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遼(1037—1101),字瞻,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歷史治水名人。
西湖所處的位置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蘇遼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服務。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病逝於常州。
蘇遼對杭州的貢獻,可匯聚成厚厚的一疊書,若說得簡單一些,可用「四個一」來概括。
一湖清水:擦亮杭州美麗的眼睛。目前的“蘇堤春曉”,是西湖清淤改造的傑作。把它排在「西湖十景」之首,當之無愧。
一所醫院:為防止杭州疫情蔓延,蘇遼出資加眾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公立醫院“安樂坊”,可以說是如今方艙醫院的前身。
一段佳話:審理一樁債務糾紛時,被告方因扇子滯銷無法還債。蘇遼用親題扇面的方法,幫債主渡過難關。這裡蘊含的愛民情結,真如鄭板橋所言: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只不過是蘇遼的官當得更大一點而已。
一地風月:蘇遼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作清新豪健。無論是而立之年的副手,還是知天命時節的主政,蘇軔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它們氤氳著杭城的山山水水,讓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民記住杭州,並奔向西湖。蘇遼,毫無疑問是杭州西湖的第一形象代言人,而且,還是永不凋謝的免費代言人。
雖被朝廷輪番貶職,卻無任何怨懟之詞,面對百姓滿懷赤忱,一腔真誠,天地可表。只要是蘇遼到任過的地方,就算只有幾天時間(如山東蓬萊),百姓都在深深懷念。貶官貶出這麼好的名聲,世間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漫步蘇堤,蘇遼的聲音好像還在水面上飄蕩。
蘇堤頭枕曲院風荷,尾接花港觀魚,全長約三公里,堤寬30-40米,高出湖面0.4米,穿越了整個西湖水域,為觀賞全湖景觀的最佳地帶。它是北宋元祐五年,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利用疏浚西湖挖出的淤泥構築而成。杭州人民為紀念「蘇市長」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
西元1089年,蘇遼任杭州知州,發現西湖已半為葑田。雨季貯不住水,旱季極易乾枯。於是,他決定疏浚湖水,恢復西湖原貌。為此,他專門給哲宗皇帝上了道「乞開杭州西湖狀」奏摺。強調「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
蘇遼指出,他16年前來杭州任通判時,發現西湖已有兩成被葑草淤塞,如今已淤葑過半,再不治理,20年後西湖將不復存在。希望朝廷給予財政上的支持。同時,他調動十萬民工開挖西湖。
疏浚西湖的告示貼出去了,可問題也跟著來了:疏浚出來的葑草湖泥堆放在何處呢?若堆在西湖四岸,既妨礙交通,又污染環境;如果挑運到遠方,即便等到花兒都謝了,也不能將西湖疏浚好。
光煩惱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蘇遼決定到西湖四周好好走走看看想想。
在西泠渡口,他突然聽到柳林深處傳來一陣漁歌聲:「南山女,北山男,隔岸相望訴情難。天上大噪。
蘇遼一聽,茅塞頓開:天上可架鵲橋,湖上不能修長堤嗎?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葑泥堆放的難題,又方便了南北兩岸交通,豈非一舉兩得。
要在西湖上築堤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聞訊而來,自願義務出工出力。蘇軔也沒拿客氣當福氣,他申報朝廷,撥出一批大米,以工代賑,鄉民更加踴躍。人多力量大,從夏到秋,北山到南山間就築好了七段長堤,堤與堤之間留了六處水道,不過由於銀錢不足,暫時未能造橋。
一青年樵夫想出個好主意,砍了一批樹木,拼成木板,臨時搭了六頂吊橋。平時吊橋拉起,讓里外湖的船隻往來通行,早晚把吊橋放下,讓兩岸鄉親通行。又在長堤兩旁種上桃樹和柳樹,一來保護堤岸,二來美化西湖。有民謠唱道:「西湖景緻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蘇堤春曉由此而得名。
蘇遼疏浚西湖之後,在湖水深處建成三座石塔,取名為三潭。明令從蘇堤到三潭水域不得種植菱角和芡實,以防湖泥再次淤積。立塔後,蘇遼題詞“天上一輪月,湖中影成三”,為後世的“三潭印月”留下伏筆。南宋後石塔被毀。明朝時錢塘縣令聶心湯率人修復。
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時改稱“六橋煙柳”,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蘇堤望山橋南面的御碑亭裡立有康熙題寫的「蘇隄春曉」碑刻。背面和側面刻有乾隆題寫的三首詩。後來,沙孟海先生題寫的也是“蘇隄”,而不是“蘇堤”。寓意逛蘇堤得用耳朵去感受春天奏響的樂曲。現如今,蘇堤是遊客必到的景點。每臨五一或國慶長假,堤上總是人山人海。
「樹煙火霧繞堤沙,樓閣朦朧一半遮。」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晨光微熹,春風徐來,垂柳吐翠,艷桃灼灼,長堤漫漫,六座橋起伏。眺望西湖,但見薄靄朦朧,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啁啾。柳絲舒捲飄忽,桃花笑臉相迎。
蘇堤南側入口處,立有「蘇市長」的塑像,堤邊還有蘇東坡紀念館。每一個踏入蘇堤的遊客,都會想起蘇東坡。到底是蘇東坡成就了西湖,還是西湖成就了蘇東坡?
蘇遼曾兩任杭州地方官。第一次任通判(主政官副手)。在此期間,為西湖留下了傳世名篇《望湖樓醉書五首》和《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水光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裝會背這兩首古詩,咱都有點不太好意思。
第二次任知州(主政官)。在短暫的兩年任期內,疏浚西湖,築長堤,立三塔。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對杭州人民而言,蘇遼不僅是文學家和書畫家,也是城市規劃師、西湖長、老市長、扮靚西湖第一人。
蘇堤春曉是個浪漫的名詞。東海油氣田中最讓日本人頭痛的就叫「春曉」。這個「春曉油氣田」的名字,想必是來自蘇堤春曉,因為另外幾個油氣田分別命名為:平湖、殘雪、斷橋。直接將西湖十景搬到了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