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一首悠揚的詩;西湖,是一幅絢麗的圖畫;西湖,是一曲動人的音樂……無論是常來常往的市民,還是匆匆而過的遊客,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西湖,讀你千遍也不膩;西湖,聽我一回還自陶然。
從寶石山上看白堤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把杭州視為人間天堂,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西湖的存在。
根據史書記載,秦朝之前,這裡還是一處與錢塘江相連的淺海灣。錢塘湧潮,泥沙俱下,氣勢磅礴,慢慢將海灣與江面隔開。地質學把這種由海灣演變而來的湖泊,稱之為潟湖。
從寶石山上看白堤
隋唐之際,湖水淡化,區域固定。錢塘縣治從靈隱山移至東面平陸,湖處境內,故名錢塘湖;因湖在城西,又稱西湖。北宋中期,或許是受蘇東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影響,西湖之名逐漸取代錢塘湖。
經過千百年的“精雕細琢”,才使西湖“佳景無時”。五代時期的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先後建都杭州(南宋時稱臨安),西湖面貌的改變尤為迅速。元朝初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盛贊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從此,西湖更是馳名海內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闢植物園、動物園、花圃和環湖公園4000畝。歷史文物、名勝古蹟修整。可以這麼說,經過20多次的疏浚整治,西湖才奠定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的地位。如果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
西湖由自然山水、文物古蹟、寺廟古塔、碑刻造像和公園綠地組合而成。山不高而逶迤清秀,水不廣而嬌嬈多姿。湖山依傍,和諧共生,嫵媚多姿。
“三面雲山一面城”,湖水像碧綠的翡翠,鑲嵌在三面青山組成的鏡框之中。所有新建和擴建的園林,都用大體量的喬灌木叢組成大小不同、疏落有致的空間。色彩豐富的花草樹木,成為花園的主角,中間點綴著古色古香的亭台廊榭。恬淡寧靜的自然景觀,和寬闊熱鬧的湖面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湖中的孤山及三座人工島更是錦上添花,把自然與人文有機結合,使古樸與現代交相輝映。把「湖中有湖,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園中有園」的西湖風光,交織得絢麗多彩,如詩似畫。
正如北宋文豪蘇東坡所言,“水光瀟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雖說“天下西湖三十六”,但何止36個而已,敢自比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唯杭州西湖有此膽氣。
蘇堤一側的東坡像
1982年,國務院將西湖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85年,在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評選中,杭州西湖力壓群芳,佔據第三。具體排名如下:1萬裡長城、2桂林山水、3杭州西湖、4北京故宮、5蘇州園林、6安徽黃山、7長江三峽、8台灣日月潭、9承德避暑山莊、10秦陵兵馬俑。
在以西湖為中心的近60平方公里的風景名勝區內,分佈著數百處風景名勝點和文物古蹟。元代評過“錢塘十景”,清代列過“西湖十八景”,最有影響的說法,當屬誕生於南宋“西湖十景”。
西湖是杭州的靈魂,為了把西湖扮得更美,讓杭州變得更靚,2000年,杭州市啟動了西湖綜合整治工程,西湖水域面積由原來的5.6平方公里擴大到6.7平方公里,再現了「一湖,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西湖全景圖。呈現出一副疏密有致,詩意盎然的優美畫卷。
保俶塔
西湖的美麗動人,不僅在於外表的山水之勝,林壑之美,還在於眾多文物古蹟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這是唐代寫實詩人白居易留下的千古絕唱。
