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紹興-遊覽古城風光,尋訪名人足跡。

紹興-遊覽古城風光,尋訪名人足跡。

12月18-20日,忙中偷閒,夫妻倆來一場想去就去的短途休閒遊。攜程定的飯店、高鐵票。

三天行程

第一天 魯迅故裡-沈園之夜

第二天 蘭亭-倉橋直街-周恩來祖居-蔡元培故居-書聖故里街區

第三天 八字橋-東湖-紹興博物館-沈園

住宿

鹹亨酒店(魯迅中路179號),訂的是標房,攜程來電通知標房已無,貴賓客戶升級到套房,讚。

大交通

上海虹橋往返紹興北站,高鐵約一個半小時​​

小交通

我們這次全部打的,紹興計程車10元/3公里起步,之後每公里2.4元,我們最遠的車費也就40元。

門票

攜程定的紹興旅遊通票145元/人(含沈園之夜(80)、蘭亭(70)、東湖(50)、大禹陵(60),性價比高)。


第一天 魯迅故裡-沈園之夜

一、到達

上海到紹興,高鐵一個半小時​​抵達,11:30出站,紹興北站到魯迅故裡約13公里,打的約40元,車程不到半小時。

紹興城雕

1、尋寶記(魯迅店)午餐(解放路、魯迅中路口-鹹亨新天地)


12:00到達尋寶記。今天是星期五,人不多,菜還不錯。我們點了梅干菜燜肉、花雕蒸黃魚、紹三鮮、紹興糕等招牌菜,來了半斤花雕。味道真心不錯,酒也甜滋滋的,老婆直呼過癮。價格也不貴(281元)。大廳裡還有越劇表演。

2、鹹亨飯店入住

13:00從尋寶記出來不到200米,就到了飯店。

鹹亨酒店大門口長廊頂部是船篷的式樣

前台四個大字“品物鹹亨”,據說取自《易經》,品物:萬物;鹹:皆,都;亨:通暢;指萬物都亨通暢達。表示時世太平,萬物欣欣向榮。

飯店內景,有新人在拍照(有水有橋有船,還有亭)

格柵屏風的套房

臥室(2公尺大床)

衛浴+衣帽間

因為喝了點花雕,有點微醺,小睡。


二、 魯迅故里街區

15:15午睡畢,起床,出發

魯迅故裡遊覽路線-魯迅祖居-三味書屋-魯迅故居-百草園-魯迅筆下風情園-魯迅紀念館

免費通行證-查綠碼、實名登記,忙碌了好久,終於領到了免費通行證。

1、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

老台門佔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德壽堂」-「德壽」取積善有德、福祿長壽之意。魯迅平時很少來祖居,只有家裡祭祖或操辦大事時才過來。

來“德女永馨”,意指“德行”和“福氣”源遠流長。

書房-展現江南大戶人家的奢華。不再一一累述。


轉角庭景

魯迅祖居和三味書屋之間有一「民族脊梁」牌坊,這是人民對魯迅的評價! ! !

2、三味書屋(三味書屋與魯迅祖居隔河相望)

三味書屋是魯迅的老師壽鏡吾先生家的住屋,前有小河,下有烏篷船通行,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魯迅 12 歲開始到這裡讀書,前後共約五年。

小堂前是接待親朋好友的地方。懸掛著一塊「重遊泮水」匾,1906年魯迅曾回紹興,去看望老師,壽鏡吾先生就是在這裡接待他的。

第二進稱為大堂前,接待貴賓之地。額枋懸掛著「思仁堂」匾一塊。

先生的書房,房內懸掛著「三餘齋」匾,「三餘」取義於《三國誌》,「為學當以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三味書屋-懸掛著「三味書屋」匾。 「三味」的意思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菜饌,諸子百家味如酰醢。匾額下掛著「松鹿圖」。書屋正中的方桌和椅子是老師的講台,兩旁的椅子供來客,邊邊則是學生的座位。而我們想像中掛著黑板的教室大不相同。

魯迅的座位。

3、魯迅故居-周家新台門

大廳正上方與周家老台門一樣高懸「德壽堂」大匾,匾下掛「松鶴圖」畫,兩邊對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長廊

庭景

4、百草園

百草園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子,平常種一些瓜菜。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花椰菜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br>

童年的魯迅常和小夥伴們在百草園中嬉戲。

4、魯迅筆下風情園

5、魯迅紀念館

「紹興魯迅紀念館」七個大字為郭沫若所題。

進入序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大型青銅座像,坐在花叢中的魯迅,和藹可親,儀態從容。

魯迅像

大幅的魯迅《自傳》

魯迅出生在一個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大家族,其祖父同治年間被欽點「翰林」。但在他少年之時,家道已中落。

魯迅家從小康而跌入困頓的地步,使少年魯迅飽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心靈受到創傷。

