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浙江私藏的寶藏小城桐廬,到底是什麼神仙地方。

浙江私藏的寶藏小城桐廬,到底是什麼神仙地方。

前言

桐廬是浙江省杭州市轄縣,位於富春江和分水江交匯處,其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風景秀美,早在北宋年間,範仲淹為這裡的奇山異水所吸引,寫下了《瀟灑桐廬郡·十詠》的傳世名篇。

桐廬素有「鍾靈氍秀之地、瀟灑文明之邦」的美譽,境內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這座寶藏小城如今也藏不住了,前不久鄧超與孫儷來到了美麗桐廬遊玩,倆人拍了許多合照,秀恩愛的地方正是在桐廬的「嚴子陵釣台景區」。

桐廬可遊玩的景點非常多,這次給大家分享4個值得一去的景點,分別是:嚴子陵釣台、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深澳古村和瑤琳仙境,一切去解鎖這座「神仙小城」吧!

嚴子陵釣台

富春江為錢塘江的上游,流經杭州桐廬、富陽,江水清澈,兩岸山色清翠秀麗,加之沿岸粉牆黛瓦建築的點綴,勾勒出了富春江這幅山水畫卷般的風貌,因此也有著「小三峽」的美譽。

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早在1350年就創作了不朽之作《富春山居圖》,所描繪的就是富春江富陽至桐廬一帶的山水美景,劉德華主演的《天機富春山居圖》也曾在此取景。

富春江沿岸風景秀美、景點眾多,其中又以「嚴子陵釣台」最負盛名。嚴子陵釣台坐落在桐廬縣城以南約13公里處的富春西岸,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富春江上的主要風景區。

抵達景區後,需搭船至嚴子陵釣台,沿途可欣賞富春江上最秀麗的山水景色,煙雨濛濛的富春江水,宛若畫中游。

不多久,一棟棟粉牆黛瓦、飛簷翹角的建築映入眼簾,這裡就是“嚴子陵釣台”,為著名的東漢古蹟之一。東漢時期,著名隱士嚴子陵曾隱居於此,嚴子陵一生不慕富貴、不圖名利,不乏文人墨客賦詩讚美其品格,其中範仲淹讚美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淹讚美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淹。長」。

自古以來,不乏名勝古蹟用「釣台」二字來命名,例如呂尚釣台、韓信釣台、莊週釣台、孫權釣台等十多處,而其中又以嚴尚釣台、韓信釣台、莊週釣台、孫權釣台等十多處,而其中又以嚴子陵釣台最為著名,素有「嚴子陵釣台,天下第一觀」的美譽。

看到眼前的畫面,相信不少人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在前不久,鄧超和孫儷突然出現在了嚴子陵釣台景區,還在這座石牌坊下拍了一張合照,一時間引起許多網友的注意與評論,桐廬嚴子陵釣台這處山水風景秀美、人文底蘊深厚之地,再次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之中。

牌坊位於釣台碼頭處,是一座四柱三門兩層高的石牌坊,牌坊正反各有一匾額,其中正額為“嚴子陵釣台”,為趙樸初所書;背額為“山高水長”,為沙孟海所書,如今這裡也已成網紅打卡點,吸引了不少遊客的慕名而來。

石牌坊上有著豐富的雕刻作品,石雕精美,所雕刻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所講述的故事大致是嚴子陵先生曾被劉秀延聘的故事,但先生選擇了隱姓埋名,隱居於富春江畔的富春山。

在牌坊的西側有一座祠堂,為嚴先生祠,嚴先生祠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唐朝時就建有祭祀嚴子陵先生的祠堂,範仲淹曾修復過嚴先生祠。在祠堂內東壁立有北宋範仲淹所撰寫的《嚴先生祠堂記》石碑,其中最著名的詩句當數「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與嚴先生祠相鄰處有一條長廊,為“老碑廊”,為當地旅遊部門於1983年所建。老碑廊長53米,共擁有22方石碑,其中古石碑2方,碑文多為讚頌嚴子陵先生高風亮節的詩文。漫步碑廊,厚重的文化底蘊縈繞在身體四周,讓人不得不為之感懷。

