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西溪,雨日扁舟的濕地浪漫(上)。

西溪,雨日扁舟的濕地浪漫(上)。

★旅遊地點: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作為「三西」之一的西溪,近年來的名氣已經超過了西泠,直追西湖。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杭州的西部,距離主城區的武林門只有六公里。

雖說西溪近年來名聲大噪,但要說起西溪的歷史,從遠古就已經有了雛形。四、五千年前,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沖流,這裡在雨季被淹沒成了湖泊。而到了旱季,濕地就出現了。當時受天氣的影響很大,應該不太具備百姓長期居住的條件。

到了東漢,建造了南湖,西溪算是形成了,這樣算起來也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了。在唐宋的時候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宋太宗時代就在這裡建造了西溪鎮,說明西溪居然還是一個千年古鎮呢。及至明清,西溪兩岸的居民養魚育蠶、種竹培筍,農副業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可以說,明清時期的西溪,算是達到鼎盛。到了民國的時候逐漸衰落,上世紀五十年代,西溪地域鄉鎮企業的發展,使西溪濕地範圍逐漸縮小。

西溪古稱河渚,鼎盛時期曾佔地六十平方公里,現在的西溪總面積在十一平方公里以上,分成三期開發。我們上次去的西部,被東關荷塘給驚艷了。這次我們本來打算從周家村入口進去,結果司機很好心地把我們送到了另一個入口,說進去看看不用買門票。其實這裡也有售票處,可能西溪外圍是不用買票的,但我們大老遠地過來,自然是不會滿足於在外圍打轉的。

於是購買了門票進園,雖是盛夏,但沿途倒是看到了不少花,居然還有百合花,在雨中開得千嬌百媚。還有一種寶藍色的花朵,我們都叫不出名字,但顏值那是真高。

在煙水漁莊裡,擺放著龍舟的模型,也許就是真正的龍舟,稱其為“龍舟勝會”,想必這裡以水取勝,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龍舟比賽。附近有西溪人家,介紹了桑、蠶、絲、綢的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耕生活。

旁邊有座塔,我們自然要登一登的。登塔遠眺,我們忍不住感慨:「西溪的綠化覆蓋率太高了吧?」除了河道水域,地面上的植物高大茂盛,看著就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被這些綠意圍擁著的白牆黛瓦,顯得簡潔大方。再遠處,則是連綿的山巒,杭州市內似乎沒有這樣規模的山脈,也許已經是郊區了吧。

另一側的白牆上,寫著「西溪且留下」五個黑色的大字。要說這幾個字名揚全國,還是因為葛優和舒淇主演的《非誠勿擾》,甚至西溪的名聲傳播,也得益於這部電影。說到這五個字,還有一則故事。

據說宋朝有個皇帝,也不知道是不是指宋高宗,他逃亡的時候經過了西溪,看到西溪的山水秀麗,立刻就迷上了西溪, 後來想把行宮也建在西溪。只是因為國庫有點空虛,經費少了點兒,後來就放棄了這個打算。臨走的時候還依依不捨,很不甘心地嘆息:「西溪且留下」。

電影裡的姑娘這麼一介紹,葛優就回了一句:「宋高宗老趙想留下可是他沒錢,只能留下一句話,我可是帶著錢來的,我要是看上你們這房子,留下的可就是人生了…」

從歷史資料和地方志考證下來的話,人家用的也是「相傳」。一個「傳」字,說明這西溪且留下的話未必就是宋高宗說的。不過當時西溪鎮居民也不少,稱為留下鎮,就不知道有什麼說法了。但不管怎麼說,宋高宗最後還是留在了杭州,把杭州當作南宋的國都。

我們往前走就到了碼頭,朋友看到有搖櫓的船,立刻興奮地要搭乘。說實在話,如果大太陽底下,我還真未必願意坐船。倒不是怕曬,而是江南水鄉的味道就在於煙雨濛濛,晴湖是不如雨湖的。今天的天氣正適合乘舟遊湖,於是我們都欣然應允。

天一直下著雨,雖然不大,但江南的雨淅淅瀝瀝的,還是很綿密。我們人手一把傘,這也是在搭計程車過來的途中,讓司機師傅找了家超市臨時買的。不是什麼大超市,傘的品質也不算好,但遮點小雨還是沒有問題的。

西溪之勝首在於水,公園百分之七十的面積是河港、池塘、湖漾、沼澤,向有「一曲溪流一曲煙」的說法。整個公園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西溪濕地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和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坐上遊船,今天的遊客居然還蠻多。不過相對來說,船的儲備也很充足,所以我們也沒有等候,很快就分配到了一艘船。眼看著雨下得不大,我和船工商量坐到船頭去,船工笑著答應了。看來這裡的水勢很緩和,沒有落水的危險。

河道兩岸的樹木十分茂盛,荷花倒是比較分散。要看荷花,還是要去西區洪園。不過這裡的蘆葦沿水而栽,明明不過是夏季,但有的蘆花已經露出了黃色。

蘆葦是濕的標誌,西溪如今尚存蘆葦三百餘畝,「河渚蘆花」名列濕地景觀之首,可見西溪濕地的蘆葦面積還是首屈一指的。西溪的柿子樹也挺多,不過如今還沒有掛果,我們也認不出哪些樹是柿子樹。據說西溪在秋天會舉行火柿子,西溪的柿子曾經是直送京城的供品,口感和賣相應該都不錯。

我看到旁邊有一段石頭階梯,忙問船工是否可以登岸,船工搖頭:“這裡不是景點,不能靠岸的。原來來這裡住著人,這些台階也是為了當地人取水用的。”

小船兒悠悠,經過一處小島,島上居然栽種著美人蕉,看樣子是大花美人蕉的品種,一色兒開著黃色的花。不知道有沒有另一座島,會栽種紅色美人蕉。河道很寬闊,更遠處是綠樹,再遙遠則是山脈,如同一幅山水畫,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船行得近了,我們才看到除了蘆葦,河道旁還栽種著密密的荻花。原來露出枯相的並不是葦花,而是葷花。

再往前行,那蘆葦如同衛士一般,栽種得十分整齊。旁邊的荷塘規模稍大一些,不過船工雖然稍稍造近了荷塘,但是荷花開得不多。旁邊有一座小橋,如果步行的話倒是可以近距離與荷花來個親密的接觸。

這一帶的蘆葦讓我簡直懷疑到了下渚湖,在水道中航行著,前後左右似乎都被茂盛的蘆葦給包圍著了。別說,這些蘆葦密密地沿河栽種,看起來還挺整齊,頗有點像蘆葦迷宮的樣子。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