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虞,一個對於我而言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城市,這裡距離杭州不到百里,無論是自駕亦或是高鐵出遊都非常的方便,我已然不記得自己已經來過這裡幾次,本以為每次來到這裡就像是重遊故地一般,但上虞呈現在我面前的總是我未曾見過的風光與旅途,也許這就是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吧。這次又來到上虞,走進寧紹平原上的這座絕美小城,感受這裡的千種風光,萬般美食。
【關於行程】
D 1 祝家莊-午餐祝府酒樓-皂李湖-十七孔橋-風情街夜市
D 2 東山景區-鳳凰山遺址公園-中華孝德園-水幕電影
D 3 陳溪風情街-王陽明故居-陳溪竹隱小廚-竹隱市集-太平古村
D 4 覆卮山景區千禧年梯田-東澄古村-蓋北葡萄園
DAY 1 初見虞城,與天光雲影共徘徊
初見虞城,對於這座毗鄰杭州的城市並沒有大多的了解,只知道這裡有著中國葡萄之鄉-蓋北。隨著四天三晚的旅程正式開始,我也隨著這一個又一個的地方了解了這座名不經傳的絕美小城
祝家莊,是我這次旅途的第一站,祝家莊景區,又名祝府,坐落於五龍山南坡,來到祝府廣場前,明清時期風格佈局的外牆,青磚黛瓦讓這裡顯得格外的古色古香。沿著正門步入府內,兩邊迴廊的牆上分別鑲嵌著古銅色浮雕,展示梁祝故事中的易裝求學、草橋結拜、十八相送、樓台相會、祭墳化蝶等情節。
祝英台與梁山伯,這個我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淒美愛情故事,祝府便是這個故事中非常重要的發生地之一。整個祝府由前廳、員外樓、英台樓三個主體建築及書齋、文心苑、戲台、假山等附屬建築組成,這些建築的風格、佈局充分體現了魏晉時代的特色。祝府的前廳,是祝府祭祀和迎接重要客人的場所。中間這一位是祝員外,左邊這位是技師,是祝府來重要客人的時候,為客人演奏的一位重要的琴師。
穿過古樸典雅的迴旋遊廊,我們便來到了祝府的後院,英台樓便坐落於此。英台樓是梁祝故事主角祝英台的重要生活場所,也是梁祝傳說中最為動人心魄的場景 ——「樓台會」故事的發生地。英台大樓的二樓,是祝英台的起居室、書房,也是樓台會的發生所在地。祝英台、梁山伯的等身蠟像矗立在正中間,逼真的造型,東晉時期特色的裝扮都讓這裡代入感那把強烈真實。
以為祝府只是個不大的府邸,但未曾想到整個祝府足有近兩萬平方米,逛完一圈下來便到了午餐的時間,毗鄰祝府景區便有一家不錯的特色餐廳——祝府酒樓,古典風格的裝飾,特色美味的上虞美食。
如果說上虞最家常的一道特色菜品,那麼燉三鮮一定是其中一道菜,你會發現這道菜幾乎是每一家餐廳的特色推薦菜品。當只聽到這道菜名的時候,我以為這道菜的原料只有三種,當菜餚端上操作才發現原來這道菜如此的食材如此的豐富,從生鮮蔬菜到河蝦肉丸。
上虞,在紹興的東部,毗鄰杭州灣的出海口,隨著東海禁漁期的結束,各色各樣的海鮮也便會成為當地人餐桌上最美味的佳餚。為了能品嚐到海鮮最純正的鮮美,清蒸是所有海鮮做法中最受歡迎的,譬如清蒸基圍蝦。
皂李湖,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我也不例外。提及杭州及其周邊的湖泊,許多人都會想到西湖或是千島湖,而這座名氣並不大的皂李湖卻同時擁有西湖的秀麗和千島湖的壯麗,這便是三面環山的皂李湖。皂李湖湖水面積2300多畝,為“上虞第一大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秀美的土地上,更是以其迷人的湖光山色令人神往。
