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蘇東坡也會感恩,中國飯店餐飲有本教科書,叫湖濱28。

蘇東坡也會感恩,中國飯店餐飲有本教科書,叫湖濱28。

[Change]

不變與萬變

蘇東坡做杭州副市長(知州)的時候,

還沒有東坡肉。

他詩里美人與劍都如虹,

惹了「烏台案」被貶黃州。

18年後蘇遼再來杭州當官。

這次帶了「東坡肉」來做市長(太守),

已經隨僧布衣蔬飲過,

再也不會為「人如鴨與豬」憤世嫉俗,

心中理想只有酥軟彈牙的黃州賤豬肉。

蘇遼果然有先見之明,

豬肉終於貴了。

這個特殊時期,很多人越加惦念「西湖邊上吃肉」這件事。

這次,我選了3月2日已經正常營業的湖濱28。朋友的朋友剛韓國打了肉毒回來,看著那張滿眼空洞的煞白雞蛋臉,我提起「西湖」和「肉」這兩個字眼,才有幾把輕微的褶子出現。那對我來說,就是生命跡象。

於是,我盡地主之誼陪繞西湖一匝,進湖濱28,那頓“金牌扣肉”加“片兒川”,她說吃完畢生難忘。用筷子夾起肉的一角,可以連片拎起來,不斷。掐一片,配合鮮嫩多汁的筍乾,往栗子餅裡一填,汲一口片兒川鮮湯。我敢打賭她要是看見,會被自己馳騁在食慾中的自然神采迷住,即使因為太多表情長了皺紋也是好看的。 「你跟馬雲喜歡的是同款。」油嘴一抹,沒化妝的我都覺得自己「淡妝濃抹總相宜」起來。

當晚她決定在君悅住下,我說:歷經18個月,杭州凱悅酒店從扒手房、咖啡廳、酒吧等做了升級,只有湖濱28沒變。這家餐廳在中國酒店餐飲裡,有教科書的地位。她瞪大眼睛張開嘴說,還好沒變。

沈爺:湖濱28已經成為菜系

從20年前東坡路邊的金牌扣肉與片兒川說起

高級後廚每天都有哈姆雷特式的靈魂叩問:

「變,還是不變?」

(to be,or not to be?)」

我只能無恥回答:

「這很難說!」

(It depends!)

畢竟大部分名菜的產生也是偶然。元祐四年(1089年),54歲的蘇遼,18年流離失所後,再度枕到他日思夜想的西湖山水。豬肉其實是從古代北方傳來的吃食,“黃州好豬肉”,在北宋蘇遼筆下,也是“富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的。當時北方遼金豬少,南方大宋羊少,所以南方大戶人家比較愛羊。 「以羊為美」的使節出使遼金,北方人用最好的豬肉款待使者,才發現在南方那麼低賤豬肉,居然在北方地位很高,「非大宴不設」。

蘇東坡那些年來落魄過,黃州流放時,煮便宜的豬肉吃。他也沒想過「東坡肉」會流行。南宋時的杭州,是遷自河南開封的美食之都,《夢粱錄》裡茶店、麵店、葷素店林立,《武林舊事》裡好吃的也是不勝枚舉。東坡肉確切地說是在南宋成熟起來的。

更驚人的事是,800年後仍然流行。在這漫長的時間裡,蛇精不一定能修煉成,清朝時候旗營被拆後,西湖邊多修了一條「東坡路」。對我這種吃貨而言,一直朝著湖濱28的方向走,風裡都有肉香。

1996年的東坡路街景(新華社發,吳國人攝)

著名美食家沈宏非說:「湖濱28成就了一種菜系的誕生。」

我的片面理解是:南宋之後,再沒有像「金牌扣肉」這樣的2.0產品,讓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東坡肉」還魂。如果是一個“菜系”,必定還有類似的幾個名菜,背後得益於“變與不變”的平衡哲學,再依託於廚師的手研發名菜,貫通食客的胃與美食家的口,固定成餐桌經典。

湖濱28第一任主廚是傅月良師父(右一,2005-2008年在任),接班的是朱仰峰師傅(2008-2011年在任)。現任廚師長是沈列興師傅(左一)。

現任主廚程鬱師傅是餐廳元老(合照中右二),湖濱28在2013-2015年榮獲亞洲50最好餐廳第25位以及2016年法國LA LISTE全球最佳1,000家餐廳第52名。他一直打造湖濱28在業界不凡的位置。

回望15年前,湖濱28在西湖邊的凱悅裡開張,Peter(合照中左二)是當時凱悅行政主廚,杭州餐飲圈的風流人物週宏斌(以下簡稱Peter)。那時臨危受命,他說:是頂著巨大壓力的。

