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八卦田的油菜花開了,昨天一早就趕到這裡,疫情剛好好轉,遊人還不多,都帶著口罩。
微風拂面,大地復甦,湖岸邊綠草青翠,靜謐的水面浮萍隱現,桃花三兩枝,搖曳著春天。
遊客在岸邊鋪開營地野餐,眺望著對岸的油菜花。
八卦田位於杭州西湖風景區東南側玉皇山南麓,東臨南復路,南接虎玉路,西至白雲路,佔地約150畝,一年四季,種八種莊稼,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八卦田四周環水,分別有四座橋連接外圍,主入口有南邊的虎玉路和東邊的南復路,公園免費開放,找好停車位就可以了。
這是東方入口。
田裡的油菜花剛剛這兩天開出來,嫩綠鵝黃,圍了八卦田一圈,吸引了宅家許久的像我這樣的一些人。八卦田油菜花的歷史,要追溯到明代,著名文人高濂在其著作《四時幽賞錄》有《八卦田看菜花》一文,記錄當時的美麗景象。
在八卦田中心,有個圓圓的土墩,那是太極圈,八卦田曾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遺址,太極圈種植著龍井茶、火棘、紅葉李以及部分時花,保證常年的基準色調。南宋紹興十三年,宋高宗趙構為表示對農事的尊重和對豐收的祈禱,採納了禮部官員的提議,開闢籍田於杭州南郊,在每年春耕開犁時,皇親率文武百官到此行“籍禮”,執犁三推一撥,以祭獻先農。籍田是古代中國以農為本的農耕文化的縮影,是古代帝皇透過神聖儀式活動對農業生產予以重視的場所。
南宋時八卦田種九種農作物:大豆、小豆、大麥、小麥、稻、粟(小米)、糯(糯稻)、黍和稷,前七種現在都能找到,可歷史上關於黍和稷兩種農作物的爭論非常多,有的記載稱黍和稷是同一品種,有的稱稷可能是紅高粱,也可能是小米。
無論種什麼,總是春天的油菜花最有季節氣息,招蜂引蝶,大自然的萌動。
令人興奮的是,今年種了多種顏色的油菜花,金紅色、紫色、粉紅色、奶黃色,這些油菜花的形態與普通油菜花並無區別,而顏色卻完全不同,看了這麼多年的油菜花,這些顏色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簡直美哭了。
紫色。
粉紅色。
奶黃色。
八卦田的油菜花沒有青海門源的壯美,也沒有江西婺源的柔美,它是幾千年農耕文化的一種圖騰,播種的是一種希望。這是一塊專門種多彩油菜花的地。
田間還有農民在勞動,他們要在油菜花期結束後,讓其他農作物可以跟上,配置季節性觀花植被,根據卦位分種不同品種,首批種下:秈稻、糯稻、大豆、茄子、綠豆、粟、紅辣椒、四季豆。秋天考慮到國慶日最佳的觀賞效果,還會種植甘藍。
而換季輪作,會種上蕎麥、大麥、蠶豆、紫雲英、春白菜、馬鈴薯、蘿蔔和小麥,保證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看。這些大概是已經長出來的蕎麥,或是大麥。
這一地的蠶豆已經開花,八卦田打算創立以「南宋九谷」命名的雜糧禮品品牌,透過與省內外優良雜糧基地的聯合,讓藉田成為九谷的樣板田,能讓現代都市人感受到獨特的古老農耕文化氣息。逮捕豐收時節,還可以來買五穀雜糧哦!
八卦田週邊還有吳越時期的天龍寺遺址,吳漢月墓,南宋官窯,南觀音洞,已經玉皇山景區,市民可以搭乘公車20/K20路、Y3路、809路到陶瓷品市場站下車。俯瞰八卦田最好的位置在玉皇山上的紫來洞前,市民可乘坐12/K12路、Y3路、809路在絲綢博物館站下車,然後從玉皇山景區入口上紫來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