穿過碑廊繼續往前走,可見一座亭閣建築,為“清風軒”,樓閣樓有平台,這裡的俯瞰嚴子陵釣台的好去處,在這裡,秀麗的山水、古樸的亭台樓閣歷歷在目,如此山水美景,即便是如今依然是一處絕佳的隱世之所,而在古時,那就更為幽靜了。

鄧超與孫儷也坐在這方桌上品茶賞景。

這裡不只景色美,其茶也有其獨到之處,在釣台不遠處有清泉,為“天下十九泉”遺址,據說茶聖陸羽曾在此此泉煮茶,品定為“天下第十九泉”,泉水煮出來的茶水入口甘甜,整個人瞬間神清氣爽了起來。

作為一處絕佳的隱世之所,自古以來不乏文人墨客來此遊歷,李白、範仲淹、蘇遼、孟浩然、朱熹、張大千、郭沫若等人都來過這裡,據統計,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位詩人、文學家到訪過此地,留下了詩篇更是多達2000多篇。

看著眼前的富春山景,宛若置身於了世外桃源之中,讓人心醉,讓人流連忘返。

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

江南地區不僅有粉牆黛瓦、古香古色的水鄉小鎮,其山水風光亦是十分秀麗多彩,我喜歡古鎮古村,對於自然山水也是格外鍾情。置身山水間,那青山如黛,流水如詩,生活的煩惱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踪,使人心情舒暢許多,也難怪古人喜歡遊山玩水、借景抒情。

在桐廬就遇到了一座山清水秀之地,它就是地處富春江南岸的「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龍門崗餘脈大奇山麓,海拔600公尺左右,距離鄧超孫儷去的嚴子陵釣台景區約25分鐘車程。

上世紀60年代時,這棟林木蔥鬱、山清水秀之地被開闢為國營林場,1992年成國家級森林公園,隔年對外開放,如今的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是浙江首批「省生態文化基地」、「杭州十大最美森林公園」。

雖然是第一次到這裡遊玩,但僅僅只是一眼,就被這裡的景色所吸引。歷史上的大奇山曾叫“塞基山”,其森林覆蓋率高達97%,有“江南第一名山”的美譽,如今也是富春江旅遊勝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規模龐大,由石景源峽谷、金牛問奇居、青青世界等景點組成。

山水美景自然少不了水,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溪流主要由泉水和雨水組成,慢步石景源峽谷間,尋奇探幽,奇峰、怪石、清溪、飛瀑及那青翠的植木展現在眼前,宛若一幅水墨畫卷,把大奇山秀麗的山水美景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大家眼前。

這個季節到這裡遊玩,還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盛放的野杜鵑花,粉紅色的、紅色的、白色的杜鵑花讓峽谷景色增添了許多光彩。

山中有了水,自然少​​不了瀑布,這裡的飛瀑數量非常多,數十步一小瀑、數百步一大瀑,是這裡的真實寫照。最近陰雨天較多,山中水量充沛,一道道飛瀑掛在山壁上,聽著瀑布擊打在幽潭中的聲響,這是大自然的天籟之音,讓人十分放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看著眼前幽潭中的遊魚,不由得想起劉禹錫的這首詩,潭水水質格外清澈,魚戲其中,恍若漂浮在水面上一樣,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

雖然我們去時天氣不佳,但恰好是我想要的氛圍,隨行的小伙伴穿上了一襲古裝,站立木板橋之上,腳下潺潺流水,加之那沁人心脾的綠葉,使得眼前所看到的畫面格外的仙,不只古鎮適合拍古裝,山水間一樣可拍出讓人心靜的畫面。

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也有一座天池,潭水幽靜而碧綠,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著名文學家艾青的《綠》:“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

綠色的天池倒映著山、樹、花,細細品味,倒有幾分九寨溝的紫色。

繼續向著山上走去,還未到終點,就已聽到了飛瀑激流的聲響,瀑佈為“龍潭瀑布”,落差約25米、寬約5米,雖然無法與那些壯觀的大瀑布相比,但這正讓人領略到了江南瀑布的秀美婉約,這才是江南山水的景色。

