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裡純屬偶然,本來是想在過年的時候特意順道繞過來拍一下香積寺的夜景,結果吃了個閉門羹(修繕中)。於是又順道繞個彎,就打算沿著「大兜路」回家。如果仔細追究,上一次來已經是十七八年前的事了,是到住在這裡的同事家玩。印象裡是一路的“破房子”,沒想到如今變得如此漂亮! (當然,那位同事後來轉行去“賣汽車”,漸漸就斷了聯繫。現在想想,如果是拆遷戶,好像就丟了個“抱大腿”的機會哦。)
如今的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春節期間仍然非常熱鬧。在我拍門前牌坊的時候,遇見一位推著自行車的賣花大伯,略作攀談後得知,光年初三那天,就賣出了四五千元的鮮花,減去成本,收益相當不錯。據他所說,從年初一開始,每天晚上的七、八鐘,這裡都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為亮燈會一直持續到十點,他也會堅持到那個時候。
大兜路的夜景燈光完全不遜於同樣位於運河邊的小河直街和拱宸橋,甚至比它倆還要色彩豐富,耐看一些。以我都逛過來後的個人感受,大兜路無論店鋪還是餐飲,都比另兩個地方更成熟一些,尤其是今年,明顯數量就多了很多。
據說在宋代,杭州城北最重要的貿易中心就在大關橋、江漲橋、賣魚橋一帶,即現大兜路這片區域。而大兜路路名則最早出現在明朝。明清時,大兜路區域增設集市,建立官辦糧倉,成為杭州城北重要的集市、貿易、倉儲中心,運河沿岸都是水陸碼頭,商舖林立,街市繁華……可惜現在僅存「香積古埠」一處,顯得倒格外珍貴起來。
從「香積古埠」可以近距離和古運河接觸,無論朝哪個方向看,夜景都挺好看。從武林門碼頭出發的水上巴士,也會經過這裡,慢慢往拱宸橋一帶駛去。輪船緩緩而行,激起一陣陣不大不小的浪花,拍打在古埠碼頭岸邊的巨石上,天黑看不見風景,但聲響卻清晰可聞。
(圖文作者:阿陸,謝絕轉載哦,歡迎關注與合作)
雖然到這裡的時候已經九點多,老街上還是有三三兩兩的行人和遊客,以至於我用小相機長曝光拍攝,也總會拍進去一些人影。大概是節慶期間,有一片區域應該是臨時增設了攤位,就算是這麼晚了,生意好像還是不錯。
有趣的是除了街頭商店傳出淡淡的音樂旋律,在運河邊還有許多樂器的初級愛好者在練習,聲音最響的當數薩克斯和笛子或者簫,不知道在大兜路最熱鬧的時段,他們是不是也這麼“勤奮”,——“不會被打吧!”我當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麼“邪惡”,哈哈。大概因為心虛,所以照片也拍虛了,慚愧啊慚愧。
接近熄燈的大兜路,不乏人聲,或許很多朋友也更喜歡這樣的氛圍。如果你不想人擠人,那麼晚上八點或八點半再過來,應該剛好。
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交通:
公車:36路、76路、151路、251路、516路、816路,到賣魚橋、啞巴弄站下車。
水上巴士:運河線、餘杭塘河線(杭州水上巴士繫水上公車線路,每人3元),到信義坊靠岸。
自駕的話導航至附近停車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