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中、下三天竺的“法喜講寺”、“法淨禪寺”、“法鏡禪寺”,都是清皇帝乾隆命名的,並且也是這位喜歡南巡到處打卡的清朝皇帝親手題寫寺門匾額的。天竺三寺可以說是三兄弟,他們歷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觀相同,興衰與共,組成了被美譽的「豚佛國」。 要是再算上附近聞名中外的靈隱寺,那這裡就是一個真正的佛國了。
豚三寺深藏豚山谷,由下而上佈局錯落有致,寺宇壯麗,景色清幽,清溪潺潺,高僧輩出。
我記得在我靈隱寺飛來峰的遊記裡提到了三天竺。據說2020年底12月31日三天竺以及靈隱要關閉開放,至於原因呢,大家懂得,今年疫情到現在還沒徹底結束,而且冬天還呈現出了散發的零星式確診,加之無症狀攜帶者,不確定性太大。
介於上述,我們的迎新只能提前了,今天正好有空了,就來到了這裡: 上、中、下三天竺。
豚就是印度的古稱。三天竺和古印度淵源很深。
三天竺因一個東晉時期的一個豚僧人而結緣佛教,從而上豚成為了中國佛教第一大地方性道場,白衣觀音起源地。
據說上豚許願上香很靈,而且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止我一個,今天就是個明證。今天,2020年12月27日,恰逢2020年最後一個週末。來三天竺的人好多好多呀,看來都想趕在這個2020的年尾來祈福許願。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祝福家人,祝福自己,祝2021年的您平安幸福健康長壽,萬事如意事成。
說是來三天竺,實際上來這裡的人都會去上豚,會去白衣觀音菩薩的道場,會去法喜講寺。
據說來這裡的都是杭州當地人,以拖家帶口的為主,還有就是一對對的情侶。
他們或徒步或坐景區遊覽車來到上豚。
我們是開車直街到上豚景區門口的。我們來到法喜講寺門口。
法喜講寺這個名字是乾隆皇帝起的。
法喜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快樂的最高境界,就像發現寺牌樓上橫幅的新年祝語: 開心快樂。
講是什麼意思呢?
我在法喜講寺的廟牆上發現了一塊黑板,可以用粉筆寫字的那種,讓我想起了學生時代教室裡老師用的黑板。上面的內容記不太清楚了。只記得是用白色粉筆寫的很工整漂亮的楷書。重點內容也用紅色或粉紅色的字跡來標註。當時只記得倆字: 教育。佛教就是教育,這也就是這個「講」字的內在涵義了。
進了法喜講寺門口,寺裡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發了三根香。
大家進了寺廟,不像到了其他景區,大呼小叫的,大聲說話,嘻哈說笑。大家都默默地靜靜地一路走一路抬頭仰觀高大雄偉壯觀的寺宇建築,靜得出奇。
他們一個個雙手合十捧著那三根香,小心翼翼的,因為那手心裡捧著的是自己2021的新希望新夢想和新願望。
大家來到寺廟正殿門前,紛紛在香爐前用香燭點燃了手中的香,然後雙手合十手捧三根繚繞的香在正殿門前拜了起來,莊嚴肅穆,誠心誠意。之後又朝其他三個方向拜了三拜,祈願八方神助,夢想成真。
我在觀音菩薩面前奉香拜佛時,我前面正殿裡有給三五歲的小男孩。他有一雙會說話會笑的眼睛,眼睛亮亮的大大的。我拜一下,他就用眼睛跟我笑一下。我拜了三拜,他的眼睛笑了三回。此刻我感受到內心的滿足的喜樂。我一直目送著那個小男孩消失在我的視線之外……。
大家燒香禮佛祈願之後,紛紛打卡法喜寺網紅景點,有西子義警,也有義工,還有身著漢服,髮髻高盤,頭插金釵的妙齡少女,在黃牆黛瓦的映襯下韻味十足,很美,也很妙。
從法喜講寺出來,內心充滿了喜悅祥和。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一看時間已經下午兩點多了,怪不得肚子開始嘰裡咕嚕的提抗議了。寺裡有名的素齋是趕不上了,我們便來到寺外,山腳下,溪水邊的一家素麵館。我們便點了素麵來吃。等面的時候,屋裡跑出來一個小男孩,雙手捧著一個大碗在吃飯,我問他有肉嗎?他說沒有。我問他好吃嗎?他邊吃邊說好吃。
我看到正面牆上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篆體字。我問那個小男孩上面寫的什麼呀?那個小男孩小胸脯一挺得意的說: 慈悲無為。小孩眼睛滿滿寫著你怎麼連個都不懂? 我連忙豎起大拇指伸向他。我問他多大了?他回我,我二年級了。我說了不起了不起。
這時候面上來了,這種素麵是用天目山的竹筍,以及番茄,青菜,蘑菇烹製而成,白色的湯看著不錯。我拿起湯匙喝了一口。啊,一個字,鮮。我又拿起筷子夾了一塊竹筍送到嘴裡。哇,一個字,鮮又嫩。真是美味啊。面好吃得我都不記數了,明明三個字,還說一個字,哈哈。
我從飯店出來,猛然一抬頭看到街道對面溪水靜靜地立著好幾個石塔,這不是熟悉的三潭印月的三塔嗎?怎麼跑這裡來了? 我心裡充滿激動,跑過去細看,一共是七個,每個石塔上只有四個孔,而不是三潭印月的石塔是五個孔。每個石塔石孔裡有鐵製架子,看來是放置燈燭的。
想像如果在月圓之夜點起燭火,天上的月和著石塔燈光從四個孔射出形成圓圓的光影,伴隨這嘩嘩作響的溪水,波光粼粼,如星空閃爍,如碎金拋灑開來,跳來跳去。那時候我們所有的夢想,我們所有的祈願一定都會實現。
我們感恩現在所有的一切。
我們感恩以前所有的歷練和經驗。
謝謝。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