皂李湖,雖有著秀美的山水景觀,卻不為外人所知,就像是一處躲藏在群山之間未被人們發現的祕境一般。八月的上虞,梅雨時節已經過去,藍天白雲的晴朗天氣便成為了這裡的常客,湖岸邊的荷葉隨著微風搖擺,此時的我在腦海中尋找著過往的記憶,想要選出一句能讚歎眼前景色的詩句,卻發現都無法描繪出眼前湖光山色之美。
沿著觀光步道向裡走去,有亭榭樓台矗立在湖邊,也有廊橋鬥拱橫架在湖上,湖心小丘錯落有致,山地平坦開闊,有杜墩夜雨、郭墓春雲、西塘晚眺等八個絕佳景區,又多騷人墨客題詠之雅,素有「景似千島湖,貌若西子美」的美譽。
皂李湖的歷史非常悠久,令人詬異的是如此碩大的一個湖泊居然並不是一座天然湖,而是於唐代貞觀年間所修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舊時的皂李湖因地處舊縣治的西郊方位,所見之處皆為秀美的湖光山色,加之眾多文人墨客的歌詠,因此它也有著上虞「西湖」的美譽。
雖然如今的皂李湖已經沒有了曾經的輝煌,但是不久後的皂李湖一定會更加的令人流連忘返。因為這裡秀美的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座新型旅遊區即將在這裡建成,而這座十七拱橋便是其中一部分,十七拱橋,全長180米,比頤和園中的十七拱橋還要長,因其有十七個橋拱而得名。
當太陽從西邊落下,久違的晚霞也讓藍色的夜空變得煞是好看,夜色下,本該寧靜的小城有一個地方卻熱鬧非凡,而這個地方便是中華孝德園,因為每個星期的周五,在這裡都會有一場無比熱鬧的文化旅遊風情街夜市,夜市坐落在文化旅遊風味十足的風情街上,故取名風情街夜市。
華燈初上,涼風習習,一個又一個的商舖沿著風情街兩側一字排開,無數的遊人和我一樣,無比的享受這夜色下文化美食的盛宴。文創產品、農創產品、四季仙果、農副特產等刺激著市民遊客的味蕾,也喚醒上虞這座中國最佳休閒小城愜意的夜生活。
這裡是文藝小青年們的樂園,總能找到愛不釋手的心頭好;這裡是手藝人的歡聚地,匯集虞城名匠;這裡是吃貨的夢想之地,能在這裡品嚐到無數的特色美食。風情街夜市以鄉鎮特色館、農小二聯盟館、大通電商館、集團文創館、最美人物館等16個場館為基本依托,開闢了「非遺市集、美味市集、文創市集、四季仙果、文化記憶和特別展示」六大特色展區。
以為只是個百米長的夜市長街,未曾想到的是逛了一個小時還沒走完,也不得不感嘆風情街夜市的豐富。整個夜市最吸引我的便是靠近孝德園門口的美味市集,在這裡有現場製作的印糕和特色大包子,看著新奇,吃著美味。花漾燈光,霓虹閃爍,人來人往,彷彿誤入仙境一般,美好的童話正在變成現實。這裡還有豐富的美食,往來的遊客在花漾燈光下品嚐著來自各地的各色美食,滿足的幸福感溢於言表。
DAY 2 跟著唐詩,尋訪不一樣的浙東
志在山水,樂在山水,這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求,於是他們縱情山水,他們在追尋山水的路上不斷前行,也留下了一篇篇優美的詩篇。於是每每提到一座山,首先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便是這一句詩句,提及廬山會是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提及黃山會是那句「觀黃山後,則天下無山」。而東山,你很難想到一句詩來形容,因為讚歎這裡的詩文實在是太多。
拾階而上,踏入太傅祠,這是我們東山唐詩遊的第一站,這裡也是了解謝安及謝氏家族輝煌歷史的最佳去處。正門連接主殿的長廊處,展示著一位又一位的謝氏名賢,沿著長廊向前走去,我能感受到這個家族厚重的文化底蘊。
在1800年前,謝安的祖父謝衡發現了這麼—個美麗的景觀帶,從河南大康轉江蘇南京到浙江上虞上浦東山,在此安家。 —代又—代的謝氏名賢,—茬又一茬地在這座山間、江畔建築起宏偉的莊園。從東晉開始到今已1400多年,這裡一直是詩人名士前來觀光之地,唐詩之路曹娥江畔的節點。
