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浙江旅遊:從徜徉壽昌古鎮到泛舟西子湖(圖)。

浙江旅遊:從徜徉壽昌古鎮到泛舟西子湖(圖)。

由攜程旅遊組織的《富春江戀上千島湖》主題遊浙江行團隊,在圓滿結束了泛舟富春江與暢遊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之旅後,返回入住的伴梅居景瀾度假飯店用過午餐及午休後繼續行程。

壽昌鎮狀元廊橋(攝影:馮‧贛勇)

2024年9月24日下午15:30,團隊在導遊蔣祥輝帶領下,從飯店出發驅車約一小時的車程來到當天的第二個景點:壽昌古鎮觀光。壽昌古鎮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擁有1800多年歷史,素有浙西名鎮的美稱。先後獲得國家級特色小鎮、國家級生態鎮、浙江省5A級景區鎮、浙江省首批現代商貿特色鎮等多項榮譽。

壽昌鎮牌坊合照(攝影:蔣祥輝)

王連坤師傅駕駛的中巴車把大家送到了一座「永壽恆昌」的牌樓前,阿輝組織大家在此留下了出行後的第一張大合照。之後他介紹說,壽昌的名字由來可追溯到後晉太康元年,當時將新昌縣更名為壽昌縣,意譯為「永壽恆昌」之意。壽昌古鎮的這座「永壽恆昌」牌樓可能是為了體現這美好的寓意而建。

壽昌古鎮圖(攝影:馮‧贛勇)

這座牌樓作為壽昌古鎮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也為古鎮增添了獨特的景觀魅力,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打卡,成為人們了解壽昌古鎮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登上狀元廊橋(攝影:馮‧贛勇)

大家離開古鎮順著小路來到了古鎮對面的狀元廊橋。這是一座橫跨壽昌江的廊橋,長約100米,氣勢恢宏、古樸典雅。廊橋的設計融合了當地的傳統文化元素,橋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和裝飾。

從廊橋上眺望壽昌江(攝影:王珏)

雖然這座廊橋於2017年9月動工,2018年7月10日開放通行,是一座比較新的建築,但是壽昌狀元廊的建成,不僅方便了壽昌江兩岸居民的出行,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一個避暑納涼的好去處。同時,它也成為了壽昌旅遊的新景點,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

狀元廊橋橋頭(攝影:馮‧贛勇)

特別是夜晚的壽昌狀元廊,在燈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是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之一。此外,在一些傳統節日,廊橋還會舉辦各種慶祝活動,如舞龍、舞獅等,增添了節慶的氣氛。

壽昌鎮牌樓留影(攝影:蔣祥輝)

狀元廊橋的對面就是進入古鎮的街巷。只見一座雕樑畫棟,十分壯觀的牌樓立於街口。牌樓上方正中有著「壽昌」兩個金色的大字。穿過牌樓漫步而行一段路後即可來到古鎮的入口。

走進壽昌老街(攝影:馮‧贛勇)

進入古鎮,一條青石板鋪就的老街便展現在眼前,漫步經過一座上有「進士」兩個金字的牌樓,只見道路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粉牆黛瓦,飛簷翹角,木質的門窗散發著歲月的痕跡。這些建築雖然歷經風雨的洗禮,但依然保存著那份古樸的韻味,讓人彷彿穿越回了古代。

中山路步行街(攝影:馮趙勇)

沿著小路前行,便來到了壽昌的中山路步行街。這裡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街上店鋪林立,有傳統的手工藝品店,裡面擺滿了精美的瓷器、木雕等工藝品;有充滿年代感的理髮店,收藏了清代以來的理髮工具,好像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小點心排擋(攝影:馮‧贛勇)

步行街的兩側還有各種小吃排擋,陣陣美食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據說這裡小吃店經營的當地特色的炒粉乾很具特色。簡單的配菜在大火的爆炒下,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一口下去,口感爽滑,味道鮮美,會讓人回味無窮。

燈箱上的標誌(攝影:馮‧贛勇)

走過會通橋,便來到了壽昌 909 夜街。阿輝說這裡的「909夜街」與「文創小市集」都是古鎮的特色。每天只要天色漸暗,這裡的熱鬧才剛開始。整個街區燈火通明,火焰和食物碰撞在一起,炒粉乾、豆腐包、肉圓等傳統壽昌小吃讓人目不暇接,小龍蝦、各類烤串、羊骨湯等美食比比皆是。

古鎮街巷一角(攝影:馮‧贛勇)

漫步在古鎮的小巷。小巷蜿蜒曲折,寧靜而深邃。不寬的河道上夜遊著類似水鄉的那種美人靠。在一些牆壁上爬滿了綠色的藤蔓,有的還有生動的牆畫作品,為小巷增添了一份生氣與活力。偶爾能看到一些老人坐在門口,悠閒地曬著太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在這裡,時間彷彿放慢了腳步,一切都變得那麼寧靜美好。

