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不算豐富的旅行經驗中,杭州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因為喜歡,基本上維持了每年來一到兩次的頻率。一般我會選擇五月初或十月末,在溫度適宜,雨水纏綿,遊人較少的時候,更容易慢下節奏,靜靜感受杭州的水光瀟灩,山色空濛。今年的出遊,從5月就開始規劃,但因為要配合愛人的時間,拖到了6月6日才出遊。他是第一次去杭州,所以我安排了整個行程,這個時節如果又是晴天的話,戶外活動太多會很熱不舒服,所以並沒有安排的太緊張,主要還是以休閒和放鬆為主。
Day1:曲院風荷,蘇堤,西湖
我們在周日上午出發,G165次,從濟南西到杭州東,提前預定了金溪山莊有獨立陽台的日光房,基本上每次去杭州都會住在這裡,比起酒店,這裡更有點療養院的意思。有獨立寬敞的庭遠,迂迴的石子路,還有小湖,每天早餐過後散散步,坐在湖邊發發呆,感覺很好。
出發前的一杯咖啡~
到達飯店已經兩點多了,在飯店中餐廳隨便吃了點東西,味道OK,龍井蝦仁比以前份量小了,還點了片兒川和東坡肉,杭州小炒,沒有拍。
飯店的小湖,早上吃過早餐散散步,湖邊坐坐,很是愜意
吃過飯,簡單休息一下,我們就出去了。飯店對面是曲院風荷,直線距離大概50米,穿過馬路便可以直接進去。因為是工作日所以人不多,裡面樹蔭環繞也不覺的曬,漫步其中除了時不時的鳥鳴,安靜的沒有一絲雜音。每次來杭州,都忍不住感慨,這裡的樹長得真高,而且因為潮濕,很多大樹上有青苔和藤蔓纏繞,放眼看去真是滿眼的綠,滿眼的水。趙先生很快就開啟了瘋狂拍照模式,看著這裡也漂亮,那裡也漂亮。湖裡有很多魚,還有小野鴨,還看到了一隻落單的鴛鴦,就這樣漫步走啊走,一會就繞到了蘇堤,沿著蘇堤走走停停,等到傍晚熱氣消散,坐在湖邊聽歌,湖面的風吹在臉上,像絲巾拂過一樣溫柔,放鬆下來,覺得渾身懶洋洋的酥麻。
沿著蘇堤走了一段,在西湖邊吹了吹風,被蚊子咬了n個包,提醒了我應該趕緊準備防蚊藥,又在絲芙蘭外賣了一些面膜牙膏洗面奶,然後差不多六點半,我們去吃晚餐。第一餐選在了德明,其實最近幾年感覺德明口味下降了一些,可是到了發現排隊的人依然很多,等了差不多半小時才落座,點了幾道很有人氣的本地菜,鹵大腸,炸臭豆腐,油爆蝦,絲瓜筍乾湯,還有我喜歡吃的血蛤,看到白條很新鮮,來了半條魚尾,愛吃魚的趙先生讚不絕口,幾乎自己消滅了一整盤。
Day2:龍井村。白堤
雖然已經過了採茶的季節,但我們還是決定去龍井看看,距離飯店也不遠,一路上風景也很好。我們選擇了單車出行,在杭州單車特別方便,隨處可見,在山林裡騎車,有點像《小森林》裡的情節,也有點像《哪啊哪啊神去村》。天氣很熱,大太陽曬著,在樹蔭下平路騎還好,但從龍井博物館開始,一路上坡,騎得這麼辛苦,汗流浹背,最後只能推著走。我建議把車子放路邊走上去,趙先生卻想著一會下坡騎下去肯定很爽,不捨得放下,最後想了想上去還要吃飯還要爬山,車子肯定不能一直推著,還是放在了路邊。連騎帶走差不多一個小時,我們進了龍井村,在路邊超市買了冰啤酒和冰淇淋,去了我以前去過的一家茶室喝茶放鬆,整家店只有我們兩個客人,特別安靜。這家茶室老闆人也很佛系,不會推薦你買茶,給你端上東西就自動消失,我們坐在二樓看著遠處滿山茶樹鬱鬱蔥蔥,樓下拉客的老大媽時不時吵幾句嘴,喝茶,聊天,聽歌,發呆,躲過了暑氣最重的午後,才起身繼續出發。一路向上,來到了老龍井,經過乾隆親題的六棵還是幾棵茶樹, 一條幽寂的小路出現在眼前,路的一邊山石聳立,高樹參天,遮擋的幾乎不見日光,路的另一邊是溪流作響,一踏進小路,就覺得沁爽無比,好像從心底生出涼意。