,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聽聞公園核心區內的香榧王距今已有1500多年,被稱為“千年活化石”,而其他的香榧。樹齡隨便都是700年、900 年,實在令人驚嘆。



香榧林蒼茫連綿,樹下有蜿蜒的石板路上山,小路在高大的香榧樹映襯下,格外幽靜。走在林子裡,裡面曲徑通幽,綠蔭蔽日,萬木茂盛,不時傳來陣陣鳥叫,走在其中,目之所及皆是綠意,每一個毛孔都透著舒服。


香榧從開花成熟的果實需要29個月的時間,前後曆時三年,在香榧樹上經常會看到新花和成熟果子齊聚一堂的奇特景象,但我們來得晚了些,成熟的香榧已被採摘了,樹梢上只剩下了花芽嫩果。

不過古樹下便有賣香榧果的攤子,外形似榛子,大小跟杏仁差不多,剝開略堅硬的外殼,便是美味的果仁,口感香脆,有特殊的香氣,越吃越香。

後記

紹興柯橋 是個讓人念念不忘的地方
這裡有青磚斑駁的古鎮,有肅穆祥和的寺廟,更有慰藉人心的 柯橋 味道。
找個時間去 柯橋 走一走,去感受魯迅筆下最真實的人間煙火,去品味 柯橋 那回味悠長的美食。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