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澗的春夏秋冬
偶然看到「白水澗」的旅遊手冊。說:“景區所在地古村落“泉坑村”四百餘口人皆是奚姓,據保存完好的《奚氏族譜》記載,奚氏先祖百一公舉家從浙江餘姚遷至泉坑,始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百一公在餘姚時,曾夢見一個桃花源式的地方並為之朝思暮想,心馳神往。那裡白水綿綿,青山凝煙,顧瞻之間,偶有長者何鋤而歸。煙,城山重疊,綠水長流,於是便不辭百里遷涉之艱辛,舉家在泉坑落了戶,休養生息,以為樂土。不解之緣。
一
記得那次是陪客人去白水澗的。客人原是一介書生,一不小心成了某集團公司總裁,多年來商場得意,財源滾滾,一些曾經的目標已不再是目標。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來自心底的疑問嚇自己一跳,而文人總忘不了骨子裡的那點風花雪月。某個午後的咖啡時光裡,偶吟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的詩,靈感一動就促成了這次白水澗之行。
春天的白水澗飛瀑如簾,白水綿綿,兩岸桃花夾著一澗潺潺流水,空氣非常清新,拔地而起的竹筍在峭壁中,在懸崖旁,在山頂上,在澗水邊,甚至在岩縫裡都吱吱咯咯一個勁地往上長,顯示出生命無窮的力量;更讓人驚奇的是滿山遍野的竹子,連亭子、索橋、甚至果殼箱都是竹子製成的,桃花映著人臉,碧綠讓人心怡,純淨的陽光灑在凹凸不平的石板古道上,竹林中微風吹過,伴隨著突然劃破幽寂的三兩聲鳥叫,那些竹影婆娑輕舞,一切彷彿盡在不言之中。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風景存在於距離當中,超然風景的觀瀑亭是最好觀景之處,身在亭中,放眼而望,連天接雲的竹林像是九天瀉落的碧海。峰巒疊起,是巨浪翻滾;風過葉動,是微波蕩漾,而在濃綠重翠之中一橫白瀑,則是駛向天堂的渡船濺起的水花。天堂,真的有天堂嗎?進入腹地置身竹海時,我這樣問。也許吧。客人說,但是各人對天堂的理解不同。這時只聽得沙、沙、沙的聲音自遠而近,末了才見一山農背著大捆毛竹拖地而過。望著拖竹人的背影客人用手一指說,對他而言,城市的繁華就是天堂,而對於厭倦商海的我來說,這竹海的幽靜就是天堂吧。天堂只是快樂的片刻,就是餓中的飽餐,花開的瞬間以及勞累中的小憩,目標到達時的剎那。天堂能夠永恆嗎?走在光瑩如鏡的鑑真古道上,似乎大家都在沉思,默默的,只聽得腳步敲打著當年鑑真的足跡上,不知不覺地走進竹林迷宮。當迷瞪瞪地從竹林迷宮出來,才大夢方醒,一見澗邊的桃源飯店都嚷嚷著,肚子餓!肚子餓!