魯迅立志離開腐朽的老城

魯迅到南京求學

魯迅東渡日本求學,立志改變「東亞病夫」現狀,學習醫科。

魯迅和藤野先生像

在日本留學時.他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積極參與反清革命活動。在事實的教訓面前,他改變醫學救國的初衷,認為主要是改變國民的精神。於是毅然棄醫從文,以筆作為武器,投入了新的戰鬥。

辛亥革命前夕,他從日本回國,先後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範學堂任教。一方面培養青年,一方面又積極投身辛亥革命。

魯迅站在時代的前列,寫下了許多戰鬥檄文,猛烈抨擊舊思想、舊文化和舊道德,並同帝國主義、新舊軍閥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記念劉與珍君》-真的猛士!

民族魂。魯迅逝世後,舉國哀悼,人們喻之為「民族魂」。

6、魯迅故里街區隨拍

魯迅故裡幾大景點逛下來約2小時。

7、鹹亨飯店晚餐

18:00到鹹亨酒店的風味餐廳,就是魯迅筆下《孔乙己》文中鹹亨酒店的原型。店外孔乙己手捻一顆茴香豆笑瞇瞇。

曲尺形檯面展現當年原貌。下圖右側那塊白色的牌子上書寫「孔乙己欠十九文」

老式大廳原貌(我們吃飯是穿過這個大廳到裡面用餐的)

太雕一碗(半公斤)、安昌臘腸、紹興酥魚、蘿蔔燉大骨、甜酒釀、菜泡飯(248元)。

三、晚間觀賞-沈園之夜

19:15到達夜裡的沈園(魯迅故里東側200公尺)

沈園夜景,燈光照耀下如夢似幻

沈園之夜以越劇講述了南宋詩人陸遊和表妹唐婉淒美的愛情故事。 (19:40-20:30)

陸遊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青梅竹馬,婚後情投意合、伉儷情深。但卻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她認為陸遊沉溺於溫柔鄉中,不思進取,誤了前程,而且兩人婚後三年始終未能生養。於是陸母逼迫孝順的兒子休妻。

雖然萬般無奈,最終陸遊還是遂了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給越中名士趙士程,終落得勞燕分飛的地步。

陸遊題下《釷頭鳳》這首千古絕唱,唐婉見之,提筆和《釹頭鳳·世情薄》詞一闋。

穿越老街回府休息啦



第二天 蘭亭-倉橋直街-周恩來祖居-蔡元培故居-書聖故里街區
一、蘭亭風景區

蘭亭在紹興市西南部,離市區約13公里,打的約40元。

群賢亭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邀友人共40餘人在此舉辦集會,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只可惜這件書法珍品,最後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永絕於世,令人扼腕嘆息。

鵝池

在蘭亭裡,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 \"鵝\"字傳為王羲之親書;\"池\"字則是其子王獻之補寫的。 \"鵝\"字略瘦,\"池\"字略胖。一碑二字,父子合璧,傳為美談。

傳說王羲之對鵝情有獨鍾,在家裡養了一群鵝觀賞。現在蘭亭的鵝池裡也養了幾隻白淨的鵝。

蘭亭碑亭

蘭亭碑亭是蘭亭的標誌性建築,建於清康熙年間。碑上的\"蘭亭\"兩字,為康熙皇帝禦筆所書。文革時期此碑被紅衛兵砸成四塊,後於80年修復,但已留下了\"蘭\"字缺尾,\"亭\"字缺頭的遺憾。

\"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是蘭亭非常有名的景點。流觴亭前,一道\"之\"字形的曲水,顯現了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描繪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螞曲水。

\"流觴亭\"為紀念\"曲水流觴\"活動而建造。

禦碑亭

八角重簷禦碑亭,建於康熙年間,亭中立一巨碑\"禦碑\",是清朝原碑,已有300多年歷史。康熙、乾隆祖孫兩代皇帝同書一碑,所以又稱祖孫碑。

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所寫的《蘭亭集序》全文,書風秀美,雍容華貴。

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遊蘭亭時即興所作的《蘭亭即事詩》,對蘭亭的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臨池十八缸

相傳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練了三缸水後就不想練了,認為已經寫得很不錯,有些驕傲,他寫了一些字拿去給父親看,王羲之看後覺得寫得還不好,特別是其中的一個\"大\"字,於是隨手點了一點,變成了\"太\"字,說\"拿給你母親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後,說:\"吾兒練了三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王獻之聽後非常慚愧,知道自己的差距,於是刻苦練習書法,練完了十八缸水,長大後也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蘭亭碑林

集中了21位已故書法家關於蘭亭的作品

王右軍祠(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故人稱王右軍)