在東山的另一側,還有一處吸引無數人文墨客來這裡的地方──謝公墓。謝安慕前半部由牌坊、神道、照壁、神獸等組成,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花崗岩牌坊,坊額題刻的是「晉太傅謝文靖公神道」及「晉代名賢」四個大字,石牌坊後為一條神道直通往謝安墓的方向。神道旁有許多的神獸掩映在松柏之中,有石馬、石狗、石虎、石羊,分別代表了忠、義、節、孝。穿過碑亭,即可看到謝安墓,墓前立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有「晉太傅謝公墓」六字。
上虞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漁牧耕作,至今留下不少的遺跡,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便是其中一處。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的鳳凰山東麓,是紹興市首個青瓷主題文化旅遊公園。
雖說是考古遺址,但這裡的自然風光確實無比秀美,碧綠色的湖面猶如一塊明鏡,倒映著湖邊鬱鬱蔥蔥的樹林。公園以瓷源為魂,民俗為根,田園為本,是集文化研學、科普教育、休閒遊憩為一體的生態文化旅遊勝地。
搭乘觀光車來到園區內禁山窯址,這是坐落在一片山林之中的遺址。為了能更好地保護這片遺址,公園在遺址上方搭建了一個竹製的巨大頂棚,就像是一隻巨大的竹蜻蜓趴在地上。在這裡,沿著修建好的步棧道能近距離的觀賞這些來自千年前的古老陶瓷以及整個窯址。
毗鄰鳳凰山遺址公園有一個「瓷國之源」的博物館,步入博物館,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一個關於瓷器的紀錄片,紀錄片裡介紹了上虞的瓷器發展史記憶上虞的瓷器發展給我國瓷器發展帶來的改變。
整個博物館內,以不同的主題分為幾個展館,從瓷器最開始的起源、到瓷器的製作工序、再到瓷器的發展進程。為了能讓遊客更加直覺的感受,每個展覽廳都會擺放一些對應的瓷器,真正的感受不同時代瓷器的變化。
又一次來到中華孝德園,一次伴著夜色,一次迎著旭日。中華孝德園坐落於上虞城區西南鳳凰山麓,面積37.5公頃,是曹娥江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塊,是上虞首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從孝德園的大門,便能感受千禧年的歷史滄桑。
令我比較意外的是,身為上虞首個國家4A級風景區,對遊客居然是免費開放的。虞舜是我國古代「三皇五帝」之一,以賢德孝行著稱,上虞相傳為虞舜的故鄉,而中華孝德園便是依托虞舜和孝女曹娥進行構建。
中華孝德園主要景點包括大舜廟、虞舜宗祠、般若寺、中國孝德文化館、舜耕群雕、神州舜蹟等。沿著步道向前遊覽,路邊的綠地上一塊塊巨石一字排開,這便是神州舜跡。神州舜跡是雕塑大師賀中令老先生的收官之作,以十八塊來自全國各地,形似足印的奇石,展現道德始祖舜帝一生踐行德孝,在神州大地留下的文明足跡。
大舜廟是中華孝德園的核心景點,也是整個園區最值得參觀的地方之一。大舜廟由東南大學的古建專家朱光亞先生主持設計,採用兩漢時期的風格,以石雕、銅雕為裝飾,展現建築莊嚴、古樸的獨特魅力。
整個大舜廟由大舜殿、山門連廊、南北配殿、重華亭等組成,廟內供奉著大舜的雕像。整組建築採用花崗岩為鋪裝,以精湛的石雕、銅雕為裝飾元素,粗獷中現細膩,古樸中蘊典雅,將古代建築與現代審美觀有機融合,可謂獨樹一格。
