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ory]
記憶
昨天杭州發射了三顆雨彈,
我想起耶胡達‧阿爾亥的詩:
「如果你看見猶太人站著祈雨,
在一個多雨的國度祈雨,
你就看見了人們如何記憶」。
記憶中,杭州的夏天始終是熱的,可是今年熱到讓人失憶,我悄悄上山,去永福寺喝了一杯咖啡。企圖,用一片陰涼,躲過這個夏天的記憶。
你聽得沒錯,我在永福禪寺裡喝咖啡了,那個咖啡店叫「慈杯」。在我們一般人心裡,禪寺其實是個很特別的地方,也特別嚴肅。我的好朋友在門口求護身符的時候,還特地問了:“神婆,這個可以發朋友圈吧?”我佯裝淡定地說:“你覺得佛祖會為這種小事,和你置氣嗎?”
可是,當慈杯咖啡開始排隊的第一天,主要負責的法師一夜沒睡好:「當時那個空間剛好也空著,本來就想做一個咖啡飲料的景點,給遊客提供一些方便,倒也沒想過這個東西會有這麼大的反響。
「咖啡是外來的一個飲品,外來飲品進入宗教寺院,我們不是第一個。在國外及中國港澳台地區的寺院(咖啡)早已成為僧眾的日常飲品。在大陸我們現在大家也都喝咖啡,但只是喝。
「禪初」(生椰奶拿鐵)
我無意間問了一個紮心的問題:「現在讓年輕人信佛是不是一個挑戰?」
法師回答得很有禪機:「咖啡裡也有佛。永福寺裡,月真大和尚親自題寫\'慈杯\'二字。最初創意是寂萊和僧眾一起,借用佛語諧音出\'慈杯\'的名字,出處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而且,佛教又講\'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剛好和咖啡相應。咖啡,承載佛教文化,讓大家知道佛教的包容性。
在這裡,每一種咖啡的名字,都是一句禪語。
Cibei Coffee 慈杯,同音字「慈悲」出自於巴利語《智度論·釋初品中·大慈大悲義》:「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是指帶給他人利益與幸福;悲是指掃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與悲傷。慈悲是淨化的愛、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慧的服務濟助,是不求回報的布施奉獻,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合了愛心、智慧、願力、布施,就是慈悲。 ”
我看著菜單,耳邊絨呼呼的一陣鼾聲,原來身邊一隻小貓咪已經在店裡睡著,旁若無人,也沒有人會打擾它。
定睛看看,每杯咖啡都是「慈杯」的化身:
【滌煩】-美式
滌盡生活煩惱,忘卻世間紛擾,飲苦思甜,用心感恩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
【墨白】-焦糖瑪奇朵
沉墨滿紙,一笑若白。看多世間紛繁,不如一紙墨白。乾淨、灑脫。
【停雪】-拿鐵
「其為心,甘冒霜而停雪」。初心可貴,願您歷經世間洗禮,不改初衷,出走半生,歸來任是少年。
【歡喜】-摩卡
世間難得不外乎歡喜心,用歡喜心做事,無不成就。此杯願君少憂愁,日日多歡喜。
【忘機】-海鹽焦糖拿鐵
不多謀機巧方便,不貪求名利慾望。淡泊寧靜,福祿自是圓滿。
【聽山語】-抹茶拿鐵
微風襲襲,山林幽幽,禪林別院梵音不絕耳。在此福地覓食一方安詳,聽風雨,聽山語,聽禪語。
【觀自在】-燕麥拿鐵
《心經》有云: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觀為觀察,自在即心境。時時觀待自己言行,分辨內心善惡,方能有真自在。
