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部分
浙江建德是一座山水交融、風景如畫的宜居小城,新安江穿城而過,在梅城鎮與蘭江匯流而成小三峽富春江,自古就不乏文人墨客賦詩讚譽這裡的山水;建德更是個清涼世界,有著「17度建德」的說法,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當17℃的清涼與炎炎夏日相碰撞,會是什麼樣的感受?這次走進浙江建德,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新安江水從新安江大壩底70公尺深處流淌出來,不僅水質清澈,水溫更是常年在12-17℃,因水溫較低,即便不是早上也可以看到一層霧氣籠罩在江面上,恍若仙境。
作為江南宜居小城,建德不失為江浙滬絕佳的避暑勝地。漫步河邊,那冰涼的江風拂面而來,那滿身舒適愜意的感覺唯有親身經歷方可體會。如果有時間,非常推薦來來建德享受這份清涼。
這次建德避暑之旅,我們一行人觀看了壯觀的17度新安江“夏日冬泳”,乘坐遊船遊覽了富春江小三峽,觀看了一場別開生面、動人心弦的大型沉浸式實景演藝《江清月近人》。
38度下的「夏日冬泳」
也正因新安江夏季水溫較低,與戶外溫差20多度,這裡有了一項國際性的挑戰賽事,即「夏日冬泳」。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是陌生的,但當你真正來到建德新安江,站在江水里,怕是堅持不過10秒!
自1988年首次舉辦以來,今年是第二十二屆建德17℃新安江「夏日冬泳」國際挑戰賽,差不多有來自全國110支冬泳隊伍、近3000名冬泳勇士相聚建德、相約17度新安江,這是一項挑戰極限的賽事,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夏日冬泳」也已是建德獨有的IP。
今年的“夏日冬泳”比賽是在7月17日,我們提前一天就來到了建德,因為在這一天將會有一場“試水”,一方面熟悉下賽道,最主要的是適應下新安江冰冷的水,若是有任何不適應,一般都會放棄比賽,畢竟生命最重要。
試遊當天是紫薯綠道,這裡是夏日冬泳基地,距離新安江大橋、月亮島不遠,一旁是農夫山泉生產基地,風景秀美,水色清澈見底。
看著那碧綠的江水,當時我想著也下去游泳,但當腳剛碰到江水時,那刺骨的涼瞬間傳遍全身,實在是太冷了,更別提下水游泳了,不得不佩服那些下去暢遊的人。
第二天,「迎亞運」2022中國·建德17℃新安江「夏日冬泳」國際挑戰賽,在新安江北岸江濱公園百姓納涼大舞台開幕,現場空前盛況,冬泳參賽者個個精神神十足,為這場比賽他們也準備了許久,祝福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
夏日冬泳挑戰賽分為兩部分,上午舉行的是“耐寒勇士橫渡新安江團體挑戰賽”,共計8組隊伍500名冬泳參賽選手,由新安江南岸虹橋公園親水平台出發,全長900米,一直暢到百姓大舞台下親水平台。
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如此盛大的橫渡新安江賽事,從高空俯瞰,清澈碧綠的新安江面呈現一幅「浪里白條競相逐」的壯觀畫面。在終點處,也早已聚集了許多觀賽的群眾,為冬泳健將吶喊助威,現場格外熱鬧。
下午的比賽項目是“耐寒勇士暢遊新安江”,起點在新安江九姓漁村碼頭,終點在百姓大舞台下親水平台,全長順水約1700米,這場比賽參賽人數非常之多,約有2500餘人,場面那是相當壯觀。
看著江面上奮力游泳的冬泳勇士,即便沒有下水的我也感受滿身的清涼,尤其是那江風拂面吹來,一身的冰涼,這才是夏季避暑的清涼世界呀,雖然內心是火熱的,為冬泳健將吶喊助威。
至下午4點左右,所有比賽項目結束,整場比賽非常順利,也在頒獎儀式中圓滿落幕,祝賀取得賽事獎杯的團隊,即便沒有獲獎,能夠參加這場冬泳比賽,也是讓人敬佩的。
作為建德獨有的“夏日冬泳”品牌,確實讓人對於建德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17度建德新安江”,夏日清涼世界、避暑勝地,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宜居建德旅遊度假。
在紫薯綠道不遠處,有一片“水杉林水上森林公園”,這裡絕對是新安江畔最具人氣的免費納涼處、遛娃地、挖沙場,從夏日冬泳基地出來後我們就直接來到了這裡,此時已有不少市民遊客在這裡玩水、挖沙、休憩。
碧綠的江水從水杉林旁緩緩流過,那漂浮在江面上薄霧,飄無虛渺,是新安江上最美的一道風景線。坐在岸邊石頭上,望著波光粼粼的江水,愜意無比。
大型沉浸式演藝《江清月近人》
既然到了建德,領略過新安江17℃的清涼、富春江的絕美山水、梅城古鎮的人文底蘊,其實是遠遠不夠的。若要更深刻的認識建德,一定要去看下那場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江清月近人》,淋漓盡致的演繹了建德的千年往事與前世今生,這樣才叫完美!