與大舜廟相呼應的便是毗鄰景區出口處的舜耕群雕,舜耕群雕可以說是上虞的地標性建築。舜耕群雕以「象耕鳥耘」的典故為背景,由我國著名美術大師韓美林先生所創作,為目前亞洲最大的群雕石像。整組雕塑由15隻石像組成,採用芝麻白花崗岩雕刻而成,舜帝立於大象之上,左手扶犁,右手擎托日月星辰,氣宇軒昂。
如果說白天的中華孝德園是靜態的美,那麼晚上的孝德園是動態的美。適逢週六,孝德園每週都會有特色水幕電影,當時鐘來到七點十五分的時候,當夜色完全籠罩了整個上虞,夜幕電影便正式開始了。無數的遊客、市民來到這裡,我和他們一樣,靜靜地等待著一場視覺饗宴的到來。
水幕電影,以精緻、大氣的噴水形態,在燈光和音樂的相互映襯下,從不同的視角漫遊於整個場景中。當水幕電影開始,我便被這種藝術形態的表演深深的震撼到,也非常好奇水幕電影的原理。
在劇本編輯上結合了上虞本土文化,創作以虞舜、曹娥、梁祝、青瓷、唐詩之路等為主題水幕影片,製作了道德始祖、投江救父、彩蝶雙飛、千峰翠色、東山詩緣五個篇章,時長共計約15分鐘,充分展現上虞悠久的歷史旅程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梁祝化蝶的淒美畫面、龍鳳呈祥的祥瑞之兆紛紛呈現在眼前的水幕之上,這樣的畫面,在場的觀眾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令人難忘的畫面。水幕電影需要新建一座水幕噴泉平台,同時安裝噴泉、燈光、投影等設備,採用聲、光、電相結合方式,這樣才能打造出眼前這震撼的夜間休閒水上視覺盛宴
DAY 3 跟隨王陽明的腳步,走進山水陳溪
王陽明,這個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歷史名人,和上虞的陳溪有著深遠的聯繫,跟隨王陽明的腳步,走進山水環繞的陳溪。石筍山,便是我們陳溪之行的第一站,剛到陳溪鄉便被這座奇特的山峰吸引,酷似春筍的山峰矗立在山間,光禿禿的石筍山和周圍鬱鬱蔥蔥的山峰對比強烈,王陽明當年看到此山也是讚歎「雲根奇怪起雙峰,慣歷風霜幾萬冬」。
走近石筍山,只見有一條溪流環繞山體,溪水清澈見底,猶如一條碧綠色的腰帶,這便是龍溪。龍溪,曾經不叫這個名字,而是王陽明和弟子們來到此處所取的名字,這條溪流形狀猶如一條龍,龍也有著祥瑞之意,因此便取名龍溪。
盛夏的八月,龍溪岸邊依舊有著三兩垂釣的當地人,他們自小就和這條溪水打交道,對於他們而言垂釣早已不是為了漁獲,僅僅只是為了靜靜地欣賞這熟悉的龍溪山水之美。在龍溪的下游,有一條形同鯉魚的堤壩,也就是「鯉魚壩」。蜿蜒曲折的堤壩,傾瀉而下的水流激起白色浪花,從天空俯瞰整個堤壩猶如一條鯉魚在龍溪中跳躍。
陳溪,不僅有獨特的自然山水風光,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的陳溪也已經成為了特色風情小鎮,浙東新四軍後勤基地紀念館,便是風情小鎮中的一個極具教育意義的景點。根據歷史記載,陳溪是四明山抗日革命基地之一,位於虹橋村的虹橋曬場是抗戰時期新四軍集會和操練的場所,陳溪鄉在抗日戰爭後期是新四軍浙東遊擊叢隊的後勤基地。為了不忘陳溪的光榮歷史,弘揚先輩的奉獻精神,傳播英烈的愛國之魂,當地便開始新建浙東新四軍後勤保障基地紀念館。
紀念館為一層仿古四合院,佔地1260㎡,紀念館內部共有兩大展廳,透過圖片、文字、實物、場景模擬等方式,分「點燃火種、開闢基地、堅持鬥爭、為國捐軀、再創輝煌」5大篇章,生動形像地展示新四軍在陳溪建立支部、開闢基地以及陳溪人民支援戰鬥的熱血場景和在黨的指引下建設新社會的成果。
提及王陽明,課本中介紹最多的便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其實不僅如此,王陽明也是優秀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其弟子眾多,被人們稱為「姚江學派」。而想了解王陽明,不如和我一起走進王陽明先祖居住地陳列館,在這裡能見證一位聖人的成長歷程。
