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西湖論面:杭州吃麵攻略。

西湖論面:杭州吃麵攻略。

浩渺
西湖,悠悠群山,條條里巷,有七十二宗、三十六門,皆出身「面」甲。仿南宋年間,武林名宿南帝、北煌、東邪、西毒、中神通之華山論劍,今有奎元、大同、白鹿、福海、片兒川笑坐西湖以論面。 不論名門正派,亦或無聞小派,所有面家皆顯內功心法、亮武功絕學,或重醬重味、或湯濃油重、或大碗長筷、或香辣涮面、或八寶香辣……無不是笑傲西湖之「武林一絕」。   是以效百曉生著《兵器譜》,立杭幫面之《天龍八部》,以颯各位看客。   解放路·奎元館   內功心法:韌滑鮮美菜油爆的鱔片、豬油炒的蝦仁、麻油澆的麵條……這道有著100多年的蝦爆鱔面是十二萬分地講究著它的每道原則——黃鱔不得過大過小,以一斤三四條為佳,殺前必須吐淨泥氣、淨化血液、收緊肌肉,現殺現拆骨;蝦仁則必須是鮮活河蝦,鮮活現擠出的蝦仁,一斤在120隻上下;麵粉用無錫頭號麵粉,人工擀製,鹼性適中,富有韌性。   無須其他花招花式,單是這樣一道鮮香脆嫩、色香味形四美兼具的面就佔盡面中風采。 馬塍路·外婆家內功心法:筋斗滑嫩所謂傳男不傳女的祖傳打麵功法、純手工製成的面,使口感完全有別於那些機制面,透而不糊,加上更滑更嫩的牛裡肌陪襯,單鐵板牛柳炒麵就哄得人不知自己姓什麼。   武功絕學:珊瑚蝦、筍乾尖椒肉絲   珊瑚蝦。基圍蝦終究是沒有練過鐵布衫,所以在燒熱的珊瑚一陣熏烤下,立刻紅了顏色、惹火了自身,而這樣經過「桑拿」而出的蝦肉,味道自然鮮美異常。   筍乾尖椒肉絲。和一般店裡最大的區別,這只菜的筍乾多且嫩,而且由於那勝似小李飛刀的細膩刀法,將尖辣椒、裡肌肉都剔得細細的,所以口感很鮮、很清爽、很入味。   保俶路·片兒川   內功心法:大碗長筷。   大碗可賽過橋米線的高邊碗,長筷可比早點店裡的煎油條筷子。碗大多湯,湯水濃鬱,最對海量級吃麵人物的胃口;長筷易撈麵挑料,俗話說“兵器一分短,一分險”,而長筷盡可讓人放心油水不會沾到手指上。   武功絕學:清蒸黃魚鮞、溫州烤鴨舌、醉湖蟹。   清蒸黃魚鮞。清爽新鮮,筷頭觸及處,魚肉如瓣瓣心香,整花整花完整而下,入口不粘,些許鹹意,頗有桃花島「落英神掌」的路數。   溫州烤鴨舌。這種鴨舌不像其他滷鴨舌,一根根膚色比黑人還深,它的口味更清淡,肉質更緊湊,啃嚼起來韌得很,頗有進退之意。   醉湖蟹。做醉蟹的往往是小蟹,但片兒川的醉湖蟹證明了小蟹肚裡也有真槍實貨。揭開蟹蓋,全是凝成橘色的蟹黃,還有膏,千萬別以為小手臂小腿的就僵得沒肉了,可隻隻肱二頭肌發達。   體育場路·九佰碗   內功心法:湯濃油重   上效前朝前代,傳承正宗的製面心法,形式上卻不拘一格,時有新招迭出,如鐵板面等。整體湯濃油重,燉功紮實。雖心法、招式盡在意料之中,但也算得上烹調內功修練深厚。   武功絕學:泡黃瓜、醬鴨   泡黃瓜。黃瓜原來也可以出落得精緻。準而細的柳葉刀法,將翠綠的瓜輕輕劃開,再襯上很妖豔的幾片檸檬,細工細活的樣子還以為是黃蓉又在洪七公面前賣弄。酸溜溜的味道全滲入黃瓜裡,口感很脆、很清爽。   醬鴨。醬鴨醬得太入味往往瘦得只有一張乾巴巴的皮,肉同嚼蠟,醬得不入味,鴨肉又好像僅在醬油湯裡洗了個澡就跳出來了。九佰碗的醬鴨好像從來就是孜孜不倦地按部就班,所以味道也始終恆定不變,連碎骨頭末末也倒入泡飯裡做成醬鴨菜泡飯,把一鍋泡飯弄得鮮香得很。   保俶路·牛家莊   內功心法:香辣涮面   精抖的牛家面製法如何,武林中尚無人知。流傳已久的說法是,一碗麵至少有4顆蛋的蛋清,至於還有好幾樣秘方,從不為外人道也。這裡的面多用作涮火鍋的剩湯,精華沉澱,香辣猶在,最宜涮那種「筋斗」的面。   武功絕學:醬帶魚、滷豆乾。   醬帶魚。醬鯽魚很好吃,但是肉太少,刺太細,所以像醬帶魚之流就對了好吃懶做的人的胃口。口味與醬鯽魚差不多,但貴在肉多,且刺少又整齊,吃剩下的魚骨還可以梳理牙齒。   鹵豆乾。來自
