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薰閣是為遊人憑高賞景而建造的好去處,登閣遠眺,可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風景。清風徐來,荷香陣陣,沁人心脾,化人煩憂。迎薰閣下,闢有荷文化陳列室,向人們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以及寄寓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審美觀照和道德追求的種種藝文佳作。
眺望著遠處的城隍閣,湖面上有三三兩兩的手划船飄過,垂柳低垂,如一幅生動的水墨畫
雷峰塔也近在咫尺
隨著清涼的微風,在湖面上乘船那是多麼的愜意呀!
荷葉漸漸平靜了,大珠小珠又匯聚到了菏葉中心,一汪靜水變成了一塊晶亮晶亮的明鏡,靜臥著,泛著誘人的光亮。彷彿看見了前來汲酒的宮女,她暫時離開沉悶的皇宮,如小鳥般歡暢,衣袂翩然,一路鶯歌。走到這裡,她駐足了,對著荷葉上的「鏡子」細細照著,撫著發簪嘆道:「花開花落幾度春,只恐青絲變白頭」。人說「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可悲,而我實在想一輩子留在曲院風荷院內,飲西湖水,賞風荷葉,聽鳥兒鳴,想到這裡,我心醉了…
西湖的美究竟美在那裡,那就要說著名的「西湖十景」了。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西湖上的十處特色風景,這十處景色就是大家熟知的: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這「西湖十景」平排行第一的就是「蘇堤春曉」。早在南宋時期,在西湖的眾多景觀之中,「蘇提春曉」就排在了第一名,從此持續了上千年。
當我們俯瞰西湖,有一條三千米長的林蔭大堤將西湖南北兩岸相連,南起南屏山,北到棲霞嶺,成為西湖之上一道靚麗的風景,這就是蘇堤,蘇堤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遊覽西湖必去的風景。這蘇堤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呢?
當無數遊客踏上蘇堤,都會發出相同的讚嘆,蘇堤是如此的美麗。每當冬去春來的時候,蘇堤兩岸的綠樹名花都會競相開放,猶如置身於花海之中。這其中有四十多種名花異草,尤其是在春天的清晨,人們走在其間,伴著悅耳的鳥鳴,簡直美不勝收。這也成就了「蘇堤春曉」的美譽。
蘇東坡紀念館內的碑廊。
在蘇堤的南端,是蘇東坡紀念館,在御碑亭中有一座石碑,是康熙皇帝御筆題的:“蘇堤春曉”,在蘇堤之中,機動車不得入內,自行車也只能推行,但據說相愛的兩個人手牽手走完蘇堤,就可以一輩子走完人生路,這也為蘇堤更多了一些浪漫的情懷
蘇堤一年之中都是奼紫嫣紅的,曾經多次下江南的干隆皇帝就是以蘇堤為藍本,在北京的頤和園建成了昆明湖中的西堤,也許就連蘇遼本人也沒有想到,這項原本造福百姓的水利工程,卻成為了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西湖美景之首。
關於蘇堤的建造還有一段感人的傳說,相傳蘇遼的愛人王朝雲去世以後,被葬在了孤山,王朝雲死後留下了一個未滿月的孩子,卻沒有奶吃,一天到晚的哭個不停,這可急壞了蘇遼...有一天晚上,蘇遼夢到了自己已故去的愛人渾身濕淋淋的在給孩子餵奶,蘇軒看到愛人渾身濕透,很是納悶,難道是出的一身汗嗎,後來問過才知道,愛人是從湖水中涉水過來的,當時這裡並沒有橋沒有堤。於是,正在杭州任職的蘇遼就修建了這三千米長的堤,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將這堤命名為了「蘇堤」。
西湖的美,需要慢慢體會的,不要去那所謂的著名景點,不要跟著旅行團,看看斷橋,看看雷峰塔就算是遊西湖了,西湖不僅僅有斷橋跟雷峰塔的,杭州本地人都知道,這兩個是最不值得去看的西湖周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