展示館館內有兩大展廳,第一展廳分十篇章探尋王陽明家族變遷史,第二展廳為王陽明遺墨展示,是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傳承館。據史書記載,王陽明為「姚江秘圖山派王氏」的第九世孫,其祖先把居住地從餘杭遷到上虞,再遷到如今的餘姚。
走進展示館側館,也就是第二展廳,這個展廳名為遺墨,裡面展示了多幅王陽明的書法作品,每一幅書法作品都能代表王陽明不同時期的心境,有的作品筆鋒遒勁,有的作品字跡工整,但呈現在我眼前的都是格外的好看。
竹隱集市,可以說是陳溪風情街最讓我驚喜的一個地方,為何取名竹隱,因為這個集市所售賣的一些商品都是原來週邊的山林之中的,如果沒有這個集市,它們也許依舊還是不能被外人所知,如同隱居一般。竹隱集市,共有八個商鋪,每一個商舖都是給陳溪鄉的一個村莊經營售賣一些村里的特色商品,比如第一個商舖最特色的商品便是竹編,一位村里的老爺爺就在店舖裡現場編製一些竹編用品,手藝精湛,成品也是令人讚嘆。
浙江,可以說是最具江南味道的地方,這裡有著諸多的江南古鎮古村,江南名鎮就有十三個之多。在陳溪,有這麼一個古村,名為太平古村,村子入口處一座巨大的石牌坊向我訴說著這裡曾經輝煌的過往。太平古村臨溪而建,是個擁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老山村。
古村在群山環繞之間,山水映托,景色秀美,陸遊曾經來到這裡,感嘆「峰迴內史曾遊地,竹暗仙人舊隱村」。來到太平古村,似乎發現了一處藏匿在這片美妙山水之間的一處好去處,遊人無多,大多數都是時代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坐落在村中央位置的書院是一個打發時間的好去處。
DAY 4 漫步東澄古村,觀賞卮山千禧年梯田 p>
八月盛夏的山間,天氣總是變幻莫測,我們在前往覆卮山的路上便領略到了,車行駛在盤山公路上,穿行在叢林間,一會雨滴敲打車窗,一會陽光照進車內。覆卮山景區,位於浙江上虞、嵊州、餘姚三市(區)交界的上虞區嶺南鄉,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因東晉「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山覆卮」而得名。
覆卮山景區擁有上虞第一高峰,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深厚的歷史積淀,
以冰河石浪、千年梯田、東澄古村、櫻桃基地等最為突出。盛夏來到覆卮山,千年梯田一定不能錯過,擁有至少五百多年歷史的二萬三千多塊大小不等的梯田二千三百多畝。
每一塊梯田全部由第四紀冰河遺跡-「石冰河」中的岩塊砌築而成,漫步來到山頂觀景台,極目遠眺,從山腰鋪瀉而下,從山腳疊層而上,構成一幅江南罕見的壯麗圖畫。望著眼前的梯田,腦海中想的是待到來年三月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這裡一定如畫卷一般美麗動人。
起鄉村,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這樣一番景象: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一大片金黃色的田野,一幢幢白牆青瓦的平房……春種秋收,寒來暑往,鄉村的每一季都散著無窮的魅力,誰能不心馳神往?坐落在覆卮山的東澄古村,便是給了我最美好的回憶。
