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宿不容易,但我們甘之如飴」
2013年6月8日,夏日的暑氣漸旺,第一間斐文民宿明明白白地開業了。當時,我們不曾幻想,民宿有一天可以紅火到婦孺皆知的地步,只是一群人的勇敢追夢罷了。
所以,今天特別還想多說一句「哇哦,真好!」。
*拍攝於2013年6月斐文野奢正式營業。
做民宿之初,總有人會質疑民宿的價值,懷疑它的生命力,包括我的家人。
從朋友第一次帶我了解民宿,我就強烈地感受到它與經濟型農家樂的不同(那時候的天目山已經有了400多家農家樂)。
雖然彼時家人還不能完全理解我的感受,甚至不能支持我的決定。但我非常清楚,這個新鮮概念的產物不是為了美而刻意的選擇,也不是快速致富的捷徑,而是順從自然,回歸原始的強烈欲望。
*第一間斐文在我的「一意孤行」下動工。
如果說,之前「民宿」還只是我腦海裡的幻念,那麼當斐文野奢正式營業,當一波又一波的參觀考察人員來到店裡,從美院的教授學生,到外省政府領導,各級媒體,他們眼睛裡流動著的雀躍和讚許,讓我真實地觸摸到民宿的力量。
*關於斐文野奢,央視也來報道了。
從一間,到三間,從一場孤獨的自我實現,到收穫各方認可和支持,曾經的界限和屏障被一一打破。
禪源寺住持將百餘間禪房交託給我進行改造經營,政府部門全力支持我對風之谷區域進行實驗性改造,為我解決了通水通電等問題。
於是,我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得以順利實現。 例如 ,在風之谷用訂製的廂型小木屋,打造原生態的共鳴感。
*小木屋全部是在方圓地板定制,整裝運送上山的。
斐文就這樣頂著「資深」的光環,脫離那些所謂成熟的商業化運作,不強調統一的視覺風格,不要求整齊的品牌信息,只是配合所在地直接、單純又不復雜的屬性,讓舒適安寧成為驅策力,完成了每間民宿獨一無二的幸福使命。
這大概就是屬於民宿經營者最夢幻的終極境界。
當然,隨著經營的延續,我們也遇過形形色色的客人。有人曾經直接在電話裡問我,「你們這間民宿比別人高級在哪裡?」身為服務人員,當下我自然不能說出一些特別任性的回答,一段官方介紹也就算是回復了。
可就我內心的熱血與狂情來說,我更想告訴他:每一間民宿的高級,都來自於它的真實,能夠真實呈現在地的風貌與風味就是一種“奢華” 。這樣的獨特價值,何從比較?
民宿,如同我們的飲食,是用來滿足感官的,是在合理合宜的自然規則中生發出的多元又和諧的產物。
能讓每一個人在這裡受到自然的牽引和感動,便是民宿的力量,也是我們的力量。
風之谷房車營地, 「在這裡,我們都是等風來的孩子」
《人生果實》中說「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也許正是因為人生有限,在稀疏平常的日子裡,我們更加期待寧靜與充裕。
於是,在海拔400公尺的山頂,我們打造了一個 宮崎 駿式的夢幻王國。這裡有一整片天地,養著清淨,藏著芬芳,它便是風之谷。
通往風之谷的道路開闊,越往山上走,道路變得越簡單,古樹林立,視野開闊,漫山遍野的綠,深深淺淺,只管肆意呼吸清新的空氣就好了。
這裡空氣的負氧離子日平均含量為每立方厘米,5-6萬個,為一般意義上清新空氣標準的100倍。
風之谷房車陣營地的周圍不見其他房屋店舍,觀景平台之上是兩排連棟的森系定制房車,19間房面朝綿延山景。
踏入房車,木牆、木地板、木床、木椅…木質元素貫穿整個空間,室內的家具裝飾,乃至牆壁上復古的畫和木框,都未使用一滴油漆,與大自然隱隱呼應著。
門前還有一條長長的無邊際泳池,足以圓滿一整個夏天。