是蘭亭的精華所在。建於康熙年間,粉牆黛瓦,四面臨水。

祠內有池(王羲之洗筆之墨池),池中有亭(王羲之彈琴之亭),池兩畔均掛歷代文人墨寶。

池的頂端為王羲之祠像

祠內供有王羲之像

蘭亭景色

蘭亭書法博物館

書法博物館建於1988年,依山傍水,裡面陳列著中國書法簡史。

出口對面為高等學府「蘭亭書法藝術學院」

二、倉橋直街

打的回到市區倉橋直街20多分鐘,39元。

倉橋直街全長1.5公里,由民宅、河道、街坊三部分組成,民居多為清末民初建築,眾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台門保存完好,具有濃鬱的水鄉風貌。 2003年獲\"二〇〇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繪璟軒-網紅的黃酒奶茶不可不喝(20)

老闆說他家的臭豆腐剛上上海的娛樂頻道,絕對正宗,來一份(10元/20塊)

由於肚中裝滿剛才的奶茶、臭豆腐,現在一點不餓,只能放棄這邊的孔乙己和尋寶記。

紹興最著名的中醫館「震元堂」

一副袖套、三隻板鴨掛在半空中。

青藤書屋

跟著導航尋找青藤書屋,由於其周邊正在道路整修,多方探尋仍無法入門,只能悻悻放棄尋找徐渭徐文長。甚憾!

尋寶記午餐

步行800米,仍在尋寶記魯迅店午餐(週六人暴多,等了半個小時)。今天點了茴香豆、醬鴨、雜鮮、糖藕、藕粉、黃酒布丁,還有2罐米。

飯後回飯店小憩休息。


三、三輪車遊古城:周恩來故居-蔡元培故居-書聖故里街區

約三點半,打電話給在魯迅故裡景區遇到的三輪車夫張土木,車遊古城。因時間關係(故居均17:00關門),直奔周恩來故居。


1、周恩來紀念館

周恩來繫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的後裔。其先輩於元代遷徙至紹興,明洪武十四年(1381)定居於此
(勞動路369號)。少年時代的周恩來曾在此生活學習,受到故鄉歷史文化的薰陶與影響。 1939年3月,周恩來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副部長來紹興宣傳抗日,從事革命活動,在此居住。

錫養堂

廳內矗立著身著戎裝的周恩來漢白玉雕像。廳內柱上懸掛著\"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體國經野輔世長民\"對聯,高度概括了周恩來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館內豐富的展示內容,生動地展現了周恩來一代偉人平凡而光輝的一生。

紀念館對面的廣場,周恩來銅像前正在進行宣誓儀式。

2、蔡元培故居

趕在16:39進入(16:40謝絕入內,17:00閉園)

蔡元培故居坐落在紹興城區筆飛弄13號,為蔡氏祖父以下幾代聚落。此地為蔡元培先生出生地、生活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居所,是一個頗具紹興特色的明清台門建築;也是中國唯一專門介紹蔡元培一生事蹟的名人紀念館。

劉海粟手書「蔡元培故居」匾額,毛澤東撰、沙孟海書的「學界泰斗,人世楷模」對聯(蔡元培為清末科舉翰林,所以門口掛有「翰林」匾,牛人啊)

3、書聖故里街區

(實際上蔡元培故居也是在這個街區裡)

王羲之故宅-戒珠寺

王羲之故宅所以名稱戒珠寺,還得從一段歷史故事講起。相傳王羲之住在此宅時,曾失落一顆自己非常喜愛的明珠,當時懷疑是一位與他過往甚密的老僧所竊。老僧得知自己的友情被懷疑,不作任何解釋,自殺明志。事後發現,明珠為王羲之家中的白鵝所誤吞。王追悔莫及,舍宅為寺以紀念老僧,並親題\"戒珠講寺\"匾額,表示戒絕玩珠之癖的決心。

寺名為趙樸初先生所題,現為紹興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img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0t120008cimx3g18F4_W_671_0_Q90.jpg?proc=oorientg\"

墨池-戒珠寺對面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 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今天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這是送我們來的三輪車(註:三輪車談價2小時100元,後加20元小費)

老街已有點燈光亮起

題扇橋-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題扇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橋西南側有兩幅書法作品。一是「晉王右軍題扇橋」石碑,由著名女書法家蕭嫻題寫。另一是,碑側牆上書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晉書.王羲之傳》雲:王羲之「嚐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來,羲之笑而不答。

此後老姥便屢屢糾纏王羲之,請再題字。王羲之出門只好躲開老姥,於是就有了躲婆弄。躲婆弄附近又有筆飛弄,因為那位老姥糾纏不絕,王羲之不勝其煩,將筆向空中一擲,飛到了附近的一條弄,以後此弄便叫筆飛弄。

