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沒有人山人海,透過視野感受雲霧繚繞。
臨安總有無數令人著迷的山山水水,我們闖入了一處西天目山祕境,溫度舒適,悠然自在。
去一座山看樹,很奇怪吧。的確如此。
去天目山之前,我就聽朋友們說,天目山,主要是看樹。
如果說黃山以奇、華山以險、泰山以雄、廬山以秀名噪天下的話,那麼西天目山就是以樹聞名了——“大樹華蓋聞九州”,西天目山歷來被尊為“大樹王國」。
真是一趟負氧離子爆棚的靜心之旅。
說起臨安美食,「天目暖鍋」讓人垂涎千尺,有道不完的美味鑑賞。
臨安人對於美食也同樣講究,來到臨安一定要嚐嚐這裡的天目暖鍋,特色冷菜、點心道道有滋有味,「百縣千碗」總有你最心動幾碗。
暖鍋起源於地處「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臨安山區農民,在寒冷的冬季為了抵禦嚴寒,家家都以暖鍋為餐。久而久之,暖鍋成了臨安的美食符號。
西天目山景區旁的一口天酒家主廚介紹,製作天目暖鍋的食材都取自臨安各地山區,清涼峰馬嘯的小狗牛、高虹木工山的高山蔬菜、天目山區的鮮筍、板橋放養的走地雞鴨、河橋的江鮮·····
每種食材都從源頭甄選,臨安區四季分明,獨特的地貌,也為各類食材提供了天然的生長環境和養分。
浮玉煙霞春筍暖鍋:品嚐春筍是到臨安賞花踏青後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油燜筍,排骨燉筍,鹹筍····每一口都少不了一個「鮮」字,品的便是臨安春天的味道。
昌化溪藏石斑暖鍋:石斑魚,當地人叫做“石斑佬”,是昌化溪中的一種淡水魚,別名叫“薄額光唇魚”。它通體斑狀花紋,最喜歡在暖水裡群居。昌化溪堤大多是石塊壘就,這為石斑魚的生息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生長條件。用石斑魚作菜,不需要刮鱗,肉質細、味道鮮,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有氨基酸、多種無機鹽、鐵、鈣、磷和各種維生素,雅稱「美容護膚之魚」。
昌化小狗牛暖鍋:入味的湯底綴著蔥段與辣椒,牛肉上也是一片熱辣鮮香,沁入紋理。咬一口鮮嫩爽口的牛肉,溢出的濃鬱湯汁與飽滿肉質帶來絕妙味蕾體驗,冬日暖鍋帶來的幸福感,滿滿盡在舌尖。
冠紅黃實家雞暖鍋:鮮亮紅潤,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香味一個勁往鼻子裡鑽,多到顫抖的雞肉塊,讓人食慾大開,舉重級分量,滿到快要溢出來,放眼望去全是肉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