「日本人說做一件事情叫匠心,中國人叫不思進取。骨子不能變,賣的最好幾個菜不要變是對的。但我還是認為要花多點心思,稍微變一下。

當時明里束之高閣的酒店餐廳,暗裡卻“抄襲成風”,但那是產品為王的時代,“偷得到師”也算厲害的商業手段。 “哪家餐廳開始做水晶蝦仁,所有的都是。很少人去五星級酒店吃中餐,因為都是廣東菜”,Peter搖著頭說,“一模一樣的菜”。

🐖金牌扣肉配🌰栗子餅

東坡路承載了太多今人對「東坡肉」的詩意想念,衍生出胃裡的西湖,杭州名菜「金牌扣肉」也在那裡名揚。湖濱28第一任主廚傅月良師傅提起“金牌扣肉”,至今還一往情深:“金牌兩個字原來我們參加全國比賽,逢這個菜必拿金牌。前身就是東坡肉,以水代酒,東坡肉是一塊塊小的,我們是一大塊,一頭豬只能做8塊金牌扣肉,因為豬是上五花和下五花,下五花是肚子的部分,上五花是靠近裡肌部分,肥瘦相間很明顯。是有個師兄的爸爸做的,我們纏著他,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

傅月良師從董順翔師傅,金牌扣肉經過多代傳承,在湖濱28才得以發揚光大。 「其實所有凱悅金牌扣肉一定是這裡研發的,也從這裡開始,顛覆了整個飯店餐飲圈的餐廳。」

廚傅月良師傅回憶說,獨樹一格的栗子餅就是當年周總(Peter)給的配方,「栗子和豬肉肉是絕配,目前為止沒有人超越。」「杭州老菜,原來是一大塊,現在全是一片一片。 。

2005年BBC在湖濱28後廚的拍攝畫面

這個偶然誕生在2005年的東坡路。原本打算2月28日開幕的湖濱28,在2月初還是百廢待興的樣子。那天Peter下班,回潮王路東方豪園,剛好經過糖炒栗子攤子,切碎了放進做馕餅的麵粉配方裡。於是謎一樣的味道出來了。

2016年的東坡路街景(新華社發,吳國人攝)

湖濱28像一隻沉睡的獅子,用Peter的話說,沈爺來了,媒體才關注起來。 「那時候張生記還剛開,紅泥、花中城都生意很好。湖濱28扛兩年,沒生意。還好,後來沈爺出了杭州專題,帶來美食美酒雜誌去做專訪。」才讓敏銳的食客聞見,「原來杭州城的高牆內,有這麼一家好餐廳。」

沈爺成功引得許多名人食客的到來。

在這條Peter買糖炒栗子,成就杭州一代經典名菜的東坡路上,1995年,也就是東坡路建成的100年後,一個叫馬雲的屌絲青年阻止了路邊撬竄井蓋。 2019年,馬雲55歲生日,這一天,他正式從阿里巴巴卸任,他一定記得在2005年,當他拿到第一筆雅虎投資時,曾下決心有一天會放手這個互聯網帝國。但我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那一年他在湖濱28說過,他的人生理想是天天吃頓這裡的片兒川,再加金牌扣肉。

🍜片兒川

2005年湖濱28剛開幕。 「馬總喜歡吃片兒川,我陪他吃。那年頭,馬總幾乎每週都會來湖濱28。」Peter說。

湖濱28片兒川

傅月良師傅自信說:「湖濱28那時候就有底氣賣50多塊一碗麵,可是那時街上的才5-6塊。現在街上的也只有38塊好像。我們是爆炒麵。爆香後下湯的,蘇式面是澆頭做好,淋上去的,我們是生炒。 杭州蝦爆鱔面現在方老大,菊英都不行。有詳述(連結)。

當年湖濱28輝煌時期,片兒川最有名,麵、調味料和湯料都有改良。特別選用的河套麵粉,跟麥子的味道特別像,產地是北方的。可想而知,麥香味特別足,舉個例子,陽春面其實就是醬油湯,湖濱28的湯裡面有麥香味,這是杭州面的特色。掌勺的傅師傅說:「這是微創新,極致一點。」

馬雲這碗麵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諸多小細節。 「還有湯的濃度,不是清水做的,我們用高湯來做,然後料頭要爆的很香,爆完以後我們不把料頭倒進去,我們料撈起來,煮在面裡,有細節。

🐟煙燻鱂魚

這種用中西理念去處理食材,並融入杭州基因的事,早在2005年,Peter就把這個理念帶到湖濱28。 「煙燻肉」聽起來很中國,沈爺說,其實看荷蘭的印尼人在家裡做煙燻肉的電視,用的是牛乳清淋木炭。

眼界越廣,做菜的概念越包容。

無數次試菜後,Peter與當時湖濱28第一任主廚傅月良才共同研發瞭如今的名菜煙燻鰣魚,他們用的是澳洲的櫻花木,透過小米蒸茶葉這個媒介,龍井,糖,米飯來熏,把整個杭州味道都薰出來。然後用西餐理念把食譜定下來,原始的辦法是“2公斤鰣魚去骨切片後,醃製完再熏,抽真空,70度蒸12分鐘,立刻用冰水積冷”,也就是現在流行的低溫慢煮烹飪理念。這道菜成功後一發不可收拾,現在到處都有,煙燻黃魚、煙燻鵝肝也有了。 ”

社會餐飲主廚地位在湖濱28改寫

明星主廚有了可能!

