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部分
記得四、五年前曾來過一次浙江建德,但對這裡的記憶有些模糊,印像中的建德臨江而建,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秀麗江南小城,那清澈碧綠的新安江水滋潤著民風淳樸的建德人。
再來建德時,是在2021年接近尾聲時!在新安江上,乘坐「夢幻17號」遊船跨年;漫步千年古城嚴州,在知府大人一聲開城門的吆喝聲中,感受古城的人間煙火氣;走進下梓村,感受非遺「板凳龍」的獨特人文魅力,也領略了「17」對建德人的意義。
17℃建德新安江,不只是一個數字那麼簡單,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是歷史的,又是未來的;是青春的,又是永恆的;是現在又是夢想!
觀博物館,聆聽建德人文歷史
若要了解一座城,這裡的博物館那是一定要去的。
建德博物館坐落在17℃新安江畔,是建德市首座綜合性博物館,那造型靈動的建築外形設計別具一格,融合了自然山水之美,航拍視角下,博物館與新安江交相輝映,散發出迷人的魅力。
博物館內設有4個常設展廳、1個臨展,分別是大地與生命的故事(建德自然環境與資源站)、建功立德的熱土(建德歷史文化展示館)、三江兩岸(建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古韻薪傳及據德依仁遊於藝(壽崇德陳列館)。
我們重點參觀的臨展,這裡“絲綢之路,自然大觀”,為建德市博物館與天津自然博物館首次合作開展。
早在2000多年前,張騁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東西方的探索與文化交流由此開啟,其線路自長安,途徑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中亞,直達羅馬與波斯的陸上交會處,自從走進這裡時,耳旁似乎想起了駝鈴的悠揚聲響。
「絲綢之路,自然大觀」展廳內主要展示的是地理、人文、動植物,透過自然地理的差異性及生物資源的豐富性,將獨具特色的絲綢之路自然景觀、人文地理及動植物展示了出來,不得不說,這在古時是一條外貿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如今看來,絕對是一條絕美的旅遊線路。
參觀完展館,在入口處還可以獲得一份精美禮品,蓋上絲綢之路沿途極具地標的建築或人文的章印,留作紀念。
新安江「夢幻17號」遊船跨年
相信很多朋友都去跨年了,有的是煙火秀,有的是燈光秀,有的是歌舞表演…而建德這次跨年格外吸引人,「夢幻17號」遊船跨年,想想就非常夢幻。
19:30我們準時來到了新安江畔的風月軒遊船碼頭,遊船已經停靠在岸邊,等待著大家的登船,這次全城限量共100人將乘坐遊船跨年,航向美好的2022年!
「夢幻17號」遊船是一艘歷時一年打造而成的大型豪華餐飲遊船,是建德首艘以「餐飲觀光」為主題的遊船,可載客達230人,航線全程約2下個小時。夢幻17號遊船的造型恍若一隻超大的白鰭豚,夜色下,幽藍色的燈光籠罩著船身,這種色彩非常解壓,同時也給人一種大海的深邃感,寧靜、神秘、夢幻。
22點30分,「夢幻17號」遊船將正式起航,期間及航行過程中,活動節目非常豐富,有美食美酒、氛圍螢光棒,有樂隊駐唱、猜歌名、抽獎,以及嗨到爆的DJ,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音樂島嶼”,如此氛圍下,誰又能不放肆一嗨呢!
這次「夢幻17號」遊船主題就是跨年,由2021年航向2022年,伴隨著一首首亦歡快、亦懷舊、亦動聽的歌曲,現場氛圍逐漸熱烈了起來,家人在此團聚,愛人在此甜蜜相伴,三五好友舉起酒杯敬你我、敬未來!
抽獎環節又引起了一波騷動,這次的獎品非常豐富,有雷迪森豪華房券、大型沉浸式表演《江清月近人》演藝體驗券、大慈岩或靈棲洞暢玩套票。哎,此刻不得不說,我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中獎絕緣體,就連景區門票都沒抽到…
DJ手上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接下來的畫風大變!
大家紛紛拿起螢光棒,或手拿啤酒,伴隨著勁爆的旋律,整個人突然振奮了,極力扭動著身體,血液似乎都在顫抖,是解壓,是放鬆,是自由,是毫無保留的發洩,心裡的煩惱也早已忘得一乾二淨,2021年所遇到的不愉快,統統甩掉!
快到零點時,大家都來到了甲板上,此時的遊船已來到了新安江彩虹橋前,屆時彩虹橋大屏上將倒數計時,迎接2022年的到來。
站在甲板上,冰冷的江風吹拂在臉頰上,卻感覺不到涼意,或許是內心的躁動,讓我渾身暖洋洋的。新安江兩岸的景色流光溢彩,城區也是燈火通明,但在江上看過去,給人的感覺十分靜謐,唯有船上喧囂的聲響在耳畔迴盪。
站在甲板上,憑欄眺望新安江大橋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當倒數聲在耳邊響起時,不覺愣了一下,2022年就這樣悄無聲息地來了,在過去的一年裡,有快樂、有幸福、有滿足、有收穫,也有遺憾、辛酸與失去,在這嶄新的一年,懷抱一顆平常心,平安喜樂就好。在此,遙祝大家,新年快樂!健康平安!