《江清月近人》實景演藝在月亮島上,到這裡需要搭乘遊船,由江清月近人實景演藝遊船碼頭乘船。乘坐“夢幻17號”或“江清月近人號”,穿過洋安大橋、建德大橋、白沙大橋、新安江大橋,沿途新安江上飄起了一層薄霧,青色的江面與青藍色的天空遙相輝映,遊船溯流而上,激起陣陣漣漪,景色如夢似幻。
經過建德市博物館時,光影噴泉徐徐升起,此時的天空還沒有完全暗下來,那一抹江清之色著實迷人,加之光彩奪目的噴泉,漂浮著一層薄霧的新安江面瞬間躍動了起來。孟浩然《宿建德江》詩雲:「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曠野無邊無際的天比樹還要低沉,江水清清,明月與人也更為相親相近。單純的清江之景確實容易讓人有一種憂愁之感,如今則不同,給人一種明快愉悅的感覺,而那憂愁之情似乎也藏在了內心裡。
江清月近人號遊船從霧裡駛來,恍若行駛在仙境裡,行駛在古往今來的航道裡,讓人迷離,又讓人期待。
《江清月近人》是一場大型沉浸式山水實景演藝,名字取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短短幾個字,一下子就把這場演藝拉升到了清幽懷古的意境中。整場演出分為五幕,分別是“江·逐鹿之初、清·樂山樂水、月·一路唐詩、近·風中歸來、人·前世今生”,因是實景沉浸式演出設計,我們需要在觀看過一幕後循著步伐沿月亮島順時針去往下個劇場,身臨其境的感覺非常奇妙,一幕幕場景引人入勝。
第一幕:江·逐鹿之初
開幕時那聲「爺爺」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老的「建德人」在茂密的叢林中狩獵,一隻隻小鹿被驚嚇而四處奔跑,呈現了一幅原始社會生動的逐鹿於清江花海的畫面。
第二幕:清·樂山樂水
東漢隱士嚴子陵相信你一定聽聞過,他就曾隱居於富春江畔,這一幕演繹的是嚴子陵獨釣新安江而不為麋紗女子所擾。在歷史上,嚴子陵與東漢光武帝劉秀是同學,曾多次廷聘嚴子陵,先生卻不為世俗所動,亦然隱居於山林,範仲淹曾賦詩讚譽先生:「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第三幕:月·一路唐詩
唐朝時期文化興盛,尤其是古典詩歌最輝煌的時期,浙西唐詩之路就是那一時期的反應,即如今的新安江流域,不乏文人墨客留下精彩詩篇。孟浩然賦詩“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李白賦詩“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這一幕演繹的是飄逸的孟浩然與李白對酒當歌、飲酒舞劍的場景,景色古色古香,給人一種穿越回到了古時的錯覺。
第四幕:近·風中歸來
忽然間,刀光劍影,兵器碰撞的聲響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了「陳友諒大戰朱元璋」的世界裡,怎奈兵敗,陳友諒仰天長嘯拔劍自刎,百姓流離失所,九姓人家浪跡流落,一股子鄉愁離別之情瞬間栽進每一個人的心中。
第五幕:人·前世今生
舊時,新安江上生活著這樣一群人,叫“九姓人家”,歷史上的他們只能生活在船上,不准上岸、不准上學、不准與岸上人家通婚……過著顛沛流離失所的生活,這一幕就是演繹的九姓人家船上迎親接親,以及九姓漁民坎坷艱辛的愛情故事,這一幕最精彩,可歌可泣的愛情讓人淚流滿面。
之前也曾看過沉浸式演藝,但《江清月近人》對我來說是最好看的一部,那一幕幕,一曆歷,跌宕起伏,精妙絕倫,引人入勝。如果來到建德遊玩,記得,即便錯過了富春江水的秀麗,也不要錯過這場精彩的實景演藝。
七里揚帆,富春江小三峽
若是想單純的欣賞自然山水風景,那一定要遊覽下新安江與蘭江匯聚而成的富春江,自古就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的美譽。
