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逐步取得的極富成效的階段性進展,近日,從央視早新聞獲知,從2020年2月19日起,“浙江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所屬公園景點開放。”這短短的訊息對於全國,尤其是對浙江來說,無疑又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作為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浙江杭州,記者曾經不只一次到訪過這裡。然而相比較而言,還是那次自駕前往杭州遊的經歷令人流連忘返,至今回味無窮。
車隊進入杭州(攝影:馮‧贛勇)
那是2017.08.31上午,記者隨北京愛車自駕巡遊車隊啟程從上海出發前往第三站浙江杭州。車隊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順利於下午13時左右順利抵達下榻的杭州五洋飯店。由於旅程不太勞累,故經過短暫休息後,大家就離開飯店前往西湖一遊。
杭州綠色出遊(攝影:馮贛勇)
杭州是歷史名城,歷來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其風景讓人神往。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遼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荷塘景緻(攝影:馮‧趙勇)
西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洩流。
西湖秀色(攝影:馮贛勇)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裡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
記者在西湖畔(攝影:曹群)
兩邊是水波瀲灩,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而西湖的美景不只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尋常的風采。
杭州西湖留影(攝影:馮‧趙勇)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上圍繞西湖分佈,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或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遊為快。
西湖風景(攝影:馮‧贛勇)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复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雲棲竹徑、滿陝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三潭印月(攝影:馮‧贛勇)
其它景點還有保叔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等。當日遊船抵達三潭印月的碼頭,漫步小島之上好不愜意。雖然時間無多,但也總算西湖遊了。
岳王廟留影(攝影:馮贛勇)
翌日上午,記者與凌應勝、付謙、吳月、張燕伶、曹鈺珧等一行驅車來到杭州著名的龍井村觀光。雖然多次來杭州,但龍井村還真是首次造訪這裡。龍井茶與虎跑泉是杭州茶文化的兩個標誌,所以來龍井村一遊所見到的景象,才真正感受到與茶文化是如此的親密接觸。
龍井村一角(攝影:馮‧贛勇)
龍井村位於西湖風景名勝區西南面,四面群山環抱,呈北高南低的趨勢,村內常住人口約800多人,擁有近800畝的高山茶園,村的西北面北高峰,獅子峰,豚峰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擋西北寒風的侵襲。
龍井村留影(攝影:馮‧贛勇)
龍井村南面為九溪,溪谷深廣,直通錢塘江,春夏季的東南風易入山谷,通風通氣的地理條件為龍井茶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裡出產的龍井茶高居「獅、龍、雲、虎」之首。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龍井村獅峰山下的胡公廟品嚐西湖龍井茶。飲後讚不絕口,將廟前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
記者在龍井村(攝影:凌應勝)
走進龍井村,漫步村中,只見這裡旅遊資源豐富,御茶園、胡公廟、九溪、十里鈸、老龍井等點綴其中。為茶鄉增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其中胡公廟初建於北宋,胡公廟旁山崖下就是著名的老龍井。
龍井村茶田(攝影:馮贛勇)
泉面呈半圓型。寬約3米,水質純潔。龍井村倚山坡而建,村子的地形就像一件掛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坡地上林木繁茂,東邊溪水繞村,南面田疇開闊,真是個風光秀麗的好地方。 (文圖:馮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