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馬嶺古道桐廬蘆茨村至石舍村攻略(適合非自駕)。

馬嶺古道桐廬蘆茨村至石舍村攻略(適合非自駕)。

5月尾,用週末兩天時間徒步馬嶺古道前半段(蘆茨村至石舍村),行程並不圓滿,但可以寫下有價值的攻略供驢友參考。探尋古道過程中也參考了@香格外拉(上海)@姜新國等驢友的攻略,在此鳴謝!閒言少敘,正式開始。

搭火車至桐廬高鐵站,出高鐵站,有一個大型的公車樞紐,搭K619到蘆茨村,但此公車班次極少,且無法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現金還不找零,請備好零錢(至蘆茨村6元,至石舍村8元)。每天只有三班,錯過了建議搭計程車(至蘆茨村約60元)。

不想多走路的可以直接坐到蘆茨村下,也可以坐到過富川江水電站後的任一站下,沿著富春江邊的步道步行至蘆茨村。我曾經是富春江大壩後,在橋頭下車步行至蘆茨村的,大約多走4公里左右,但富春江邊的景色還是值得走走的。

進蘆茨村後,右轉有一條富春江的支流,上面有一座吊橋,按照前輩的攻略,過吊橋後右轉有馬嶺古道的指示牌,就可以踏上馬嶺古道的征程。然而,我實在運氣不佳,過吊橋後,正趕上村里在建設翻建,轉了半天沒有找到古道入口,向村民和工人打聽,也都一臉懵逼。更倒楣的是,還一不小心踩進了未乾的黃泥中,鞋子也廢了。幸好包包裡有一雙拖鞋,靠它走完了當天的路。言歸正傳,由於沒能找到古道入口,只能沿著省道前行,大約1公里多後,走到了蟹坑口隧道前,在公路兩旁都出現了彈格路古道,結合前輩的攻略分析,公路右側的古道,應該是通往蘆茨村的;左側的,應該是繼續往後走的。

於是果斷拐進的左側的彈格路,同時在路邊的樹枝上發現了驢友團留下的飄帶標記,這堅定了我繼續走下去的信心。

一路沿著古道,順著飄帶標示的道路一路走下去,一直來到一條攔水壩處,古道戛然而止。

雖然可以觀察到攔水壩對面似乎有路,但由於上游水勢很大,人根本無法從攔水壩上面通過,於是只得沿原路折返。在最近的一座橋渡過小河,又一次走上了公路,沿著公路前行,不久,在公路的右側出現了剛才無法通過的那道攔水壩。由此可見,也許在枯水期,上游來水沒那麼大的時候,攔水壩上的石塊露出水面,是可以從上面過河來到河對岸的。繼續前進,來到一處三岔路口。根據前輩攻略的提示,沿著左側的公路前進。不多時,又出現了三岔路口,右邊的路是彈格路,令我瞬間興奮起來。沿著彈格路前進,不久前方出現一棵大樹和長亭。

我知道走對了,來到了攻略上所說的百步亭。不要穿過亭子,繼續向前走,古道通往了田野之中。

繼續前進,來到了一個古樸的小村莊,與之前蘆茨的繁華不同,這個村子鮮有商店和民宿。地圖上顯示叫邵家村。

村民家的雞舍。

房屋斑駁的牆壁。

穿過村子,向一位老漢打聽,直行,下幾級台階就重新走上了湮沒在田野中的古道。沿途還有村民飼養的山羊。

繼續前進,右邊的河流又再次出現,再往前能看到一個規模更大村子。沒錯,那就是本次行程中的重要節點,茆坪村了。

於是,在茆坪村住下,在此也要表揚一下所住的民宿。雖然不如那些奢華的網紅民宿,但房間非常乾淨,一塵不染,窗明幾淨,比五星級酒店也不枉多讓,而且老闆做的菜非常好吃。晚餐後,夜遊小村。

隔天繼續出發,回望進村的廊橋。

沿著河邊步行,至一條較寬的石階走上公路,約100米,又一次見到馬嶺古道的入口。

沿著小渠旁的石板路前行,一路並無岔路。

直至石舍村。至此蘆茨至石舍的古道探索完畢。

一個安靜的古村落,從這裡再坐K619返回桐廬高鐵站。貼一張回城的公車時刻表。

總結一下,由於種種原因古道的前半段並未真正探索到,留下了些許遺憾。但好在一路走走停停並未全力趕路,也看到了不少風景,也算不虛此行。期盼著下一次走完古道的後半段。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