【靜悟】-南瓜燕麥拿鐵
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篤靜方能悟心。心清淨,身才自在。
【嘉福】-薑黃焦糖拿鐵
神保降嘉福,四境風雨時,福嘉膺永之地即多幅之地。風調雨順,神佛歡喜諸願所求皆圓滿。
【拈花】-花生拿鐵
「佛祖曾會靈山,拈花微笑,為眾說法,彼時漫天祥雲」。浮世塵緣終覺淺,拈花一笑不負卿,願君多微笑,吉祥如意。
【禪初】-生椰奶拿鐵
「京塵濯後三衣潔,山舍禪初萬象安」。在錢塘第一福地,沾淋萬安之象,浸潤福慧之氣,福祿雙全,氣像一新。
【富貴】-肉桂拿鐵
八方財神添富貴,四時福星納吉祥。唯有慈悲喜捨,方能富貴長安。
【隨緣】-盲盒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人生在世不強求,順其自然,一切隨心隨緣便是最好。
「一杯好咖啡是能夠讓人身心愉悅的。因為它瞬息萬變的風味總是不斷給人新鮮感,聞起來像是置身花園,喝上去又無比厚重,這種味覺的體驗最能帶給人無窮的想像,而這也是咖啡源源不絕的魅力所在,也是一種利它的表現,也是慈悲的另一種的體現。一體。
「滌煩」(美式)
我認同法師說的,「類比流行語\'生活哪有咖啡苦\',過去有禪茶一味,佛教和茶本身就有一個深厚的淵源,那禪茶一味是不是也可以援引到咖啡上面,畢竟現在年輕人愛好咖啡的多。
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含苦。人的一生當中脫離不開這些東西。
「在苦的過程當中,大家其實也在品味人生。心態好了,人生的苦和咖啡一樣,也能苦盡甘來。一杯咖啡,敏銳的人,會品的人,能感受各種味道,這也是人生的境界。 >
我在慈杯看到藝術家潘汶汛繪畫作品“仙人指鹿(路)”,登上限量版本的敦煌慈杯,寓意和光同塵。一個佛陀印記來展現敦煌魅力。也許真的有領悟力的人,掬一捧歲月的曖,就能感知生命的點滴。喝了一杯咖啡,也冥冥中有了一條通往更好心靈的路徑。
「對未來文化的這些東西它怎麼融合,怎麼樣讓年輕人對佛教有個煥然一新的認識,不只是局限於我們過去傳統的老人過來拜,去求什麼。這樣透過咖啡也結一個緣分,剛好你幾十元買杯咖啡,覺得這杯咖啡也好喝,咖啡的文化背景也很有吸引力。也結了一個深厚的緣分。預見,未來將會有更多傑出藝術家加入慈杯的創作。
「停雪」(拿鐵)&「靜悟」(南瓜燕麥拿鐵)
我並不驚訝,慈杯的品牌描述,非常詩意。 「靈隱飛來峰裡,常常人影重重摩肩接踵;手掌在岩石間摩挲,攀爬過那邊的岩角、抓過岩壁間的玲瓏細石、握著盤根錯節的老藤、按扶著摩崖前進;走得多了,在綿延巨岩間慢慢凝聚包漿出人間遊走的痕跡。
「慈杯」好像是上山求佛的辛路,也好像是人的一生。或許,只是手上一杯咖啡。 「蔥蘢野樹林肆意生長,一龕龕古佛像佇立在岩間,深深地刻進人們對信仰的紀念。當然,重重人影中也有你,在山中間留下過往的印跡;不只有你,還有飛鳥略過樹林山崖,白鹿忽隱忽現,大石頭裡幻漫的古人題跡;山林中風吹過,煙火的香味、草木的芬芳、菩薩的微笑,都在這裡泛起漣漪蕩漾。穿越歷史長河,如太陽光從樹葉間透下,跳躍著,落在萬物生靈之上。
在我心裡,「慈杯」是一隻可以在咖啡館睡到四仰八叉的野貓,是僧人們每天呵護的田地,是可以治療蛇毒的玉簪花,是詩意嚴夏。
真好,今天在永福寺喝到一杯好咖啡。總之,福往者,福來。
🍌
神 婆 問
你 喝 過 什 麼 特 別 的 咖 啡 店 ?
「莫唱當年長恨歌,
人間亦自有銀河。 ”
-清代:袁枚《馬嵬》
Food Bless You!
中國國際美食博覽會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