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到杭州出差或旅遊,都去過河坊街。因為這裡自古以來就是這座城市的商業中心,旁邊就是延安路和吳山廣場,離西湖也不遠。現在依然保留著許多老建築和“老字號”,又集各種美食和當地特產於一身,算是杭州最有特色的歷史街區。
或許有點出人意料,在它熱鬧與繁華背後,也有著極其安靜和清幽的一面,比如我今天所說的環翠樓。環翠樓其實並非單指建築,而是指以樓命名的石階巷,這條巷是上下吳山的千年古道,共184個台階,經歷無數歲月變遷,都沒什麼大變化。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河坊街上有幾處宅子的牆角,會嵌有一塊界石。在環翠樓入口處的,就是「安慶堂姚界」。
沿著石階一直走,可上吳山,我在這裡是向左轉,覓食小路而進。說實話,來河坊街無數次,似乎還沒進過這麼偏的小巷子,正好一探究竟。
巷子很深且多轉角和石階路,當你以為前面就是盡頭,再繼續走卻峰迴路轉,偶爾有點柳暗花明的驚喜。
很難想像在西湖邊,在河坊街,還有這麼僻靜的地方。打量四周環境,明顯很久沒人居住。除了上鎖,有的門窗還被木板釘死。
只有這些飽經世事滄桑的古建築,默默守護著這裡的一草一木。在這裡,安靜得能聽到自己踩碎樹葉的聲音,清脆而孤獨。
環顧大樓裡的貓大概已經把自己當成了這裡的主人,對於我的到來,並不詬異,有的僅是抬頭看看,又安然入睡;有的自顧自玩弄著腳下的昆蟲;有的竟然還面帶不屑,那鄙倪的目光讓人印象深刻。
南宋時,環翠樓叫作“大隱坊”,是因徐沖晦在此隱居多年而得名。對於這位隱士,有首詩如下為證:
湖上訪高士,逕深行綠苔。
應聞山犬吠,知是野人來。
岸幘出相接,柴門自為開。
林閒清話久,薄暮榜舟回。
——《訪徐沖晦》簡郎
只是不知道我在這裡所遇見的,是流浪漢,還是世外高人,不得而知。
因為環翠樓所處的位置在半山腰,樹木茂盛,房屋若隱若現於蔥翠之中,故而被人冠名「環翠」。在明代,不知道是誰又於臨近山頂的地方建起一樓,名“環翠樓”,從此巷子就以樓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這裡遊人罕至,也成為本地人健身的好去處。住在附近的大爺會自己清理出山路,方便到達適合「練功」或打拳的地方。如果沒有他們,估計這裡早就長滿了藤蔓,哪裡還走了人。
河坊街後面的這條環翠樓,冷清得如此寂寞!尤其讓我驚訝的是,離西湖那麼近,這麼好的環境,這麼好的條件,怎麼會如此這狀況呢?真奇怪! (文末,歡迎及懇請知曉內情的杭州的老師們來解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