沿著小路往上,一路上各種碑傳不絕,但也懶得細看,倒是無意中往下看,發現了一汪碧藍的湖水,特別美。老龍井不大,不到半小時就轉完,下山回酒店的路上,趙先生成功找到了兩輛單車,一路下坡毫不費力,只是因為我太久沒有騎單車,有點小怕怕,一直捏著煞車。 BTW,從一進龍井村的牌坊開始,路邊就有三三兩兩的大媽聚集,看見遊客就跟上去纏著不放,各種拉你去吃飯去喝茶,一般禮貌的說謝謝不用,她們就會勸退,只有下山時遇到一個很執著的,一再要我們去買茶葉,最後纏不過,我便說我買了,大媽竟然說我沒看到,你裝哪裡了,我說我放在包裡了,大媽說那看你買的不多,再去我家買點。 。
回到飯店差不多三點,點了海南雞飯,意外好吃。洗澡休息片刻,又溜達著去西湖散步,晚餐在西湖旁的新新飯店,菜非常一般,和價格一對比,簡直可以用不美好來形容,感覺新新飯店還是比較適合入住,單獨去吃飯不太合適,想吃杭幫菜還要有一點格調的,建議去吃金沙廳。
Day3:湖濱銀泰,嘉里中心,武林夜市,清河坊
今天看到天氣預報又是一天大太陽,我們便決定去市區轉轉,商場買買東西,先去了湖濱銀泰,喝了杯咖啡,中午在老食堂吃飯,炸臭豆腐和炸肉的雙拼沒的說,炸藕合更絕,鱔魚加了很多白胡椒還有香油,吃著很有點山東味道,螺絲炒tian雞沒有上次吃的鮮,雪菜筍片小黃花魚很對胃口,鮮美無比,而且感覺他家店真的好愛用黃酒,嗆蟹和花螺的黃酒味道都特別重,但很好吃,另一個冷盤自製香腸很香,喝了飯店自製的啤酒和千島湖啤酒。下午去嘉里中心,看了電影,黑白魔女庫伊拉,這個電影評分很高,但是劇情確實有點民,有點老套,而且艾瑪斯特的浮誇是令人不太愉悅的那種。嘉里中心出來逛了逛武林夜市,然後搭計程車去了清河坊,簡單的溜達了一下,主要是我們對這種購物為主的老街實在沒什麼興致。想起距離方老大麵館不遠,就一路走著去了,雖然到的時候已經七點半,還是有一條七八個人的小隊伍在排號,輪到我時,腰花,鱔魚,豬肝都沒了,於是點了一份加料片兒川湯麵,一份蝦仁肉絲拌川,廚房兩個阿姨做面,動作簡直可以用行雲流水來形容,面超級好吃,片兒川鮮的掉眉毛,就是稍微有點鹹,估計是有不少人這麼覺得,所以牆上也貼著提示語可以提前告訴炒菜阿姨要淡一點。
炸物雙拼
炸藕合
鱔魚
雪菜筍乾黃花魚
加料片兒川
蝦仁肉絲拌川
Day4:飛來峰,靈隱寺,某忘記名字的公園
記得有一年來靈隱正好下雨,人很少,香火氣混合著水汽,煙霧繚繞,我在寺廟的小亭子躲雨看書,和路過的僧人閒聊幾句,那時特別深刻的體會到了靜心和安寧的感覺。但今天是大太陽,溫度差不多35度,騎車去靈隱的路上,汗在衣服裡流成了小河,有點熱暈。門票之前想在網上買,發現溢價很多,有捆綁消費,附帶專人解說什麼的,不想要解說的話完全可以到了之後在門口掃碼買,需要買兩次,一次飛來峰,一次靈隱寺。飛來峰景區是正式進入寺廟前那一段路,路邊有池塘,裡面很多錦鯉,烏龜更多,在一個角落看到十幾只聚集在一起,有點生理不適,估計是很多人放生的,我忍不住感慨了一下會不會影響這一塊的生態系統。飛來峰上雕刻著大量的佛像,很多佈滿了青苔,佛像以元代雕刻居多,明清其次,他們數百年端坐在青山綠樹中,沉默的注視著眾生,即時不是虔誠的佛教徒,看到他們都會感到內心隱隱的震盪。進入靈隱寺,入口會給每個遊客準備三炷香,不准額外帶,也可以在此多請一些。寺廟莊嚴肅穆,許多教徒虔誠叩拜,在正殿還有祈願服務,寫上想要祝禱的人的姓名生辰八字,寺廟會在僧人集體念經時一併祈福。寺廟內有提供素齋,我們來的比較早,所以中午前就結束了行程,從飛來峰小門出去到佛學院那一條路,我特別喜歡,路邊山上有若隱若現的佛像,古樹參天,青苔漫布,行人稀少,有幾處古樸風格的平房民宿,隱密而幽靜,適合禮佛的人選擇。中午在沿路的和茶館吃飯,沒有菜單,一位218,人多的話菜餚會比較豐富,我們兩個人是四菜一湯,分量比以前有所減少,口味尚可,在那裡喝喝茶還不錯。