深澳古村

古村,指的是那些至今保存著歷史建築、古樸民風的村落。在我國,無論南方或北方,這樣的古村都非常多,相對來說我更喜歡婉約秀美的江南古村,江南古村的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及那精美的雕刻,無不盡顯其古香古色,若是穿著古裝漫步小巷中,更有感覺。

古村也去過許多,「深澳古村」卻是第一次來。

看到古村的名字時,不禁想起「深奧」二字,深澳古村正是這樣一座村子,高深而不易讓人了解。古村坐落在杭州桐廬縣富春江南岸天子崗北麓,所處位置山環水繞,距離桐廬縣城約20公里,開車20多分鐘就可以到這裡。

走進深澳古村,一泓池水映入眼簾,水是深澳古村的靈魂所在,古村名字也因這裡的水係而得名。站在池邊,清澈的池水宛若明鏡,將四周粉牆黛瓦的建築及綿延不絕的青山倒影其中,宛若一巨幅水墨畫卷般展現在眼前,僅僅只是一眼,就足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深澳古村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初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當年深澳古村的先祖申屠氏遷移至此,歷經數百年的繁衍生息,逐漸成當地的名門望族,至明清時期,深澳古村達到了鼎盛時期,往來貿易頻繁、文人輩出。走進古村中,歷史上的輝煌依稀可見。

明清是深澳古村最繁盛的時期,出現了一批販運草紙而發家致富的商人,村子中大多數古建築也都是在那個時期所修建。才走進古村沒多久,就遇到了一處景色絕佳之地,這裡古建高聳、小巷幽深,悠長的鵝卵石小路橫貫其中,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格外的古色古香。

如果你之前也來過這裡,對於這裡的「水系」和「古建」相信並不陌生,水系和古建是深澳古村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存在。

深澳古村中存在一個獨立的水系,在南宋初年申屠氏先人建造村落時,最先就規劃了村落間的水系,整個水係由溪流、暗渠、明溝、坎井和水塘組成,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如此完整的水系在眾多古村中是非常罕見的,也使得這裡樹百年來免受水旱災害的侵襲。

深澳古村中的水係可以把飲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區分開處理,長達800多米的暗渠貫穿整個村子,而且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水埠,當地人稱為“澳口” ,這也是古村的名字由來。

第二個特色就是這裡的古建築,深澳古村擁有百餘座歷史古建,有祠堂、寺廟、戲台、民居、橋樑等,大多數古建為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建築展現古色古香,斑駁的牆壁也見證著這裡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歷史。

我喜歡古建築,尤其是徽派建築,它的古老、滄桑及特殊的構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那般耐看,那般讓人意味悠長。

作為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自然有數量頗多的文物保護單位,例如申屠氏宗祠、恭思堂、懷素堂、神農堂、尚志堂、懷荊堂、景松堂等都是值得遊覽參觀的,這些建築不僅有著自己的特點,更是與村落裡的水系完美輝映,形成了獨特的風貌與特色。

參觀過這裡的廳堂後或許會發現,這裡的古民居大多都是四合院式的「天井院落」及雙重大門,多的院落中竟然有7個天井,這樣的建造形製不僅可以保證居住環境的安靜,又能保證其私密性。當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深澳古村歷史上的經濟繁榮、富人較多。

走進古民居中,精美的​​木雕讓人眼花撩亂。

這裡的木雕類型多樣,有深浮雕、淺浮雕、鏤空雕、雙面雕等,無論是門窗或房簷,隨處可見精緻精美的木雕。細細看那“牛腿”,牛腿上的木雕雖然歷經數百年風雨,但依然是神采飛揚,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藝。

瑤琳仙境

瑤琳仙境坐落在桐廬縣瑤琳鎮境內,距離桐廬縣城約25公里。對於溶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是可溶性岩石因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自這裡被發現並開發成旅遊景區後,如今的瑤琳仙境已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且榮獲了“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浙江十大旅遊勝地」之一的頭銜。

據地質學家勘測發現,早在2.7億年前瑤琳地區曾是一片淺海,後歷經喜馬拉雅山等造山運動後形成了全新的地形地形。溶洞的形成有3個必要的條件,分別是石灰岩、可透水的裂縫和流動的水,加之時間的沉澱,形成瞭如此仙境般的地下世界奇觀。

