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千里稻花應秀色古良渚人的田園生活別具風格。

千里稻花應秀色古良渚人的田園生活別具風格。

良渚位於太湖平原,海拔只有兩公尺多高,西北為天目山,是暴雨中心,易遭水患,選擇住在這裡,首先要確保安全。

聰明的古良渚人一邊在上游建造水壩,一邊透過堆築台地改造濕地的居住環境,並用木板形成碼頭,方便船隻停泊往來,這種沿河而居的風貌延續至今。

安全要保證,溫飽也得解決,在莫角山宮殿區以東幾百米,重見天日的二十萬斤稻穀雖已炭化,但顆粒分明,證明古良渚人不再依靠採集堅果充飢,而是學會了稻作農耕,過了田園生活。

密布的河網,也讓這一帶先民掌握了高超的網捕技術,由此放棄了低能量的貝類,轉為吃魚。

隨著大量勞動力被工程建設佔用,人們由原始狩獵轉為圈養家畜,從出土的動物骨骼來看,家豬成為了主要肉食,直到今天,稻米、水產、豬肉依舊是江南水鄉人家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搭配。

飲食開始講究的同時,古良渚人對穿著也有了新的追求。衣料以麻為主,並用到了蠶絲,出現了帽子,木屐,腰帶、羽冠和各類玉飾。這段時期,服飾不僅具備禦寒、遮羞、裝飾等實用功能,也成為權貴和百姓的區分等級身分的標誌之一。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