靈隱寺門口盛放的荷花
飛來峰景區的池塘
在寺內草坪上,鴿子和小松鼠在找食物,完全不怕人
飛來峰出來至佛學院的小徑
下午我們休息了一會兒,接近傍晚,在曲院風荷散步,沿著梅家塢方向走,發現了一個有點詭異的公園,名字忘記了,回來想找一下,在各種景點介紹上也找不到,那個公園感覺好像是新建然後又廢棄的,各種品種的薔薇科花木,花期已過,凋謝了大半,園內有很多歐式女神鵰像。如果花正盛開的時候,應該是挺浪漫的,但現在空無一人,花木凋零,噴泉荒置,讓人有一種荒蕪感。在園區溜達的時候,天空遠遠傳來雷聲,然後頻次越來越高,於是我們決定去吃晚餐。嘉里中心的翠園,老字號港式餐廳,脆皮燒豬越來越薄,其餘幾道菜也一般,顯得酥皮牛肉有點驚艷。吃完飯雨下的大了起來,不好搭計程車,於是決定找個附近的酒吧坐一坐,搜了一下評分最高的叫奈雪酒屋,以前只喝過奈雪奶茶,沒想到還有酒屋,一半出於好奇,打著傘過了馬路去,一樓是奶茶店二樓是酒吧,酒吧裝修有點後現代風,店面很小,整晚只有我們兩個客人,但酒的味道調的不錯,殭屍那款非常對我胃口。十點轉戰回飯店,雨已經轉小,感覺沒有嚐嚐杭州的小龍蝦有點遺憾,點了麻辣和蒜香兩種口味,以及田螺、兔頭和啤酒,還有雨聲和電影佐餐。
嘉里中心很有趣的店,聲音小鎮,各種唱片唱機,還可以錄歌
Day5:西湖泛舟
由於昨晚宵夜吃的比較快樂,早上起得晚了些,但特別棒的是,今天小雨淅瀝,沒有大太陽曬著,我們便決定去坐船遊西湖。從曲院風荷穿進去,一路走到西湖,蘇堤旁邊就有遊船點,我們選了一條手搖船,300塊錢1.5—2個小時,以前坐過,在西湖簡單環一圈,便拐進了基本沒人的水道,在曲院風荷裡一路滑,荷花、睡蓮開的很美,不知名的水鳥不時衝進水中捕魚,很安靜,很自在,唯一美中不足就是搖船夫話真的太密,他的嘴巴應該就沒有閉起來超過兩秒鐘,從他家庭瑣事到社會百態,各種滔滔不絕,我本來想錄幾段坐船的視頻,但每一段的背景音都是他在講話,也不好意思告訴他不要說了,趙先生一度和他聊得很起勁,我覺得主要是因為一上船,船夫就誇他長得像吳彥祖的關係。
本來打算今天回程,而游完西湖已經快兩點,覺得很匆忙,於是退了票決定再住一晚。晚餐去吃了勇,菜單是一條一條掛起來的,服務員會把架子拉到你面前讓你選,我們選了三人份的刺身拼盤,菜單上除了馬肉其餘的都有,海鮮鮮甜,魷魚尤其甜糯,令人驚喜,老闆自創的牡丹蝦吃法也很可愛,還為我們詳細介紹了各種刺身以及他的趣事,怎麼說呢,可愛中透著一丟丟油膩吧,哈哈哈。天婦羅很好吃,特別是身為一個吃筍十級愛好者,招牌炸筍尖太對我的胃口,筍頭包裹了新鮮的蝦肉,一口下去超級滿足。還有特色筍絲飯,比傳統筍片燜飯多了一點細膩和溫和,老闆特意提醒米飯要留一半做湯泡飯,但我覺得昆布味噌湯有點鹹了,茶泡飯可能更會凸顯筍的鮮甜。
五天的行程結束啦,玩的地方不多,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漫步,感受新鮮的空氣和綠色,換一種輕鬆的心情,徹底拋下工作的忙碌的繁雜,也許秋天有時間的話會再來一次,找個陰雨天去西溪濕地,在船上吃蟹喝黃酒,順帶著玩一圈桐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