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杭州,兩個景點非去不去:遊湖,乘船上島,在三潭印月待上半日;登山,坐索道上北高峰,俯瞰西湖三島如棋子,蘇堤如項鍊。如此這般,湖光山色,盡情飽覽,一網打盡。
北高峰海拔高度300多米,年輕時,上山一路攀登,樹木蔥鬱,曲折盤升, 既可觀景,又能健身,享受登頂之樂。轉瞬黑髮霜染,足力不濟矣,只能搭乘索道上山。搭乘索道,亦有其樂。例如在索道站內有幾幅毛主席1954-1955年三次上北高峰的照片,還有毛主席的《五律·看山》手跡照片。詩雲: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
熱來尋扇子,冷去對佳人。
一片飄颻下,歡迎有晚鷹。
細覽牆上主席當年登北高峰照片及《看山》手跡,此乃登遊北高峰的最佳預熱。未登山,已情滿於山矣!
毛主席的《看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杭州一望空”,意思是在300米高的北高峰,茫茫一片,不見杭州城的影子。我曾經兩次上北高峰,都是如此。欲俯瞰西子湖,欲俯瞰杭州城,皆不能如願。空留遺憾。之所以“一望空”,並非路遙,並非大霧,即便晴日,西湖及杭州,影影綽綽,似見未見。
我在前幾年的遊記中曾經「斷言」:杭州周圍群山,俯瞰西湖的最佳地乃九曜山頂。
不料,今日在索道纜車登山途中,竟然能給比較清晰看到西湖,索道漸漸升高,西湖依舊清晰。走出山頂索道站,迫不及待走上毛主席石碑亭旁的觀景平台,放眼望去,哎呦餵!西湖在望,湖中三島如棋子,蘇堤如項鍊!
一陣驚喜,久久佇立觀景平台,遠望,欣賞,拍照。
後進入詩碑亭旁的茶室「茗香閣」喫茶,和老闆談起「一望空」的舊事。老闆說:西湖還是那個西湖,現在能夠看得見,因為空氣品質好了。
老闆接著說:我在你們上海待過10年。你是上海來的吧?以前上海市區有100萬之煤球爐,空氣咋會好?杭州不是一樣嗎?
我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