古鎮河道(攝影:馮贛勇)

壽昌鎮的「7080老街」也是一條具有獨特風格和濃厚懷舊氛圍的特色街道。壽昌鎮歷史悠久,這條老街被命名為“7080老街”,主要是為了喚起人們對20世紀70、80年代的回憶。它是壽昌鎮在古鎮保護與開發過程中,經過「微改造、精提升」後打造的懷舊主題街區。

7080舊街入口(攝影:王珏)

繼續前行,來到了古鎮的古戲台。古戲台保存完好,精美的雕刻和裝飾讓人讚嘆不已。站在這裡展開遐想的翅膀,想著曾經這裡的熱鬧場景,戲台上演員們精彩的表演,台下觀眾們的陣陣喝彩,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在眼前展開。如今,雖然戲台不再有往日的繁華,但它依然是壽昌古鎮歷史文化的見證。

抵達杭州高速口(攝影:王珏)

2024年9月25日上午09:15,浙江行團隊終於進入了最後的行程。一早從入住的建德伴梅居景瀾度假酒店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順利抵達杭州,這座來過不只一次的城市。

1997年遊西湖(攝影:宋東海)

每次來杭州,記者的感受都不一樣。記得從中學時代的上世紀60年代的大串聯首次來到這裡後,記得十分清楚的1997年6月,2005年5月及2017年8月這三次的記憶較為深刻。

1997年樓外樓留影(宋東海)

來杭州泛舟西湖是必須的。而每次雖然試船遊西湖但是感覺與形式也都不一樣。例如1997年記者來杭州時,從入住的西湖之畔的柳鶯賓館內就可以登船遊湖,在湖心島登岸後飽覽了西湖三潭印月等風景區的秀麗風光。

2005年杭州留影(攝影:馮湜)

之後,再搭船從西湖西岸登陸,先後觀光了岳飛廟、靈隱寺。並且在西湖之畔的樓外樓飯莊,品嚐了西湖醋魚這一杭州名菜的美味。

2017年斷橋殘血留影(攝影:凌應勝)

而八年後的2005年來此時,雖然沒有登船一遊,但是卻在湖畔漫步而遊,沒想到的是湖畔的美景,也是令我目不暇接。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近觀花團錦簇賞心悅目。特別是因《白蛇傳》而享有盛名的杭州雷鋒塔,因坍塌一直就無緣相見。但那來杭州後聽說也已經修復一新,於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前往雷鋒塔觀光。但感到美中不足的是登塔的現代化滾動電梯,好像與古老的雷鋒塔有些不太協調。也可能是記者的觀念較為陳舊吧。畢竟滾梯會減輕遊客登塔的辛苦,尤其對中老年人而言更為適合。

2017年遊西湖畔(攝影:凌應勝)

而最近的2017年8月31日隨北京愛車自駕巡遊車隊啟程從上海出發來到浙江杭州。雖然此行是自駕而來,但是我們卻是選擇了綠色出行,大家騎共享單車,來到「斷橋殘血」景點,從這裡穿遊船泛舟西湖,而且途中還登上了湖心島一遊。

杭州西湖畔路牌(攝影:王珏)

而此行,團隊在蔣祥輝帶領下,從旅遊車停車場步行了很長的一段路,來到花港觀魚碼頭乘遊船環西湖觀光。記得以前來西湖到碼頭,可從來沒這麼費力過。

西湖風景(攝影:馮‧贛勇)

杭州是歷史名城,歷來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其風景讓人神往。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遼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乘龍船泛舟西湖遊(攝影:馮‧趙勇)

大家來到西湖之畔的花港觀魚碼頭登上遊船開始泛舟西湖遊,船緩緩開動,帶起微微的漣漪。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蘇堤,這條貫穿西湖南北的長堤如一條綠色的絲帶飄浮在水面上。堤上楊柳依依,翠綠的柳枝隨風舞動,彷彿在向遊客訴說著西湖的故事。遠處的山巒在晨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與西湖的水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三潭印月(攝影:馮‧贛勇)

隨著船的行進,我們來到了三潭映月。遠遠望去,那三座石塔靜靜地矗立在湖中央,宛如三位守護者,守護著西湖的寧靜。靠近一點看,石塔造型別緻,塔身佈滿了精美的雕刻,充滿了古樸的韻味。據說在中秋之夜,這裡可以看到三十三個月亮的奇景,可惜我此次無緣無故得見,但光是看著這三座石塔,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遠眺雷峰塔(攝影:馮趙勇)