坐在桃源飯店竹屋竹椅裡,享受著竹筒飯、竹筍宴的那一片刻,大家都說嚐到了天堂的滋味。
一桌筍宴,十多道菜下來,最得人心、最受推崇的是臘肉春筍,讓人品出筍的原汁原味的鮮嫩、脆香,飯店的廚娘說:這道菜最簡單,不用任何佐料,只要臘肉和筍放在飯鍋裡一蒸就行了。
這引起了客人的感嘆:臘肉蒸春筍是一種境界,一種至純至真的境界,但太簡單了,簡單得讓人忽略,讓人隨手拋棄,人們總是把生活佐以“調味料”,著上色彩進行包裝——經過包裝的笑容,經過包裝的聲音和語言,經過包裝的生活,美則美矣,卻離開了生活的本真,又平添了許多麻煩。萬事萬物本來簡單,只是人複雜了,一切都跟著複雜,其實無論商海、竹海,只要心境簡單,處處都是天堂。
二
再次造訪白水澗的時候,是在一個夏天。那段時間心境特別的“細緻”、“風雅”,竟然酸溜溜地學起茶道來,茶道離不開“水道”,正好有朋友說到白水澗去,要知道白水澗之泉,有天下泉之源頭之稱,學茶道的人,豈有不訪好水之理。
本來想秀上一把,抱一個油畫《陶》上那女孩手裡的那種陶罐去汲一罐好水的,可是找遍家裡的每一個角落,只尋到兩個雪碧空瓶,不禁好笑:東施效顰,終將詒笑大方,還是以本來面目,用雪碧空瓶,來得自然可愛,就像白水澗自然、古樸的風格,使久居都市的人們有一種返真歸撲的感覺,這決不是模仿別的景點可以有的效果。這是題外之話,我的此行卻是為水而來的。
一到景區,眼前就出現了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白水澗之水,在這裡初入紅塵,眨著清亮的眼睛繞村穿戶,裊裊而去。離村入澗,清風徐來,暗香浮動,不自覺中胸中竟充滿了一股清氣。
初見時澗床比較開闊,澗水緩緩地唱著江南小調,轉過一個山彎,澗型驟然狹窄,流水變的湍急,右側的山頂上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凌空而下,飛濺玉般跌入山澗,奏響的分明就是一曲《高山流水》的千年古音。自古知音難覓食,伯牙失鐘子期後卻落得個音絕琴毀。眼前這深藏千年的白水澗,獨具慧眼的開發者無疑是她的知音。
再往前走,漣已蜿蜒逶迤在竹林碧海之中,在綠竹的掩映呵護之下,兩個綠潭泛著漣漪,脈脈含情地望著我們,這就是當地有名的「龍潭”,說她是龍潭,那該是龍女的一對眸子吧。被她意味深長的目光所牽引,我忍不住的去親近她,掬一捧入口,甘、冽、純、淨的那種感受卻是生平未有過的;漾著流光的淺灘裡,沙石青、白、黃、黑,歷歷分明,一腳踩去,卻深及大腿,我一驚,心裡連說慚愧,沒有一份虔誠憐愛之心,怎麼能隨意地闖入她的內心世界呢?望著這潺潺東去的清泉,我癡地生發出聯想:這潔淨的女孩一入紅塵,就變成沾染世俗的婦人,繼而就老去、死去,到那時有誰再來蕩滌人們滿心的疲憊呢?可是閨閣中的女孩總有一天要出嫁的!
白水澗的源頭在何處?竹林間的一位村夫說:白水澗有許多支流,遍布在千畝竹海之中。呵!原來如此。由這億萬竿竹子釀成的澗泉,怪不得有這般超凡脫俗的姿容了。
在一個靜馨的支脈中,我取出瓶子滿滿的漏上。茶經曰:十分茶遇八分水,茶亦八分也;八分茶遇十分水,茶亦十分也。我想這秀靈之水定能沏出一杯出色的香茗,而白水澗的開發者該是遇到好水的「茶」吧。
三
半山腰上還有許多健身遊步道、探足穴、跳木樁、竹林迷宮等設施,讓人參與其中有驚無險;路旁的鞦韆蕩飛人的心情;莊嚴的鑑真雕像又使人塵埃落定,回歸寧靜;一些造型別緻的情侶亭就像山谷裡撐開的一把把小傘,帶上你的“那一位”,保證你倆親密無間。
走過竹林迷宮就是竹泉餐廳,那裡供應竹筒飯,各種山裡野味,竹筒飯是絕對正宗的臨安特色,用糯米、火腿、調味料等塞入竹筒中,用白碳煨兩個半小時而成。
過餐廳後沿白水澗橋而行,終點處有一好漢亭,意為登臨此處的皆是好漢,好漢亭邊有一巨大瀑布,從山谷間石破天驚而出,彷彿有吞吐日月的氣勢。
到白水澗可以夜宿農家,吃香噴噴的鐵鍋飯,嘗純正的農家菜,跟農人一起挖筍、拖毛竹,體驗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淳樸的山野生活;當然在景區有飯店、賓館供遊客用餐住宿,吃住價格約30-50元/人。
願隨團者,可找各地旅行社組團。
自駕車者從杭州出發,上02省道,一條線是往餘杭叉口往長樂鎮-橫畈鎮-白水澗;另一線是直上臨安-橫畈-白水澗,里程50公里,時間50分鐘。
景區門票68元,(遊覽車、 迷宮)元,設有停車場,遊客停車場停車後,經山貨市場可購物,在門樓售票處購票,坐遊覽觀光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