對固執的飯店餐飲圈來說,Peter簡直是一路「火花帶閃電」打戲過來的。關於“請社會餐飲主廚進酒店”,他一直感激杭州君悅酒店(原杭州凱悅酒店)高層“吃第一口螃蟹”的眼光與格局。

Peter強調說,這是一整個團隊的選擇,他只是在特殊的時候做了推動者。

那時候,經營結果仍是每個飯店餐飲無法逾越的底線。回望湖濱28的2005年到2006年,這兩年異常艱難,Peter說熬不下去的時候幾乎準備改粵菜。但Peter仍懇請老闆再給三個月時間,「我覺得杭州名菜都要有故事在裡面,要堅持!」

老闆同意了。

於是,Peter才有力量去施展從澳洲學習到的西餐精髓,與他理解中的傳統的中式餐飲。 「同質化競爭最可怕。即使再難吃,依然有生意,說明有人喜歡。千萬不要去抄,學習可以。學習是把別人精華學到結合自己特色。閉門造車不行,但要走自己的路。

「那時候快開業的時候,整個廚房就我一個人,我介紹的人開始人事部一個都不要。基本理由是,沒有五星級酒店經驗,基本素質很差。」傅月良回憶,「廚師就是這個樣子,他們要會做菜,不是很有禮貌的,你找的是廚師,不是職員!

傅月良師傅那時一眼被Peter在河坊街的知味觀相中,但根本進不了湖濱28工作Peter與傅月良談薪水:「1萬來不來?」上海金茂君悅當時廚師長工資才8千多,當時在味莊給傅師傅的薪水已經1萬多塊。其實,凱悅預算才6500塊。這可能是個無法完成的招募。後來幾經評審後,飯店最後決定破格錄取。

於是以凱悅系為首,孕育了一大批明星主廚。中國凱悅系(Hyatt)飯店的本土化精緻中餐概念其實根基都在湖濱28,譬如上海的新大陸餐廳、北京的長安壹號、深圳的1881...在當地都有很好的口碑。 「行政總廚背景的華人在凱悅做成總經理的,全世界就你一個。」眉毛老師這樣評價Peter。

但星廚,都經歷過無數歷練,才能發光。我忍不住問Peter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標準。 「後來杭州凱悅裡面廚師,人家以為我看長相選廚師的,也有女客人吃完午飯為了看廚師,連著吃下午茶的。不過我肯定沒有光看顏值。以前標準會煮飯就可以了,現在我招募廚師,廚德人品也要看。 「看人,也是在看自己。

首先,主要是成本的壓力。 「原來餐廳配24個廚師的預算,結果開張的時候35個廚師。天天幫忙廚師為了出品和採購吵架,品質也必須好,不能有太多成本控制的事。”,傅月良當時找蘇州廚師和淮陽師傅時很堅持。

「不准加味精,吊湯,老雞、火腿、瘦肉、雞爪、豬爪,所以成本上去了,一公斤的原料。」

其次,養了一個大「孫悟空」的後廚還不消停。傅師傅回憶說:「開業沒多久就被投訴了一次,不過,我天天被人家投訴,週總沒在我早就被趕出好幾回。我記得那時候做總經理晚宴,是每年湖濱28的重頭戲,我們負責接待,有個員工就把湯煮焦了。犯錯談過嗎,談完有紀錄嗎,還是沒有。部筍沒有找來,我說一定要,採購部找不到,我就把筍找好扔在他們面前。客人吃到一年當中第一口筍。