從觀景平台往下走,樹林中有360°綠意環繞的樹屋,設施完善,滿足了孩子心中對精靈國度的所有想像,
露天活動區域超過500㎡,山野KTV、露天電影、打糍粑、旅拍、石頭彩繪、桌遊、BBQ、篝火晚會,尤其是那能穿梭雲間的高空鞦韆,充滿了野趣與驚喜。
玩累了,在湛藍色的餐廳裡嚥下感動,用美味的山珍增添內心的詩意。
風之谷周圍開闊又豪邁,出門可爬山,不高也不陡,入谷可飲茶小憩。天目山、大明山、 浙江 大峽谷、青山湖等名山大川環繞,恰若心之所向,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上客堂禪意飯店 ,「且寬心,山中無人擾。」
尼采說,人最終要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我們或許無需逃離生活,但間或需要離開習慣的狀態,一如來到禪源寺·上客堂,休憩,調整。
這裡毗鄰千年古寺,黃牆紅瓦,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牆外,偶有散散的遊人緩緩前進。牆內,止語的寧靜,偶有僧侶匆匆而過。
上客堂是由禪源寺的客房改造而成的,將原先的120多個標準間改成了60多間大小不一的客房,既保留了原有的性格又提升了舒適度。
兩面房型或面朝禪源寺,或遙對天目山,每一間都有大自然的同頻狀態。就像樹有根,枝有葉,花朵朝向果實,進入這個空間,身心鬆弛,盤坐於禪墊上,抿茶放空,將自己安放在一種舒展的狀態中。
除了每個細節都充斥著禪意美,房間裡的巨大泡池也充滿著吸引力,還有家庭套房的兒童帳篷、電子琴、兒童讀物,足夠讓孩子盡情撒歡。
聽後山百年禪源古寺裡傳來悠揚的晨鐘暮鼓,涼風習習,天目山的清涼自在不就是這般。
一方清澈見底的 石潭 中,幾尾錦鯉游弋其中,為整個庭院增添了幾分靈動。
在這裡,抬頭就是連綿不絕的山峰在做虛實變化,純粹的藍天白雲是標配背景色,飄著青草味的空氣彷彿可以徹底撫平心底的褶皺。
春聽細雨,夏聞蟬鳴,秋品紅葉,冬賞白雪,擇一日,帶上家人或約上三五好友,一覽四季之中的上客堂,便是至味清歡。
斐文野奢 ,「闊闊綠野之上,我們借山而居。」
野奢,是山林之野和品質之奢的結合。
早在做民宿之前,野奢的概念就一直在我腦中盤旋。從天馬行空的想法到一心一意地實踐,從打破山野之地物質匱乏的固有觀念,到提供豪華優裕的物質和親切周到的服務,完成純粹無污染的環境條件,與前衛絕俗的藝術風格和諧交融。
當「野奢」真的落在眼前,我突然發現原來「美夢成真」是這種甘甜微酸的感覺。
綠意掩映下,白牆黑瓦間,坐在這不深的庭院裡,白天陽光正好,夜裡星辰漫天。
不管平日多麼朝九晚五,繁忙焦慮,在這裡都能重新找回人與自然的生命聯繫,重新獲得心安之所。
客廳、前台、走道…沒有太多設計的痕跡,一切佈置都是俐落輕鬆又有效率的安排,配合上百張國內外畫作牆繪,花式古玩舊物,有厚度的文化就這麼滲透在縫隙裡,不經意撞進你的眼裡。
整個民宿只有9間房,一房一景。所有用品,鵝絨被子、乳膠床墊、復古家具、浴池……一切都是精挑細選,只為以最自然的方式給予客人最大程度的舒適度體驗。
荷塘邊有餐廳和露台,一桌好味,一杯淺酒,鄉野之地擁有 太多城市無法企及的美好事物。闊闊綠野之上,足夠讓你借山而居,閒散幾日。
而後多年,一群又一批的客人在這裡驗證了屬於「野奢」品質的出類拔萃的自然風光,和無可挑剔的產品服務。 「野奢」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一個民宿符號被大家肯定,天經地義地創造了不可替代的價值,真是令人驕傲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