富陽的龍羊豆幹,土法土製,湊到鼻尖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煙燻味。土製的東西不一定就粗製濫造,經過一番滷水調教後,豆的味道特別重,有一種鄉下的味道。 鳳起路·老神仙內功心法:八寶香辣這廝看來精通十八般武藝,用筷子輕撥一下,就數出六七種料,青椒、豆腐乾丁、肉丁……還有時浮時沉的紅辣椒,湊齊一套《七種武器》了。   嗜辣成性的人眼睛早已充斥著血絲,拿起筷子左撬右挑,一撥兒一撥兒地把麵和著那些個暗器似的玩意兒送進嘴巴。嘴裡的面很筋斗,伴著香辣味進喉嚨的感覺很酣暢,讓人只想閉上眼睛好好享受。   特別值得提一下的是麵裡的豆腐乾丁,很老辣乾硬,讓人只恨兵器不好————筷子撈不盡,於是就亮出了殺手鐧———調羹,撈個精光。   武功絕學:糟雞爪、蜜藕   糟雞爪:完整的雞爪被大卸三塊,這倒是很有利於淑女保持她的優雅吃相。很清爽的口感,很實足的香、醉味道,很自然的爪色。   蜜藕:時不過2分鐘,熱呼呼的蜜藕就已上桌,這裡的蜜藕好像永遠保持著熱力。片兒雖然很薄,但嚼頭夠韌、夠糯,剛好熱度,讓藕香肆意張揚。   雷迪生旁·大福海   內功心法:重醬重味   所謂四兩可以撥千斤,有了輔料的重醬重味後,那些粗粗的麵條才會變得入味而精緻。不過,麵湯也不可小視,是用正宗老母雞熬出來的,其他的各色料醬也是在桌上擺放齊整,以備隨意添加。   武功絕學:炒豬肝   炒豬肝。炒豬肝最重要的是火候和刀工,兩者缺一不可,就像有些門派的武功非要內外兼修才行。所以除師傅的炒工,墩頭的刀工也是關鍵,太薄了易老,太厚了會韌……這裡炒豬肝可算是練到家了,口感鮮嫩而肥美。 耶穌堂弄·白鹿麵館內功心法:文火煲湯內力深厚的人就是飛出一片平常的小葉子也能抹人脖子要人命,就像白鹿麵館的文火燉出來的砂鍋高湯,放什麼物事進去都能化腐朽為神奇。 湯是用嫩雞熬的,與放了幾匙雞精的面湯不是一個檔次的,雪菜、筍片和肉片都是最新鮮的那種,被削鐵如泥的刀法劈得片片都只有三分厚薄,以入鮮味。   武功絕學:八寶油條   八寶油條。一根出生貧賤、粗枝大葉的油條能生得如何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去看看八寶油條就知道了,到底是加了八件寶貝,那種繽紛和燦爛就好似練過「還我漂漂拳」一樣。入口時仍然是脆的,讓人放心覺得不是在啃早上剩下的回籠油條。   文三路·大同麵館   內功心法:鐵板烹調   小龍女在寒玉床上練內功一年相當於普通人練兩年,有種面在火燙火燙的鐵板上也練就了一身絕世輕功。鐵板面悠然地靠在燒紅了的鐵板上,精抖的麵條和著濃香醬汁的魚片、或鱔絲,讓人充分體驗它的深厚內功———麵條軟而不糊。   武功絕學:豇豆乾   
杭州人有名老話是“精乾巴瘦,武林高手”,所以看到如此骨瘦如柴、面如醬色的豇豆幹,不禁肅然起敬。味道很重,蠻有嚼頭,但隱隱又生出一絲甜味,原來高手也溫柔———多情劍客無情劍。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