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杭州遠足三十三里。

杭州遠足三十三里。

2024年元旦,晨6時半,我搭上滬上戶外俱樂部巴士出發前往杭州健行。

上午近九點三刻抵達杭州美女山下,開始健行登山。

一路山行,上上下下,沿途經過美女山、靈峰山、桃園嶺。

這段山路周圍景緻一般,一路而行,更多的是健身趕路而非賞景。

行至北高峰下,上山的路途很是擁堵,幾乎寸步難行,短短一段一二百米長的上山路花了大半個小時。我很是疑惑前方出了什麼事故,及至艱難行至北高峰頂,才知究竟。

原來那麼多人上北高峰是為了到峰頂的天下第一財神廟燒香祈福。

在北高峰頂稍作停留,我便下山前往靈隱寺。下至景輝亭,有兩條下三路皆通往靈隱寺飛來峰景區,左側那條下山路我六年前走過,右側的下山路未曾走過,同行人問哪條路到靈隱寺,守在路口維持秩序的人指向右側的路,遂沿右側山路下行。

路的盡頭是靈隱寺飛來峰景區出入口,要購45元景區門票才能入內下山。記得六年前我從北高峰下至景輝亭是從左側山路下山並不需要門票,看來是那條下山路只到靈隱寺景區門外,而這條右側山路是通往景區內。既然別無他路,我便購票進入景區,首先到的是韜光寺。

一路前行來到靈隱支路上著名的冷泉亭。

唐代白居易在杭州時曾稱讚冷泉亭「最餘杭而甲靈隱」。冷泉亭之所以著名恐怕主要還在於宋代詩人林稹《冷泉亭》七言絕句:「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此詩與蘇州天平山白雲泉的唐代白居易《白雲泉》詩:「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詩意可謂異曲同工,風物相宜,令人駐足。

冷泉亭下流淌的溪水就是發源於北高峰一帶的冷泉溪了,千年流淌,詩意宛在。

冷泉溪對岸的小山就是飛來峰。

飛來峰又稱靈鷲峰,山高168米,山體由石灰岩構成。因長期受風化及流水侵蝕作用,飛來峰山岩嶙峋,洞穴橫生,其中就有著名景點一線天。

相傳東晉成帝鹹與元年(西元326年),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州傳經。遊覽飛來峰時,看到山上古木參天,岩峰怪奇,不禁驚曰:「此乃中豚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眾人不信。慧理又道:「此峰向有黑白二猿在洞修行,必相隨而至此。」說罷,走到洞口一呼,果然走出黑白兩猿。慧理在此建了靈隱寺,把寺前那座山稱為「飛來峰」、「靈鷲山」。北宋的王安石曾有詩《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昇。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只)緣身在最高層。」

而今千尋塔早已不存,但飛來峰上摩崖石刻佛像卻還栩栩如生。

飛來峰摩崖石刻佛龕中最著名的就是布袋彌勒佛及十八羅漢造像。

想進靈隱寺看看,結果遊客香客摩肩接踵,加以時間關係,我最終沒有入寺,只在寺門外看了看,就前往靈竺路的集合點肯德基用午餐並稍作歇息,隨後便沿豚路前行。

經過下豚法鏡寺,寺西南側有一片茶園,寺後山巒茂林修竹,禮佛弄茶,好不愜意。

繼續沿豚路前行,途徑中豚法淨禪寺、上豚法喜講寺,群峰屏繞、茂林修竹、溪流潺潺,豚路一帶實在是修行的好地方。

行至梅靈北路,上山而行,進入十里瑯璫山路。

人在山脊而行,山坡茶園綿延,一路都是風景,人也心曠神怡,腳步也頓時輕快起來。

下山麓至龍井村,結束十里瑯璫之旅。

出龍井村南行九溪十八澗。九溪在煙霞嶺西,龍井山南,蜿蜒曲折7公里入錢塘江。九溪十八澗是由眾多小溪流匯合而成的“Y”字形溪澗,從楊梅嶺村流出的東段溪流則稱為九溪,從龍井村流出的西段溪流稱為“十八澗” ,兩溪在八覺山下的溪中溪匯合,由北而南注入錢塘江。由龍井村而出的這段溪路長約5500米,南宋時就已知名,一路峰迴路轉,山巒起伏,林木茂密,溪澗眾多,茶園散處,晴好天氣滿目翠微,秀色可餐;若遇陰雨天,雲霧繚繞,煙嵐飄揚,景色奇佳。

早年我曾到過九溪十八澗,但只是從錢塘江畔一路北行到了九溪煙樹,就沒有再前行了,龍井村至溪中溪的這段溪路我此次是首行。

出龍井村南行,沿溪畔的山路而行,碎石鋪就的道路蜿蜒而略有點崎嶇。雖然是冬天,路兩旁山坡樹木蔥鬱,茶園綿綿,景色不錯。清末俞樾詩贊九溪十八澗“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很是貼切。如是春秋季節,應該有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一路而行,時見潺潺流淌的溪水越過路面從路一側流到道路另一側繼續南流,此情此景讓人在小心而過時又忍不住駐足流連。

行至溪中溪,就到了我多年前去過的九溪煙樹景點。

每逢雨後,附近八覺山上的樹林煙霧升騰,滿谷迷濛,形成「煙樹」美景。九溪煙樹山水相接,飛瀑流泉,秋末溪畔樟樹樹葉由綠轉黃,紅楓、雞爪槭等樹樹葉由綠轉紅,與溪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幽靜而充滿詩意的山水畫卷,有機會秋末定當去看一看。

由九溪煙樹南行,路面已是平坦的柏油路,路名已是九溪路。路兩旁的溪谷逐漸開闊起來,前方右側出現了五雲山的路標,看來錢塘江已不遠了。

前方就是錢塘江北岸的之江路和九溪路口交匯處,我的杭州健行也到了終點。時間已近下午5時,計算行程16.41公里,走走停停,花了近7個小時,這應該是我徒步里程最長的一次了。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