湖濱28

「那時候杭州的廚師一門心思做菜,通常就是社會餐飲廚師。他們到飯店很難生存,我把上面都搞定。我跟凱悅系統裡講,廚房裡的事情都找我,廚師就管主菜,我是唯一對外的。

Peter那時從工程到餐飲,再到公關,力挽狂瀾。

最後,就是突破飯店歷史的菜餚創新。 「當年湖濱28走的是非常規的路,酸臭,醉蝦我們都做過,廚師就是一門心思煮菜。當年的經歷Nancy整天被我整哭。」傅月良說。

程鬱師傅的臭豆腐松葉蟹

大事小情都由Peter頂著,後廚就有了“主心骨”,就有更多大膽創新。在凱悅是總經理跟餐飲總監,同時向總監報告,所以凱悅系統好,平級的,權利比較大。

「宋嫂魚羹是我們這裡創新的,原來宋嫂魚羹是鱂魚切成絲,勾芡,加醋、胡椒。後來我們改成魚煲湯,煮一半的時候再炒,再回鍋,把魚全部蛋白質分解了,湯香很濃,原汁原味。

傅月良說,其實西餐裡面很多用blender(攪拌機),粉碎以後纖維物質出來很快。廣東吊湯,裡面一塊肉吊完之後還是一塊肉,然後丟掉了。要吊5-6小時,一般中餐就是這樣的。所以宋嫂魚羹雖然是中餐做法,但裡面有西餐思維在。

「當年沒有周總在,憑我的個性和脾氣,我早就不行了,天天跟採購部吵架,最後寫了很多匿名信,我要求太高了。投訴信有2-3厘米厚。傅師傅說,他感到真正受到重視。的杭州菜。原料一定是精挑細選的,筍乾、蔬菜好,廣東菜心,真的只有芯。 ”

「我們的口碑是很好的,因為一直沒懷疑過。當時餐廳還沒淘寶店每天營業額高,咖啡廳一直很旺,當時沒有星巴克,時髦的人都在這裡。」傅月良見證了很多與明星流連湖濱28的時刻,「那時候成本確實很難控制,我們根本不想,也沒有機會用差的原料。週潤發在橫店拍戲的時候,做一個禮拜每天來的,喜歡吃芒果西米露,吃兩份,吃乾隆魚頭。

我才知道以前香港明星來杭州拍電影,是改善生活。任達華吃完以後帶個醬鴨回去,說琪琪喜歡(老婆)。任達華說他吃過3萬個便當都是叉雞飯,拍攝間隙從橫店過來吃飯,吃一個禮拜。那時候橫店苦,沒東西吃。

那時候,有個9點半的故事,目前在整個飯店圈談起「尊重廚師」時,還被津津樂道。發生時間是晚上9點半,飯店有last order的時候,有桌客人9:29點單,單子進廚房。傅月良師傅說「我說不做了,飯店規定的時間過了,大家就全部下班了。」早上開會傅師傅被那位餐飲總監投訴。總經理問責,Peter說「9點半結束,問題客人是9點29分進去的,單子打進去,是9點30分以外,按規定不煮菜了。」高層說「晚一分鐘都不做啦? 」「規定的時間是9點半。是沒有地位的。

沈爺這時候說一個有趣的插曲,據說川菜大師鄧師傅,以前在的飯店老闆教前廳壓過廚房,有很多損招,比如:亂喊菜。喊第二遍廚師慌了,廚師說「我沒做過」。前廳說:「這個都沒做過?我來。」四川人抽的雪茄叫葉子煙,喊一個“葉子煙汆湯”,自己料準備好,上桌,搞三次廚師就服了。

最終,我相信在回答「變,還是不變?」的時候,結果是雪亮的。後來「社會餐飲進酒店」成了風潮,並成就了不少新一代中國屈指可數的名廚。湖濱28本身未來也會裝修,出現新的菜色,魂不變,但體驗全新。

「西式的飯店管理中式後廚這個很厲害,現在最大的問題除去粵菜清淡的部分,江浙菜越做越清淡。湖濱28都是清淡的,我們的菜都是藉鑒粵菜的部分,南料北烹調。舉方法帶過來,所以杭州菜有一部分是南料,口味是很濃鬱,北邊的烹調手法來烹調南方的食材,有川菜的影子。的。

關鍵是“中餐西做”和“引進社會餐飲入酒店”,這樣的事當時沒有人敢做,更沒有人能做,他是酒店圈中餐改革的始祖。這話沈爺說的。

Peter確實慧眼識珠了一些天才大廚。現在每次到湖濱28,必吃程鬱師傅做的“蟹釀橙”,如今在杭州獨樹一幟,蟹黃蟹肉細膩盈橙,橙香不搶不虧,每一口都是香濃酸甜,微微滑喉。這南宋古菜在程師傅的手裡,已經是3.0。

妙語連珠裡,湖濱28的一頓飯吃完,我想,任何成功的“變與不變”,還是因為理想吧。本來覺得自己枉費人高碼大,現在細想想,我與蘇東坡的理想、馬雲的理想,如出一轍。

無論遇到什麼,好好活著,理想就已經實現大半了。

神 婆 問

復 工 後 最 想 吃 什 麼 ?

「一朝美事誰能繼,

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

月明時下浴金波。 ”

——蘇遼《開西湖》

Food Bless You!

中國國際美食博覽會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製片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