「長憶錢塘,不是人寰是天上。萬家掩映翠微間。處處水潺潺。」這是宋初著名隱士潘閬對杭州的美評。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是北宋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發出的讚嘆。
「論山水的秀麗,西湖在世界上真有位置。那山光,那水色,別有一種醉人處,叫人不能不生愛。」這是現代新月派代表詩人徐志摩對西湖的感受。
「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說,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這是當代著名作家餘秋雨在《西湖夢》中的一句經典總結。
我雖是浙江人,但工作前一直沒有機會跟西湖親密接觸。有關西湖的最初印象,是孩童時廣為流傳的西湖民間故事。
自古以來,西湖就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祝》和《白蛇傳》,光是西湖就佔了兩個。
《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密切相聯。而梁祝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湖畔的萬松書院。此外,杭州還流傳著岳飛蒙冤、濟公扶危濟困、乾隆六下江南、楊乃武與「小白菜」、錢王射潮、六和填江、靈隱飛來峰等大量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兒時,幾乎每個同學都對各種版本的《西湖民間故事》如醉如痴。
西湖是怎麼來的?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玉龍和金鳳在銀河旁邊的仙島上發現了一塊白玉。他們琢磨多年,終於把它雕成了一顆熠熠發光的明珠,但卻被王母娘娘給發現了。
在神話故事裡,王母娘娘往往屬於那種有事沒事盡幹壞事的人。或許,是寫故事的人嫉妒她嫁給了全宇宙最大的豪門之主──玉皇大帝吧。
這一回,又是她把寶珠悄悄順走了。玉龍金鳳不知道就此巴結一下領導夫人,反而上門索珠,王母為老不尊,耍起無賴。把手一鬆,那明珠降落凡塵,瞬間變成美麗的西湖。玉龍金鳳以變應變,隨即下凡,化成玉龍山(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眼前這顆璀璨的明珠。
可以這麼說,幾乎每一個西湖景點的背後,都流傳著一個甚至數個或溫暖或淒美或壯烈的傳說。
兒時的我們,都很想去看看那誘人的西湖,但知道杭州“在那遙遠的地方”,最多只能空想一番罷了。在買包鹽都要掂量一番的年代,父母怎麼可能耗費「巨資」帶我們去杭州遊覽。
因為一時得不到,更顯得神祕美麗。
1989年8月,我終於告別懵懂,步入青澀,成為小學教師隊伍中的一隻小菜鳥。第二年春天,中心小學為了讓我的翅膀能稍微長得硬一點,特地留給我一個去杭城聽課的名額。
夜西湖
此時,學校朱校長吞吞吐吐地找我聊起天來。說去杭州聽課的機會非常難得,很多老師一輩子都輪不到一次,還是把這個寶貴的機會讓給快退休的老王吧。因為,對他而言,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再說,你一個頂呱呱的師範學校畢業生,還用得出去聽課嗎?
那時,赴杭州聽課,可以說是一項天大的福利,怎麼可以讓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給佔了便宜呢。讓德高望重的隔壁老王去,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為了保護我這隻小小鳥。
「什麼!換人?都快退休了,還學什麼學。這個名額是特意留給小王老師的,是你們想換就能換的嗎?」沒想到,替換計劃被中心小學的陳校長一票否決。
西湖音樂噴泉
這麼說來,老王去也得不去,小王不去也得去。
臨行前才曉得,下轄七所完小的中心小學,總共就兩個聽課名額而已,一個給了我,一個陳校長自己留下了。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西湖,您終於不用默默地站在那裡等我了。
趁著週末休閒時光,陳校長帶著我,相繼遊覽了湖濱公園、三潭印月、花港觀魚、白堤、蘇堤、斷橋、岳王廟、靈隱寺、玉泉等景點。
在北高峰俯瞰西湖,心潮難免有些澎湃。此時,旁邊一位來自北方的漢子,對著西湖連連讚嘆,不停地說道,「後悔死了!後悔死了!沒想到世上居然有這麼漂亮的地方。如果能把老婆孩子也一起帶來,那該多好啊!
