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跡:紅廟-半月池-幻住山房-開山老殿-五世同堂-大樹王-張公舍-高峰塔院-獅子口-紅蛇洞-伏虎飛瀑-鐘樓石-化身窯-天目書院-太子庵-禪源寺-周恩來演講舊址紀念亭-天目古窯博物館
2024-10-08
開山老殿
五世同堂
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西天目山被稱為森林王國、大樹王國,確實的是名實相符,好多千年以上的柳杉,三四百年的那是年輕的,至少走過這麼多山間未曾見過這許多古樹;除了柳杉,還有銀杏、金錢松、楓楊等,開山老殿前的一大簇銀杏—看著好幾株並在一起似乎並蒂連枝,名為“五世同堂”,跟前兩塊指示牌—一曰1500年、一曰12000年…天目古窯博物館附近路邊的幾株楓楊樹齡超過了600年…
西天目山也是儒、釋、道合流的文化名山,相關名勝古蹟有太子庵、開山老殿、張公舍…天目山佛教興起始於東晉,開山祖師竺法曠;元代高峰禪師及其弟子創建開山老殿,是禪宗臨濟宗中興祖庭,又稱“獅子正宗禪寺”,附近的墓塔群即是元、明以至民國時期歷代高僧靈塔,而塔林前據傳被乾隆皇帝禦賜封為「大樹王」的千年柳杉雖然已經枯死兀自巍然而屹立不倒…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正是金秋時節,山寺空幽、桂香浮動…
李白詩: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馀踪;相傳東漢初年張道陵出生於天目山,並在此修煉多年—被後世奉為張天師、道教創始人,至今山間有公洞、張公舍…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隱居天目山,編撰了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先秦至南朝梁700多篇詩文「典而不野,遠而不放,麗而不淫,約而不儉」;今太子庵有文選、天目書院,下方就是古剎禪源寺,山林清淨、晨鐘暮鼓…
紅廟
半月池
幻住山房
開山老殿
五世同堂
塔林
大樹王
張公舍
天目青頂
高峰塔院
獅子口
紅蛇洞
枯立木
天目古道
伏虎瀑
鐘樓石
一里亭
化身窯
山門
天目書院
太子庵
周恩來演講舊址
天目古窯博物館
禪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