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中已是第三次來到千島湖了,不管是春夏還是秋冬,千島湖的旅遊熱點一直位列前茅,剛到碼頭就能感受到遊客們的熱情度了,來到千島湖必到中心湖區打卡,中心湖區上午主要停靠的島嶼為梅峰島、漁樂島、龍山島和月光島,下午停靠的島嶼為月光島、龍山島、神龍島,具體還是要以遊覽當天景區的安排為準。
上島的方式很多,可以選擇遊輪、也可以選擇快艇,而我們當然是選擇價格平民化性價比又高的輪船了,遊覽的島嶼也多,包括梅峰島、漁樂島、龍山島,8:00-9:00售票,65元/人,船票當天有效,上島遊船每天9:15、10:45兩班。每個島嶼都有上船的集合時間,所以在下穿之前一定要聽清楚導遊的集合時間,不然墨跡到最後只能單獨留在島上當「島主」啦。
在船上都有導遊向大家科普千島湖的知識:在湖中並不是露出水面就能成為島嶼的,在千島湖能稱之為島嶼的必須要符合兩個條件:首先要水位達到108米的高程水位,其次露出湖面的陸地面積要在3.75畝以上,只有符合這兩個標準才能在千島湖被稱之為島嶼,所以在這個地方符合這樣標準的島嶼一共有1078個,原來如此,恍然大悟啊。
經過測量這是千島湖最小的島嶼,名為“龍珠島”,在船上遠遠地觀望拍了張照片留念,所以比它再小的島嶼就不能列入千島湖島嶼了。
今天的天氣特別給力,從碼頭需要坐船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梅峰島,注意在船上不能在甲板上走動,建議坐在窗戶邊可以看湖邊的風景,在船上可以看到千島湖的經濟發展特別快,湖畔都已建立了高樓大廈,年底還會通高鐵,這必將成為江浙滬重要的度假勝地。
船到梅峰島後,拾階而上,看梅峰島全景可選擇徒步拾級而上,也可乘坐索道上山,到達梅峰頂上登高觀湖攬勝的最佳處分東觀景台和西觀景台,可以縱覽300餘座大小島嶼。 50年代末,為了打造新安江水庫,週邊的1078座山變成了1078座島,千島的盡頭,水面下是一座千年古城,桑田變滄海,在千島湖,只需要五十年。時間在這裡,有一種奇妙的「快轉—暫停」既視感,很難想像,腳下的草坪,曾經是一座山的頂峰,也很難想像,當年知青撐起的這座新興小鎮,隨著歷史的變更,從熱鬧回歸寧靜。
一座座小島像抹茶蛋糕一樣漂浮在湖面上,登過梅峰島,才算看過了最美的千島湖,這裡也是《家有喜事2009》的取景地。
在梅峰島附近用無人機的角度還意外發現了一個形似愛心島,特別美而精緻,小島中央生長著一株撐天巨傘般的馬尾松,便是具有\"千島湖一絕\"之稱的一棵松,每年梅雨季節,這棵松樹的樹幹就會全部被浸淹在水中長達80餘天,前人曾有詩讚道:「金龜背負一青松,雪壓水沁她從容。碧湖連天間山色,縱覽千島在梅峰。
梅峰島的觀景台下方還有個茶文化館,可以品嚐到淳安當地出產的口味純正、清香怡人的高山茶葉千島銀針、鳩坑毛尖等,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在這裡喝一壺茶,吹吹微風,特別愜意。
離開梅峰島,搭船前往下一站-龍山島,龍山,因東漢「吳永安年間,有黃龍見於此」而得名,淳安縣歷來有「桐橋鐵井小金山,石峽書院活龍山」的頌揚地方風景的說法。
從東碼頭上島後能看一個寬大的台階通往山頂,前端是一座牌坊,上有「龍山」二字,據說此牌坊原系南宋年間淳安人方逢辰高中狀元後皇上所賜。
在龍山島的主要遊覽點就是海瑞祠,從下船一直沿著石路往前走就到了海公祠,明嘉靖年間,海瑞任職期滿調離淳安,淳安百姓為紀念他勤政清政的業績而立“去思碑”,建生祠以示紀念。當然原址已淹沒在千島湖水下深處,此地乃重建於1985年,繫當年淳安百姓為紀念廉政愛民的父母官海瑞而建。
門窗的雕花,房樑的溝壑,精美絕倫的木雕、磚雕、石雕,無一不透露出海瑞祠堂的人文厚重。
龍山島上不走回頭路,島上秋天的色彩已慢慢變濃,漫步在湖邊,遠離了都市的喧囂,浸潤在大自然天然氧吧的懷抱裡,不知有多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