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埠,一直瑩瑩繞繞在我腦子裡,一直無法釋懷。我去過茅家埠好幾次了,次次去次次感覺不同。
來茅家埠的人基本上都是當地人,外地來的人很少。究其原因這裡不像白堤,蘇堤,楊公堤那麼出名,但是這裡的風景不亞於西湖的任何一個地方,水闊山遠,鷺鳥低飛蘆葦搖曳,野鴨穿梭於水草間,快樂地追逐鳴叫著,巡邏艇、遊船,養護船遊來盪去,周圍植被茂密,春華秋實,五彩繽紛,鶯歌燕舞。綠樹和石橋倒映在湖面,成群的白條在荷葉下悠然自得的遊來游去。
茅家埠,其實是西湖里湖邊上的一個小碼頭,因茅姓人家居住而得名。
車到茅家埠,只見湖畔楊柳低垂,綠蔭叢中隱隱現現著一幢白牆黒瓦的民俗建築,眼前不由一亮。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茅家埠把西湖的西子淡妝形象體現得淋漓盡致,這裡不像白堤斷橋那樣熱鬧鬧擁擁擠擠,這裡安靜幽深,野趣,可以沿著蘆葦叢中或者竹林中的蜿蜒曲折的木棧道散散步,聽聽鳥叫,可以佇立湖邊廊橋亭子,遠眺湖光山色,近觀遊魚和水面嬉戲的野鴨。開闊了心胸,也美好了人生。
深秋時節,邀一兩位朋友,選一處茅草中的亭子,擺一壺清茗,山南海北地侃侃大山,不失為人生得意好時節啊。
茅家埠,也是祈願幸福,祈福安康的必由之路,在以前善男信女們去山上上香必要走這裡,而且還會在這裡吃個素齋再前行禮佛請願或者拜佛還願。久而久之,這裡就形成了一個集市,各種民宿農家樂匯集於此。
但是我眼裡的茅家埠是個特別適合郊遊的地方。這也是我為什麼多次來這裡的原因。有好幾次來這裡都碰到一群群的當地人來到這裡在廊橋亭台上野餐,一張大大的墊子上擺滿了各種吃喝,然後他們就開始自娛自樂起來,有吹的,笛子,有拉的,二胡,有彈的,琵琶,阮等,還有唱的,可以聽出唱的是黃梅戲,具體什麼戲本就不得而知了。有個老兄很有意思,大聲喝著彩,還不時從袋子裡拿出一個小酒壺就著吃食喝幾口酒,一會和這個敬一杯,一會兒和那個乾一口,快樂幸福寫在他陶醉的臉上。還有兩個,一男一女,和著音樂節奏,跳起了廣場舞。呵呵,敢情把這裡當成了廣場了。有幾個小孩在大人身邊鑽來鑽去,跑來跑去,弄成一片。
這就是茅家埠,杭州人的茅家埠,一個活脫脫的茅家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