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三日杭州,一日良渚(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打卡全攻略)。

三日杭州,一日良渚(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打卡全攻略)。

一想到杭州這名字

總是喜歡和江南山水連結在一起

倘若不是站在這裡

很難相信眼前的空野浸透著遠去的滄桑寂靜

這裡就是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三日杭州

一日良渚



良渚寓意為美麗的水中小洲,印象裡那一定是江南水鄉的該有的模樣:水道交錯,舟船密布,物阜民康。

從空中鳥瞰古城遺址確實證實了這一點,良渚多水且縱橫交錯,大小湖泊零星分佈在綠色的平原地帶,宛如一顆顆珍珠般秀美。


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背依東明山,地勢平緩,城內與城外的水系眾多,目前開放的區域有:宮殿區、內城、外城組成。

推薦遺址公園內打卡點位:大觀山鹿苑,可以購買胡蘿蔔與小鹿近距離的合照;朝聖之路,宏觀角度欣賞良渚古城的風景;小莫角山,融入最美的落日餘暉;池中寺糧倉,尋找小情緒的午後時光:鮑貝書屋,與你讀一本書的愜意。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每天接待的參觀人數上限為15000人次,可以提前關注公眾號進行預約,成人票價為60元,杭州市民免費預約。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園),觀光車全程20元一人次。進入訪客中心可免費領取景點地圖,規劃參觀路線,也可以租借語音解說耳機,隨時隨地了解景點的詳細資訊。


第一站的打卡地一定是大觀山鹿苑,買來15元一袋的胡蘿蔔與小鹿互動、拍照,滿滿的田園氣息。

如果沒有見到小鹿,有可能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要保證小鹿的健康,那就找管理員溝通一下,說不定幸運就來了呢。






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水系繁多,水路是當時的主要出行幹道,這也造就了不一樣的建城風格。縱觀全城為圓角方形建築,一共設有八處水城門,一處陸上城門。

作為良渚古城內唯一的陸城門,由三個綠色的土台構成,呈「品」字形分佈,而三個土台之間形成的空隙處,就是古良渚人進出內城的通道。




莫角山宮殿區是良渚古城遺址的中心區域,整個宮殿區包括莫角山台地、皇墳山台地、池中寺台地。在大莫角山台地可以依據現在的沙盤模型還原了整個良渚古城的概貌,而小莫角山更適合欣賞日落的夕陽之美。

良渚古城內可見多處高大土墩,稱為“山”,如反山、瑤山、匯觀山、莫角山是也,實則非山而是層壘之土也,如北方古時建城高處稱之為“崗”,也是人為填充而成,地勢之高、面積之大,與古時貴族權力的象徵息息相關,喻其寶地也。

〈img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1w120008sxdtp9C0FB_W_671_0_Q90.jpg?proc=autoorient\" />






保存完整的南城牆遺址一定要來打卡,五千年前的古人靠著聰明的智慧與辛勞,建造的城牆依舊宏偉壯觀。

城牆與宮殿區的中間區域遍佈著眾多水系,地勢相對較低,這裡也是平民生產、生活的所在地。治水即治​​國,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國的根本,龐大的良渚水利體系並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它是在數以百年計的時間內,依靠湖沼、濕地原有的自然條件,合理規劃,不斷精進、建造而成。







反山王陵是目前發現的良渚古城遺址內等級最高的墓地,與莫角山相鄰,是一處人工建造的高台墓地,隨葬物有陶禮器、玉器等,出土的文物數量之多,物品之多,均是良渚古城內極為少見的。

與之對比,在主城外平地的小型平民墓地,則主要為陶器,幾乎無玉器。由此可見,在當時的良渚古城文化中,社會體系的階級層次已十分清晰。




如果你覺得靜態的良渚古城遺址介紹還不夠全面,那就來數智體驗館,透過影像、VR等現代化的技術全方位的了解良渚古城的歷史及文化,近距離的體驗農耕文化的魅力。 (VR體驗只在良渚日活動期間推出)

或買良渚古城的文創雪糕,為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既然有了城,那不可或缺的就是農耕生產勞作,以此保障日常的生活需求。

農耕之初,以犁耕稻作農業作為其經濟運作之基礎,由於良渚文化時期尚未發現和使用金屬,多以石犁、石錛、石鐮、石刀等石器為主,因此也帶動如陶器、漆器及絲麻紡織業等的快速發展。

在古城內發現的骨角牙器、玉料、鑽孔岩心、漆木器坯件等物件遺物,充分的說明了各種手工藝家的功能性及精湛的工藝。




或是來到非遺匠人的現場互動區,感受一下匠心良渚的文化之旅,傳統玉雕、傳統竹篾等等,近距離感受古文化的魅力與精緻。

竹罱即用兩根長竹竿底部連著可開啟的夾子,乘坐小船於河中間,深入河底夾取淤泥再放進船艙而積肥,江南水鄉多此景象,有詩曰:「竹罱兩兩夾河泥,近郭溝渠此最肥。




在遺址公園東北面的雉山站附近,有一處「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好去處,這就是集精選古籍、簽名著作、茶飲輕食、文化活動於一體的鮑貝書屋。

蘆葦蕩漾,清水悠悠,在這裡你可以放下所有的心情,只是靜靜感受微風的輕柔,綠草的清香,時光的安寧。



與古城遺址內的眾多景點不同,池中寺糧倉則顯得清新委婉。高大的糧倉草垛與週邊的稻田融為一體,不由想到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唯美畫面。

這裡也是拍照的絕佳之地,聽景區的工作人員介紹,曾經有許多影視演員在此打卡留念。




結束語:

小雨過後,一切都顯得如此的清新自然,如此的平淡安寧。並沒有因為任何人的到來,或是一些人的離開,而改變著什麼。

許多年以後,或許這裡還是現在的樣子,變化的也只是歲月中淺淺的記憶,見證了良渚古城的時光流轉。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