早在古時就有關於瑤琳仙境的記載,宋朝時期,詩人柯約齋就把這裡比作仙境,清光緒年間桐廬知縣將這裡提名“瑤琳仙境”,在當地地方志《桐廬縣志》中也有這樣的記載:「瑤琳洞,在縣西北四十五裡,洞口闊二丈許,梯級而下五丈餘,有崖、有地、有潭、有穴……蓋神仙遊集之所也……」可謂神仙遊客之地。

循著小路走進石林迷宮,神奇的地形地貌和瑰麗多彩的鐘乳石景觀映入眼簾,它不僅是瑤琳仙境的標誌,更是其瑰寶。

那宛如仙境的洞天世界,好像一座光彩璀璨的宮殿,數十米的穹頂之巔氣象萬千,在燈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的鐘乳石猶如繁星閃爍,讓人眼花繚亂、浮想聯翩。

漫步瑤琳洞石階上,地下河水的聲響迴響於耳際,一個個奇特異彩的洞廳出現在眼前,「仙女聚會」、「獅象迎賓」、「廣寒舞台」、 「蓬萊宮闕」、「銀河瀑布」等仙氣十足的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幽、深、奇、秀」是這裡的真實寫照,也難怪瑤琳仙境會有「國諸洞之冠」的稱號。

整個瑤琳仙境共擁有三個洞廳,第一洞廳為“仙女聚會”,以“銀河飛瀑”最為壯觀,堪稱天下奇觀;第二洞廳有著幽深的峽谷,這裡的石筍奇觀比較豐富,石筍姿態各異;第三洞廳是“三十三重天”,是整個溶洞的精華所在,所看之處石筍漫天、層層疊疊。

關於“三十三重天”,有人將它比為唐代敦煌壁畫,眼前所看到的景色,完全可以用奇觀來形容,它的神奇也激發了無數人的想像,早在古時,有人把這裡比喻為仙境、武陵村、桃花源、蓬萊島,如此仙境般的存在,讓人心曠神怡。

除瞭如仙境般的景觀外,這裡也不乏人文景觀,在第三洞廳可見「隋開皇十八」、「唐貞觀十七年」等字跡,而最著名的還要屬西周時期古人用火的遺跡,至今已有2900多年歷史,除此之外,在這裡還發現有北宋古錢幣、東漢陶片、元朝青瓷片等遺跡。

與以往去過的溶洞不同,這裡也融入了格外奇幻的3D光影秀,震撼科幻的場景與溶洞奇特的景觀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壯觀!

旅遊小貼士

桐廬作為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一直以來都被人稱之為“上海人的後花園”,除了秀美的風景外,住宿自然也是品質一流。

在桐廬一共住宿了2晚,都是住宿在“桐廬紅燈籠小木屋”,酒店坐落在紅燈籠鄉村家園景區內,位置非常好,距離我們所去的景區都不太遠。這家旅館的辨識度非常高,一棟大紅燈籠造型的建築就是這裡的總服務中心。

不得不說,這裡的環境真的非常清幽,有著田園和山野的風景,不失為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飯店擁有50多幢古樸典雅的小木屋,小木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加之那一串串紅燈籠的點綴,透露出濃濃的村野之趣,待夜幕降臨時,一串串紅燈籠齊亮,將夜色點亮,恍若置身於了一片紅燈籠的世界之中。

這裡非常適合三五好友,不乏一兩家人來此度假,這樣就等於包了一幢小木屋。

每個房間除了擁有客廳、臥室外,還有陽台,房間內設施齊全,格外溫馨。外出旅遊,住宿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良好的睡眠,才會使得隔天有個好心情、好體力去遊玩。

我們一行人不只住在這裡,晚餐還是在這裡用餐的。

紅燈籠小木屋有著特色鮮明的農家菜系,遊玩了一天,整個人都已經餓得不行,走進餐廳,看著眼前色香味俱全的菜餚,頓時口水直流,這裡的小魚乾、老鴨湯、春筍燉臘肉及饃饃東坡肉深受大家的喜愛,幾乎都是滿盤皆清。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