遊船繼續前行,來到了白堤。白堤上的風景與蘇堤略有不同,這裡的桃樹和柳樹相間種植,春天時「一株楊柳一株桃」的美景令人陶醉。此時雖不是春天,但看著那依然繁茂的枝葉,也能想像出春天時的絢爛。白堤上行人如織,有的在漫步,有的在拍照,都想把這美好的景色永遠記錄下來。

西湖畔留影(攝影:蔣祥輝)

在船遊西湖的過程中,我深深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西湖的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來游去;西湖的山鬱鬱蔥蔥,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西湖的橋形態各異,每一座橋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歷史。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充滿了詩意和韻味,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人間仙境。

花港公園門首(攝影:馮贛勇)

泛舟西子湖登岸後斜對面不遠處就是杭州的花港觀魚公園。大家開始進園中漫遊。花港觀魚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園中有著許多精美的園林景觀,假山、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與湖水、魚兒相映成趣,使其具有獨特的景觀特色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走進花港觀魚公園(攝影:王珏)

追溯公園的歷史,南宋時,內侍盧允昇在花家山下建造別墅“盧園”,園內栽花養魚,池水清冽、景物奇秀,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前來遊玩賞魚,這便是花港觀魚的前身。後來盧園荒廢,此景亦衰。

康熙題字碑留影(攝影:王珏)

後來,清康熙南巡時,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養魚,築亭建園,勒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為陽文和陰文雙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

園中水景觀一角(攝影:馮‧趙勇)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西側,與雷峰塔、淨慈寺隔蘇堤相望。它是一個三面臨水、一面倚山的大型公園,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因此得名「花港」。園中的水是利用原有零星水稻田和水塘疏挖而成的遊覽河道,大部分為人工挖掘,把整個花港觀魚公園環抱在水中央,增添了公園的靈動之美。

紅魚池景區一角(攝影:馮‧趙勇)

位於園中部偏南處的紅魚池是全園遊賞的中心區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島,池上架設曲橋。數千尾金鱗紅魚結隊往來,潑刺戲水,當遊人投餌時,魚兒們紛紛爭搶,場面十分壯觀。水畔立有一塊「花港觀魚」四個紅色大字的石碑。

馬一浮紀念館(攝影:馮‧贛勇)

公園內除了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題字和詩作,其園內的蔣莊、藏山閣等建築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蔣莊原名小萬柳堂,是杭州保留較完整的私人家庭院之一,著名學者馬一浮曾在此居住,現主樓闢為馬一浮紀念館。

林徽因像留影(攝影:蔣祥輝)

特別是公園的水畔還有一座林徽因的像,遊客紛紛在此留影。林徽以其家世、美貌、才華,以及與梁思成、徐志摩、金嶽霖的感情傳聞,成為20世紀一個傳奇。其實這位才女,從出生、戀愛、婚後生活,到過世後的種種,都與杭州有著深厚的淵源。難怪在湖畔有這林徽因的像。

茶裡茶外的茶田(攝影:馮‧趙勇)

當日中午12:15,團隊結束了泛舟西湖遊,來到了杭州市郊的茶裡茶外農莊茶餐廳用此行的最後一頓午餐。餐廳位於一片茶海之中,景色十分優美。餐廳內的牆上還掛著一些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在杭州茶田的歷史圖片,很有一種「茶」的氛圍。

當年龍井村留影(攝影:凌應勝)

面對這裡的氛圍,讓我回想起2017年8月來杭州時,曾專門驅車前往位於西湖風景名勝區西南面,杭州著名的龍井村觀光。記得那裡四面群山環抱,呈北高南低的趨勢,擁有近800畝的高山茶園,村的西北面北高峰,獅子峰,豚峰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擋住西北寒風的侵襲。這裡的景象與其很相似。

抵達杭州站(攝影:馮‧贛勇)

餐店小老闆在用餐前不僅繪聲繪色地向團友普及龍井茶的知識及自家生產的茶的特點,而且熱情地讓大家品嚐,味道確實不錯。故此,大家也紛紛解囊選購了一些茶品。當日下午14:30,記者一行圓滿結束浙江行全部行程抵達杭州站,在此登上G7352次前往上海的高鐵,繼續新的行程。

上海唯亭飯店(攝影:馮‧贛勇)

下午16:52,從杭州站搭乘的G7352高鐵正點抵達上海虹橋火車站。夫人的上海戰友王國堅、黃巧妹、劉鳳一行特地熱情地前來接站。開車先送我們抵達入住的上海唯亭飯店安頓好後,又來到附近的百聯中環購物廣場內的號稱三十年味的老頭兒餐廳為我們接風。

龍井茶香肉(攝影:馮贛勇)

由龍井茶香肉、油爆沼蝦、老頭兒滷鴨、新式石鍋香芋、真傳乾炸帶魚等豐盛菜餚,品嚐了一頓地道的杭州風味,其中搭配麵餅食用的龍井茶香肉最有特色,令人回味無窮…(圖文:馮贗勇)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