海拔380多公尺的東澄古村,位於上虞最高峰覆卮山之巔,上有世紀冰川,下有千年梯田,左有小嘴櫻桃,右有萬方水庫,風景獨特。她千百年來如一日的安靜從容,彷彿從存在的那一天她就是這個模樣,彷彿很多年以後她還是會是這個模樣。
這座曾被提名中國最美古村,古村落群、千年梯田、萬年石浪、高山草甸構成了一副靜謐美好的山水畫卷。潔淨樸實的農家小院、整潔有序的村莊建設、百年古村的氣質風華??置身於東澄村,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沿著已磨礪得光亮的石頭路,慢慢走一圈,抬頭可見青牆石瓦、泥壁木門,經過百年過去,仍繁復生動。
東澄古村沒有被過度開發,甚至鮮少有人熟知,沒有市井的喧囂。這裡有透著歷史的厚重和經歷滄桑後的生機。石階旁依山而下的潺潺溪水,清澈得讓人止不住想喝上一口…轉過一個彎,一家家佈置典雅的民宿躍然眼前。江南風格的院落,鏤空花窗,盆栽數株,留得住一段悠悠時光。若是得空在此住上一晚,白日裡賞著梯田花海,入夜後聆聽蟲鳴,愜意無比。
冰西瓜是夏日專屬,而來到上虞蓋北葡萄則是這裡的甜蜜限定,馬路兩邊望不盡的葡萄藤,還有給遊客拍照專用的葡萄觀光園。蓋北,這裡有著我對上虞的全部記憶,這次旅程的最後一站,又一次回到這裡,重新感受採摘的樂趣。
蓋北,這裡是中國葡萄之鄉,有「江南吐魯番」的美譽,八月的午後,連日的晴朗讓天氣格外燥熱,而葡萄架下伴著一陣陣微風卻讓人覺得分外清涼。葡萄園裡,一串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晶瑩剔透,分外誘人。
在蓋北,除了採摘還有三個非常值得一去的景點,第一個是野藤普通觀光園,這裡有一條掛滿了葡萄架的觀光長廊,步入到長廊裡,抬起頭你能發現眼前有好幾個品種的葡萄掛在枝頭;第二個就是野藤文化苑,在這裡能看到蓋北葡萄的一些介紹、知識,也能看到一顆碩大的葡萄樹王,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顆樹王的枝頭還掛滿了葡萄。
第三個景點便是位於文化苑對面的蓋北花海,不同的季節,這裡會種植不同的花。在藍天白雲下,五顏六色的花海在陽光下熱情綻放。微風,搖曳的花海,還有遠處彩色的房子,都是夏天的感覺。
【住宿推薦】
心裡那份執著,淡然等待。我期待一種幸福的存在,千百次的錯過,千百次的回頭,都只是為自己的心尋找一個溫暖的歸宿·····
來到上虞,住宿的可選擇性還是非常多的,從高端的星級酒店到特色網紅民宿,一應俱全,沐格民宿便是我此行的住宿選擇。
上虞一直都是青山綠水人文薈萃聞名於省內外,來到這裡一定要棲息於青山綠水之間,方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而沐格民宿便是在山水環繞之間。沐格民宿的位置非常好,前方是稻田,盛夏時還能聽到蛙叫聲,後面則是山林,此時的樹木正值翠綠。
雖然位於深山之中,但是民宿卻有一個碩大的停車場,非常適合自駕來這裡遊玩的遊客。民宿的外形看起來就非常的別緻,臨山而建的屋子,四周幾乎都是窗戶。而在民宿屋的前面,向著藍天白雲和青山稻田的方向,有一個長方形的無邊泳池,泳池邊還搭建了一個鞦韆,一位可愛的小女孩正在上面享受著夏日午後的閒暇時光。
步入大廳,民宿的大廳以清新風格為主,面積頗大的民宿,房間也不過只有十幾間,為的便是能夠為來到這裡的住客帶來更好的服務。在三渡,服務是貼心的,辦理好入住管家便幫我們提著行李領我們到我們的房間,並跟我們詳細的介紹了房間的一些情況;在三渡,房間是特殊的,每一間客房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從不同的名字到不同的佈置、裝潢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