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路過鎮江 進金山寺祈福平安
金山寺簡介:
金山寺建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寺廟建築把金山山體包裹住,從遠處看,只見寺院,不見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說,寺依山而建,山以寺聞名,走進去,你會發現,包裹著 的不僅是金山寺,還有這座江南名山古剎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
清康熙帝曾親筆題字\"江天禪寺\",但自唐以來,人們皆稱金山寺,是中國佛教誦經設齋、禮佛拜懺悔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的發源地。金山寺門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櫛比,亭台相連,遍山佈滿金碧輝煌的建築,以致令人無法窺視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說。
金山的後山有座石碼頭,因康熙皇帝遊金山時在此登岸而得名,「禦碼頭」據說當年,康熙皇帝由上岸,登臨金山登頂峰,及目處,大江水天相連,氣勢雄偉,便即興提起禦筆,要留下「江天一覽」四個字,但提筆忘字,竟一時想不起,覽字怎麼寫,正當康熙禦筆難收之時,一隨行大臣急中生智,出班高聲道:臣今見駕,康熙聽罷省然,覽不就是覽字嗎?遂落筆覽字寫出,這就是今凌雲亭內禦碑上「江天一覽」四個字的來歷。
金山寺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內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初建時稱“澤心寺”,亦稱“龍遊寺”。自唐以來,人們稱之為“金山寺”,是中國佛教誦經設齋、禮佛拜懺悔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的發源地。金山寺的格局打破了我國大多數寺廟建築坐北朝南的傳統,而是依山就勢,寺門西開,正對長江,殿宇櫛比,亭台相連,遍山佈滿金碧輝煌的建築,以致令人無法窺視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說。金山寺主要的建築有:大雄寶殿、天王殿、祖師殿、迦蘭殿、畫藏樓、觀瀾堂、鎮江樓、海岳樓、永安堂等
鈴聲帶有禪意
山上覽鎮江湖景
梧桐樹下避暑
夜宿西湖邊---- 觀夜湖
第二天:下午到天目山腳下
今天要說的是浙江杭州臨安區,有一座名山,那就是天目山,一邊是東天目,一邊是西天目,西天目這邊旅遊資源豐富,也是國家4A景點。東天目有個昭明大禪院,西天目這邊有禪源寺。東天目大仙頂,海拔1480公尺。西天目仙人頂,海拔1506公尺。它們就像兩隻仰望蒼天的巨眼,所以叫做天目。西天目,森林覆蓋率95%以上,植物2000多種,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禪源寺金碧輝煌,就像故宮一樣,殿閣樓台,巍峨莊嚴,金黃色琉璃瓦,閃耀著的奪目的光芒。康熙四年,玉琳國師建造禪源寺的時候,佔地五十畝,有僧侶一千三百多人。但是在鹹豐十年,民國三十年,禪源寺都遭到破壞,甚至毀於火海。禪源寺,從晉代開山至今,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所在的天目山,也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雨霧濛濛 禪意濃濃
此環境適合修生養性 盤腿打坐 反思人生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看雲霧體會人生起伏
擇良木而棲 選擇平台很重要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天目山留椿屋
入住山腳林中小屋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每一間獨有各自特色
半夜宵夜 品洋酒 另有風味
本人留宿此屋
餐前必經之台階,以利鍛鍊消食兒
幾位好友在此小聚 微醺
此屋非比尋常 蝶戀 --戴你比翼雙飛
各自相安無事 何必你爭我奪 兩敗俱傷
山中開山老寺 隱忍的遠慮 鬧市的修行夠定力?
第三站:莫干山
為紀念春秋時期夫妻鑄劍匠莫邪和乾將,以他倆的姓來命名此山,故稱「莫干山」。
山上翠竹滿坡,氣候涼爽宜人,素有「清涼世界」之稱,清代開始已成為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自然景觀以「竹、泉、雲」和「涼、 綠、清、靜」取勝。
有劍池、蘆花蕩、龍潭、塔山、天池、天橋諸勝景,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山上築有別墅小莊及招待所,適合觀光避暑療養休假。
莫幹黃芽茶則是山中特產名茶。
莫干山山名,來自乾將、莫邪二人鑄劍於此的古代傳說。
早在春秋末期,群雄爭霸,吳王欲爭盟主,得知吳越邊疆有幹將、莫邪夫婦,是鑄劍神手,限令三月之內,鑄成蓋世寶劍來獻。
幹將、莫邪採山間之銅精,鑄劍於山中。
時冶爐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斷頭髮,發黃土拌揉,作為人狀,投之爐中。
爐騰紅焰煅錘成雌雄寶劍。
雌號莫邪,雄稱幹將,合則為一,分則為二,蘸山泉,磨山石,劍鋒利倍常。
時莫邪有孕,夫妻倆知吳王姦兇,莫邪留雄劍於山中,幹將往獻雌劍。
吳王問此劍有何奇妙,幹將說:「妙在剛能斬金削玉,柔可拂鐘無聲。
論鋒利,吹毛斷發,說誅戮,血不見痕。 「試之果然。
吳王為使天下無此第二劍,殺乾將。
十六年後,莫邪、幹將之子莫干成人。
莫邪詳告家史。
莫干問寶劍何在。
莫邪道:「日日空中懸,夜夜澗邊眠。
竹青是我鞘,黃金遮霜妍。 「莫干機敏,在竹林中黃槿(金)樹洞孔內得到乾將雄劍。
於是別母親,持劍赴吳國京城,欲刺殺吳王。
途遇乾將好友之光老人。
老人說:吳王禁衛如林,謀刺難成。
若能藉得莫干二寶,老人定能謀取吳王之頭。
莫干問中哪二寶?老人說:「幹將之劍,莫干之頭。」莫干即以劍自割其頭,一手獻劍,一手獻頭。
之光老人至吳宮階下,言獻「稀世之寶」。
吳王召見,之光以油鼎煮莫干頭,頭歌唱,之光邀吳王近看。
吳王至,之光拔劍斬吳王之首,兩頭相搏於油鼎中。
王頭姦兇,之光亦自殺其頭,兩頭共鬥王頭,得勝。
時二劍化作兩巨蟒騰空而飛。
一日,莫邪備果品山花,至鑄劍處祭奠丈夫英靈,祈求兒子平安。
這時,地方官氣勢洶洶地趕來,說要拿莫邪問罪。
莫邪憤慨地說:「我夫幹將鑄劍獻劍有功,反遭昏王殺害:我兒莫干為父報仇,為民除暴--罪在哪裡?」正當官兵要捉拿她的時候,忽然潭里白浪湧騰,一條巨蟒探頭出水,一張嘴,飛出一口寶劍,銀光一閃,地方官便身首異處。
然後,寶劍又飛回巨蟒口中,巨蟒連連出水點頭,似在向莫邪傳言。
莫邪得知陰陽劍已飛回劍池,說聲:「莫邪願永遠與寶劍同在!」便縱身跳進深潭。
後人為紀念莫邪、幹將,將其鑄劍、磨劍處叫劍池,將劍池所在之山名為莫干山。
這個神話傳說,說明莫干山歷史悠久。
莫干山隸屬於武康,而武康「昔在夏為防風,在周為吳越,在七國為春申封屬之菰城。」漢朝吳王濞,就在這裡的銅官山煉銅鑄錢。
至今銅山寺、銅官廟、銅官橋等名稱仍留在山南鄉村。
塔山發現的殘磚證明,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塔山建塔;翌年又在銅山建寺。
可見其民富物阜之一斑。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民宿的早餐環境室外 既能享受可鏤早餐,又可欣賞美景
簡約的早餐健康營養組合很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