當然,即便是在平時到建德來,也可以體驗到“夢幻新安江夜遊”,而若夏季到建德來,大多數人會體驗“新安江龍舟漂遊”。
最後,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虎運當頭健康平安!
千年古城嚴州府的人間煙火
新年第一天,我來到了千年古城嚴州古城。
在新安江、富春江、蘭江三江交匯處,佇立著一座千年古城,她北枕五龍山,南臨三江口,與江水間有城牆相隔,山環水繞的獨特地理位置,獨佔風景,她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嚴州古城」。
嚴州古城位於浙江省建德市,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就已建縣治,迄今已有1800年的建縣史。
不只如此,嚴州古城還有千餘年歷史的州府府治歷史,唐武則天稱帝,神功元年(697年)睦州州治由淳安遷至梅城,至此之後一直到1959年,嚴州古城皆為州府、路、專署所在地,如今現存的古城格局也已有近700年歷史。
古嚴州因水運而興,在以水運為主要交通的古時,古嚴州作為千年水路重埠、水路必經的咽喉之地,南北貨物雲集於此,碼頭上車水馬龍、街市人流如織,在當時的政治、經濟地位可與杭州相媲美。
嚴州古城現在叫梅城古鎮,享有「梅花城」的美譽。據《建德縣志》記載:「建德城即嚴州城,俗稱梅花城,以臨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
梅花城的名字來自古城牆,為朱元璋外甥李文忠所修築,天下梅花有兩朵半,其中北京、南京各一朵,梅花城半朵,足可見其地位。當然,關於梅花城的來源也有爭議,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猶存。
當年修築的古城牆也保存了下來,在城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其銘文,城磚上刻上名字,以表示對其品質負責。
2022年新的一年第一天,我在嚴州古城度過,這天嚴州古城熱鬧非凡,尤其是那“開城門儀式”,週末及節假日9:30-10:00,在澄清門前的廣場上舉行。另外,每天10:00和14:30還有知府大人巡遊。
時辰已至,只見知府大人大步邁向城門前,向世人宣告大開城門,喜迎賓客!
隨之古樂響起、鐘鼓齊鳴,身穿古裝的演員恍若穿越時空而來,那一幕幕動人心弦的演繹,引得現場陣陣歡呼聲。回首千年嚴州古城的歷史變遷,不禁讓人感慨萬千,歷史上的她輝煌過、沒落過,如今更是華麗蛻變,千年嚴州古城輝煌再現!
穿過城門,走向正大街、府前街,撲面而來的古色古香。新年/元旦節日的氛圍下,老街遊人如織,格外熱鬧,而在歷史上,這裡就是一片繁華之地,南來北往的商人雲集、文人薈萃,現在也是如此,一座座老字號店鋪林立街頭,豐富的文玩、小吃、字畫琳瑯滿目,讓人眼花撩亂。
在全國眾多州府中,嚴州古城是為數不多州府規制清晰、街巷肌理完整、歷史文脈可循、歷史遺存豐富的古城,尤其是那街巷中矗立的牌坊,其數量之多達12座,而歷史上這裡有百餘座,但大多毀於戰火,根據歷史記載復原建造,其造型及雕刻十分精美、古樸沉沉。
若是將時光拉回古時,梅城的故事就多了。
李白、孟浩然等文人墨客曾來此遊歷,留下了諸多精彩詩篇;範仲淹、陸遊、杜牧等人曾在這裡任官;《水滸傳》、《金瓶梅》等中國古典小說中對梅城的人文山水也皆有描述,可見這裡人文氣息濃厚。
漫步古街,那特色的文創店、美食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城的底蘊、自然風光與現代的文藝氣息在此交相輝映,盡顯人間煙火氣。
除此之外,嚴州古城還是一座“美食之城”,古時作為水路交通要道,這裡匯聚了四海商幫,其小吃多元化,融合了吳越文化與杭徽各地的特點,口味上受到大眾的歡迎與追捧。
嚴州古城最受歡迎的小吃有嚴州烤餅、嚴州酥餅、嚴州麻餈、梅城木梳粿、建德豆腐包、玉米粿、狀元餛飩、缸豆煎餅、鹹湯圓及嚴州三十一道,邊走邊吃,太享受了。
嚴州烤餅真的太讚了,有梅干菜和肉餡,梅干菜餡是大一些的餅,肉餡是小餅,遠遠的就可以聞到烤餅散發著的香氣,吃在嘴裡更是香噴噴的,最愛這裡的梅干菜烤餅,再來一碗狀元餛飩,即便是寒冷的冬天,整個人也暖洋洋的。
玉米粿也是老街極具人氣的小吃,原料是用高山玉米磨成的細粉,炸製而成的玉米粿金黃金黃的,餡料一種是白豆腐,一種是臭豆腐,推薦嘗試臭豆腐餡的玉米粿,雖然聞著臭,吃在嘴里外酥裡嫩,格外的香美。
梅城鎮老街兩側有東西兩座湖,若是時間充足,推薦去東湖逛逛。
在湖光山色的景色下,掩映著一座樓閣,這裡就是“龍山書院”,北宋時期範仲淹在古嚴州任官時,疏浚了東西湖,並創辦了嚴州第一所學堂龍山書院,如今在東湖畔復建了龍山書院,也代表嚴州古城文化將再現芳華!