建德七里揚帆景區是遊覽富春江山水的最佳去處,景區位於建德市梅城姚塢碼頭,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享有「富春江小三峽」的美譽,與長江三峽、桂林漓江並稱「我國最著名的三條江河風光遊覽線」。
遊覽富春江的最佳方式自然是乘坐遊船,由七里揚帆姚塢碼頭出發,可以欣賞到富春江風光的精華,素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享譽國內外,沿途還可以看到許多特色的村落、房屋點綴在山間江畔,也讓眼前所看到的景色平添了古老、幽深及一絲神秘的色彩。
乘坐遊船順流而下,長達20多公里的「七里揚帆」綠道群峰對峙,風景迷人,恍若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詩意再現。
船行約1小時,途中會經過子胥野渡至葫蘆灣,在葫蘆灣大約遊覽1.5小時,全程時間還蠻久的,有充足的時間可以飽覽富春山水。
江面不時有船隻漂流而過,不由得想起詩仙李白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萬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晚年寓居富春山,他一生繪畫了許多山水畫作,且大多在70歲以後所畫,《富春山居圖》也是如此,畫中描繪了山、林、江、村等山野景緻,時至今日,仍舊是人們所追尋的世外桃源之地。
由姚塢碼頭順流而下,全程20餘裡,沿途不止是山水畫廊,更是詩畫長廊、人文歷史長廊,不僅可領略到“人行明鏡中,帆浮翠屏間”的唐詩意境,嚴陵八景之一的七里揚帆更是有著許多人文遺存,「雙塔凌雲」、「嚴陵問古」、「七裡揚帆」、「子胥野渡」、「葫蘆飛瀑」等景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景點來到胥江野渡,坐落在子胥峽入口處。據傳說,戰國時期名將伍子胥曾被楚王追殺逃亡至此走投無路,忽見江面飄來一葉扁舟,船夫將之渡過江面,為不向追兵透露伍子胥踪跡而刎頸自盡,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後人為紀念這段歷史而取名為「子胥野渡」。
登岸後,這裡面積不大,卻叢林深,石橋、涼亭,放眼望去,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幽深感。同時,這裡也設置了一些遊玩設施,例如江畔10多公尺高的鞦韆、滑梯等。
在這裡大約一刻鐘的時間,乘船繼續北上,終點站在葫蘆灣,那座造型極具古韻的樓塔也是這裡的標準型建築,塔頂方形匾額「葫蘆灣」。
葫蘆灣或許是因為這處峽谷造型宛若一隻仙葫蘆而得名,從高空俯瞰,確實非常像。峽谷內碧水清澈,蜿蜒伸向峽谷深處。上岸後,大多數人都是衝著這裡的「葫蘆飛瀑」而來,或是走進漁村,吃上一頓美味的漁家魚宴。
船隻停靠在岸邊約1.5-2小時,基本上可以將整個峽谷風景遊覽的差不多,沿途溪水潺潺,風光旖旎。位於高山峽谷間的葫蘆飛瀑非常壯觀,山水穿過兩個洞穴最終如一道銀河般飛流而下。
峽谷有人家,且是極具古韻氣息的粉牆黛瓦人家,從高空俯瞰望去,不由得想起東漢高士嚴子陵的隱士世界,生活在這裡,或許就是過著那般的隱居生活吧,讓人為之嚮往的“世外桃源”,甚至讓我找出了“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意境。
望著那波光粼粼的江水,在這般景色下,整個人安靜了下來,陷入了深思。古人熱衷於這裡的山水,飲酒賦詩;今人沉醉於眼前的美景,與平時做一番對比,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確實需要尋找這樣一番清淨詩意之地,放飛內心,回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