當時,我為自己是一名擁有西湖的浙江人而感到自豪,儘管本人也是第一次來杭州。
那時杭城的公車按站收費,一毛兩站。陳校長說,反正也沒人查票,咱還是給學校省點經費吧,少買幾站又有什麼關係呢。結果,偏偏遇到了那些個查票的大蓋帽,被人抓了個現行。
我天生膽小,頗有一種天塌地陷的感覺。因為少付了兩毛錢,我們只好每人補買了兩元面額的車票,這叫「缺一補十」。我們由一個勤儉節約的模範,變成了揮霍公款的嫌犯。
回頭想想,人生中的首次出差活動,似乎勤儉得有些過了頭。
住的是五元一晚的地下室,吃的是一元一碗的油渣麵。為什麼要吃油渣麵呢?因為它跟最便宜的青菜麵同價。為什麼油渣跟青菜同價?這讓油渣情何以堪。當時還以為杭州人比較傻,不大會算帳。後來才知道油渣會提高得癌機率,食之可怕,棄之可惜。不太聰明的杭州人,就把這等危險的美食,客客氣氣地讓給我等聰明的鄉巴佬享用了。
當時剛推廣方便筷,需五分一雙,得自己額外掏錢購買。我驚訝地發現,陳校長每餐使用的筷子,居然是他自己從家中帶來的竹筷。
眨眼之間,“小王”變“老王”,雖然之後多次光臨西子湖,有一回甚至用了半天時間,步行把周長15公里的湖泊繞了一圈,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30多年前「小王」的那次「初戀」。
西湖最有名的景點,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如果把它們混在一起重新排隊,估計會把我的頭搞得很大。
如果缺乏對歷史的了解,缺乏對文化的掌握,就不太容易讀懂西湖。真如有些人所言:就這麼點死水而已,跟我們那兒的大海根本沒法相提並論。
若想跟大海比胸懷,西湖一定死得連渣兒都不剩一點。但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若比誰更楚楚動人,波濤洶湧的大海,又怎麼拼得過水光灩的西湖。
最著名的“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位於湖周或湖中,展現了西湖的朝暮晴雨和春花秋月。它們分別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所有景點的名字,都透著江南的雅緻與詩意,顯然出自文人之手。
蘇堤春曉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南屏晚鐘
南宋紹興年間,宋都南遷杭州,偏安一隅,只求安樂死,不想陣前亡。宋高宗趙構就像煮熟的鴨子-只剩嘴巴有點硬,他說大宋都城在東京(古稱汴州,今稱開封),早晚要收回,杭州只是個臨時安頓的場所而已,故改杭州為「臨安」。
還有一種說法是趙構仰慕吳越王錢鎧,故把杭州改成了錢鎧的故鄉-臨安。個人感覺,第二種說法有些不太可靠。
那時主戰的將士,死的死,歇的歇,貶的貶,北伐基本歇菜。被剝奪了兵權的抗金名將韓世忠,給自己取了一個「清涼居士」的雅號,從此不再談論兵家之事 ,整日在西湖邊瞎轉悠。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些個高官富商文人雅士,整天無所事事,只知帶著美女遊山玩水,把西湖周邊踩了個遍。看到不錯的風景,就聚在一起把酒言歡,評頭品足。 「西湖十景」之中,多為賞花賞月賞魚之地。看來,他們真的是炒梅干菜放鹽巴——鹹(閒)得要死。
當時的御用畫師,為了取悅趙構,繪製了大量西湖山水風景畫,供皇帝欣賞。最後,由趙建構出最優美的十幅西湖風景圖,經文人墨客渲染傳頌,形成流傳至今的「西湖十景」。
時光飛逝,佳景也老。 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是重中之重。此時的他,平定了三藩,收復了台灣,開掛了噶爾丹,揍了俄羅斯,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那一年,原本已破破爛爛的“西湖十景”,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整修。興之所至,康熙揮毫,逐一寫下「西湖十景」的大名,並把個別景點的名稱加以微調。如把“麯院荷風”改為“曲院風荷”,把“南屏晚鐘”改為“南屏晨鐘”。前者,百姓也可能覺得這“麯”字不太好寫,就順從了皇帝的新說法;後者,雖然“晚鐘”似乎不太吉利,雖然中國文化說的都是“晨鐘幕鼓” ,但大家還是習慣叫“南屏晚鐘”,皇帝老子改了也不管用。