上橋

登上橋頂北望,近處,是背河而築的江南水鄉傳統民居。遠望,是樹木蔥鬱的蕺山,塔亭樓閣錯落其間。

傍晚時分,燈光下的水鄉更迷人。

天色已晚,坐三輪車打道回府。在魯迅故里西首一小麵館叫了碗菜湯麵,感覺分外香甜,可能前幾頓太油膩了吧。

第三天 八字橋-東湖-紹興博物館-沈園

一、早上騎單車先去了中國最早的立體交叉「八字橋」

1、解放路經秋瑾烈士紀念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07年,秋瑾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起義,事洩被捕。 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後人追懷烈士,在其就義處,建碑紀念這位女革命家。紀念碑建成於1933年11月,碑身刻有\"秋瑾烈士紀念碑\"七個金色大字,還有蔡元培撰寫的碑文,四周圍以石欄。巍巍豐碑,永遠聳立在人們的心中。

秋瑾像,後有孫中山親筆題字「巾幗英雄」。

2、途經解放路城市廣場-大善塔

大善塔位於解放路城市廣場東南,是紹興四大名塔之一。建於梁,現塔為明代建築,高40米,六角七層,磚木混合樓閣式。清鹹豐年間,塔剎、腰簷、樓閣均毀於兵災,塔身猶存。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八字橋

八字橋位於八字橋直街東端。根據《嘉泰會稽志》記載,建於南宋年間(1201-1204),「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 橋以石材構建,結構造型奇妙,這裡位處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點,橋呈東西向,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橋,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設二橋洞,解決了複雜的交通問題,是我國橋樑建築史上極為優秀的範例。

走下橋後,往北迴首,這兩條踏跺極像一個巨大的「八」字。

二、東湖風景區

東湖在紹興城東5公里處,打的10分鐘以​​上。

相傳東湖所在地原為青石山,昔日秦始皇東巡至會稽,於此供芻草。

漢朝起,石工相繼在此鑿山開石,為紹興的一座石料場。隋時,楊素大舉開山取石。經過千百年的開採,遂成懸崖峭壁,奇潭深淵,搬走了半座青石山。

清末在此依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營建園林,築堤百丈為界,堤外為河,堤內藏湖,因湖在紹興城東,故名東湖。

船票單買(四人一船)

船夫雙腳劃槳

船遊東湖

湖中有個「半城書店」

我們開始烏篷船鑽洞啦

陶公洞

仙桃洞

水上社戲表演的舞台,位於東湖景區的最底端,是坐烏篷、品黃酒、看社戲活動的核心景點之一。真有人在唱戲!

隔壁船夫特寫

稷壽樓(據說毛主席去過)

上岸觀景

右側假山留有「飛來峰」字樣

這邊也有一個「墨池」

山下有湖,湖中有橋,橋上有人,橋下有船

這個山還是真有自己的特色,留下千百年來刀砍斧劈的深深烙印。

東湖共遊覽2小時(烏篷船15-20分鐘)。


四、紹興博物館

出了東湖景區,打的回市區,10分鐘到了紹興博物館(府山腳下),掃碼領票入內。

紹興博物館是了解越國古都、江南水鄉紹興城市的重要途徑。紹興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春秋戰國的越國,秦漢時期南方中心會稽郡,南宋時期的陪都紹興府,明清時期的江南水鄉全面形成,從上古三皇一直到近代革命風雲,都有紹興的參與,都是紹興的歷史魅力所在。
廣場中間豎立高12.8米、重8噸的一柄青銅劍抽象雕塑,雕塑下面是一條縱向長40米的青銅\"薪道\"

劍身正面鑲嵌280字的《紹興名城記》

紹興出土文物伎樂銅屋

越國古都是博物館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內容。從勾踐在這裡築城開始,2500年了城址不變。

越王勾踐像。

此乃吳王夫差劍。

大螢幕展示吳越爭霸場景

紹興文採風流人物統合

4、沈園

沈園在魯迅故裡往東200公尺處(過中興)

魯迅故裡+沈園=AAAAA景區

走在魯迅路邊上,看小橋流水

江南水鄉氣息濃厚


沈園是宋代的著名園林,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又名\"沈氏園\",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

著名的-陸遊和唐琬的兩首釷頭鳳

這個亭中有井,據說水深8公尺

半壁亭

陸遊紀念館大修,不得入內。

郭沫若題寫的「沈氏園」

劍南書院

園中有兩棵古桂樹,兩棵桂樹後面就是雙桂堂

八詠樓

六朝井亭

出園,準備回府

在魯迅故裡再吃點:甜酒釀+藕餅

梅干菜扣肉餅好吃(8)

準備回家啦

紹興北站就在眼前

結論:由於時間關係,這次沒有去成柯岩景區、大禹陵,也沒有逛夠古城,我想這就給下次再來紹興留下了一個藉口哦!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