龍山書院位於東湖畔、烏龍山麓,內建有藏經閣、大成殿、瀟灑樓、範公祠等建築,若是說嚴州古城是梅城的根基,那龍山書院一定是嚴州古城的文化標誌。
下梓村賞非遺「女子板凳龍」
去年感覺過得挺快,但又覺著非常慢,而我卻非常喜歡那慢時光的感覺,尤其是走進古鎮古村感受傳統文化、非遺、民俗,十分享受其過程,好似回到了小時候,懷舊不只是一種情懷,更是每一個人骨子所透出的情感。 2022年第一天,我在建德下梓村度過。
下梓村位於建德市乾潭鎮東北方約10公里處,從建德站下車後開車約30分鐘即可來到這裡。
這座藏於山間、四面環山的小山村,歷經風雨洗禮華麗蛻變成一座生態村、文明村、非遺傳承村、休閒旅遊村,榮獲了「杭州文明村」、「杭州市園林綠化村」、「全國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
村中有一座標誌性建築,即文化禮堂,這裡不僅是舉行節慶活動、文化儀式、文體活動、村民議事集會等事項的主要場所,下梓村文化禮堂更是傳承傳統文化、非遺的場所所在,其鎮館之寶就是「板凳龍」。
到下梓村文化禮堂時,一幅熱鬧歡快的景象映入眼簾,文化廣場上板凳龍隊早已擺好隊形、整體亮相,場面格外壯觀。
很多人或許對於「板凳龍」並不太了解,從現場來看,好似舞龍,但又與之不同。
下梓村板凳龍花樣繁多且耍法不一,與舞龍(玩龍燈)最大的區別,舞龍是手持龍具,而板凳龍則是在長板凳上紮上裝飾有各種彩花的龍頭、龍身、龍尾,內部還放置有龍燈,而且還有男子板凳龍和女子板凳龍之分,下梓村為女子板凳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在古時,龍更是帝王的象徵,下梓村板凳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歷經代代相傳,如今已傳至第十一代,傳承人是當代書畫名家胡寶成,其團隊已擁有200多人,家家戶戶都參與了進來,不僅參與,家家戶戶還參與製作板凳龍,大大增強了村莊的凝聚力。
女子板凳龍表演時,場面非常壯觀、熱鬧、喜慶,只見她們時而變換著隊形,蜿蜒的長龍節節相隨、時起時落、穿來擺去,時而聚集在一起將龍頭高高舉起,回眸一望,內心激動又瞬間肅穆,作為中華兒女、龍的傳人,我們應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而不懈奮鬥!
走進文化禮堂,這裡竟然還藏著一座以硬板龍為主題的民俗文化展示館,在這裡可以了解到下梓村硬板龍起源、發展歷史、紮技藝、傳人等。
下梓村板凳龍由最初的木板、竹條、桃花紙、蠟燭紮製而成,到如今更穩固的木板、鋼絲、綢布及led燈,使之不易損壞,長度也增加到了120多節、200多米長,自團隊組建30多年來,曾參加過許多表演比賽,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好評。
作為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板凳龍,如今已是建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在積極申報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於板凳龍的保護與傳承有著很好的作用。
胡寶成不僅是板凳龍傳承人,還是當地書畫名家,其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國獲得了許多獎項,在新的一年,胡老師現場即興為大家揮筆灑墨,為大家寫了一副副精美的對聯與福字,在此也祝大家新年快樂、平安健康、事事順遂,虎年財運滾滾!
相信很多地方都有新年吃餃子的習俗,在下梓村「梓憶民宿」我也吃到了一碗熱乎乎、美味的餃子,餃子餡蠻特別的,有豆腐、肉和菜,吃起來香噴噴的,讓我想起了建德豆腐包。
作為文明村、生態村、非遺傳承村,下梓村還是一座遠近聞名的“民宿村”,這裡匯聚了多家美宿,吸引了杭州及週邊許多遊客的慕名而來,享受詩意的慢活。
這裡是真正意義上的民宿,走進去,有一種回到家了的感覺,房間佈置簡約溫馨,且設施齊全、衛生乾淨,陽台上擺放著的花草盆栽,也足可見民宿主人的生活態度。
站在陽台上,望著遠處的層巒疊嶂的青山,一陣風吹來,在這寒冷的冬日裡,覺著渾身暖暖的,我愛著青山、綠水、竹林,及那精彩熱鬧的板凳龍,讓我度過了新年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