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杭州最有靈氣的公園,濃縮了西湖精華景點,是夏天賞荷最佳之地。

杭州最有靈氣的公園,濃縮了西湖精華景點,是夏天賞荷最佳之地。

提到杭州,想寫的地方太多了,但思考來去,還是最愛西湖。即使遊人如織,去了很多遍,每次到杭州仍專程去西湖邊轉悠一圈又一圈。從白堤、斷橋到風波亭,從雷峰塔、六和塔到平湖秋月,我對西湖的一切已爛熟於心。特別是伴著縷縷不開的茶香與朦朧煙雨,漫步在西湖,總有一種說出的愜意。

位於西湖西北角的孤山,在這些景點中顯得特別遺世獨立──林間只有鳥蟲在低語,遊人鮮少。只有40公尺不到的高度,卻文物勝跡薈萃,乃觀賞西湖美景的最佳之地,更有詩為證:「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當然,孤山美不美,只有親自看了才知道。

作為西湖景區最大的島嶼,因地處里湖與外湖之間,便有了孤山美名。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就已聞名,唐代有孤山寺,清代曾在此建行宮、禦花園,康熙、乾隆南巡時都在這裡住過,雍正時改為聖因寺。乾隆極愛西湖行宮,回到北京後,還在西郊玉泉山靜明園中仿建了西湖聖因寺行宮。

除了受皇室偏愛,也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北宋著名詞人林和靖,在孤山造了幾間房子,種了一片梅花,養了兩隻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過著清逸的生活,最後葬在孤山;白居易、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也喜歡去西湖孤山吟詩作賦......這座叫孤山的小島,從來沒孤獨過。

現在,在清西湖行宮、聖因寺及禦花園遺址上,矗立的是浙江圖書館孤山館舍、中山公園、文瀾閣和浙江博物館。

進入中山公園內,一眼就能看到兩個紅色的大字“孤山”,從缺了一點的“孤”字向右,拾級而上走不久,一處小巧玲瓏的庭園赫然出現。中央便是以蘇東坡詩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

據說這裡應當是孤山行宮禦花園的一角,在當年太平天國戰亂中,曾將行宮建築化為灰燼,西湖天下景亭卻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倖免於難。別看它外表樸實無華,實際上在西湖眾亭中地位極高,只是隱藏較深,往往會被人遺漏。

西湖天下景亭身上集中了諸多文人精華,亭名出自蘇東坡之文,自不必多說。亭上一副以不同字體書寫的楹聯也十分引人注目: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為民國時隴黃文中所題。此聯可順讀也可倒讀,點景生情,在默念之餘,眼前彷彿浮現出西湖陰晴雨霧中幻化無窮的景色。

和靖先生墓位於孤山東北坡,附近建有放鶴亭、梅鶴軒以紀念這位隱士高人。 90多年前,梅鶴軒曾是私人別墅羅苑的一部分,杭州人習慣稱它為哈同花園,如今作為哈同花園的存遺,與平湖秋月相映成輝。每每游到梅鶴軒,景色自然別緻,一座臨湖的樓榭,四面全是隔扇門,無論冬夏,有湖風傳堂而過,無比舒爽。

西湖賞荷,是夏天最美的花事。在西湖16塊荷區,無疑斷橋荷區人氣最旺,但年年看荷花的老杭州人會說,想看最純正的西湖紅蓮,就得來後孤山。的確,這也是我最喜歡的荷區之一,那裡花開一片,氣勢最足,站在岸邊拍荷花,遠處是一汪純淨西湖水,近處紅蓮嬌艷,怎麼看也看不夠。

另外還有一條斷橋與孤山交織的賞荷路線,也堪稱經典:從斷橋起步,沿著北山街一路走,到了孤山西泠橋拐彎,走上白堤,再一路走回斷橋。

從斷橋起步,是因為斷橋口上停靠的公車特別多,交通便利;沿著北山路走,一面西湖水與荷花相伴,一面是杭州老建築相隨;到了頗具人文氣質的西泠橋畔,還能看看南朝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墓和鑑湖女俠秋瑾墓。

在賞荷之餘,也許會讓你對孤山的認識,再加深一層吧。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