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在十里芳菲 歡迎豐盈進入生命。

在十里芳菲 歡迎豐盈進入生命。

健行西溪濕地,是一件痛并快樂的事。

總面積超過11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溪濕地,與西湖勝景、西泠印社並稱為「三西」。最早有記載的西溪命名來自宋太宗時期,西溪鎮的建造令這裡如今成為了一座千年古鎮。雖然經過世代發展變遷之後,西溪「城鎮」的概念縮小到微不足道,而「生態」的風情擴展到無以復加。對西溪來說,千年的歲月並不久遠──如果算上它的前世的話。據說在4、5千年前的遠古時期,低濕之地西溪曾受天目山的洪水洶湧沖流,被淹沒成巨大湖泊。當洪水退卻,日頭高升,濕地也出現。如此反覆著,西溪濕地時隱時現直到現在穩定地存在。

從周家村入口進入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或由青荇度碼頭乘船,前往花神的世界,繁花似錦團簇著翠綠的竹林和蒼老的古樹。濕地可不只是水,水是承載西溪萬物的基礎,水什麼都不是又是這裡的一切。翱翔或停停的水鳥,舒展著潔白的羽翼,尋找它們的食物。它們的食物也與水鳥一樣,享受著濕地的恩澤——魚兒在這沉澱了千年的水域繁衍生息,又將自己烙印到西溪的名片中,漁夫之家、漁村煙雨,與魚的不解之緣造就了西溪濕地淳樸原生的餐飲文化。




當濕地雜魚燒年糕端上桌的時候,這種文化瞬間如幻境坍縮一樣成為摸得到的實體-也更聞得到吃得到。村民食堂並非像它的名字所傳遞出那樣樸素與鄉土,相反它是一處文化空間,一個創意基地,一間設計屋舍。低矮的隔牆上覆蓋著齊厚的青瓦,入口的門內擺放著藝術品和村中盛產:梅酒、藕粉、香石。

不時不食是江南人的講究。村民食堂的菜單依時令而變,3月至6月的春時江南宴被稱為「玉食」。春時最是江南綠意盎然,生命中最大的修行就是飢來食倦來眠,因為食物知道靈魂的去處。十里春風知味,芳菲人間煙火。

這煙火烹調出肥瘦相間香甜鬆軟的紅燒土豬肉煲和由村中董姐自種黃豆製作的手掰老豆腐煲,烹調出酸甜牡丹蝦球和西湖龍井醉蝦仁,烹調出五花肉筍乾和豆漿泉水魚頭,烹調出讓人欲罷不能的滷大腸。一切的美味都在村民食堂這個村落裡最無法錯過的公共空間裡化成滋養心靈的能量,就像立在牆邊的卡片所說:我歡迎豐盈進入我的生命。




但對我來說歡迎的又何止是“豐盈”,我歡迎長留島上婆娑的樹影;我歡迎在村民食堂做一個村民也做一個島民;我歡迎遇見一間叫石榴的房子和一隻叫石榴的貓;我歡迎濕地的風吹冷了太陽;我歡迎一間西溪中的小房子,水面倒影,綠林行舟。

村民食堂在西溪濕地公園西區島群的中心位置,以這裡為一個圓點,向南是泊庵和周家村出口青荇度,向東是西溪東區,向西是百家漊碼頭,向北是一座座​​錯落隱藏在島陸和樹影中的小房子。長留島、梨花島、佐成島、佑成島,再加上村民食堂、花神咖啡館、百家漊和美物製造局的區域,共同構成了西溪十里芳菲主題度假村。

夕陽沉斜之後,濕地的光很快就黯淡了。我一覺醒來,在近在咫尺的鳥鳴和搖曳飄忽的樹影中沉靜許久,才想起自己住在十里芳菲。我的窗前有兩棵樹。




好的度假村,應該有睜眼即見的美景,張口即來的美味,抬腿即至的悠閒。有下午茶的三層塔耗過時間,有陶道館的泥巴變成藝術品,有橘子、梨,和沙發上的陽光,有水中的船和小波瀾。十里芳菲便正是如此。活色生香,真情實理,這個叫做十里芳菲的村落,所表達的意義不僅是在西溪這覆蓋十里的芳菲世界,更是一個由來此的旅人的炙熱生命力匯聚成的精神世界。就像其英文名Alor Valley所傳遞的訊息:梵語「光與光明」。

在十里芳菲度假村,無論是茶榻還是浴室,無論是陽台還是院子,無論是沿著曲徑通幽的狹窄小路漫步向前,還是鑽入了好像永遠沒有盡頭的密林深處。陽光都會像調皮的夥伴,不經意穿透天際為你指引方向。




張牙舞爪的古樹在蒼茫朦朧的濕地霧氣中從頭頂壓迫下來,兩旁的草叢中窸窸窣地響著令人擔心的動靜——它們大多是野貓或小鳥,神秘感籠罩在四野無人的綠色中。不過只要沿著石板鋪就的道路行進而不越界,就沒有任何危險可言,步道倚勢水塘的形狀而蜿蜒,漫漫長長地,最終總會通到一座豁然開朗之後的宅邸。

那是梅林山莊,或是泊菴,舊日文人雅士望族大家都喜歡在這陶冶情操之地修築屋舍草堂,座座舊石斑駁卻堅固無比的拱橋聯通了茫茫濕地,道路錯雜但卻永遠走得通,就像一份活地圖,也聯通了鄰居和外面的世界。




西溪濕地是令人流連的,登上並不高聳入雲的河渚塔——西溪曾古稱“河渚”,可以環繞欣賞濕地的全景。篷船靜靜地停泊在小巧的漕運碼頭,水流緩緩地從橋石之下流過,低矮的灰簷房屋從繁茂的樹叢中露出一角,火紅的燈籠打破瞭如同永世寧靜的安然氣氛,令西溪的生活靈動鮮活起來,也令它不像畫作那樣冷冰冰和不真實。深淺不一的石板鋪就的塔下廣場偶爾有行客走過,他們駐足停留或消失在樹影裡,人們來來往往,只有芳菲的濕地留下了,正如你能在河渚塔上看到的牆壁大字所述的那樣:西溪且留下。芳菲十里與愛相融。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