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三潭印月售貨亭給我上了一課。

三潭印月售貨亭給我上了一課。

7月23日上午8:58分登上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在島上喫茶,並轉悠了兩個多小時,11:10分在東碼頭上船向湖濱駛去。

離島之前,與王君久久徘徊於「我心相印亭」內外,看島外之西湖,觀島內之小湖, 小亭的圓洞門,乃框景之傑作也:近水,石塔,蘇堤和遠山「一網打盡」啊。畫家畫畫,也不過如此設計其構圖罷了。所幸,此時遊人稀少,舉起手機,抓拍了一幅滿意的亭照。

踱步亭內亭外,看山看水,看石塔看遊人,湖光山色奔我而來,悠閒遊人伴我左右。不忍離去(cannot tear myself away from ...)啊。

王君有事下午要趕回上海,這次在島上的勾留時間最為短暫。在「我心相印亭」內外,心中戀戀。以前上島,總是搭乘第一班船上島,搭乘末班船離島。

忽發奇想:今生無福,在這裡當售貨員也!想到此,我又不禁噗嗤一笑。其實,五年之前上島一遊,也曾又過此念。 「我心相印亭」之右側有一個售貨亭,亭小貨多,吃的用的玩的,堆到小亭的窗外。

我跟小亭內的售貨員曾經又過一次對話,至今未忘:

-- 在我看來,你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為什麼? (售貨員大不解,睜眼問我)

-- 你看,遊客花錢坐船上島,玩一會兒就得走了,你們天天上島 ......。

-- (打斷我話)天天上島,又不是來玩的!為了賺錢糊口呀!

-- 有空,可以去看看風景呀!四周都是風景。

-- 有空,就坐下休息。累啊,誰去看風景?

-- (另一位售貨員插嘴)風景,有啥好看的!

這次對話,讓我意外!同時,也讓我覺得自己有點傻。 2002年前後,我花了一年多,完成了《翻譯美學》的寫作。為了寫作,博覽了國內外關於美學的論著。

距離產生美,是美學的著名命題。說的是人們在欣賞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等等的美感過程中,必須保持特定的、適當的距離,如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否則就會影響和削弱審美主體的美感效果。

平時,我們常掛嘴上的“久居之處無美景”、“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近處無風景」等等,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呀!

美感活動的一項基本原則:美感主體與美感對象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最佳的美感效果就產生於適當的心理距離。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