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杭州的風景與人文底蘊又以西湖最勝。春有蘇堤春曉,夏有曲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無論哪個季節來,西湖都美得無與倫比。遊客自然也少不了。
每年我都要在杭州待上一陣子,沒事就喜歡沿著西湖邊一圈一圈閒逛。雖然杭州的景點不只西湖,思考來去,還是最愛西湖,即使遊客再多也阻擋不了我的熱情。它的美麗就像龍井茶,適合慢慢品味,不要妄想一兩天游完就能滲透。
不同於其他湖景,西湖是「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城湖格局,於是造就了西湖沿岸,城市和公園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山、泉、湖、橋、寺、塔、街融為一體,自然風光獨好,卻不失煙火氣。逛的越多,越能發現西湖新的有趣之地。
西湖不大,對於一個用腳步測量湖岸的遊客來說已經足夠了。今天想把西湖的散步路線再擴大些,推薦三條輻射周圍的小眾徒步路線,不再局限於常見攻略中的「西湖十景」。如果你第一次來,不妨也走走看,或許能發現西湖另一面。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位於錢塘江畔的浙江大學之江學院,由於地理位置隱蔽,遠不及玉泉校區和紫金港校區被外人熟知,我來到此地也純屬偶然。那天欣賞完西湖風景後,沿著蘇堤南下,於錢潮聲浪中來到六和塔,穿入山林走不久,坡地上這座古堡式的校園便赫然出現在眼前。
這片坡地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月輪山巒,原之江大學所在地,是我國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一。前身為1845年在寧波創立的“崇信義塾”,1911年遷入杭州,因地處錢塘江“之”形狀而得名。 1958年正式為浙江大學所屬。
之江校區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校園雖不大,卻保存了相當完整的近代大學建築群。在校園裡漫步,好像在歷史與文化的長河裡遊走,一草一木似乎也沾了西湖的靈氣。此時能深刻體會到蔡元培到當年之江大學時的評價:「這趟本來是為杭州大學選址,可最好的校址被你們選了。」
還沒進入校門,一邊是長滿青苔的外牆,一面是鬱鬱青青的樹林,彷彿誤入綠野仙蹤。進入校園內沿著小徑慢行,路的盡頭坐落著標誌性建築百年鐘樓,有三層樓高,頂部安放著巨大的羅馬字時鐘。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為還原上世紀80年代高校樣貌,曾特意來校區內鐘樓取景。
之江校區裡大概有十五六幢以前的老樓,幾乎都隱藏在山林裡,需要爬上階梯才能到達。它們建築風格造型各異,有磚木的,有石砌的,陽光晴好的日子,斑駁的光影落在紅色外牆上,格外有舊時光的味道。
校園最高處坐落的紅房美國前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住過,登臨此地,視野極佳,可俯瞰不遠處的錢塘江。不過大多時候門窗緊閉,古藤纏繞,更添一份神祕。
學校裡還有一處荒蕪浪漫的地方-情人橋,從校舍過去就能看見。不但名字好聽,顏值也很高,橋下山泉清幽,四周綠意盎然,湖水又清又綠,偶爾有幾片落葉漂浮在湖面上,伴隨著清脆的鳥鳴聲,簡直讓人挪不開腳步。難怪學生把情人橋景緻戲稱為「小九寨」。
白塔公園
白塔公園坐落在西湖鳳凰山景區南緣,離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很近,兩者之間就隔著一座六和塔。從白塔公園外穿過馬路就是錢塘江,不遠處就是我國第一座雙層大橋-錢塘江大橋。
初來白塔公園,實在比較冷清,工作日幾乎沒有人,園內的草木大都保持原生態「放養」狀態,狼尾草、斑茅等野外常見的植物隨處可見,在微風中蓬勃向上。不過,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公園,在百年前可不平凡。
它所在地既是京杭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端點,也是103年前杭州城第一條鐵路的始發站所在。 1907年,江河鐵路通車,沿著當時杭州的老城牆外,由南而北設閘口、南星、清泰、艮山和拱宸五個站,南端的起點站閘口,就位於現在白塔公園內。
如今,蒸氣火車的汽笛已遠離,在大片狼尾草間,百年鐵路仍舊留存,新添了兩列還原閘口站風貌的綠皮小火車。一列被改造成餐廳,另一列可以買票乘坐,從西面月台往東開,行駛到白塔為止。
初秋時節,銀杏轉黃,野草結出厚厚的穗,無論是坐在慵懶行駛的小火車上,還是對著它隨意的拍,都有一種奇妙的孤寂感。
公園內最有名的建築自然是白塔,其矗立在白塔嶺上,面對著錢塘江,西面與六和塔遙遙相望。塔高九層,全身以白色的太湖石建造,挺拔秀麗。白塔建於五代時期,見證了杭州千年歷史變遷,梁思成與林徽因曾對此塔做過勘測,後完成的《閘口白塔及靈隱寺雙石塔》一文,據說是目前為止最早對白塔的研究論述文了。
秋季暖陽下,塔周圍棣棠花盛開,在寧靜的園內增加了不少生氣,古老的白塔則像一位老者,溫和地凝視著每一位從塔下經過的遊人。
九溪十八澗
九溪煙樹,俗稱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壟下。這棟藏在山巒中的妙地,恐怕來過西湖很多次的人都沒留意過。
九溪的源頭有兩處,一處是龍井獅子峰,另一處是翁家山的楊梅嶺,途中匯合了青灣、宏法、唐家、小康九塢等處之水,一路穿越青山翠谷,又匯集了無數細流,上自龍井起蜿蜒曲折七公里入錢塘江,故稱九溪煙樹。
這裡的「九」跟「十八」並非指山澗的數量,古人常喜歡用「九」字來表示數量眾多。其實,九溪煙樹的溪流一路上穿林繞麓,不知匯合了多少細流。而九溪和十八澗又在九溪煙樹的中心地帶九溪路匯集,這個地點被稱為“溪中溪”,即九溪煙樹公園的小瀑布。
別看瀑布很小,風景卻相當怡人。每逢雨後,附近樹林煙霧升騰,樹在霧中若隱若現,形成好看的煙樹景觀。特別是秋季,紅黃葉與溪水交織,不經意就美成了絢爛的油畫。
比起西湖景區,九溪十八澗遊客少很多,不需要門票就可以免費遊玩。我每次都會從龍井村正門進入,徒步前往九溪,一路茶田、古道交替,可遠眺西湖,可沉浸在迷離霧氣中,亦可聽潺潺溪水流淌,好不愜意。
離九溪十八澗不遠處,還有一處叫理安寺的古剎,也是一派寂靜之姿。這裡古稱湧泉禪院,因內有與虎跑泉齊名的山泉勝景「法雨泉」而得名,明五代時高僧伏虎志逢禪師曾棲居於此地,吳越王為之建寺。
進寺後,右手邊就是法雨亭,亭子附近拾階而上,有一口大大的方井是為法雨泉,泉水從岩壁間慢慢滴落,形成濛濛雨幕,別有禪意。方井旁有水管從岩石縫裡伸出來,泉水甘甜清冽,來理安寺的遊客都會過來取水,據說泡烏龍茶類的高香茶尤佳。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