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上午10點左右,我們步行到達蕭山博物館,杭州市蕭山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北幹山南路651號,佔地30畝,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展館面積2200平方米,庫房面積1000平方米,隸屬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為地方綜合博物館。 1993年9月,經蕭山市編委批准成立市立博物館,與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1999年7月,蕭山博物館在江寺掛牌。 2003年2月,蕭山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成立。 2009年3月20日,蕭山博物館新館建成。 2001年3月25日,撤銷縣級蕭山市,成立杭州市蕭山區,蕭山博物館改為杭州市蕭山區博物館。 截至2019年末,杭州市蕭山區博物館有4,653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546件/套。
館內基本陳列《瓷器曙光》,蕭山作為中國瓷器發源地之一,其燒製歷史可追溯到距今八千年前的跨湖橋文化時期。展廳透過前言、陶瓷之父、陶瓷之間、形狀用途、裝飾特徵、燒造工藝、越瓷啟蒙、母體消亡、瓷行天下等九個篇章,並運用圖文、實物結合場景復原、模型、雕塑以及多媒體等手段,和出土的圈足盤、折腹罐、原始瓷熏等珍貴文物,展示了蕭山先民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燒造軟陶,到先秦時代燒造印記硬陶和原始瓷器,再到東漢時期發明成熟的瓷器,直到兩晉南朝成就越窯青瓷的歷程。 《蕭山歷史名人》八千年前的跨湖橋文化,開創了浙江史前文明的先河;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文化,揭開了蕭山人文歷史的篇章。歷史名人廳透過場景復原、板面陳列、觸控螢幕資料庫等手段,將湧蕭山歷史上的一百餘位名人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展示。有「以身許國」的美女西施,「臥薪嚐膽」的越王句踐、有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治水功臣楊時、清代民族英雄葛雲飛、晚清民國演義作家蔡東藩、「海上」畫壇巨匠任伯年以及「蕭山相國」朱風標等。 《多媒體廳》該博物館中觀眾參與互動的一個展廳。展廳主要運用幻影成像、虛擬製陶、窯爐火焰追蹤等多媒體技術,向觀眾展示館藏精品陶瓷器的圖片,介紹陶瓷器在人們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觀眾同時可以參與互動,在虛擬製陶的過程中了解傳統的製陶工藝並享受樂趣。
臨時展覽《館藏精品廳》,杭州市蕭山區博物館藏品豐富,藏品數量已達4000多件,包括書畫、陶瓷、金屬、玉石、雜件等門類。古陶瓷一直是該館的主要收藏和徵集方向,成為一大館藏特色。館藏精品器物包括一對西晉越窯青瓷武士俑和仕女俑及戰國原始瓷甑,可謂是鎮館之寶,彌足珍貴。 《館藏書畫廳》,書畫作品亦是杭州市蕭山區博物館藏品中的一大重點,尤以清後期至民國年間的字畫為多,其中有海上名家趙之謙、「四任」任熊、任重、任頤、任預、張熊、吳昌碩等的書畫。另外有一批文人留下的手書、信札,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是研究其生平和思想的重要史料。本廳不定期展出館藏書畫系列精品,或引進外地博物館館藏書畫及當代名家書畫作品展。在新館臨時展廳內,先後舉辦有影響力的《館藏歷代錢幣展》、引進臨安文物館《千峰翠色—吳越國王陵秘色瓷特展》、陝西寶雞博物館《金玉同輝—陝西寶雞青銅器、玉器展》等。
雖然蕭山博物館沒有太多名氣,但是展品還是可圈可點,值得欣賞,11點20分,我們結束蕭山博物館的參觀,搭乘公車前往杭州湘湖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