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路線:梅家塢-石塘塢-大清穀-夏同善紀念館-大清村-清隱亭-大清廟-靈隱山頭-竹竿山-九曲嶺-石人亭-楓樹嶺-中印庵-上豚法喜講寺-中豚法淨禪寺-三天竺法鏡寺-飛來峰-靈隱寺
2021-03-10
梅家塢
靈隱山頭
石人亭
三天竺
飛來峰
梅家塢山裡的早晨,推開窗戶:屋後山坡上層層疊疊綠色的茶園,籠罩在薄霧裡遠處黛瓦白牆、高低錯落的山村,空氣裡漂浮著山裡春早那清新微濕的氣息……十里瑯璫牌坊往後山上行,就是往三分叉、獅子峰、龍井村或往南去萬林背、五雲山真際寺;而清晨梅家塢的街道,路上背著書包上學的孩子、拄著拐杖溜步的老人、還有路邊臨時的早市…
順著清澈的溪澗、潺潺的泉水下行往南,山谷之間南北梅嶺路穿行梅塢而過,遠遠地看著偶爾一輛明黃色的皮卡沿著駛過那一株株高大的杉樹--近來又遠去,沒在這山腳整片的茶園翠色中……模糊的記憶裡似乎曾經相識這樣的場景—年輕時的一趟遠行,當時還沒到上學的年紀,坐著中巴車蜿蜒曲折地穿行在山谷溝壑間的公路上,車窗外不斷重複著飛馳往後的行道樹和兩邊的田地,覺得路是好漫長…
位於梅家塢與雲棲竹徑中間,右側有一條石階小路往山坡上,往裡往上行去,就是在山坳裡--兩側還是一層層一壟壟的龍井茶,是一條山道一直前進不多會就到了山脊線上,按路牌如果沿山脊往南是百子尖、宋城方向,往北是丁家山、嚴家山、竹竿山方向,而翻過山脊下去就是大清穀,途徑紫之隧道穿山而過,路上經過石塘塢山塘。
大清穀間散落開放在茶壟間的油菜花、迎春花、杏花、茶花…還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和龍井茶嫩綠的芽葉,只似萬般春色在此山中。人家已經有採摘了龍井的嫩芽在屋前匾裡晾著,和了茶油在機子裡翻炒著這頭茬的新茶,那淡淡的清香隨著好久氤氳不去……
大清村就像杭州山里其他之前走過的山村一般漂亮;穿過村莊後到靈隱山頭並不太遠,但是爬高上昇明顯;然後在山脊線往竹竿山又是好一段上行要費些功夫--過竹竿山頂,後邊山脊相對平坦,雖還有九曲嶺後下坡上坡的。山脊上視野開闊,俯瞰或有稍許霧霾視線並不是很好,但是天上卻是藍天白雲。
山行路上布了很多各樣的消防水池;山道兩側間斷長著野生杜鵑,花色紅或粉,盛開或含苞待放著…下往石人亭會經過往豚山的入口,遠遠聽見前方去往這邊的登山客高聲呼喝著、遙相呼應,說是環西湖的最高峰,確乎是土石山路、沒有石階步道。過了石人亭左下永興寺,前行經龍門山往法華寺、東岳廟,而右轉往下就是三天竺、靈隱寺了。
梅家塢
梅塢春早
丁家山-竹竿山方向
前行百子尖-宋城;右轉下大清穀
石塘塢
大清穀
大清村
清隱亭-大清廟
西山遊步道
靈隱山頭
竹竿山
九曲嶺
右轉到豚山
石人亭
楓樹嶺-中印庵
上豚-法喜講寺
中豚-法淨禪寺
三天竺-法鏡寺
靈隱飛來峰
北高峰
咫尺西天
登山十九之複線:梅嶺隧道南-柴窯裡-九曲嶺-竹竿山-嚴家山-北車塢-丁家山-石塘塢-梅家塢
2021-04-20
靈隱路上行經三天竺、梅嶺隧道出口進梅嶺南路有一橋,過橋後右轉下走,茶園間就是登山遊步道,高德地圖上可以看到這裡「人」字形的那一條右側往上去的登山線;附近不好停車,往前再不遠經過小牙塢就到梅塢村了,路兩邊都畫有停車位,停好車再往回走就是了。
茶園裡有豎著牌子,大致就是這塊茶園是誰誰誰誰誰誰的茶葉基地這樣,驀然看見「湖畔居西湖龍井茶基地」莫名親切的感覺—大學時去湖濱三聯書店一般總是會經過湖畔居。登山步道沿著一條溪溝,路邊、溪邊各種野花或野果子,兩邊茶園裡有三兩的茶農在採茶;山道初起平緩,後面逐漸變陡,到山脊九曲嶺右轉靈隱寺、對向去往和家園、左轉上行沿山脊線去竹竿山。
一個多月前從大清穀上靈隱山頭-竹竿山-石人亭,山道兩側的野生杜鵑是才開花或剛有花骨朵,而今天卻多已經盛開,最多是粉紅色的,看遠處半山坡到山頂綠色間夾雜著這絢爛濃鬱的春色—所謂「人間最美四月天」。竹竿山到石塘塢,經嚴家山、丁家山等等要翻過好幾個山頭,反覆上山又下山,山行起伏,但是一路都是在山脊線上,再有天氣晴好,因而視野非常好—右側是杭州西郊高低綿延的山脈和山谷間的村莊,左側因濃密的樹木間斷可見下邊梅塢村山里人家。
起點停車上山是午後兩點多了,經九曲嶺「綠篁深處」、北車塢「綠谷晴川」涼亭分別歇息,到石塘塢已經傍晚五點多;夥伴們簡單商量後大多覺得不往百子尖、宋城方向去了,於是選擇左拐直接下到梅家塢。下去山坳裡茶農拿著鋸子在大面積大片地修葺茶樹,整個山谷間漂浮瀰漫著茶葉枝芽修剪後散發出的那馥鬱的清香。
梅嶺隧道南梅嶺南路
柴窯裡
九曲嶺
竹竿山-靈隱山頭
嚴家山-北車塢
丁家山-石塘塢
梅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