康熙的兒子雍正忙得要死,最後真的把自己給忙死了,所以沒有太多的機會遊山玩水。
康熙的的孫子乾隆,也算是一位超級驢友,他六下江南,每次都要來杭州逛上一逛。乾隆一看,哎喲餵,「西湖十景」全被俺爺爺題完了,咱只能寫點詩了。於是,乾隆大筆揮了又揮,搞出一大堆詩來,全部刻在十景碑的碑陰。興之所致,有些景點寫了一首又一首。皇帝的詩歌,不用擔心沒人表揚,也不用擔心沒地方發表,對了,可以刻在石碑兩側。
西湖風景如畫,十個名額哪夠呢,並且,這十景還是古人給定下來的。現在新挖掘的一些景點,或許比十景更漂亮,至少更年輕,咱可不能委曲了“小姐姐”,沒問題,那就繼續評唄。
1985年,誕生了「新西湖十景」:雲棲竹徑、滿陝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寶石流霞
虎跑夢泉
九溪煙樹
九溪煙樹
2007年,藉著西湖博覽會的春風,又評出了「西湖新十景」: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靈隱禪踪
六和聽濤
西湖十景的評選標準是自然美、意境美和人文美,西湖周邊有眾多景點沒有入選三“十景”,並非它們不符合這三個條件,而是名額實在有限。就像單位領導常說的那句話:我知道同志都很優秀,但先進的名額畢竟只有那麼幾個。
「十景」之外,至少太子灣公園、玉泉魚躍、九里雲松、白堤攬勝、錢江一橋都值得一遊。
錢江一橋
太子灣公園
說完“西湖十景”,我們還得重點說“西湖三絕”:孤山不孤單,斷橋不斷,長橋不長。
孤山不孤單。孤山西接西泠橋,東連白堤,海拔35米,佔地20萬平方米。
孤山景色唐宋年間就已聞名,南宋理宗曾在此興建規模宏大的西太乙宮,把大半座孤山劃為禦花園。清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宮,雍正皇帝改行宮為聖因寺,與當時的靈隱寺、淨慈寺、照慶寺並稱「西湖四大叢林」。
孤山一角
或許有的朋友會問: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為什麼要取名為「孤山」呢?這是因為此山風景特別優美,歷史上一直被稱為孤家寡人的皇帝所佔有,所以叫「孤山」。
從地質學上講,孤山由火山噴出的流紋岩組成,整座島嶼是和陸地連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單」。還有一種說法:孤山四周都有青山綠水陪伴,好意思說自己孤獨嗎?
北宋著名隱逸詩人林逋曾漫遊江淮,後隱居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的這兩句詩,雖無一個「梅」字,卻成功地描繪出梅花超凡脫俗、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
斷橋不斷。白娘子與許仙雨中相逢,借傘定情。因這段傳奇的愛情故事,使斷橋蜚聲天下,成為湖上第一情人橋。
從寶石山上看斷橋和白堤。
斷橋所處的位置背城面山,處於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點,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之地。每當瑞雪初晴,橋的陽面已經冰消雪化,而橋的陰面還是白雪皚皚,遠遠望去,橋身似斷非斷,「斷橋殘雪」因此得名。另外,斷橋是白堤的終點,從平湖秋月而來的白堤到此中斷,可以說是「堤斷橋不斷」。
斷橋一側的荷池
長橋不長。長橋,述說著淒涼的愛情故事。宋時青年女子陶師兒與書生王宣教相愛,但後母從中挑撥離間橫加阻撓。眼看美好的婚姻難以成全,陶師兒與王宣教坐船夜遊西湖,到長橋下荷花深處,雙雙投入水中,以死相抗。
西湖南線
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此橋上送別,兩人依依不捨,慢吞吞地來回送了18次,一條本來50多米的短橋,硬是整整走了一天,把它變成了一座“長橋”,準確地說,應該是“纏橋”。
西湖,又何嘗不是一個“纏湖”,否則,為什麼會幾日不見,就如隔三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